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蚍蜉
(1).大蚁。礼记·学记“蛾子时术之” 汉 郑玄 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復成大垤。” 唐 孟郊 《吊卢殷》诗之四:“可怜无子翁,蚍蜉缘病肌。” 明 宋濂 《燕书》之十一:“夫王孙甝虪,兽也;伯赵,禽也;蚍蜉,虫也,皆口不能言,冥顽不灵,其可服而制之者,奠心志寧嗜欲故也。”
(2).犹言小丑。常用作对敌人的蔑称。 清 林则徐 《中秋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是时战舰多貔貅,相随大树驱蚍蜉。” 袁鹰 《深深的怀念》:“那些逆时代车轮而动的小丑,妄想摇撼参天大树的蚍蜉,人们对他们只有憎恨、愤慨和唾弃。”
(3).轻视。 金 申万全 《和陈舜俞诗》:“酌君安得如川酒,醉眼蚍蜉万户侯。”
(4).比喻微小的力量。 清 唐孙华 《寄题和州王氏五烈祠》诗:“ 石印山 头烽火惊,孤城望援蚍蜉絶。”参见“ 蚍蜉援 ”。
(5).紫荆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花卉·紫荆:“蚍蜉,火蟣。尔雅翼:芘芣,紫荆。春时开花,紫色,自根及干连接甚密,有类蟣窠,故尔雅名蚍蜉,俗曰火蟣。”
《漢語大詞典》:蚍蜉援
喻微小的援助。语本 唐 韩愈 《〈张中丞传〉后序》:“当其围守时,外无蚍蜉蚁子之援,所欲忠者,国与主耳。” 清 赵翼 《漳州木棉庵怀古》诗:“围城久絶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鬭。” 清 唐孙华 《永嘉令马公赐谥索诗》之一:“蚍蜉援絶当流矢,雀鼠粮空自结缨。”
分類:微小援助
《漢語大詞典》:内消
(1).中医治疗痈疽的一种方法。即运用消散的药物,使初起尚未化脓的肿疡得到消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内消治法歌》:“内消表散有奇功,脉证俱实用最灵。”
(2).紫荆的别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紫荆:“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其皮色红而消肿,故疡科呼为肉红,又曰内消,与何首乌同名。”
《漢語大詞典》:紫荆
(1).树名。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圆心形,春开红紫色花。供观赏。树皮、木材、根均可入药。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三·紫荆
(2).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堂前有紫荆树一株,议破为三,荆忽枯死。 真 谓诸弟:“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兄弟相感,不复分产,树亦复荣。后因用“紫荆”为有关兄弟之典故。 唐 杜甫 《得舍弟消息》诗:“风吹紫荆树,色与春庭暮。” 清 孙枝蔚 《不得大兄消息》诗:“又见紫荆发,曾无黄耳来。”黄耳,狗名,为寄递家书之典故。
《漢語大詞典》:荆花
(1).即紫荆花。观赏植物,春天开花,花紫红色,布满全枝,连成一片,烂漫如朝霞。 唐 白居易 《晚春重到集贤院》诗:“满砌荆花铺紫毯,隔墙榆荚撒青钱。” 明谢谠《四喜记·大宋毕姻》:“幸荆花春风正暖,知甚时腾翥,笙簧圣治,徜徉天馆。”
(2).比喻兄弟昆仲同枝并茂。 前蜀 贯休 《杜侯行》:“雁影参差入瑞烟,荆花烂熳开仙圃。我闻 大中 咸通 真令主,相惟大 杜 兼小 杜 。” 宋 刘克庄 《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诗:“伯兄廼 汉 司徒掾,季子亦 唐 行秘书。只愿荆花常烂熳,莫令瓜蔓稍稀疏。”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同梦》:“ 坡 ( 苏軾 )对 潁 ( 苏辙 )介:‘分离累岁,多縈棣萼之怀;相聚一堂,实切荆花之喜。’”参见“ 荆枝 ”。
《漢語大詞典》:荆枝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共议分财,生貲皆平均;惟堂前一株紫荆树,共议破三片,明日就截之。其树即枯死,状如火然。 真 往见之,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因悲不自胜,不復解树。树应声荣茂,兄弟相感,合财宝,遂为孝门。”后因以“荆枝”喻兄弟骨肉同气连枝。 唐 杨炯 《恒州刺史王公神道碑》:“兄 国卬 , 穀州 刺史;弟 国稀 , 仁州 刺史:荆枝擢秀,棣萼生光。” 唐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诗:“到日荆枝应便茂,别时珠泪不须流。”
《漢語大詞典》:分荆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云, 京兆 人 田真 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 田真 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 清 张大复 梅花草堂集·分关:“故不如分荆荆枯,存荆荆茂,晓然知修让之道也。”参见“ 三荆 ”。
《漢語大詞典》:三荆
(1).一株三枝的荆树。艺文类聚卷八九引 周景式 《孝子传》:“古有兄弟,忽欲分异,出门见三荆同株,接叶连阴,叹曰:‘木犹欣聚,况我而殊哉!’还为雍和。”
(2).诗文中常以喻同胞兄弟。 晋 陆机 《豫章行》:“三荆欢同株,四鸟悲异林。” 唐 杨炯 《从弟去盈墓志铭》:“三荆摇落,五都悲凉,痛门户之无主,悼人琴之两亡。”
(3). 后魏 置 荆州 于 穰县 (今 河南 邓县 ),置 南荆州 于 安昌 (今 河南 确山县 ),置 东荆州 于 泚阳 (今 河南 泌阳县 ),谓之 三荆 。参阅资治通鉴·梁武帝中大通二年 胡三省 注。魏书·尒朱荣传:“仍出 鲁阳 ,歷 三荆 ,悉拥生蛮北填六镇。”
《漢語大詞典》:肉红(肉紅)
(1).犹肉色。似人肌肤的红润之色。 宋 范成大 《张希贤题纸本花·牡丹》诗:“ 洛 花肉红姿, 蜀 笔丹砂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宅妖:“尝见厦有春凳,肉红色,甚修润。”
(2).中医药名。紫荆皮的别称。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紫荆:“其木似黄荆而色紫,故名。其皮色红而消肿,故疡科呼为肉红,又曰内消。”
《漢語大詞典》:田荆
据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紫荆树载, 京兆 田真 兄弟三人析产,拟破堂前一紫荆树而三分之,明日,树即枯死。 真 大惊,谓诸弟曰:“树本同株,闻将分斫,所以顦顇,是人不如木也。”兄弟感悟,遂合产和好。树亦复茂。后因以“田荆”为兄弟和好之典实。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诗:“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 田 荆。” 明 陈所闻 《念奴娇序·云住阁为欧阳平林青林长林题》套曲:“身在白云层,惟愿取披云载酒,同醉 田 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