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二
(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
(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十二分。”
《漢語大詞典》:十一
(1).十分之一。指税率。谓十分中取其一分。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国宅无征,园廛二十而一,近郊十一。” 贾公彦 疏:“云‘近郊十一’者,即上经宅田、士田、贾田任在近郊者,同十一而税也。”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四》:“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匱;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2).十分之一。指利率。有时用为泛指。 宋 姜夔 《永遇乐·次韵辛克清先生》:“不学 杨郎 ,南山种豆,十一徵微利。”
(3).十分之一。亦泛指经商获利。南史·刘损传:“﹝ 刘伯龙 ﹞少而贫薄,及长,歷位尚书左丞,少府, 武陵 太守,贫寠尤甚,常在家慨然,召左右将营十一之方。”
(4).十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很小或很小的一部分。庄子·达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錙銖;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累五而不坠,犹掇之也。”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丁嵓:“ 嵓 之亲爱忧 嵓 ,乃共设计,以轆轤下巨索,伺 嵓 自缚,当遽引上,或希十一之全。”新唐书·李石传:“三年正月,将朝,骑至 亲仁里 ,狙盗发,射 石 伤……是日京师震恐,百官造朝纔十一。”
《漢語大詞典》:课程(課程)
(1).有规定数量和内容的工作或学习进程。诗·小雅·巧言“奕奕寝庙,君子作之” 唐 孔颖达 疏:“以教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二:“后生为学,必须严定课程,必须数年劳苦。” 清 顾炎武 《与友人辞往教书》:“有实心向学之机,多则数人,少则三四人,立为课程,两日三日一会,质疑问难,冀得造就成材,以续斯文之统。”
(2).特指学校的教学科目和进程。 鲁迅 《集外集拾遗·〈浮士德与城〉后记》:“设讲演及学校课程,一般地说,是从事于革命的宣传工作的。”
(3).交纳赋税的限期。旧唐书·职官志二:“﹝刑部比部﹞郎中、员外郎之职,掌勾诸司百僚俸料、公廨、赃赎、调敛、徒役、课程、逋悬数物,周知内外之经费,而总勾之。”
(4).按税率交纳的赋税。金史·孙铎传:“ 鐸 上言:‘民间钞多,宜收敛。院务课程及诸窠名钱须要全收交钞。’” 元 王恽 《为驿程量事缓急给限事状》:“切见随路每岁差遣人员赴都,如计禀公事,押运差发课程一切等物者,既还,心欲速得到家,不问铺马生受,日行数站,其马疋不无走损倒死。”明史·食货志五:“凡诸课程,始收钞,间折收米。”
(5).规划工程。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白玉楼赋》:“惟五城一覩之珍,三献不逢之宝,盖於此山积而云駢。然后大匠课程,羣工谨度,琢瑗礱瑛,鬭珪叠璐。”
(6).考核工作进程。 清 曹寅 《真州述怀奉答徐道积编修翫月见寄原韵》:“课吏不课程,百里半九十;读书不读律,知一二乃失。”
《漢語大詞典》:税额(税額)
按税率缴纳的税款数额。 唐 杜荀鹤 《题所居村舍》诗:“家随兵尽屋空存,税额寧容减一分。”宋史·食货志下八:“ 光 寧 嗣服,诸郡税额皆累有放免。”《新华日报》1942.10.2:“我们应当了解为了抗 日 战争的胜利,为了人民自己的利益而缴纳一定的税额,这是每一个人不容辞卸的义务。”
《漢語大詞典》:盍彻(盍徹)
论语·颜渊:“ 哀公 问於 有若 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 对曰:‘盍彻乎?’”谓何不用 周 代十分抽一的税率。 有若 认为薄赋则民足,民足则君亦足。后因以“盍彻”指施行仁政。 宋 苏轼 《太常少卿赵瞻可户部侍郎制》:“爰自秩宗擢贰邦计,将使四方之人知予以耆老旧德居此官者,盖有盍彻之意焉。”
分類:何不税率
《漢語大詞典》:比例税制
对同一课税对象不论数额多少,都按同一比例计征的税率制度。
《漢語大詞典》:定额税
也称“定额税率”。对每一课税单位规定一个固定税额的税率制。适用于从量计征的税收。如中国的资源税对各税目(如原油、煤炭、盐等)均规定按吨(或立方米)征收一个固定税额;又如车船使用牌照税规定按吨或按辆征收一个固定税额。
《漢語大詞典》:税率
计算课税对象每一课税单位应征税额的比率。 薛暮桥 《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统筹安排》:“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其他办法来稍稍提高或降低农民的消费水平,也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办法就是调整税率或调整物价。” 阿英 《盐乡杂信》八:“现在可以谈谈盐价和税率了。”
《漢語大詞典》:十一而税
按十分取一的税率抽税。相传为 夏 商 周 三代的田税制度。尚书大传卷二:“王者十一而税,而颂声作矣。”论语·颜渊“盍彻乎” 三国 魏 何晏 集解:“ 周 法十一而税,谓之彻。”一本作“什一而税”。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十一而税,以奉公用,家有备凶之储,国有九年之积。” 宋 陈亮 《送丘秀州宗卿序》:“古者用民,岁不过三日,十一而税,不立意以罔民利,不喜察以导民争。” 清 朱大韶 《初税亩说》:“井田之法,一夫一妇,受田百亩,所谓十一而税也。”参阅孟子·滕文公上
《漢語大詞典》:课率(課率)
督率。 南朝 梁 萧子显 《御讲摩诃般若经序》:“远近百姓,愿为邑节,欣欣请受,争取福分,不待号令,不须课率,黍稷馨香,如期即至。”旧唐书·良吏传下·阳峤:“时学徒渐弛, 嶠 课率经业,稍行鞭箠,学生怨之。” 宋 叶适 《蔡知阁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
指征收税金。率,税率。资治通鉴·后汉隐帝乾祐二年:“ 西京 留守、同本章事 王守恩 ,性贪鄙,专事聚敛,丧车非输钱不得出城,下至抒厕、行乞之人,不免课率,或纵麾下令盗人财。”
《漢語大詞典》:利改税
以税代利,即国营企业由向国家上缴利润改为按国家规定的税种和税率缴纳税金。《光明日报》1984.5.16:“去年已经实行了利改税的第一步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务院决定,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进行利改税的第二步改革,从税利并存过渡到完全的以税代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