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申儆
儆戒;训戒。左传·宣公十二年:“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之。”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三月,甲子,下詔申儆官吏,求直言。”清史稿·礼志十二:“詔以易名之典,不容冒滥,严切申儆,且下 培敬 吏议。”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五:“若任其摩擦,勇于私斗,必怯于公战,敌人与汉奸之所喜,即仁人志士之所忧,应由政府申儆全国。”
分類:儆戒训戒
《漢語大詞典》:阃教(閫教)
指后妃或妻妾的训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二商:“ 二商 以贫始,以素封终。为人何所长?但不甚遵閫教耳。” 清 黄景仁 《慈光寺前明郑贵妃赐袈裟歌》:“当时佞佛成閫教, 九莲 衍得椒房名,昭华宠占六宫冠,十方建寺谁能争?”
《漢語大詞典》:祖训(祖訓)
(1).祖先的遗训。语本《书·五子之歌》:“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 孔 传:“皇,君也。君祖 禹 有训戒。” 明 刘基 《次韵和石末公开读有感》:“庙謨可使归权倖,祖训由来重变更。”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六三回:“ 顺治 后颇谨遵祖训,传到 咸丰 时候,已是年深月久,把祖训渐渐忘怀。”
(2).祖父的训戒。 清 曾国藩 《日记·问学》:“余之不信僧巫,不信地仙,颇能谨遵祖训父训,而不能不信药。”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到了孙述祖训,笔之於书,想要垂教万世。”
《漢語大詞典》:受戒
(1).受训戒。汉书·薛宣传:“长吏莫不喜惧,免冠谢 宣 归恩受戒者。”
(2).佛教信徒出家为僧尼,在一定的仪式下接受戒律。 唐 姚合 《赠卢沙弥小师》诗:“年小未受戒,会解如老师。”五灯会元·鸟窠道林禅师:“九岁出家,二十一於 荆州 果愿寺 受戒。”《西游记》第六七回:“既如此説,都是受戒的高僧。” 吕澄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二讲:“ 朱士行 , 洛阳 人,可能是 中国 第一个正式出家受戒的和尚。”
《漢語大詞典》:大教
(1).重要的教导和训戒。礼记·乐记:“五者,天下之大教也。” 南朝 宋 颜延之 《皇太子释奠会作》诗:“肆意芳讯,大教克明。”
(2).尊称别人的教言。与人接谈或书信中所用的套语。儒林外史第三五回:“一路问来,果然问着,今幸得接大教。” 陈启泰 《致缪荃孙书》:“辱大教,存注甚厚,且诵且荷。”
(3).指佛教。 晋 无名氏 《莲社高贤传·慧远法师》:“初是大教流行 江 东,经卷未备,禪法无闻,律藏多闕。”
即南交。指南方边远地带。大戴礼记·五帝德:“南抚 交阯 大教。” 俞樾 诸子平议·大戴礼记二:“大教即大交也。《通鑑》前编引《书大传》,‘中祀大郊’与‘秋祀柳穀’、‘冬祀幽都’对文, 郑 注曰:南交称大交。曰:宅南交。然则大交为南方之地,犹柳穀为西方之地,幽都为北方之地也。此作大教者,‘教’与‘交’声近。”参见“ 南交 ”。
《漢語大詞典》:南交
指 交趾 。古地区名,泛指 五岭 以南。因地处南方,故称。书·尧典:“申命 羲叔 ,宅 南交 。” 蔡沉 传:“ 南交 ,南方 交趾 之地。” 孙星衍 疏引墨子·节用篇:“昔者 尧 治天下,南抚 交趾 ,北降 幽都 。”一说谓太阳由北向南转移之处。见书·尧典:“宅南交” 孔 传。
《漢語大詞典》:垂戒
亦作“ 垂诫 ”。
(1).垂示警戒。 唐 司空图 《疑经》:“纵天王制用失节,多取於诸侯,如欲垂诫,即书於 周 史可矣。” 明 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若夫子意在垂戒,一二篇足矣,何取於多若是。”
(2).留给后人的训戒。 唐 韩愈 《答张彻》:“悔狂已咋指,垂诫仍鐫铭。” 宋 王禹偁 《官醖》:“彝酒垂诫,羣饮圣所戮。”明史·后妃传赞:“曰:‘闲有家,悔亡。’苟越其闲,悔将无及。圣人之垂戒远矣哉。”
《漢語大詞典》:教训(教訓)
(1).教育训练。左传·哀公元年:“ 越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唐 元稹 《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润 之师故 南阳 韩晋公 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真君 ﹞乃与二弟子逕往其处,至一馆中,知是孽龙在此,变作先生,教训生徒。”
(2).教导训戒。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 唐 元稹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即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 渤海 封夫人 ,提捧教训,不十四五,其心卓然。”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蒙老公祖教训,老夫死亦瞑目。”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
(3).教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
(4).惩罚。 艾芜 《山野》第一部十五:“你再乱说,我就要拿枪来教训你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二章:“到那时候,他会对所有战士和指挥员说:‘这是 老洪 送给我们的好礼物呀!让我们更好地教训鬼子吧!’”
(5).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经验或认识。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各样机会上去做人,在各种生活上去得到知识与教训。”
《漢語大詞典》:训戒(訓戒)
见“ 训诫 ”。
分類:训戒
《漢語大詞典》:训诫(訓誡)
亦作“ 训戒 ”。 教导和劝诫。 唐 白居易 《晋谥恭世子议》:“若垂末代以为训戒, 居易 惧后之臣子有失大义、守小节者将奔走之,将欲商榷,敢徵义类。” 宋 吕陶 《明任策上》:“其言皆出於恳诚,而其道各务於训戒。” 清 朱之瑜 《寿中山风轩八十启》:“意专矜式乎高深,不谓盛修夫宾主;嘉礼成而训诫少,惜别易而继见难。”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二·陈百史:“比至,凡书数百言,皆言家事及训诫之语。” 叶圣陶 《倪焕之》八:“他以为已经把犯罪的部属交给头目去训诫和惩罚,自有头目负责;自己只有从旁批判那头目处理得得当不得当的事情了。”
《漢語大詞典》:誓戒
(1).约束训戒。周礼·天官·大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 郑玄 注:“誓戒,要之以刑,重失礼也。” 林尹 今注:“誓戒,约束警戒之也。祭祀大事,恐其失礼,先告之以失礼之刑而誓戒之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誓戒大臣,大祀攸举。” 清 顾炎武 日知录·听其言也厉:“居官则告諭可以当鞭朴,行师则誓戒可以当甲兵,此之谓‘听其言也厉’。”
(2).约束训戒的言辞。清史稿·礼志一:“大祀前三日,帝致斋大内,颁誓戒。辞曰:‘惟尔羣臣,其蠲乃心,齐乃志,各扬其职。敢或不共,国有常刑。钦哉勿怠!’”
《漢語大詞典》:教戒
教导和训戒。吴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赵操》:“屡加教戒,终莫改悔。”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黄大王》:“儿随姑父母舟中,更以弄水为乐,其姑夫屡次教戒,顽梗如故。”
《漢語大詞典》:训饬(訓飭)
教训戒勉。 宋 叶适 《母杜氏墓志》:“惟夫人之志所尝以训飭其孤,而他日庶几奉以不忝者,犹有天下之名义而已。” 明 宋濂 《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治家甚严,子孙朝夕冠带承候颜色,拱听训飭,不命之退不敢退也。”《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面有喜色的父亲先是愣住了,接着连忙垂首倾听训饬。”
《漢語大詞典》:敕戒
亦作“ 勑诫 ”。 告戒,训戒。孔丛子·论书:“ 周公 以 成王 之命,作《康誥》焉,称述 文王 之德,以成勑诫之文。”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 识 以勑戒贵戚,激厉左右焉。”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臣 亮 亲受勑戒,震畏神灵,不敢有违。” 唐 韩愈 《元和圣德诗》:“勑戒四方,侈则有咎。”
分類:告戒训戒
《漢語大詞典》:戒训(戒訓)
训戒,告诫。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丘俊 ﹞到得长大来一发不肯学好,专一结识了一班无赖子弟,闝赌行中一溜撒漫使钱,戒训不下。”
分類:训戒告诫
《漢語大詞典》:宣训(宣訓)
宣示训戒。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故知帝世戒兵,三王誓师,宣训我众,未及敌人也。”
分類:宣示训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