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芬郁(芬鬱)
(1).亦作“ 芬郁 ”。香气浓郁。 汉 枚乘 《七发》:“众芳芬鬱,乱於五风。” 南朝 梁 萧统 《讲席将讫赋三十韵》:“名香晚芬郁,暂捨六龙驾。”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书生》:“﹝ 崔书生 ﹞好植名花,暮春之中,英蕊芬鬱,远闻百步。” 宋 苏轼 《石菖蒲赞》:“余游 慈湖 山中,得数本,以石盆养之,置舟中,间以文石,石英璀璨芬郁,意甚爱焉。” 清 唐孙华 《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搴帘出红妆,衣香辨芬郁。”
(2).谓芳香和腐臭。荀子·正名:“香臭、芬鬱、腥臊、酒酸、奇臭,以鼻异。” 杨倞 注:“芬,花草之香气也;鬱,腐臭也。”
见“ 芬鬱 ”。
《漢語大詞典》:香臭
气味。灵枢经·脉度:“肺气通於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诗·大雅·文王“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汉 郑玄 笺:“天之道难知也,耳不闻声音,鼻不闻香臭。”
(1).芳香与腐臭。 唐 张九龄 《杂诗》之五:“生性苟不夭,香臭谁为中。”
(2).比喻好坏。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朝闻道夕死可矣,夫辅人以篡夺,而分其富贵,是果何道哉?末世之士,不知世间香臭至於如此,亦可哀矣。”
《漢語大詞典》:臭恶(殠惡)
腐臭粗劣。汉书·杨恽传:“ 冒顿 单于得 汉 美食好物,谓之殠恶。”
分類:腐臭粗劣
《漢語大詞典》:腐臭
亦作“ 腐臰 ”。 腐烂发臭。墨子·尚贤下:“垂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劳来也;腐臭餘财,而不相分资也。” 汉 王充 论衡·四讳:“且凡人所恶,莫有腐臰;腐臰之气,败伤人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凡我徒属,命尽兹晨,不日腐臭。”《老残游记》第九回:“今日无端谈到道学先生,令我腐臭之气霑污牙齿。” 何其芳 《〈还乡杂记〉代序·关于〈画梦录〉和那篇代序》:“最近一年,我从流散着污秽与腐臭的都市走到乡下。”
分類:腐臭腐烂
《漢語大詞典》:赤臭
血污腐臭之气。 汉 扬雄 《太玄·闲》:“赤臭播关,大君不闲,克国乘家。” 王涯 注:“赤臭者,阴阳交争杀伤之气也,播于远关之外。” 明 汤显祖 《怀人赋》:“曷不都捐赤臭之路,了涉清芬之程。”
分類:腐臭
《漢語大詞典》:饐餲
食物腐臭变质。 汉 王充 论衡·商虫:“穀乾燥者,虫不生;温湿饐餲,虫生不禁。”
《漢語大詞典》:茹鱼(茹魚)
腐臭的鱼。吕氏春秋·功名:“以茹鱼去蝇,蝇愈至,不可禁。” 高诱 注:“茹,臭也。”
分類:腐臭
《漢語大詞典》: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水不腐,户樞不蠹)
亦作“流水不腐,户枢不螻”。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外物的侵蚀。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螻,动也。”意林卷二引吕氏春秋,“不螻”作“不蠹”。 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五:“‘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漢語大詞典》:腐浊(腐濁)
腐臭浑浊。 郁达夫 《春风沉醉的晚上》三:“黑暗的小房里的腐浊的空气,同蒸笼一样,蒸得人头昏欲晕。” 茅盾 《水藻行》二:“可是他这样做,并不是为了那余留下来的羊骚气……而是为了那种阴湿泥地上常有的腐浊的霉气。”
分類:腐臭浑浊
《漢語大詞典》:鲍气(鮑氣)
腐臭之气。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五:“ 汴 帅 朱公 再围 凤翔 ,与茂贞军战于 虢县 西 槐林驛 ,大败 岐 军,横尸不絶,鲍气闻於十里。”参见“ 鲍鱼 ”。
分類:腐臭
《漢語大詞典》:鲍鱼(鮑魚)
(1).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史记·秦始皇本纪:“会暑,上輼车臭,乃詔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 唐 常楚老 《祖龙行》:“ 祖龙 一夜死 沙丘 , 胡亥 空随鲍鱼辙。”《秦并六国平话》卷下:“堪笑 沙丘 才遇处,鑾舆风起鲍鱼腥。” 柳亚子 《天心二首为那拉载湉同殒作》诗之二:“鲍鱼已死 秦 皇帝,符命犹陈 莽 大夫。”
(2).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清 李元 《蠕范·物偏》:“鰒,鲍鱼也,石鮭也,石华也,石决明也。” 清 桂馥 札朴·乡里旧闻·鲍鱼:“ 登州 以鲍鱼为珍品。案,即鰒鱼也。” 杨朔 《海市》:“你到渔业生产队去,人家留你吃饭,除了鲐鱼子、燕儿鱼丸子而外,如果端出雪白鲜嫩的新干贝或者是刚出海的鲍鱼,你一点不用大惊小怪,以为是大摆筵席,其实平常。”
《漢語大詞典》:鲍鱼之肆(鮑魚之肆)
亦作“ 鲍鱼之次 ”。 卖咸鱼的店铺。鱼常腐臭,因以喻恶人之所或小人聚集之地。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王聘珍 解诂:“次,若今市亭然。”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慕贤:“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明史·余珊传:“致陛下耳嚣目眩,忽不自知其在鲍鱼之肆矣。”亦省称“ 鲍肆 ”。 汉 东方朔 《七谏·初放》:“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 唐 李群玉 《自澧浦东游江表》:“《巴歌》《白雪》,鲍肆埋兰芳。” 康有为 《大同书》丁部:“凡物皆久而后化,麝食香久则香,蜜採花久则甜,此芝室鲍肆之异习而渐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