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恍然
(1).犹忽然。 三国 魏 阮籍 《达庄论》:“恍然而止,忽然而休。”
(2).猛然领悟貌。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一旦恍然,似有以得其要领者。” 清 戴名世 《〈汪武曹稿〉序》:“天下之从事於举业者,乃恍然悔悟嚮者之非,而思改其所为。” 鲁迅 《彷徨·肥皂》:“‘哦!今天十六?’ 四铭 恍然的说。”
(3).模糊不清;茫然。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达 既昇之,意识恍然,不復见家人屋及所乘轝。” 宋 陈师道 《次韵寄答晁无咎》:“往事不回如过雨,醉梦恍然忘恶语。” 明 邵璨 《香囊记·赶散》:“心酸痛,念我姑,神魂茫然失举措。”
(4).仿佛。 宋 韩驹 《题画太一真人》诗:“恍然坐我水仙府,苍烟万顷波粼粼。” 明 归有光 《詹仰之墓志铭》:“予与之谈 秀甫 之为人,恍然如生,相与为泪下。” 明 方孝孺 《书〈黄鹤楼卷〉后》:“展卷而卧閲之,恍然如乘扁舟出入 洞庭 彭蠡 之上。”
《漢語大詞典》:恍若
(1).茫然。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岑顺》:“使者復命, 顺 忽然而寤,恍若自失。” 金 段成己 《醒心亭》诗:“翛然自得天游趣,恍若那知地境灵。”
(2).好像,仿佛。 唐 韩愈 《答李秀才书》:“ 元宾 之面容,恍若相接。” 宋 叶适 《医工叹重赠柳山人》诗:“一身尽异形质变,恍若土木徒人言。”《老残游记》第二回:“只是到后来,全用轮指,那抑扬顿挫,入耳动心,恍若有几十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 刘白羽 《火光照红海洋》:“狂啸的海风与澎湃的海涛从几面袭来,使你恍若置身于海上悬崖。”
《漢語大詞典》:邈然
(1).遥远貌。《韩诗外传》卷五:“邈然远望,洋洋乎,翼翼乎,必作此乐也。”晋书·孔坦传:“深明足下慷慨之怀,深痛足下不遂之志。邈然永隔,夫復何言!” 唐 白居易 《寄行简》诗:“相去六千里,地絶天邈然。”亦指久远。 宋 叶适 《宿石门》诗:“邈然百世后,未忝骚人风。”
(2).高远貌。三国志·吴志·步骘传:“至其纯粹履道,求不苟得,升降当世,保全名行,邈然絶俗,实有所师。” 晋 陶潜 《咏贫士》之四:“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荫卧林薄,邈然自怡。” 宋 秦观 《财用上》:“士大夫矫枉过直,邈然以风裁自持,不復肯言财利之事。”
(3).犹茫然。文选·陆机〈文赋〉:“或操觚以率尔,或含毫而邈然。” 张铣 注:“率尔,谓文速成;邈然,谓文迟成也。” 北周 庾信 《贺新乐表》:“若使详其音律,是所邈然,但能记其鏗鏘,於斯为幸。” 清 曾国藩 《林君殉难碑》:“又明年, 国藩 师次于此,弔君殉难之所,寻逝者之白骨,邈然其不可復识矣。”
(4).懵懂貌。 唐 韩愈 《太原王公神道碑铭》:“復拜中书舍人,既至京师,儕流无在者,视同列皆邈然少年,益自悲。”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二:“所接皆邈然少年,无可论旧事者。”
《漢語大詞典》:爽然
(1).爽快舒畅貌。 唐 李白 《游秋浦白笴陂》诗之二:“ 白笴 夜长啸,爽然溪谷寒。”《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李克让 看见湖山佳胜,宛然神仙境界,不觉心中爽然。”《花月痕》第八回:“﹝ 荷生 ﹞登时把先前思慕心肠,如濯向冰壶,不留渣滓,倒也爽然。”
(2).豁然;了然。 清 侯方域 《豫省试策五》:“天下积玩之所致,固有激之以赏而人不知劝,陈之以罚而乃以爽然悟、废然返者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晚霞:“ 端 始爽然自悟,然恐 晚霞 恶其非人,嘱母勿復言。” 清 姚莹 《来孝女传》:“世有以殉身为愚孝者,观於 来 女,可爽然矣。”
(3).茫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八·梅诗:“予每与 施愚山 侍读言及宛陵集, 施 輒不应,盖意不满 梅 诗也。一日,予曰:‘扁舟 洞庭 去,落日 松江 宿。此谁语?’ 愚山 曰:‘ 韦苏州 、 刘文房 耶?’予曰:‘乃公乡人 梅圣俞 。’ 愚山 为之爽然久之。” 茅盾 《动摇》八:“﹝他﹞不愿自寻烦恼,所以只爽然片刻,便又高兴起来。”参见“ 爽然若失 ”。
(4).消失貌。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少焉,一轮明月已上林梢,渐觉风生袖底,月到波心,俗虑尘怀,爽然顿释。”
《漢語大詞典》:爽然若失
本作“爽然自失”。 形容茫无主见,无所适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论:“又怪 屈原 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明 李东阳 《寿祭酒罗先生七十诗序》:“诸同年闻之,盖爽然自失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陈宝祠》:“ 阳 爽然若失,徘徊四顾。” 鲁迅 《朝花夕拾·琐记》:“毕业,自然大家都盼望的,但一到毕业,却又有些爽然若失。”
《漢語大詞典》:茫如
犹茫然。谓无所知。 唐 韩愈 《南山诗》:“茫如试矫首,堛塞生怐愗。”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时浓雾成雨……止闻颼飀滴沥之声,而目睫茫如也。”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科第·异事》:“咸以为此人必有嘱託,而 林 茫如也。”
分類:茫然所知
《漢語大詞典》:藐然
(1).幼小貌。 汉 蔡邕 《贞节先生范史云碑》:“君受天正性,志高行洁,在乎幼弱,固已藐然有烈节矣。” 唐 白居易 《祭乌江十五兄文》:“孩失其怙,幼丧其亲,旁无弟兄,藐然一身。” 明 何孟春 《馀冬序录摘抄》卷一:“遗孤藐然,未底成立。”
(2).轻视貌。 晋 葛洪 抱朴子·畅玄:“藐然不喜流俗之誉,怛尔不惧雷同之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藏书数百篋,无所不备……当路藐然不问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考仲子之宫筑王姬之馆于外》:“奈何藐然不顾,而遂受命焉。” 茅盾 《色盲》六:“ 林白霜 慢慢地将这信笺折迭成为小方块,拈在手指上轻轻地颠着,似乎估量它的轻重;然后藐然一笑,随手撩在字纸簏中。”
(3).深远貌。藐,通“ 邈 ”。汉书·严助传:“今王深惟重虑,明太平以弼朕失,称 三代 至盛,际天接地,人迹所及,威尽宾服,藐然甚慙,嘉王之意,靡有所终,使中大夫 助 諭朕意,告王 越 事。” 颜师古 注:“ 如淳 曰:‘王之所言藐然,闻之甚慙也。’藐,远也,言不可及也。”
(4).犹茫然。藐,通“ 邈 ”。 明 宋濂 《题冰壶子传后》:“﹝ 周世英 ﹞有长者行,凡遇过客匱乏者,必倾貲济之。客去,藐然不记其姓氏。” 明 文徵明 《桑廷瑞画像赞》:“曾岁月之几何,已藐然其音容,遗像之存,忆想而已。”
《漢語大詞典》:忙然
犹茫然。若有所失貌。列子·杨朱:“ 子产 忙然无以应之。” 杨伯峻 集释引 胡怀琛 曰:“忙然,今通作‘茫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诺皋记上:“﹝僧﹞恍惚间以刀刺之,妇人遂倒,乃沙弥误中刀流血死矣。僧忙然,遽与行者瘞之於饭瓮下。”
《漢語大詞典》:茫若
茫然。庄子·天地:“ 蒋閭葂 覷覷然惊曰:‘ 葂 也汒若於夫子之所言矣。’”
分類:茫然
《漢語大詞典》:罔然
(1).同“ 惘然 ”。失意貌;心中若有所失貌。后汉书·黄宪传:“同郡 戴良 ,才高倨傲,而见 宪 未尝不正容;及归,罔然若有失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劝德畏戒,喜惧交争,罔然若酲,朝疲夕倦,夺气褫魄之为者也。” 薛综 注:“罔然,犹惘惘然也。”
(2).犹茫然。恍惚不解貌。 汉 王充 论衡·谢短:“文吏自谓知官事,晓簿书。问之曰:‘晓知其事,当能究达其义,通见其意否?’文吏必将罔然。” 宋 王安石 《进〈说文〉札子》:“若矇视天,终以罔然。”
(3).窘急惶遽貌。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三:“ 秦王 曰:‘丈人罔然乃遂至此,甚苦矣!’”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八:“罔然,亦惶遽之皃也。”
(4).犹涣然。《传习录》卷中引 明 陆原静 语:“尝试於心,喜怒忧惧之感发也,虽动气之极,而吾心良知一觉,即罔然消阻。”参见“ 涣然 ”。
《漢語大詞典》:涣然
(1).离散貌。荀子·议兵:“君臣上下之间,涣然有离德者也。”汉书·刑法志:“事小敌脃,则媮可用也;事鉅敌坚,则涣然离矣。” 颜师古 注:“涣然,散貌。” 明 刘基 《郁离子·千里马》:“霸世之民,犹以水摶沙,其合也,若不可开,犹水之冰。然一旦消释,则涣然离矣。”
(2).形容疑虑、积郁等消除。 唐 李翱 《祭中书韦相公文》:“飘沦八年,颠白成翁。幽蛰忽发,涣然启蒙。”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一日涣然有省,自是磊磊落落,轩豁呈露,无秋毫凝滞。” 姚华 《曲海一勺·骈史上》:“吾之初疑,于兹涣然。”
(3).形容病痛霍然痊愈。 宋 王禹偁 《谕交趾文》:“筋骸血脉,涣然小康。”
(4).有文采貌。 三国 魏 阮籍 《通易论》:“顺天应人,涣然成章。”
(5).汗出貌。 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
(6).更新貌。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愿陛下少垂省览,涣然改往事之过谬,勃然兴来事之渊塞。” 唐 陆贽 《收河中后请罢兵状》:“德音涣然,与之更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於是辅佐新君,涣然与海内更始。”
《漢語大詞典》:洋然
(1).犹茫然。模糊不清。墨子·经说下:“意,相也。若‘楹轻於秋’,其於意也洋然。” 谭戒甫 校释:“洋然,犹言汒然;汒洋叠韵联绵字,义得通也。又集韵:‘汒,亦作芒;通作茫。’则茫然,犹言茫昧然,不可知之貌也。”
(2).舒缓自在貌。 宋 沈括 《梦溪补笔谈·药议》:“予尝见丞相 荆公 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洋然。”
忧思貌。 明 宋濂 《凝道记上》:“ 龙门子 仰瞻俯睨,洋然若有得者,乃赋《白云》之歌……歌罢,復北面而叹。”
《漢語大詞典》:盲然
犹茫然。形容无知。 孙中山 《提倡民生主义之真义》:“然彼辈之所以为此説者,盖未知民生主义为何物,故盲然为无谓之反对耳。”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其时虽得不着内力充分的发展,--本是盲然蠢动,何尝立刻得饮春风中的甘露。”
分類:茫然无知
《漢語大詞典》:茫然
亦作“ 芒然 ”。
(1).广阔无边的样子。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道中》诗之三:“茫然荒野中,举目皆凛素。” 唐 雍陶 《送宜春裴明府之任》诗:“南行春已满,路半水茫然。” 宋 苏轼 《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2).模糊不清的样子;无所知的样子。庄子·盗跖:“目芒然无见。”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吾初读庄子‘螝二首……’茫然不识此字何音。” 唐 杜甫 《送路六侍御入朝》诗:“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 明 宗伦 《旅怀》诗:“ 东吴 隔千里,归计尚茫然。” 杨朔 《印度情思》:“他不是茫然前进,他追求的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
(3).犹惘然。失意的样子。庄子·说剑:“﹝ 赵文王 ﹞芒然自失。” 唐 李白 《古风》之三:“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 明 李贽 《与梅衡湘书》:“ 丘长孺 书来,云翁有老态,令人茫然。” 郑振铎 《取火者的逮捕·埃娥》:“他若有所失的懒散的坐在河岸的石上,双眼茫然的望着远处。”
(4).急遽貌。茫,通“ 忙 ”。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刘姓:“ 刘 茫然改容,呐呐歛手而退。”
《漢語大詞典》:空洞
(1).空无所有;空虚。 宋 林逋 《深居杂兴》诗序:“鄙夫则不然,胸腹空洞,譾然无所存置。”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一:“半夜三更,她一个人爬起来,偷偷摸进空洞幽暗的堂屋,低声细气练她的口才。”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九章:“没有 兰兰 ,他们过去十几年的生活,该是多么空洞啊!”
(2).道教语。谓化生元气的太虚之境。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二四:“空洞凝真精,乃为虚中实。”云笈七籤卷二:“元气於眇莽之内,幽冥之外,生乎空洞。”
(3).谓玄虚精妙。 前蜀 杜光庭 《嘉州王仆射五符镇宅词》:“凝自然之气,成空洞之文。”
(4).象声词。 唐 曹唐 《小游仙诗》之三七:“谁游八海门前过,空洞一声风雨中。”
(5).形容声音空虚。 艾青 《旷野》诗:“啄木鸟用它的嘴,敲着古木的空洞的声音。” 田野 《火烧岛》:“空洞而又沉重的看守的皮鞋声,在门外,走过来,走过去。”
(6).形容眼神茫然。 张天翼 《仇恨》:“六只眼睛空洞地瞧着大个儿。那三张嘴没言语。”
(7).病理学名词。脏器组织中坏死或液化的病变物质排出后,在原处所遗留的凹陷或孔隙。
孔穴;地道。墨子·备城门:“今之世常所以攻者,临、钩、衝、梯、堙、水、穴、突、空洞、蚁附、轒輼、轩车。”
《漢語大詞典》:迷茫
亦作“ 迷芒 ”。
(1).模糊不清。 宋 梅尧臣 《答泰州王道粹学士》诗:“欲随轻风挹君袂,满野春雨生迷茫。” 明 钱澄之 《三一上人云竹歌》:“双眼迷茫认不清,森森冷气遥相迫。” 冰心 《集外·小橘灯》:“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
(2).迷惑茫然;神情恍惚。管子·势:“人既迷芒,必其将亡之道。”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十八:“她心里感到有些迷茫。”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三章:“ 郭祥 心中一阵迷茫慌乱,不知道家里发生了什么变故。”
《漢語大詞典》:漠然
(1).清虚淡泊貌。庄子·天道:“ 老子 漠然不应。” 成玄英 疏:“漠然虚淡,何足介怀。”《淮南子·原道训》:“是故圣人内脩其本而不外饰其末,保其精神偃其智故,漠然无为而无不为也,澹然无治也而无不治也。”
(2).寂静貌。《淮南子·修务训》:“无为者,寂然无声,漠然不动,引之不来,推之不往。” 晋 夏侯湛 《抵疑》:“今乃金口玉音,漠然沉默,使吾子栖迟穷巷。”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七:“然而他们下等社会静止的生活却依旧漠然不动,即使稍受同化,却又是 俄国 式乡下人的污糟生活。”
(3).冷淡,不关心。 宋 王安石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行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清 刘大櫆 《乞同里捐输以待周急引》:“夫同居同游,朝夕比近,而灾福欢戚,漠然不关於心,其在疏远者,尚何望乎?” 闻一多 《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日》:“见了十三龄童的赤血在地下踩成泥浆子,反而漠然无动于中,这是不是不近人情?”
(4).茫然,无所知觉貌。《西游记》第六一回:“那獃子漠然不知,土地亦不能晓,一个个东张西覷,只在 积雷山 前后乱找。”清史稿·诸王传七论:“迨时移势易,天方降割,乃以肺腑之亲,寄腹心之重,漠然不知阴雨之已至,一发而不可復收。”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惟常言是解,于奥义也漠然。” 魏巍 《东方》第一部第十二章:“他点点头,神情有些漠然,仿佛他的思想还没有从什么地方收回来似的。”
(5).广无涯际貌。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漠然天造与时新,根著浮流一气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