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盈虚(盈虛)  拼音:yíng xū
1.盛衰消长。《庄子。秋水》:「察乎盈虚,故得而不喜,失而不忧。」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式者,则也。阴阳盈虚,五行消息,变虽不常,而稽之有则也。」
2.圆缺。唐。徐敞〈圆灵水镜〉诗:「明灭沦江水,盈虚逐砌蓂。」宋。苏轼 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國語辭典》:情伪(情偽)  拼音:qíng wèi
1.真诚与虚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书记》:「张汤李广,为吏所簿,别情伪也。」
2.虚实,尤指弊病。《管子。七法》:「言实之士不进,则国之情伪不竭于上。」《新唐书。卷一七○。王锷传》:「锷小心,善刺军中情伪。」
《漢語大詞典》:充虚
(1).犹充饥。墨子·辞过:“其为食也,足以增气充虚,彊体适腹而已矣。”《楚辞·贾谊〈惜誓〉》:“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 王逸 注:“吸清和之气以充空虚,疗飢渴也。”韩非子·解老:“故圣人衣足以犯寒,食足以充虚,则不忧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正:“ 刘真长 、 王仲祖 共行,日旰未食,有相识小人貽其餐,肴案甚盛。 真长 辞焉, 仲祖 曰:‘聊以充虚,何苦辞。’”
(2).犹虚实。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 杨倞 注:“充,实也……谓使实者虚,虚者实也。” 清 俞樾 云:“充、虚二字对文……是充虚即实虚也。”见古书疑义举例·两字对文而误解例
《漢語大詞典》:虚真
虚实;真假。《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龙图公案断歪乌盆传》:“当时都道窰边去,掘开泥土见虚真。”《天雨花》第十一回:“我且将机来就计,权留於此看虚真。”《再生缘》第二一回:“再者若然从路过,入山也可探虚真。”
分類:虚实真假
《漢語大詞典》:虚的
犹虚实。 宋 苏轼 《与朱康叔书》之十:“传闻 筠州 大水,城内丈餘,不知虚的也。”《水浒传》第一二○回:“寡人不曾亏负他,如何敢叛逆朝廷?其中有诈,未审虚的,难以准信。”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张崌崃书》:“近得 郑公 书,只云 青酋 部众东犯之事,未审虚的。此言过矣!夫虏,犬羊也,能保其不变乎?”
分類:虚实
《國語辭典》:轻重(輕重)  拼音:qīng zhòng
1.重量的大小。《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2.程度的大小。《书经。吕刑》:「上刑适轻下服,下刑适重上服,轻重诸罚有权。」
3.事物主次、缓急的程度。《史记。卷六十二。管晏传》:「贵轻重,慎权衡。」《红楼梦》第四二回:「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道我。」
《漢語大詞典》:阔狭(闊狹)
(1).宽与狭;距离的远近。史记·天官书:“大小有差,阔狭有常。” 裴駰 集解引 孟康 曰:“阔狭,若三台星相去远近。”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百里之物,数万相连,阔狭从斜,常不盈缩。”《水浒传》第四七回:“不问路道阔狭,但有白杨树的转湾,便是活路;没那树时,都是死路。”
(2).犹疏密。史记·李将军列传:“ 广 訥口少言,与人居则画地为军陈,射阔狭以饮。”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射戏求疏密,持酒以饮不胜者。”
(3).犹缓急;宽严。汉书·儿宽传:“ 寛 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收租税,时裁阔狭,与民相假贷,以故租多不入。” 颜师古 注:“谓有贫弱及农要之时不即徵收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云:“余谓阔,谓征敛稍寛、禁防疏阔之时;狭,谓督促迫急之时。阔时不急征收,假贷与民,使营生业。”一说,指宽裕与窘迫。参阅 王先谦 《〈汉书〉补注》。 唐 刘禹锡 《砥石赋》:“得既有自,失岂无因? 汉 氏以还,三光景分。随道阔狭,用之得人。五百餘年, 唐 风始振。”
(4).指虚实、强弱等具体情况。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诸葛瑾 ﹞书与 逊 云:‘大驾已旋,贼得 韩扁 ,具知吾阔狭。且水乾,宜当急去。’”《宋书·萧思话传》:“下官近在 歷下 ,始奉国讳,所承使人,不知阔狭,既还在路,渐有所闻,犹谓人伦无容有此,私怀感慨,未敢在言。”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 魏 骑溃去, 崇 亦引还,斩首获生,具言敌中阔狭,众心稍振。”
《漢語大詞典》:兼遣
都排除掉,谓虚实两忘。《后汉书·西域传论》:“详其清心释累之训,空有兼遣之宗,道书之流也。” 李贤 注:“不执著为空,执著为有。兼遣谓不空不有,虚实两忘也。”
《漢語大詞典》:赢虚(贏虚)
充实和空虚。犹言虚实。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公既明习歷代损益,又周知祖宗法度,悉陈其本末赢虚所以然之状,及当今所宜救治施行之略。”
《漢語大詞典》:察辞(察辭)
谓审察言辞的真伪虚实。书·吕刑:“察辞于差,非从惟从。” 孔 传:“察囚辞,其难在於差错,非从其伪辞,惟从其本情。”周礼·地官·乡师:“若国大比,则考教、察辞、稽器、展事,以詔诛赏。” 孙诒让 正义:“云察辞,视吏言事知其情实不者。辞,即言事之辞;吏,谓州长以下至比长,所言事皆察之士师;云察狱讼之辞,以詔司寇断狱弊讼,此察辞亦兼有狱讼之辞矣。”
《漢語大詞典》:敌伪(敵僞)
(1).敌方的虚实。韩非子·内储说下:“参伍既用於内,观听又行於外,则敌伪得。” 陈奇猷 集释引 太田方 曰:“‘敌伪得’,得知敌之情伪也。”
(2).指我国抗 日 战争时期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亦指 日本 侵略者和汉奸的政权。 陈毅 《泗宿道中》诗:“百里吠村犬,穿插敌伪惊。” 陈毅 《长相思·冀鲁豫道中》词:“昼趲行,夜趲行,敌伪关防穿插勤。” 邹韬奋 《抗战以来》二六:“希望他们出来之后,把工作改换方向,用来对付敌伪。”
《漢語大詞典》:距堙
亦作“ 距闉 ”。 靠近敌城所筑的土丘。借以观察城内虚实,并可登城。孙子·谋攻:“修櫓轒輼,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 曹操 注:“距闉者,踊土积高而前,以附其城也。” 杜牧 注:“距闉者,积土为之,即今之所谓垒道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 明镐 以 贝州 城峻,不可攻,谋筑距闉,度用工二万人,期三十日可与城齐。” 清 姚椿 《舟过长寿感赋》诗:“寇来何坦如,不用设距堙。”
《國語辭典》:真真假假  拼音:zhēn zhēn jiǎ jiǎ
真实与虚假混淆,难以分辨。如:「他对我的感情真真假假,令人难以捉摸。」《好逑传》第一二回:「这姓铁的一个少年人,明明为贪色,却真真假假,百般哄诱他不动。」
《漢語大詞典》:望尘僄声(望塵僄聲)
比喻听见风就是雨,不辨事情的虚实真伪。
《国语辞典》:初秋图(初秋图)  拼音:chū qiū tú
民国时期画家高剑父的作品。整幅构图虚实相因,均衡而有变化,层次节奏动人。并以岭南派的写生手法,成功的刻画出极富诗情的初秋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