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火院
(1).苦海;苦恼的境界。 唐 吕岩 《沁园春》词:“今年不了,又待来年,有限光阴,无涯火院,只恐蹉跎老却贤。” 元 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三折:“我奈家贫也那亲老,穷火院怎生熬。”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一怕火院锁牢缠,二怕家眷受熬煎。”
(2).指妓院。 元 马致远 《青衫泪》第二折:“偌来大穷坑火院,只央我一身填。” 元 杨暹 《刘行首》第三折:“自火院深沉向未彻,怎管的閒花风月自冤业。”
《漢語大詞典》:黑海
苦海。 明 高启 《荐亡将斋榜》:“永离黑海之波,即往朱陵之府。” 明 李贽 《告土地文》:“黑海有门,唯法无门,现 普陀 於眼底;上天有路,唯道无路,覩 灵山 在目下。”
分類:苦海
《漢語大詞典》:玄津
(1).指佛法。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释网更维,玄津重枻。” 张铣 注:“释网、玄津,竝佛法也。”法苑珠林卷八五:“含情普洽,机悟玄津,舒则利物,卷则收恩。”
(2).犹苦海。 明 屠隆 《昙花记·法眷聚会》:“蒙大师不恡寳筏,使良人遂度玄津,浩刼可灰,佛恩难报。”
分類:佛法苦海
《漢語大詞典》:苦海
(1).佛教指尘世间的烦恼和苦难。 南朝 梁武帝 《净业赋》:“轮迴火宅,沉溺苦海,长夜执固,终不能改。”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神仙鬼怪:“勉自修证,勿沦苦海。” 明 李贽 《〈心经〉提纲》:“本无生死可得,故能出离生死苦海,而度脱一切苦厄焉。”
(2).比喻无穷的苦境。 唐 卢纶 《宿石瓮寺》诗:“迴瞻相好因垂泪,苦海波涛何日平?” 宋 文天祥 《泰州》诗:“ 长淮 行不断,苦海望无穷。”《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倒也不争取虚名,只要早离苦海。”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一家人过了 黄河 ,到了解放区,如今分到了地,脱离苦海。”
(3).指投置平庸诗文的箱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轻佻:“ 郑光业 弟兄共有一巨皮箱,凡同人投献,辞有可嗤者,即投其中,号曰苦海。” 清 钱谦益 曾汇集应酬无聊之作,题名《苦海》,殆本此意。元诗纪事·高明引 明 高明 《题青山白云图跋》:“此余往日在 越 中録寄 倪君 仲权 之诗,今十餘年矣,意其不投之苦海,则亦当供酱蒙矣。”
《漢語大詞典》:宝筏(寶筏)
佛教语。比喻引导众生渡过苦海到达彼岸的佛法。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宝筏渡迷川。” 明孙梅锡《琴心记·锦江晓发》:“ 恒 沙渺,彼岸平,从教宝筏济众生。” 清 赵翼 《题王摩诘〈渡水罗汉图〉诗》:“我闻释氏妙变化,宝筏能引迷津断。”
《漢語大詞典》:灭度(滅度)
佛教语。灭烦恼,度苦海。涅槃的意译。亦指僧人死亡。 唐 白居易 《唐抚州景云寺石塔碑铭》:“ 佛 灭度后,薝卜香衰,醍醐味漓。” 章炳麟 《建立宗教论》:“若谈实相,则虽色身现量具在目前,犹且不可执为实有,而况灭度之后耶?”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一章二:“ 释迦牟尼佛 灭度(死)后五十六亿七千万岁, 弥勒 下降人世而成佛。”
《漢語大詞典》:佛果
(1).佛教认为成佛是持久修行所得之果,故名之为“佛果”。 隋炀帝 《设斋愿疏》:“下度众生,上求佛果。” 明 李贽 《为黄安二上人》之三:“如是念佛,如是修行,如是持戒……如是自然登莲臺而证真乘,成佛果。”
(2).借指亡灵经超度而脱离地狱苦海。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十:“ 吴长文 不喜释氏,父卒,不召僧营佛果。”
《漢語大詞典》:幻海
佛教语。虚幻的苦海,比喻尘世。 唐 王勃 释迦如来成道记:“悬日月於幽宵,布舟航於幻海。” 明 高濂 《玉簪记·谭经》:“你偏恋那火宅煎熬,幻海沦胥,忘却来生路。”
《漢語大詞典》:济渡(濟渡)
(1).渡过水面。诗·邶风·匏有苦叶“招招舟子,人涉卬否” 毛 传:“舟子、舟人,主济渡者。”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 洛水 泛涨,坏 天津桥 ,以舟济渡,日有覆溺者。”明史·朱纨传:“假济渡为名,造双桅大船,运载违禁物,将吏不敢詰也。”
(2).引申为救助、拯救。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今多务交游以结党助,偷世窃名,以取济渡。”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宰相当济渡万民於难,不可长念乐身务游戏而已。”
(3).佛教谓救度众生脱离苦海。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下:“我遗法中诸修行者,若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皆先济渡,令离流转。”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一日,有髽角道人,身长九尺,抚 郭 背曰:‘千万人观此鬼傀儡。’ 郭 悟,挽之僻处,拜求济渡。”
《漢語大詞典》:济度(濟度)
(1).度,通“ 渡 ”。渡河到彼岸。引申谓帮助解除困厄。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或受人恩德,先以济度,不能拔举,则因毁之,为生瑕衅。”汉书·翟方进传:“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 颜师古 注:“言我当求所以济度之,故奔走尽力,不惮勤劳。”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违人负宿心,诚在济度百姓,以安 刘 氏。”
(2).度,通“ 渡 ”。谓救济众生,超度苦海。《法华经·方便品》:“终不以小乘济度众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一人修道,济度几许苍生?免脱几身罪累?幸熟思之!”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广为众生三会説法,其济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也。” 清 张元赓 《张氏卮言·八卦田》:“我与子有缘,子生前曾为道士,奉我香火甚虔,今当济度。”
《漢語大詞典》:宝船(寶船)
(1).装载珍宝的船。晋书·陶璜传:“﹝ 璜 ﹞以前所得宝船上锦物数千匹遗 扶严 贼帅 梁奇 , 奇 将万餘人助 璜 。”
(2).特指古代从事海外贸易的大船。如: 郑和 宝船。
(3).佛教语。比喻普渡众生越苦海达彼岸的佛法。《观佛三昧海经·观四无量心品》:“见诸化佛从佛胷出入於佛脐,游佛心间,乘大宝船,经往五道受罪人所。” 南朝 梁简文帝 《千佛愿文》:“涤无明於欲界,度苍生於宝船。” 北齐 邢邵 《并州寺碑》:“望彼岸而攸往,汎宝船而利涉。”
《漢語大詞典》:玄海
(1).北方之海。《淮南子·墬形训》:“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上者就下,流水就通,而合於玄海。” 高诱 注:“北方之海。”
(2).深渊,苦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聂小倩:“妾堕玄海,求岸不得,郎君义气干云,必能拔生救苦。”
《漢語大詞典》:忏度(懺度)
为死者拜祷忏悔使脱离苦海。度,超度。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哭:“公於是设水陆道场,命释道懺度之。”
《漢語大詞典》:度引
佛教语。谓超度苦海,引至彼岸。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一章:“略知文字,无所知识,皈依 佛 回 ,度引无力,享受无量之苦难而终无慈航普拯其溺也。”参见“ 度无极 ”。
测量。 唐 柳宗元 《天对》:“当焉为明,不逮为晦。度引久穷,不可以里。”
《漢語大詞典》:度无极(度無極)
佛教语。犹言到彼岸。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三:“度无极,或言到彼岸,皆一义也。梵言波罗蜜多是也。” 宋 法云 翻译名义集卷四:“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为中流,菩萨以无相智慧乘禪定舟航,从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故云度无极。”
《漢語大詞典》: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佛教语。意谓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朱子语类卷五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説得极好。” 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油鑊虽热,全真不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岳寿 ,你省也么?” 明 李开先 《朝天子·为王渼陂口占》曲:“传情寄恨万千番,藕丝断,情难断,苦海无边,回头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