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烦浊(煩濁)
杂乱污浊;苦热。 汉 陆贾 新语·慎微:“讨逆乱之君,絶烦浊之原。”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欲者,理之烦浊,气之蒿蒸。” 唐 王维 《苦热》诗:“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宋 范成大 《中岩》诗:“寳瓶有甘露,一滴洗烦浊。”
《漢語大詞典》:执热(執熱)
谓手执灼热之物。《诗·大雅·桑柔》:“谁能执热,逝不以濯。” 毛 传:“濯所以救热也。” 郑玄 笺:“当如手执热物之用濯。”一说,谓苦热。 段玉裁 曰:“执热,言触热、苦热。濯,谓浴也……此诗谓谁能苦热,而不澡浴以洁其体,以求凉快者乎?”见《〈诗〉“执热”解》孟子·离娄上:“今也欲无敌於天下,而不以仁,是犹执热而不以濯也。” 朱熹 集注:“言谁能执热物而不以水自濯其手乎?” 南朝 梁 周兴嗣 《千字文》:“骸垢想浴,执热愿凉。” 唐 韩愈 《答张籍书》:“今乃大得所图,脱然若沉痾去体,洒然若执热者之濯清风也。”
分類:灼热苦热
《国语辞典》:燄燄  拼音:yàn yàn
1.火刚燃烧的样子。《书经。洛诰》:「无若火始燄燄,厥攸灼叙,弗其绝。」也作「焰焰」。
2.火势猛烈炽热的样子。唐。元稹〈董逃行〉:「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剜剜深脐脂燄燄。」也作「焰焰」。
3.光鲜明亮的样子。唐。杨烱〈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明星燄燄,不临太邱之前;暮雨沉沉,不散巫山之曲。」《西游记》第一回:「聚集仙卿,见有金光燄燄,即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也作「焰焰」。
4.炎热的样子。唐。杨巨源〈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诗:「赫赫家宗壑,燄燄燋砂石。」
《漢語大詞典》:扇暍
以扇扇苦热中暑的人。暍,伤暑,中暑。语本《淮南子·人间训》:“ 武王 荫暍人於樾下,左拥而右扇之。而天下怀其德。”后因以“扇暍”为颂扬德政之典。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序:“解网放禽,穿泉掩胔,起泣辜之泽,行扇暍之慈。”旧唐书·高宗纪论:“虚襟似纳於触鳞,下詔无殊於扇暍。”
《漢語大詞典》:丹蛇
赤色的长蛇。古代诗文中多用于描述炎旱苦热。 南朝 宋 鲍照 《代苦热行》:“丹蛇踰百丈,玄蜂盈十围。”云笈七籤卷五五:“丹蛇者,日之精也。” 明 何景明 《忧旱赋》:“诧丹蛇之十围兮,恐文蜮之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