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肃肃(肅肅)
(1).恭敬貌。《诗·大雅·思齐》:“雝雝在宫,肃肃在庙。” 毛 传:“肃肃,敬也。” 汉 扬雄 《河东赋》:“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明 方孝孺 《郊祀颂》:“斋于祠宫,盛服儼恪,肃肃于动,栗栗于言,上帝在兹,敢有弗虔。”
(2).严正貌。《诗·小雅·黍苗》:“肃肃 谢 功, 召伯 营之。” 郑玄 笺:“肃肃,严正之貌。” 汉 班固 《十八侯铭·御史大夫汾阴侯周昌》:“肃肃御史,以武以文,相 赵 距 吕 ,志安君身。”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 贞观 之末,有 昭庆 大法师,魁岸堂堂,威仪肃肃。” 清 龚自珍 《题鹭津上人书册》诗:“气庄志定欬肃肃,笔冲墨粹神亭亭。”
(3).疾速貌。《诗·召南·小星》:“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毛 传:“肃肃,疾貌。”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肃肃僕夫征,鏘鏘扬和铃。” 唐 杜甫 《喜晴》诗:“出廓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赵朴初 《南京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
(4).形容网目细密。《诗·周南·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 马瑞辰 通释:“肃肃,盖缩缩之假借。《通俗文》:‘物不申曰缩。’兔罝本结绳为之,言其结绳之状,则为缩缩。” 闻一多 《古典新义·诗经新义五》:“肃当读为缩,缩犹密也……‘肃肃’,即‘缩缩’、‘数数’,网目细密之貌也。”
(5).阴沉;萧瑟;清冷。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 晋 潘岳 《寡妇赋》:“墓门兮肃肃,脩陇兮峩峩。” 宋 范成大 《寒夜》诗:“肃肃月浸树,满庭穠李花。” 清 魏源 《中四明山》诗之二:“肃肃空明气,时与诸天遇。”
(6).清幽;静谧。 汉 张衡 《思玄赋》:“出 紫宫 之肃肃兮,集 大微 之閬閬。” 唐 沈佺期 《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贴子词·夫人阁》之二:“肃肃槐庭午,沉沉玉漏稀。”
(7).象声词。鸟羽、虫翅的振动声。《诗·小雅·鸿雁》:“鸿鴈于飞,肃肃其羽。” 毛 传:“肃肃,羽声也。” 南朝 宋 谢惠连 《捣衣》诗:“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螿啼。” 唐 畅当 《自平阳馆赴郡》诗:“溶溶山雾披,肃肃沙鷺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小二:“鳶肃肃展翼,似鶼鶼之鸟,比翼而飞。”
(8).象声词。风声。《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漯水:“南崖下有风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测,而穴中肃肃,常有微风。” 宋 苏轼 《寿星院寒碧轩》诗:“清风肃肃摇窗扉,窗前修竹一尺围。” 清 孙枝蔚 《乌夜啼》诗:“北风肃肃雁不至,残灯欲灭还復燃。”
(9).象声词。泛指其它声音。 唐 杜甫 《春远》诗:“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明 徐祯卿 《杂谣》:“狗觫觫,鸡鸣飞上屋,风吹门前草肃肃。” 清 梁廷楠 夷氛闻记:“火箭巨弹,自下上者,肃肃过耳畔, 芳 谈笑自若。”
《漢語大詞典》:潇飒(瀟颯)
萧瑟。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二六章:“忽有西北风瀟颯过耳,余悚然而听之。”
分類:萧瑟
《漢語大詞典》:搔屑
犹萧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寒风兮搔屑,面阳兮常热。” 唐 高适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诗:“适远登 蓟丘 ,兹晨独搔屑。”
分類:萧瑟
《漢語大詞典》:瘁索
犹萧索;萧瑟。 唐 孟郊 《秋怀》诗之九:“冷露多瘁索,枯风饶吹嘘。”
分類:萧索萧瑟
《漢語大詞典》:掩屑
犹萧瑟。 南朝 宋 谢灵运 《撰征赋》:“视曾云之崔巍,聆悲飆之掩屑。”
分類:萧瑟
《漢語大詞典》:萧煞(蕭煞)
犹萧瑟。形容景色凄凉。 清 秋瑾 《秋风曲》:“自有秋来最萧煞, 汉 塞 唐 关秋思发。” 克尤木·吐尔的 《吾拉孜爷爷》:“天亮以后,我们从山头望去,看见我们过去曾住过的那热闹喧腾的山谷,显出一片萧煞凄凉的景况。”
《漢語大詞典》:萧瑟(蕭瑟)
(1).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宋 苏轼 《仙都山鹿》诗:“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元 许有壬 《太常引》词:“红衣縹緲,清风萧瑟,半醉岸乌巾。” 曹禺 《原野》第三幕:“靠左偏前是一棵直挺挺的白杨,树叶在上面萧瑟作响。”
(2).凋零;冷落;凄凉。《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北征》诗:“靡靡踰阡陌,人烟眇萧瑟。” 明 杨珽《龙膏记·传情》:“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老舍 《四世同堂》四三:“秋给 北平 的城郊带来萧瑟,使它变成触目都是秋色,一点也不像一个大都市的外围了。”
(3).稀疏。 唐 唐扶 《使南海道长沙题道林岳麓寺》诗:“萧瑟两鬢吾能髡,逢迎侯伯转觉贵。”
《漢語大詞典》:悲秋
对萧瑟秋景而伤惑。语出楚辞·九辩:“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唐 杜甫 《登高》诗:“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臺。”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所以才子有悲秋之辞,佳人有伤春之咏。” 郑振铎 《山中杂记·蝉与纺织娘》:“那末你的感触将更深了,那也许就是所谓悲秋。”
《漢語大詞典》:秋意
(1).秋季凄清萧瑟的景观和气象。 唐 颜真卿 《赠僧皎然》诗:“秋意 西山 多,别岑縈左次。” 宋 晏殊 《点绛唇》词:“露下风高,井梧宫簟生秋意。” 清 龚自珍 《水龙吟·题家绣山停琴听箫图》词:“有相思两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纹断。” 许地山 《黄昏后》:“满山底岩石、树林、泉水,受着这妙光底赏赐,越觉得秋意阑珊了。”
(2).态度冷淡。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委巷丛谈:“﹝ 杭 人﹞有讳本语而巧为俏语者……冷淡曰秋意,无言默坐曰出神。”
《漢語大詞典》:惨惨(慘慘)
(1).忧闷;忧愁。《诗·小雅·正月》:“忧心惨惨,念国之为虐。” 郑玄 笺:“惨惨,犹戚戚也。” 唐 戴叔伦 《边城曲》:“胡笳听彻双泪流,羈魂惨惨生边愁。” 宋 苏轼 《送李公择》诗:“欲别不忍言,惨惨集百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四:“妻妾及婢,俱惨惨有离别之色。” 沈从文 《边城》十六:“他惨惨的说:‘我有什么卓见可说,这是天意!’”
(2).昏暗貌。惨,通“ 黲 ”。文选·王粲〈登楼赋〉:“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 李善 注:“《通俗文》曰:‘暗色曰驂。’惨与黲古字通。” 唐 司空图 《河上》诗之一:“惨惨日将暮,驱羸独到庄。” 明 李梦阳 《台寺夏日》诗:“积雪洞门常惨惨,炎天松柏转萧萧。” 洪深 《赵阎王》第三幕:“寂寂深夜,惨惨微月,层层古木,一株株危然耸立。”
(3).引申为阴森萧瑟貌。 宋 范成大 《白狗峡》诗:“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但见阴风惨惨,杀气霏霏,只闻鬼哭神号,不见天清日朗。” 高长山 《雪夜“拉驴”》:“森林中阴风惨惨,寒气逼人。”
《漢語大詞典》:肃然(肅然)
(1).恭敬貌。大戴礼记·主言:“ 曾子 惧,肃然抠衣下席,曰:‘弟子知其不孙也。’”汉书·礼乐志:“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焉。” 清 侯方域 《新迁颜鲁公碑记》:“而儿童走卒或游卧嬉戏其下,亦从而拱揖拜跪,肃然如见其人焉。” 萧乾 《一本褪色的相册·未带地图的旅人》:“他指给我看那地点时,我肃然脱下了帽。”
(2).畏惧貌。 汉 荀悦 《汉纪·宣帝纪三》:“奏虽寝,朝廷肃然敬惮之。”太平御览卷三九三引 南朝 梁 沈约 《俗说》:“ 王僧敬 兄弟列坐斋中,见之若神;小人从户前过,皆肃然毛竖。” 宋 苏轼 《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编·畿辅·京师旧城》:“其塔至今完好,像设木石,坚緻古朴,风铃四彻,听之心魂肃然。”
(3).严肃认真;庄严。荀子·强国:“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 汉 贾谊 新书·容经:“军旅之容,湢然,肃然,固以猛。”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拘尸那揭罗国:“婆罗门遂以所宿之房,涂香洒扫,像设肃然,其敬如在。”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独到了状元拜祭酒,那祭酒却是要肃然无声安然不动的受那四拜。” 鲁迅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三》:“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 中国 将来的脊梁。”
(4).指安定平静,秩序良好。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进善退恶,风教肃然。”南齐书·皇后传·高昭刘皇后:“严正有礼法,家庭肃然。”警世通言·况太守断死孩儿:“庭无閒杂,内外肃然。”
(5).微风吹动貌。史记·孝武本纪:“时去时来,来则风肃然也。”《续谈助》卷三引汉武故事:“神君最贵者大夫,次大禁司命之属,皆从之。非可得见,闻者音与人等,来则肃然风生,帷幄皆动。”
(6).萧瑟貌。 宋 苏轼 《颶风赋》:“庭户肃然,槁叶蔌蔌,惊鸟疾呼,怖兽辟易。”
(7).山名。在 泰山 东麓。史记·孝武本纪:“丙辰,禪 泰山 下阯东北 肃然山 ,如祭后土礼。” 南朝 宋 谢灵运 《泰山吟》:“登封瘞崇坛,降禪藏 肃然 。” 清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山东二·济南府》:“ 肃然山 ,州( 泰安州 )东北七十里……其东南即 莱芜县 界,山势巍峩,对之肃然,因名。”
《漢語大詞典》:肃杀(肅殺)
(1).严酷萧瑟貌。多用以形容深秋或冬季的天气和景色。 唐 杜甫 《北征》诗:“昊天积霜露,正气有肃杀。” 清 曹寅 《秋饮》诗:“众鸟何啁啾,肃杀气相递。” 老舍 《四世同堂》九十:“可是,忽然间又来了冰冻,叫人想起肃杀的隆冬。”
(2).形容一种严酷的气氛。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三二》:“ 沪 案以后,周刊上常有极锋利肃杀的诗,其实是没有意思的,情随事迁,即味如嚼蜡。”《人民文学》1981年第3期:“屋里一片肃杀气氛: 侯主任 坐在正中的沙发上,两旁陪坐着几个县社干部,门口站着两排荷枪实弹的民兵。”
(3).犹言严厉摧残。 晋 葛洪 抱朴子·用刑:“盖天地之道,不能纯和,故青阳阐陶育之和,素秋厉肃杀之威。”隋书·炀帝纪下:“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宣和遗事》前集:“君由天而臣由物,天能发生万物,亦可肃杀万物。”
《漢語大詞典》:悲啸(悲嘯)
(1).凄戚长鸣。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龙兴而鸟集,悲啸长吟。” 汉 王褒 《洞箫赋》:“玄猨悲啸,搜索乎其间。” 宋 苏辙 《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於其前,夜则鱼龙悲啸於其下。”
(2).指萧瑟作响。 茅盾 《子夜》十七:“当差们恐慌的脸色,树叶苏苏地悲啸,一切的一切都使得这壮丽的 吴公馆 更显得阴沉可怖。”
(3).悲切长号。 三国 魏 曹植 《杂诗》之三:“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唐 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别鹤操:“右旧説 商陵 牧子 所作也。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倚户而悲啸。 牧之 闻之,愴然而悲。”
《漢語大詞典》:惨切(慘切)
(1).悲惨凄切。 汉 刘桢《黎阳山赋》:“延首南望,顾瞻旧乡,桑梓增敬,惨切怀伤。”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破 曹 的檣櫓一时絶,鏖兵的 江 水由然热,好教我情惨切。”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梦其亡女为人宰割,呼号惨切。” 郭沫若 《〈蔡文姬〉附录·谈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 所经历的境遇是多么惨切!”
(2).指天气萧瑟凄厉。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八:“仲冬正惨切,日月少精华。”
《漢語大詞典》:凄瑟
凄凉萧瑟。 姚椿 《题杜陆两家诗集》诗:“乘风弄长鲸,挥月酒四溢;一江分首尾,万古共凄瑟。”
分類:凄凉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