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蒙戎
蓬松;杂乱。《诗·邶风·旄丘》:“狐裘蒙戎,匪车不东。” 毛 传:“蒙戎,以言乱也。” 唐 羊士谔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明 朱鼎《玉镜台记·拘温家属》:“媳妇,只今天气将寒,边城久役,狐裘蒙戎,如何是好。” 清 黄遵宪 《赤穗四十七义士歌》:“同官臭味殊薰蕕,一国蒙戎如狐裘。”
分類:蓬松杂乱
《漢語大詞典》:鬅松(鬅鬆)
犹蓬松。 宋 苏轼 《蝶恋花》词:“云鬢鬅鬆眉黛浅,总是愁媒,欲诉谁消遣?”《水浒传》第三回:“看那妇人,虽无十分的容貌,也有些动人的颜色,但见:鬅鬆云髻,插一枝青玉簪儿;裊娜纤腰,繫六幅红罗裙子。”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岳涛 以其所书之纸呈予,首幅云:‘鬅鬆头髮,黑白眼睛, 天童 法子, 金粟 的孙。’其后字多不识矣。”参见“ 髼鬆 ”、“ 蓬鬆 ”。
分類:蓬松
《漢語大詞典》:婆娑
亦作“ 媻娑 ”。
(1).舞貌。《诗·陈风·东门之枌》:“ 子仲 之子,婆娑其下。” 毛 传:“婆娑,舞也。” 汉 王褒 《四子讲德论》:“婆娑呕吟,鼓掖而笑。”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二·女神名号:“按《曹娥碑》中所云媻娑,盖言巫降神时,按节而歌,比其舞貌也。” 清 陈维嵩 《西施玉峰公讌席上赠施校书》词:“阑花簌簌闻歌落,重趁拍,小婆娑。” 邹荻帆 《高粱叶上的诗》:“高粱穗结出红双喜,高粱叶子舞婆娑。”
(2).形容姿态优美。《秦併六国平话》卷上:“但见歌喉清亮,舞态婆娑。”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看镜中消息,素改婆娑。我把芳年虚度,老大蹉跎。”
(3).醉态蹒跚貌。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 汉高 婆娑巨醉,故能斩蛇鞠旅。” 宋 范成大 《庆充自黄山归》诗:“鸣騶如电马如雷,知是婆娑醉尉廻。” 清 周亮工 《庚子重九前四日共拈刘随州藜杖懒迎征骑客菊花能醉去官人为韵得十四首》之二:“得酒一婆娑,醉人无善状。”
(4).盘桓;逗留。 三国 魏 杜挚 《赠毌丘俭》诗:“騏驥马不试,婆娑槽櫪间;壮士志未伸,坎軻多辛酸。” 唐 卢照邻 《释疾文》:“余羸卧不起,行已十年。宛转匡牀,婆娑小室。”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徬徨闉闍之下,婆娑里巷之侧。”
(5).逍遥;闲散自得。文选·班彪〈北征赋〉:“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 李善 注:“婆娑,容与之貌也。” 晋 葛洪 抱朴子·崇教:“若夫王孙公子,优游贵乐,婆娑綺紈之间,不知稼穡之艰难。” 宋 陆游 《渔父》诗:“数十年来一短簔,死期未到且婆娑。”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主人遂婆娑砚林,不知日之既暮。”
(6).奔波;劳碌。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蜀郡太守颍川刘胜》:“ 杜密 婆娑府县,干与王政,就若所云,犹有公私。”晋书·陶侃传:“未亡一年,欲逊位归国,佐吏等苦留之……将出府门,顾谓 愆期 曰:‘老子婆娑,正坐诸君辈。’” 章炳麟 《訄书·议学》:“中人以下,不自激卬,而从諛权贵人,以伺斗升之禄,不乃媻娑海堧都市间,相誑燿以文采蓺能致钱刀者众矣。”
(7).犹扶疏,纷披貌。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黜免:“ 殷 因月朔,与众在听,视槐良久,嘆曰:‘槐树婆娑,无復生意。’” 唐 杜甫 《恶树》诗:“方知不材者,生长漫婆娑。” 宋 司马光 《忆同寻上阳故宫路》诗:“常时秋天落宫槐,今此婆娑皆合抱。” 清 吴伟业 《茸城行》:“ 茸城 杨柳鬱婆娑,欲繫扁舟奈晚何。”
(8).引申为蓬松,散乱。《敦煌曲子词·凤归云》:“朱含碎玉,云髻婆娑。” 元 无名氏 《赚蒯通》第三折:“我为甚的呆邓邓把衣裳袒裸,乱蓬蓬把鬢髮婆娑。”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连城:“生献诗云:‘慵鬟高髻緑婆娑,早向兰窗绣碧荷。’”
(9).形容声音悠扬,委婉。 汉 王褒 《洞箫赋》:“风鸿洞而不絶兮,优嬈嬈以婆娑。”
(10).流滴貌。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他老人家这话説了可不是一遭儿了,提起来就急得眼泪婆娑的。”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九:“ 郭全海 瞅着她泪眼婆娑的脸庞说道。”
(11).衰微貌;衰老貌。 明 吕坤 《反挽歌》之一:“羈此婆娑世,欲飞不能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闵老子茶:“抵岸,即访 閔汶水 於 桃叶渡 。日晡, 汶水 他出,迟其归,乃婆娑一老。”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试看他老婆娑,好一似风前瘦鹤。”
(12).佛教语。即娑婆。意为忍土、忍界。《敦煌变文集·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俗间之罪满婆娑,唯有慳贪罪最多。” 苏曼殊 《娑罗海滨遯迹记》:“今欲早离苦海,当以大雄无畏之身,还我婆娑大地。”
《漢語大詞典》:飘蓬(飄蓬)
(1).飘飞的蓬草。 唐 贾岛 《送友人游塞》诗:“飘蓬多塞下,君见益潸然。” 明 陆采 《怀香记·受诏参戎》:“身似飘蓬逐水流,当此际岂堪回首。”
(2).比喻飘泊无定。 南朝 梁 刘孝绰 《答何记室》诗:“游子倦飘蓬,瞻途杳未穷。” 宋 杨万里 《立春日有怀》诗之一:“飘蓬敢恨一年迟,客裡春光也自宜。”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身世飘蓬眼中涕,山河破甑劫餘灰。”
(3).飘垂蓬松。 巴金 《家》十三:“他埋着头,飘蓬的头发散落在水面上。”
《漢語大詞典》:珑璁(瓏璁)
亦作“瓏葱”。
(1).金玉声。 唐 白居易 《夜归》诗:“半醉闲行湖岸东,马鞭敲鐙轡瓏璁。” 前蜀 毛文锡 《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鑣玉轡瓏璁。”
(2).头发蓬松貌。 唐 尹鹗 《江城子》词:“鬢云光,拂面瓏璁,腻玉碎凝妆。” 宋 晏殊 《喜迁莺》词:“分行珠翠簇繁红,云髻裊瓏璁。”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杏腮浅澹羞匀,緑鬢瓏璁斜軃。”
(3).同“ 蘢葱 ”。花木繁茂貌。 宋 朱熹 《雪中有怀》诗:“玄空杳靄低迷外,碧树瓏璁掩映间。” 元 张养浩 《朝天曲·咏四景·秋》曲:“玉蕊瓏葱,琼枝低压,雪香春何足夸。” 清 查理 《探芳信》词:“瓏璁几树烘崖蜜,小白霏吟袖。”
(4).迷蒙貌。 唐 李贺 《十二月乐词·九月》:“鸡人罢唱晓瓏璁,鸦啼金井下疏桐。” 宋 周邦彦 《塞翁吟》词:“暗叶啼风雨,窗外晓色瓏璁。” 明沈受先《三元记·祝寿》:“南极星光,东风扇煖,华堂瑞靄瓏璁。”
《漢語大詞典》:蓬松(蓬鬆)
形容草、须发、绒毛等松散杂乱。 唐 陆龟蒙 《自怜赋》:“首蓬鬆以半散,支棘瘠而枯疎。”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雨声更骤雷更疾,一声恪恪云蓬鬆。” 冰心 《山中杂记》十:“它们的毛羽很蓬松。”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三:“﹝ 萧队长 ﹞重新看了看青草蓬松的坟茔。”
《漢語大詞典》:松鼠
哺乳动物的一属。外形略像鼠,尾巴蓬松而特别长大,生活在松林中。 宋 林逋 《湖山小隐》诗:“昼巖松鼠静,春堑竹鷄深。” 杨朔 《印度情思》:“你到清真寺或者是名胜古迹去游玩,小松鼠会追着你跑,你站住,小松鼠便坐起来,用两只前爪拈着胡子,歪着头,还朝你挤眉弄眼呢。”
《漢語大詞典》:惊蓬(驚蓬)
(1).疾飞的断蓬。喻行踪的飘泊不定。 唐 李商隐 《东下三旬苦于风土马上戏作》诗:“路遶 函关 东復东,身骑征马逐惊蓬。” 清 谭嗣同 《古别离》诗:“惊蓬捲天起,坠羽沦渊池。”
(2).形容散乱蓬松的头发。 清 纳兰性德 《唐多令·塞外重九》词:“古木向人秋,惊蓬掠鬢稠,是重阳,何处堪愁。”
《漢語大詞典》:扑朔(撲朔)
(1).指雄兔脚毛蓬松。参见“ 扑朔迷离 ”。
(2).兔的代称。 宋 苏轼 《游径山》诗:“寒窗暖足来扑朔,衣鉢呪水降蜿蜒。” 王文诰 辑注引 王十朋 曰:“《事状》云:‘师有二白兔,常跪於杖履之间。’”
分類:蓬松
《漢語大詞典》:扑朔迷离(撲朔迷離)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之一》:“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扑朔,指雄兔脚毛蓬松;迷离,指雌兔眼睛眯缝。但在兔奔跑时即难辨其雌雄。一说,扑朔为四脚爬搔或跳跃貌。后以“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易看清真相。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无题诗:“钩輈格磔浑难语,扑朔迷离两不真。”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二三章:“只见他们一色戎装,红缨银枪相映生辉,踩着鼓点,操练起来,由慢而快,扑朔迷离,看得人眼花缭乱。” 王蒙 《歌神》:“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漢語大詞典》:蓬发(蓬髮)
蓬松、散乱的头发。山海经·西山经:“﹝ 西王母 ﹞蓬髮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前蜀 韦庄 《赠野童》诗:“羡尔无知野性真,乱搔蓬髮笑看人。” 清 葆光子 《物妖志·兽类·虎》:“女年方十四五,虽蓬髮垢衣,而雪肤花脸,举止妍媚。”
《漢語大詞典》:裘茸
裘皮上的柔软细毛。常用以形容蓬松散乱。 宋 苏轼 《正月一日雪中过淮谒客回作》诗之一:“冰崖落屐齿,风叶乱裘茸。”
《漢語大詞典》:笼松(籠鬆)
蓬松散乱的样子。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东坡五》:“ 王建 诗云:‘一树笼鬆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
《漢語大詞典》:风鬣(風鬣)
马的鬣毛随风蓬松状。借指骏马。 金 麻革 《杨将军坰马图》诗:“人言息马战所重,风鬣霜蹄惜无用。”
《漢語大詞典》:乱蓬蓬(亂蓬蓬)
蓬松,散乱。《西游记》第二八回:“两边乱蓬蓬的鬢毛,却都是些胭脂染色。”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一片银镀金的浓鬍子绕来满口,不亚如溪边茅草乱蓬蓬。” 鲁迅 《呐喊·孔乙己》:“他身材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花白的胡子。”
分類:蓬松散乱
《漢語大詞典》:毛毛
(1).细小的毛。《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快拣燕窝!要拣得乾浄,落了一根小毛毛儿在里头,你们小心抠眼睛,拶指头!” 鲁迅 《故事新编·补天》:“有几个还在脸的下半截长着雪白的毛毛了。”
(2).方言。婴儿。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毛毛生下来,我来替你喂。”
(3).犹丑丑。
(4).毛发蓬松的样子。 萧红 《生死场》二:“ 金枝 的辫子毛毛着,脸是完全充了血。”
(5).大约,差不多。《负曝闲谈》第十九回:“那些人吃了毛毛的三块洋钱, 黄子文 叫声晦气,掏出一张五块头的钞票,叫堂倌找了两块洋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