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鱼水(魚水)
(1).比喻夫妻相得或男女情笃。语本管子·小问:“ 管仲 曰:‘然公使我求 宁戚 , 宁戚 应我曰:“浩浩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有家室,而安召我居? 宁子 其欲室乎?’”《敦煌曲子词·送征衣》:“今世共你如鱼水,是前世因缘,两情准拟过千年。” 明 高濂 《玉簪记·词媾》:“ 文君 幸见 相如 ,两下情同鱼水。”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妻:“ 泰安 聂鹏云 ,与妻某鱼水甚谐。”
(2).比喻君臣相得。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先主 ﹞於是与 亮 情好日密。 关羽 、 张飞 等不悦, 先主 解之曰:‘孤之有 孔明 ,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復言。’” 唐 武则天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君臣德合,鱼水斯同。” 五代 和凝 《宫词》之五九:“君圣臣贤鱼水契,鸿基须贺永清平。” 陈子范 《狂吟》诗之二:“忍説君臣鱼水乐, 匈奴 不是霸王才。”
(3).泛喻关系亲密无间。 唐 孟郊 《夜集》诗:“但嘉鱼水合,莫令云雨乖。” 李瑛 《雪夜》诗:“军民鱼水情谊深,夜半只觉浑身暖。”
《漢語大詞典》:正人
(1).正直的人;正派的人。书·冏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其侍御僕从罔匪正人。” 孔颖达 疏:“其左右侍御僕从无非中正之人。”后汉书·桓谭传:“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 唐 司空图 《争名》诗:“穷辱未甘英气阻,乖疏还有正人知。”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是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他看见也同泥猪瓦狗;遇见正人,任是贫寒求乞,他爱的也同威凤祥麟。” 谢觉哉 《从纪念杜甫想起的》:“统治阶级仇视正人,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2).指嫡系亲属。红楼梦第五五回:“﹝三姑娘﹞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
(3).做官长的人。书·康诰:“惟厥正人,越小臣诸节。” 孙星衍 疏:“正人者……即上文政人。” 王引之 经义述闻·尚书上:“正,长也,为长之人。” 唐 杜甫 《同元使君舂陵行》诗:“乃知正人意,不苟飞长缨。”
《漢語大詞典》:亲人(親人)
(1).亲近人;使人感到亲切可爱。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简文 入 华林园 ,顾谓左右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 濠 濮 间想也,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海淀》引 黄建 《病起入城别勺园》诗:“ 勺园 景物自亲人,别去重来肯厌烦?” 刘半农 《一个小农家的暮》诗:“﹝他﹞调弄着只亲人的狗。”
(2).亲信。宋书·鲁爽传:“ 轨 遣亲人 程整 奉书,规欲归顺。自拔致诚。”隋书·张衡传:“帝每令亲人覘 衡 所为。”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陆逊》:“ 逊 遣亲人 韩扁 ,齎表奏报。”
(3).亲近百姓。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君有亲人术,应令劳者安。”古时因用以称地方长官。南史·循吏传序:“昔 汉宣帝 以为‘政平讼理,其惟良二千石乎’。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诸侯也。故长吏之职,号曰亲人。” 唐 张九龄 《上封事》:“亲人之任,宜得其贤;用才之道,宜重其选。”
(4).指直系亲属或配偶。 元 武汉臣《老生儿》第三折:“怎生得个 刘 家门里的亲人来,可也好哩。”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我父亲只养了我一个儿,我又没个弟兄,巴不得多一个亲人。” 臧克家 《邻居--给墙上燕》诗:“晚上,我留着门等候你,像等候一个迟归的亲人。”
(5).指关系亲近者。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兵船初过群疑寇,及见亲人笑语哗。”
《漢語大詞典》:骨肉亲(骨肉親)
指血统关系亲密的家人,如父母子女、兄弟姊妹等。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去年行宫当太白,朝廻君是同舍客,同心不减骨肉亲,每语见许文章伯。” 明 刘基 《丙申二月别绍兴诸公》诗:“岂无骨肉亲?太半生死隔。”
《漢語大詞典》:连理枝(連理枝)
(1).两树枝条相连。比喻恩爱的夫妇。 隋 江总 《杂曲》之三:“合懽锦带鸳鸯鸟,同心綺袖连理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六:“我多因这蜗角虚名,赚得我连理枝分。”
(2).比喻关系亲密的人。 清 方文 《送从子密之计偕》诗:“家园十载学同师,远近人称连理枝。”
《漢語大詞典》:茑萝(蔦蘿)
(1).又名寄生。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卷络他物而上升。夏季开花,色有红有白,为观赏植物。 清 戴名世 《游烂柯山记》:“寺门古樟四株中二株尤奇,蔦萝蔓引,苔蘚斑剥。” 叶圣陶 《隔膜·母》:“竹篱上生满了茑萝。”
(2).茑萝与女萝。两种蔓生植物的合称。比喻关系亲密,寓依附攀缘之意。语本诗·小雅·頍弁:“蔦与女萝,施于松柏。” 朱熹 集传:“此燕兄弟亲戚之诗……以比兄弟缠緜依附之意。”红楼梦第九九回:“想蒙不弃卑寒,希望蔦萝之附。”
《漢語大詞典》:密坐
靠近而坐。形容关系亲密。文选·傅毅〈舞赋〉序:“ 郑卫 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 李周翰 注:“密坐,相从而坐也。”文选·曹植〈与吴季重书〉:“前日虽因常调,得为密坐。” 李善 注:“ 曹大家 《欹器颂》曰:‘侍帝王之密坐。’”一说谓环坐。见 吕向 注。 宋 黄庭坚 《薛乐道自南阳来入都留宿会饮作诗饯行》:“密坐幸颇欢,剧饮寧辞痛。”
《漢語大詞典》:拜亲(拜親)
拜见朋友的父母。表示关系亲密。晋书·荀崧传:“﹝父 頵 ﹞与 王济 、 何劭 为拜亲之友。”梁书·到洽传:“ 乐安 任昉 有知人之鉴,与 洽 兄 沼 溉 并善。尝访 洽 於田舍,见之,叹曰:‘此子日下无双。’遂申拜亲之礼。”颜氏家训·风操“一尔之后,命子拜伏,呼为丈人,申父友之敬” 清 卢文弨 补注:“古者与其子相友则拜其亲,谓之拜亲之交。”
《漢語大詞典》:父党(父黨)
(1).父系亲族。礼记·礼器:“至敬无文,父党无容。” 孔颖达 疏:“父党无容者,谓父之族党是亲质素,故事之无有折旋揖让之容。”
(2).父辈;长辈。后汉书·张楷传:“宾客慕之,自父党夙儒偕造门焉。”三国志·魏志·常林传:“年七岁,有父党造门。”
《漢語大詞典》:亲厚(親厚)
(1).关系亲密,感情深厚。 汉 朱浮 《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凡举事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讎者所快。” 宋 叶适 《与黄岩林元秀书》:“与二君亲厚,非復他人之比,每愿相聚数日,讲学其所当言。而事役参差,竟不一遂,将如之何。”
(2).指关系亲密,感情深厚者。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元旦》:“果品则松榛莲庆,桃杏瓜仁……杂以海错山珍,家餚市点。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
(3).亲爱厚待。汉书·酷吏传·严延年:“ 延年 本尝与 义 俱为丞相史,实亲厚之,无意毁伤也,馈遗之甚厚。”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 建 谓左右曰:‘吾为神策军将时,宿卫禁中,见天子夜召学士,出入无间,恩礼亲厚如寮友,非将相可比也。’”儿女英雄传第二七回:“公婆合她,既是累代渊源,丈夫待她,自然益加亲厚。”
《漢語大詞典》:私亲(私親)
自己的亲属;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礼记·内则:“妇若有私亲兄弟,将与之,必復请其故,赐而后与之。” 孔颖达 疏:“明妇有私亲赐之美物,当献於舅姑也。”汉书·公孙弘传:“因此观之,天德无私亲。顺之和起,逆之害生。”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皆言民哭公哀甚,如哭其私亲。”
《漢語大詞典》:噬肤(噬膚)
(1).施刑恰当。易·噬嗑:“噬肤灭鼻,无咎。” 王弼 注:“噬,啮也。啮者,刑克之谓也。处中得位,所刑者当,故曰噬肤也。” 孔颖达 疏:“肤,是柔脆之物,以喻服罪受刑之人也。”
(2).比喻关系亲近。汉书·佞幸传·董贤:“﹝ 哀帝 ﹞遂册免 明 ( 丁明 )曰:‘……有司致法将军请狱治,朕惟噬肤之恩未忍。’” 颜师古 注:“噬肤者,言自啮其肌肤。詔云,为 明 是 恭后 之亲,有肌肤之爱,是以不忍加法。”
《漢語大詞典》:连案(連案)
谓食案相接。形容关系亲密。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昼食恒连案,宵眠每并牀。”
《漢語大詞典》:蹶蛩
亦作“蹷蛩”。 吕氏春秋·不广“北方有兽,名曰蹶。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常为蛩蛩距虚取甘草以与之;蹶有患害也,蛩蛩距虚必负而走。”后因以“蹷蛩”比喻两者关系亲密无间。 清 魏源 《椒山琴和陈太初修撰》:“运丁叔季谁 牙钟 !不如收视反听聪,与君相知如蹷蛩,试叩 铜山 应 洛 鐘。” 清 魏源 《题汤雨生〈双笠图〉》诗:“忽然挂冠戴双笠,飘然来作六代江山之寓公,喁于唱和如蹷蛩。”
《漢語大詞典》:寸步不离(寸步不離)
(1).一步也不离开。《水浒传》第三六回:“ 宋江 便叫两个公人只在交椅后坐,与他寸步不离。”
(2).形容关系亲密。《水浒传》第八一回:“他是在下同窗朋友,如今和圣上寸步不离。” 老舍 《全家福》第一幕:“她搬到这儿来的时候,老伴儿已经死啦,她只带着 天祥 ,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