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真质(真質)
(1).本质,实质。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今案其真质,而谓民性已善者,是失天意而去王任也。”
(2).犹纯朴。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 天竺国 人性狷急,志尚真质,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漢語大詞典》:素一
纯朴。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迹去繁奓,情归素一。”
分類:纯朴
《漢語大詞典》:浑浑(渾渾)
浑浊貌;纷乱貌。《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王冰 注:“浑浑,言脉气浊乱也。” 晋 陆云 《九愍·感逝》:“时蔼蔼而未颺,世浑浑其难澄。” 唐 慧净 《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1).浑沌。 清 恽敬 《原命》:“虽然形生矣,而浑浑焉,而胚胚焉,而息息焉。”参见“ 浑沌 ”。
(2).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 唐 韩愈 《进学解》:“上规 姚 姒 ,浑浑无涯。”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自 楚 蜀 以至中原,山川莽苍浑浑。” 清 恽敬 《都昌元将军庙碑铭》:“万物之动,一道所蕃,沄沄浑浑,根支万千。”
(3).迷糊;不清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连翘:“治耳聋浑浑焞焞。”《郁达夫游记·游白岳齐云之记》:“在寂静的正午太阳光下,一步一步的上去,过 古松 、 望仙 等亭,人为花气所醉,浑浑然似在做梦。”
(4).浑厚纯朴。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浑浑乎圣人之道,羣心之用也。” 宋 欧阳修 《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守志端直,临事果决。”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 周 氏诸老人之厚德,浑浑如也。”
滚滚。大水流貌。管子·富国:“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山丘。” 晋 陶潜 《命子》诗:“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宋 王安石 《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诗:“溪水浑浑来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流水浑浑,风涛拍 禹门 。”
《漢語大詞典》:浑沌(渾沌)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汉 王充 论衡·谈天:“説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陈书·高祖纪上:“自古虫言鸟跡,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浑沌自太古,漭泱开 吴 天。”
(2).模糊;不分明。鹖冠子·泰鸿:“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 清 卓尔堪 《宁羌将军行赠高枚升》诗:“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
(3).相传为 尧 舜 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 。” 张守节 正义:“ 浑沌 即 讙兜 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 浑沌 也。 杜预 云:‘浑沌,不开通之貌。’”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内有饕餮之馋腹,外假浑沌自晦逃天刑。” 胡适 《〈海上花列传〉序》二:“这不过是有意描写一浑沌没有感觉的人,把开堂子只看作一件寻常吃饭的事业,不觉得什么羞耻。”
(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 儵 ,北海之帝为 忽 ,中央之帝为 浑沌 。 儵 与 忽 时相与遇於 浑沌 之地, 浑沌 待之甚善。 儵 与 忽 谋报 浑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 死。”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言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也。”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二十:“ 浑沌 一以凿,几客返其淳。”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
(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神异经·浑沌:“ 崑崙 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臟,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凴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
《漢語大詞典》:混混
同“滚滚”。
(1).指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纯朴未散的状态。史记·太史公自序:“窾言不听,姦乃不生,贤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在所欲用耳,何事不成。乃合大道,混混冥冥。” 张守节 正义:“混混者,元气之皃也。”
(2).浑浊。指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亦比喻社会环境的阴暗、肮脏。文子·上德:“混混之水浊,可以濯吾足乎;泠泠之水清,可以濯吾缨乎。” 汉 王逸 《九思·伤时》:“时混混兮浇饡,哀当世兮莫知。”
(3).混杂貌。 唐 韩愈 《与孟东野书》:“混混与世相浊,独其心追古人而从之。” 清 黄景仁 《念奴娇·渡江至京口》词:“花月茫茫,鱼龙混混,淘洗英雄处。” 康有为 《秋登越王台》诗:“秋风立马 越王臺 ,混混蛇龙最可哀。”
(4).指无分别、不分明貌。 清 刘大櫆 《吴君墓志铭》:“天混混而无言兮,孰知其以也。”
(5).糊里糊涂,无知无识。 唐 孟棨 本事诗·嘲戏:“(询)( 欧阳询 )亦酬之曰:索头连背暖,漫襠畏肚寒。祗缘心混混,所以面团团。” 宋 苏轼 《与范元长书》之八:“先公清德絶识,高文博学,非独今世所无,古人亦罕有能兼者,岂世间混混生死流转之人哉!” 清 俞樾 右台仙馆笔记·徽人程姓子:“ 徽 人 程 姓者……生一子,少而痴顡,及长,混混无所知。”
(6).苟且度日。《老残游记》第六回:“像我们这些庸材,只好混混罢了。” 茅盾 《追求》一:“并不是找不到事;我们如果不顾廉耻的话,很可以混混。” 巴金 《电椅集·坠落的路》:“我到 北京 去,也不过随便混混时候罢了。”
(7).无业游民;流氓。《官场现形记》第二八回:“这 夏十 京城之内也很有几个朋友。无奈同他来往的都是混混一流。”《负曝闲谈》第八回:“回头一问 贾 家的管家,管家説:‘这三个人都是混混。’ 劲斋 方知道是流氓。”《孽海花》第二一回:“当库丁的都是著名混混儿。他们认定一两个王公做靠主,谋得了库缺。”
(8).波浪声。参见“ 混混沌沌 ”。
同“滚滚”。
(1).水奔流不绝貌。孟子·离娄下:“源泉混混,不舍昼夜。”晋书·傅咸传:“江海之流混混,故能成其深广也。” 宋 范成大 《四月十日出郊》诗:“涨江混混无声緑,熟麦骚骚有意黄。”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泉混混平吐,清冽鑑人眉宇。”
(2).用以形容连续不断。 汉 扬雄 《法言·问道》:“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裴僕射 善谈名理,混混有雅致。”
《漢語大詞典》:混混沌沌
(1).迷糊不清醒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三回:“﹝ 罗荣统 ﹞仍然是不知稼穡艰难,混混沌沌的过日子。” 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灾荒得久了,大学早已解散,连幼稚园也没有地方开,所以百姓们都有些混混沌沌。” 梁斌 《红旗谱》三八:“她经常是半睡半醒,模模糊糊的,也不知道是醒是睡,混混沌沌地呆下去。”
(2).模糊一片,不分明。《老残游记》第七回:“揭起门帘来,只见天地一色,那雪下的混混沌沌价白,觉得照的眼睛发胀似的。”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茫茫的 东海 和迷蒙的夜空连成一片,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混混沌沌。”
(3).亦作“ 混混庉庉 ”。象声词。形容波浪声。文选·枚乘〈七发〉:“混混庉庉,声如雷鼓。” 唐 李善 注:“混混沌沌,波浪之声也。”
《漢語大詞典》:滚滚
(1).水涌流貌。 唐 杜甫 《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 长江 滚滚来。” 宋 辛弃疾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 长江 滚滚流。”《郁达夫游记·游白岳齐云之记》:“滚滚清溪,东流下去,便成了 浙水 之源之一。”
(2).翻腾貌。 清 唐孙华 《夏旱述忧》诗之一:“乾云滚滚黏青草,落日曈曈散赤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棘闱志异》:“物忽化为浓烟,滚滚四散。” 毛泽东 《冬云》诗:“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杨朔 《征尘》:“前面是一片滚滚的黄尘,我似乎跌进上古的洪荒时代。”
(3).滔滔不绝貌。 宋 司马光 《刘道原〈十国纪年〉序》:“坐听其谈,滚滚无穷,上下数千载间,细大之事如指掌,皆有稽据可验。”《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言谈滚滚,相貌堂堂,满面春风,一团和气。” 明 归有光 《赠医士张云厓序》:“自 轩 岐 以来百七十九家之言,靡不洞彻,谈论滚滚,治人生死立効。”
(4).谓迅速消逝。 明 唐顺之 《天宁寺尘外楼》诗之二:“俛仰百年成滚滚,乾坤隻眼更谁曾?” 明 黄叔度 《梧桐树·携酒访殷子馀》套曲:“对酒划然长啸,叹英雄滚滚,尽付波涛。”
(5).浑圆饱满貌。 叶紫 《丰收》七:“自家的谷子早已黄熟得滚滚的,再不打下来,就会一粒粒地自行掉落。”
《漢語大詞典》:素风(素風)
(1).纯朴的风尚;清高的风格。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操不激切,素风愈鲜。”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修楚元王墓教》:“素风道业,作范后昆。” 唐 王维 《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天命无怨色,人生有素风。” 宋 王安石 《寄张襄州》诗:“ 襄阳 州望古来雄,耆旧相传有素风。” 明 归有光 《谕祭赠资政大夫裴爵并配赠夫人郜氏文》:“维尔性含淳质,家承素风。”
(2).秋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二五:“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风(秋风)曰商风、素风、凄风、高风、凉风、激风、悲风。” 宋 叶适 《朝奉大夫知惠州姜公墓志铭》:“素风落朱荣,旅葬 台 之湄。”
《漢語大詞典》:野逸
(1).纯朴闲适。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宋 陆游 《跋杨处士村居感兴》:“ 苏嶠 季真 家有处士夫妻像,野逸如生,恨不曾传摹得之。”
(2).指放纵不羁。 唐 陆龟蒙 《甫里先生传》:“先生性野逸,无覊检。”
(3).指隐逸的人或隐居生活。 前蜀 贯休 《寿春节进》诗:“山河方有截,野逸詔无遗。” 清 吴敏树 《记钞本〈震川文〉后》:“余以身居野逸,为文不免类 欧 ( 欧阳修 ),且喜且慙。”
《漢語大詞典》:纯诚(純誠)
纯朴真诚。 汉 王充 论衡·对作:“实虚之分定,而华伪之文灭;华伪之文灭,则纯诚之化日以孳矣。” 宋 范仲淹 《举张昇自代状》:“有忧天下之心,纯诚直道,无让古人之节,朝野推重。” 明 李东阳 《〈双瑞诗〉序》:“公气和德粹,文足以华国,量足以容物……而纯诚至孝又足以格高明,动幽远。”
分類:纯朴真诚
《漢語大詞典》:清淳
(1).品德高洁而纯朴。后汉书·朱穆传:“愚臣以为可悉罢省,遵復往初,率由旧章,更选海内清淳之士,明达国体者,以补其处。”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伤逝:“ 王子敬 与 羊绥 善。 绥 清淳简贵,为中书郎,少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儒林一同异,冠屨尽清淳。” 清 龚自珍 《吴之癯》:“若为子弟,而清淳之质亡矣。”
(2).清洁淳正。红楼梦第四一回:“隔年蠲的雨水,那有这样清淳?” 郭沫若 《百花齐放·芍药》诗:“蝴蝶们的午梦睡得来更加轻巧,蜜蜂们的蜜汁比以前更加清淳。”
《漢語大詞典》:冲素(沖素)
亦作“冲素”。 冲淡纯朴。 晋 陆机 《七徵》:“ 玄虚子 耽性冲素,雍容玄泊。”北史·张湛传:“ 湛 弱冠知名 凉 土,好学能属文,冲素有大志。” 明 张居正 《七贤咏》:“余观七子,皆履冲素之怀,体醇和之质。” 清 方文 《石桥怀与治》诗:“君子抱冲素,往来艰步履。”
分類:冲淡纯朴
《漢語大詞典》:纯素(純素)
纯粹而不杂;纯朴。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 成玄英 疏:“纯精素质之道,唯在守神。”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郎中温雅,器识纯素。” 吕向 注:“纯素,谓与众不杂。” 宋 司马光 《石昌言哀辞》:“ 昌言 为人纯素忠谨,望之儼然。”
《漢語大詞典》:纯一(純一)
亦作“纯臺”。 纯朴;单纯。 汉 王充 论衡·本性:“初禀天然之姿,受纯壹之质,故生而兆见,善恶可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 汉 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有纯一之德。”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三》:“ 孝宗 之纯一, 世宗 之英鋭, 穆宗 之恭俭,皆 三代 以下之主所不敢望者。” 王西彦 《鱼鬼》:“在他脸上,始终浮现着一种小孩子似的神情,一种好像秋日晴空一般纯一的心地的表现。”
分類:纯朴单纯
《漢語大詞典》:纯朴(純樸)
亦作“ 纯朴 ”。
(1).未经砍雕的原木。庄子·马蹄:“故纯朴不残,孰为牺尊?” 成玄英 疏:“纯朴,全木也。”
(2).纯洁质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心无结怨,口无烦言。”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曩古纯朴,巧伪未萌。”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蔡文恭公:“公亦知无不言,而纯朴和易,能使人意融。” 曹禺 《雷雨》第一幕:“若是你再长久地同他坐一坐,会感到他的气味不是你所想的那样纯朴可喜。”
《漢語大詞典》:复本(複本)
谓恢复纯朴的本性。尸子·分:“达情见素,则是非不蔽;復本原始,则言若符节。”新唐书·狄仁杰传:“人不復本,则相率为盗,本根一摇,忧患非浅。”
(1).同一种书刊或文件等收藏不止一部时,第一部之外的称为复本。
(2).单据的副本。对原本而言。
《漢語大詞典》:温淳
(1).谓滋味浓厚。文选·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膬,脭醲肥厚。” 李善 注:“温淳,谓凡味之厚也。”
(2).温和纯朴。 宋 苏洵 《上田枢密书》:“ 孟 韩 之温淳, 迁 固 之雄刚, 孙 吴 之简切,投之所嚮,无不如意。”
《漢語大詞典》:淳美
亦作“湻美”。
(1).深厚完美。 明 方孝孺 《宋仲珩圹志铭》:“君资粹清,学淳美,文辞妙丽。”
(2).纯朴美好。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妫川》:“足蹟半天下,爱此俗湻美。” 清 方文 《田居杂咏》之二:“其田虽瘠薄,风土自淳美。” 清 孙枝蔚 《感季南宫赎龟放生作》诗:“仁心最淳美,物命本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