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题目(題目)
(1).标题;篇目。 汉 王充 论衡·正说:“尚书春秋事较易,略正题目麤粗之説,以照篇中微妙之文。”隋书·经籍志一:“其分部题目,颇有次序,割析辞义,浅薄不经。” 宋 苏轼 《与潮守王朝请涤书》之二:“请依碑样,止模刻手书。碑首既有大书十字,碑中不用再写题目。”
(2).品评。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二:“﹝ 许邵 ﹞少读书,雅好三史,善与人论臧否之误,所题目,皆如其言,世称‘ 郭 许 之鉴’焉。”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政事:“ 山司徒 ( 山涛 )前后选,殆周遍百官,举无失才。凡所题目,皆如其言。” 宋 苏轼 《进何去非备论状》:“一经题目,决无虚士,书之史册,足为光华。”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 陆鲁望 过 张承吉 丹阳 故居,言:‘ 祐 善题目佳境,言不可刊置别处,此为才子之最也。’余深爱此言。”
(3).题识;名称。北史·念贤传:“时行殿初成,未有题目,帝詔近侍各名之,对者非一,莫允帝心。 贤 乃为‘圆极’,帝笑曰:‘正与朕意同。’即名之。” 唐 李尚一 《开业寺碑》:“永言堂构,题目闕如。”
(4).试题;习题。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敏速:“须中书考试, 陟 令善书者三十人,各令操纸执笔,向席环庭而坐,俱占题目,身自循席,依题口授。” 宋 欧阳修 《进拟御试应天以实不以文赋》:“题目初出,中外羣臣皆欢然。” 冰心 《晚晴集·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今天, 王老师 给我们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是‘记一件最难忘的事情’。”
(5).为问题。 清 李渔 《意中缘·奸囮》:“这又是个难题目了,那有这许多盘缠到那里去。” 茅盾 《色盲》:“他觉得有些窘了。他很想抛开这个怪难以作答的题目。”
(6).主题;命题。 宋 杨万里 《红锦带花》诗:“后园初夏无题目,小树微芳也得诗。”红楼梦第三七回:“亦不可拘定了我们三个人不做,若遇见容易些的题目韵脚,我们也随便做一首。”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三:“‘跳舞剧’的题目,不适于我们今日的生活。”
(7).指话题。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一)》:“谈话到十点钟,越谈越不精彩,因为题目不能集中,大家都感觉得精神上隔了一座墙,都不愿意尽量的发挥自己的意见。” 沙汀 《还乡记》三:“‘我们沟里,今年又抓去多少呢?’他接着问,决心换换题目。”
(8).借口;名义。 前蜀 贯休 《送卢舍人》诗之三:“报通三世 释迦 言,莫将 梁武 为题目。”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姦璫柄国,方阴伺君子之隙,肆其詆排,而羣聚清谈,反予以钩党之题目,一网打尽。”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一定是先晓得了自己,才借着这题目粘了拢来!”
(9).名堂;花样。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其间又有奸诈之徒,就这些贪爱上面,想出个奇巧题目来,做自家妻子不着,装成圈套,引诱良家子弟,诈他一个小富贵,谓之‘紥火囤’。”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常常是一人手持盾牌单刀,一人使关刀或戈矛,照规矩练‘大刀取耳’‘单戈破牌’或其他有趣厮杀题目。”
(10).指迷信所说的命相。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世传《满江红》词云:‘……谁不爱,黄金屋,谁不羡,千钟禄,奈五行不是这般题目。枉费心神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也不须採药访神仙,惟寡欲。’以为 朱文公 所作。余读而疑之,以为此特安分无求者之词耳,决非 文公 口中语。”
(11).见“ 题目正名 ”。
《漢語大詞典》:题目正名
戏曲用语。 元 明 杂剧和南戏的剧情提要。通常在结尾处用一联或二联对句,概括全剧主要关目,用末句写出此剧的全名,而此句的末三字或四字多为此剧的简称。如 马致远 《汉宫秋》,其结尾对句是“沉黑江 明妃 青塚 恨,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又 如王子 一《误入桃源》其结尾对句是“ 太白金星 降临凡世, 紫霄玉女 夙有尘缘,青衣童子报知仙境, 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 ”,这两处对句的末句“破幽梦孤鴈 汉 宫秋”、“ 刘晨 阮肇 误入 桃源 ”便是这两个杂剧各自的全称。而《汉宫秋》《误入桃源》便是其简称。在刊刻剧本时或把它放在剧前,或放在剧后。或称“题目正名”,或省称为“题目”或“正名”。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题目: 张秀才 应举往 长安 , 王贫女 古庙受飢寒;呆小二村□调风月,莽强人大闹 五鸡山 。”
《漢語大詞典》:问头(問頭)
(1).犹试题。 唐 张鷟 龙筋凤髓判卷二:“伏称问头付晚,策目难周。”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矛盾:“ 张处士 《忆柘枝》诗曰:‘鸳鸯鈿带抛何处?孔雀罗衫属阿谁?’ 白乐天 呼为‘问头’。”五灯会元·云门宗·化城鉴禅师:“问:‘佛法毕竟成得甚么边事?’师曰:‘好箇问头,无人答得。’”
(2).犹问端。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 王縉 之下狱也,问头云:‘身为宰相,夜醮何求?’”参见“ 问端 ”。
分類:试题
《漢語大詞典》:问端(問端)
(1).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旧唐书·元载传:“辩罪问端,皆出自禁中,仍遣中使詰以阴事, 载縉 皆伏罪。” 清 方以智 通雅·事制·刑法:“审之曰问端,犹今言问头也。今但谓之审款。”
(2).问题。 鲁迅 《坟·科学史教篇》:“焦心苦思于此诸问端者,犹絮陈未见之国都,其愚为不可几及。”
《漢語大詞典》:问目(問目)
(1).试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厘革》:“后日月淹久,选人滋多,案牘浅近,不足为准,乃採经籍古义次为问目。” 宋 司马光 《论诸科试官状》:“或离合句读,故相迷误,或取卷末经注字数以为问目,虽有善记诵之人,亦不能对。”
(2).对罪犯的起诉文书。 宋 明九万 《东坡乌台诗案·中使皇甫遵到湖州勾至御史台》:“今年七月二十八日,中使 皇甫遵 ,到 湖州 勾摄 軾 前来,至六月十八日,赴御史臺出头,当日准问目,方知奉圣旨根勘。”
《漢語大詞典》:策问(策問)
(1).以蓍草占问。 汉 袁康 越绝书·德序外传记:“ 范蠡 因心知意,策问其事,卜省其辞。”
(2).以经义或政事等设问要求解答以试士。后汉书·和帝纪:“帝乃亲临策问,选补郎吏。”北齐书·儒林传·马敬德:“ 敬德 请试方略,乃策问之,所答五条,皆有文理。”
(3).指所设的试题。明史·选举志二:“明年会试,取中一百二十名,帝亲製策问,试于 奉天殿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头场才了,二场的经卷又来,二场完了,接着又是三场的策问。”
《漢語大詞典》:三道
(1).指人子事亲的三种孝道,即生养、死葬和祭祀。礼记·祭统:“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2).三路。北史·齐武成帝纪:“ 周 将 杨忠 ……等二十餘万人,自 恒州 分为三道,杀掠吏人。”
(3).指国体、人事、直言。汉书·晁错传:“选贤良明於国家之大体,通於人事之终始及能直諫者,各有人数,将以匡朕之不逮,二三大夫之行,当此三道。”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三道:国体、人事、直言也。”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懋陈三道之要,以光四科之首。”
(4).三道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答时务策三道。”
(5).指古代军事理论上的正道,奇道,伏道。 宋 苏洵 《权书·攻守》:“攻者有三道焉,守者有三道焉。三道:一曰正,二曰奇,三曰伏。”
《漢語大詞典》:发策(發策)
(1).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弘 置 朔方 之便。发十策, 弘 不得一。” 颜师古 注:“言其利害十条, 弘 无以应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主文者侍中 刘霄 ,故 辽 官,降於 金 ,愤 宋 助伐 金 ,发策,问 宋上皇 无道, 少帝 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詆毁。”
(2).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
(3).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軫之域,去而復来, 汉 必再受命,福归有德。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太卜、太祝,共居宫府之中,铸言必坚,发策尤秘,敷陈古往之训,调剂穷变之局,世説有本,取信自徵。”
《漢語大詞典》:六通
(1).谓上下四方无不通畅。 宋 黄庭坚 《和邢惇夫秋怀》诗之四:“六通而四闢,玉烛四时和。”参见“ 六通四辟 ”。
(2).佛教语。谓六种神通力:神境智证通(亦云神足通)、天眼智证通(亦云天眼通)、天耳智证通(亦云天耳通)、他心智证通(亦云他心通)、宿住随念智证通(即宿命智证通,亦云宿命通)、漏尽智证通(亦云漏尽通)。神足通,谓其游涉往来非常自在;天眼通,谓得色界天眼根,能透视无碍;天耳通,谓得色界天耳根,听闻无碍;他心通,谓能知他人之心念而无隔碍;宿命通,谓知自身及六道众生宿世行业而无障碍;漏尽通,谓断尽一切烦恼得自在无碍。前五通,凡夫亦能得之,而第六通,唯圣者始得。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汰法师 云:六通三明同归,正异名耳。”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至於一乘二諦之原,三明六通之旨,西域备详,东土靡记。” 明谢谠《四喜记·诗礼趋庭》:“飞锡起金池,潦倒沙弥,六通五藴见□迷。”参阅《俱舍论·分别智品》
(3).谓通解六试题。宋史·仁宗纪四:“﹝ 至和 二年九月﹞戊辰,詔:试医官须引《医经》《本草》以对,每试十道,以六通为合格。”宋史·选举志一:“凡《三礼》《三传》《通礼》每十道义分经註六道,疏义四道,以六通为合格。”
《漢語大詞典》:六通四辟
谓上下四方和春秋四时。庄子·天道:“明於天,通於圣,六通四辟於帝王之德者,其自为也,昧然无不静者矣。” 成玄英 疏:“六通,谓四方上下也;四辟,谓春夏秋冬也。” 康有为 《〈孔子改制考〉序》:“大小精粗,六通四辟,无乎不在。”
《漢語大詞典》:试题(試題)
考查知识和技能时要求解答的问题。宋史·选举志一:“四年,詔礼部,凡内外试题悉集以为籍,遇试,颁付考官,以防复出。” 明 张居正 《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所出试题,亦要明白正大,不得割裂文义,以伤雅道。”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分数多寡的辩论;及格与否的辩论……试题的难易,我说不难,他说太难的辩论。”
《漢語大詞典》:一帖
(1).药一剂称一帖。 唐 白居易 《闻微之江陵卧病以大通中散碧腴垂云膏寄之因题四韵》:“已题一帖红消散,又封一合碧云英。” 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只到我家厢儿里取一帖药来,煎与我吃。”
(2).指一帖药。《醒世姻缘传》第二回:“这病比昨日减动六七分了;今日再一帖下去,情管都好了。”
(3).古代科举考试的一条试题。新唐书·选举志上:“博士考试,读者千言试一帖,帖三言。”
(4).一幅字帖。 宋 苏轼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之二:“鬢鬚白尽成何事,一帖空存老 遂良 。”
(5).犹一盏。景德传灯录·法真禅师:“师云:侍者取一帖茶与遮僧。”
《漢語大詞典》:上请(上請)
(1).向上级请求或请示。韩非子·二柄:“ 田常 上请爵禄而行之羣臣。” 唐 韩愈 《唐故江西观察使韦公墓志铭》:“公将行,曰:‘吾天子吏,使海外国,不足於资,宜上请,安有卖官以受钱邪?’”元史·河渠志一:“众议纷紜,互陈利害,当事者疑惑不决,必上请朝省。”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太常博士》:“即如废 昌邑王 奏中,公卿将相列名上请,必曰:臣 敞 等,谨与博士议云云。其重之如此。”
(2). 唐 宋 礼部试士出试题,准举子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八:“ 唐 礼部试诗赋题,不皆有所出,或自以意为之,故举子皆得进问题意,谓之上请。” 宋 吴自牧 梦粱录·诸州府得解士人赴省闱:“知贡举等官,於厅前备香案穿秉而拜,诸士人皆答拜。方下帘幙,出示题目于厅额。题中有疑难处,听士人就帘外上请。”
《漢語大詞典》:探策
(1).求签。 三国 魏 曹植 《驱车篇》:“探策或长短,唯德享利贞。”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晋武帝 始登阼,探策得一。”
(2).射策。 汉 代考试方法之一。因试题不明显公布,须由应试者摸取,故云。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此储君读书,寧当傚吾等竭力博识以待访问,如博士探策讲试以求爵位邪!”
《漢語大詞典》:夹带(夾帶)
(1).将违禁之物藏在身上或混入他物中秘密携带。宋史·食货志下四:“ 崇寧 元年, 蔡京 议更盐法……许客用私船运致,仍严立輒踰疆至夹带私盐之禁。”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二折:“ 陈琳 ,那里听的你这巧言令色,则待我揭开盒儿看箇明白,果然没有夹带,我纔放你出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其实 四川 的大员,无论到任卸任,出境入境,夹带私货是相沿成例的了。”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十二:“契约文字有如一颗颗算盘珠,一切都摆在眼皮子底下,绝无夹带藏掖。”
(2).考试时私带与试题有关的资料。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榜下》:“则这 陈秀才 夹带一篇海贼文字,到中得快。” 清 严有禧 《漱华随笔·夹带怀挟》:“临场特派大臣监视,果搜出怀挟夹带数十人。” 徐特立 《法国小学状况》:“小孩在考试时,多看此种夹带书,与 中国 从前科举之一寸宽两寸长之小本同一个意义,和现在的学生抄夹带,也是一个样儿。”
(3).犹夹杂。朱子语类卷十六:“只是应物之时,不可夹带私心。”红楼梦第一回:“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就将此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歷经歷。”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十一章:“议论声夹带着谐笑。”
《漢語大詞典》:出题(出題)
出考试题目;命题。新唐书·选举志上:“ 文宗 从内出题,以试进士,谓侍臣曰:‘吾患文格浮薄,昨自出题,所试差胜。’”红楼梦第三七回:“ 李紈 道:‘从此后,我定于每月初二、十六这两日开社;出题换韵,都要依我。’”
《漢語大詞典》:策题(策題)
科举策试的试题。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国初举人对策,皆先写策题,然策题不过一二十句。其后策题寖多,而写题如初,举人甚以为苦。 庆历 初, 贾文公 为中丞,始奏罢之。”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祐元年:“ 苏軾 所撰策题,盖设此问以观其答,非谓 仁宗 不如 汉文 , 神考 不如 汉宣 。”
《漢語大詞典》:试律(試律)
(1).封建时代科举考试以律义为内容出试题,叫“试律”。新唐书·选举志上:“凡明法,试律七条、令三条,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宋史·选举志一:“八年,进士、诸科始试律义十道,进士免帖经。明年,惟诸科试律,进士復帖经。”
(2).即试帖诗。 严复 《救亡决论》:“超俗之士,厌製艺则治古文词;恶试律则为古今体。” 姚华 《论文后编》:“排律之长者,韵可累百,是为长排,短则六韵,试律用之。”参见“ 试帖诗 ”。
《漢語大詞典》:试帖诗(試帖詩)
诗体名。源于 唐 代,受“帖经”、“试帖”影响而产生,为科举考试所采用。其诗大都为五言六韵或八韵的排律,以古人诗句或成语为题,冠以“赋得”二字,并限韵脚。 清 代试帖诗,格式限制尤严,内容大多直接或间接歌颂皇帝功德,并须切题。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杜甫的门阀观念》:“长达四十韵、四百字,故称其‘鲲鲸喷迢递’(有如长鲸大鲲,喷出的水气长远)。这是 唐 人应试诗的新形式,后人称为‘试帖诗’。” 鲁迅 《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