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江东(江東)
(1). 长江 在 芜湖 、 南京 间作西南南、东北北流向, 隋 唐 以前,是南北往来主要渡口的所在,习惯上称自此以下的 长江 南岸地区为 江 东。史记·项羽本纪:“且 籍 与 江 东子弟八千人渡 江 而西,今无一人还,纵 江 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臛 江 东之潜鼉,臇 汉 南之鸣鶉。” 宋 李清照 《乌江》诗:“至今思 项羽 ,不肯过 江 东。” 清 林则徐 《次韵答陈子茂德培》:“关山万里残宵梦,犹听 江 东战鼓声。”
(2). 三国 时 孙权 建都于 建康 ,故又称 孙吴 统治下的全部地区为 江东 。 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尚书令 彧 ,告 江东 诸将校部曲,及 孙权 宗亲中外。”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孙权 据有 江东 ,已歷三世。”梁书·元帝纪:“ 孙策 昔在 江东 ,于时年几?”
《骈字类编》:芜湖(芜湖)
汉书地理志丹阳郡县芜湖据晋书庾亮传亮受命镇芜湖顷之后将军郭默 湓口以叛亮表求亲征于是以本官加征讨都督率将军路永毛宝赵胤匡术刘仕等步骑二万会太尉陶侃俱讨破之 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芜湖春荡漾梅雨画溟濛
分类:芜湖
《漢語大詞典》:中江
(1).江流的中央;江中。三国志·吴志·周瑜传“顷之,烟炎张天” 裴松之 注引《江表传》:“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北齐书·王琳传:“ 太清 二年, 侯景 渡江,遣 琳 献米万石,未至,都城陷,乃中江沉米,轻舸还 荆州 。” 元 范梈 《送吴真人持诏宁亲》诗:“明月落中江,倒景射斗牛。”
(2).水名。古三江之一。书·禹贡:“东为 中江 ,入于海。”
(3). 汉 以后有多种解释。汉书·地理志指今 安徽 芜湖 东经 江苏 、 高淳 、 东坝 、 溧阳 至 宜兴 通 太湖 一水;初学记引 郑玄 说,指 岷江 会合 北江 、 南江 后的一段; 盛弘之 《荆州记》指 长江 经流自今 湖北 江陵 以下至 江西 九江 一段。今 四川 沱江 , 六朝 以来亦有 中江 之称。
《漢語大詞典》:赭山
(1).谓伐尽山上的树木。 唐 柳宗元 《吏商》:“虽赭山以为章,涸海以为盐,未有利大能若是者。”
(2).指伐尽树木后光秃的山岭。 唐 刘禹锡 《君山怀古》诗:“千载威灵尽,赭山寒水中。”
(3).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 浙江 萧山 东北。古与 龛山 隔 钱塘江 对峙,东接 鳖子门 ,为江海门户,后江流北移,此山遂与 龛山 同处江南。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版荡凄凉:“﹝ 浙西 安抚使 康允之 ﹞遂弃城遁,保 赭山 。” 清 顾炎武 《赠于副将元剀》诗:“闻道復西来,潜身入 吴 市。崎嶇 赭山 渡,迫阨 三江 垒。”
(4).山名。因土石呈赭色,故称。在 安徽省 芜湖市 北郊。上有 宋英宗 治平 二年建造的塔和相传为 宋 黄庭坚 读书处的 滴翠轩 等名胜古迹,今已辟为公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余过 芜湖 ,主人 漱泉 邀游其处,屋不甚多,而窗对 赭山 ,门临湖水。”《芜湖县志·地理志·山》《江南地理志》:“﹝ 赭山 ﹞右控 大江 ,舳艫云连,俯瞰城郭,歷歷如绘。每当雨后,嵐光縹渺,八景中称‘赭塔晴嵐’者即此。”
《漢語大詞典》:蟂矶(蟂磯)
地名。在 安徽 芜湖 西 江 中,高十丈,周九亩有奇。矶上旧有 灵泽夫人 (俗传即 三国 时 刘备 妻、 孙权 妹)祠。 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蟂矶:“ 芜湖 江 心有磯,磯上有祠,祠 孙夫人 ,曰 蟂磯 。” 清 吴殳 《蜀汉》诗:“西国无烟生火井,东邻有女落 蟂磯 。”参阅 清 顾炎武 日知录·蟂矶
《漢語大詞典》:河港
(1).泛指河流、港汊。宋史·河渠志七:“ 临安 居民繁伙,河港堙塞。”宋史·河渠志七:“其县东管有 道士堰 ,至 白鹤桥 一带,河港堙塞。”
(2).江河沿岸的港口。如 长江 之 南通 、 芜湖 、 九江 等。
《漢語大詞典》:寄书桃(寄書桃)
相传 芜湖 有从 蜀 地移植来的一种桃树,高三四尺,与山桃一样。桃子成熟时,核自裂开,仁自脱落,塞进别的东西,过一夜又自行闭合。人们往往把写好的小诗或书信塞入其中,以赠亲友,故有此称。见 清 章大来 《后甲集·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