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臣伏
屈服称臣。管子·四称:“外内均和,诸侯臣伏,国家安寧,不用兵革。”《秦併六国平话》卷中:“ 楚 魏 二邦未曾臣伏,谁能为朕一行?”
分類:屈服称臣
《國語辭典》:朝宗  拼音:cháo zōng
1.朝,古代诸侯于春天朝见天子。宗,诸侯于夏日朝见天子。朝宗后泛指臣下觐见君王。宋。陆游〈福建到任谢表〉:「咸造在廷,甫遂朝宗之愿。」
2.比喻川水流归大海。《诗经。小雅。沔水》:「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唐。张九龄 钱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诗:「独叹湘江水,朝宗向北流。」
《國語辭典》:不臣  拼音:bù chén
1.人臣不守臣道。如:「好好的一个国家,落得君不君、臣不臣的,哪有强盛的可能。」《论语。颜渊》:「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三国演义》第一三回:「郭汜不臣,监禁公卿,欲劫陛下,非臣则驾被掳矣。」
2.不称臣屈服。汉。桓宽《盐铁论。夲议》:「匈奴背叛不臣,数为暴于边鄙。」《新唐书。卷一○○。列传。裴矩》:「今乃不臣,先帝疾之,欲讨之久矣。」
3.不以臣礼相待。表示恭敬。《礼记。学记》:「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
《國語辭典》:下官  拼音:xià guān
1.官吏自称的谦词。《文选。江淹。诣建平王上书》:「下官每读其书,未尝不废卷流涕。」《儒林外史》第一回:「而今皇恩授他咨议参军之职,下官特地捧诏而来。」
2.下僚。《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坐罢软不胜任者,不谓罢软,曰下官不职。」
3.小官。唐。韩愈 试大理评事胡君墓铭:「五十七,不足年,孤儿啼,死下官。」
《國語辭典》:降下  拼音:jiàng xià
落下。如:「因这次降下太多冰雹,造成农作物损失惨重。」
《國語辭典》:臣服  拼音:chén fú
1.奉人为君,自己称臣。《三国志。卷四二。蜀书。谯周传》:「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也,今若入吴,固当臣服。」也作「臣事」。
2.服输。如:「职棒年度总冠军赛,雄狮发威,巨象臣服。」
《漢語大詞典》:执笏(執笏)
(1).拿着笏板。古时臣下朝见君王或臣僚相见时,手持玉石、象牙或竹、木的手板为礼。仪礼·士相见礼“上大夫相见以羔” 唐 贾公彦 疏:“常朝及餘会聚皆执笏。”晋书·舆服志:“笏,古者贵贱皆执笏,其有事则搢之於腰带。” 晋 陆机 《祖道毕雍孙刘边仲潘正叔》诗:“执笏 崇贤 内,振缨层城阿。”
(2).称臣。 三国 魏 锺会 《与吴主书》:“执笏之心,载在名策。”
《漢語大詞典》:奉藩
谓归顺称臣。 宋 叶梦得 石林燕语卷四:“ 吴越 钱俶 初来朝,将归,朝臣上疏请留勿遣者数十人。 太祖 皆不纳,及 俶 辞,力陈愿奉藩之意。”
分類:归顺称臣
《漢語大詞典》:亡臣
(1).逃亡之臣。礼记·檀弓下:“君惠弔亡臣 重耳 ,身丧父死,不得与於哭泣之哀,以为君忧。”战国策·齐策六:“ 莒 中及 齐 亡臣相聚,求 閔王 子,欲立之。 法章 乃自言於 莒 。共立 法章 为 襄王 。”
(2).向战胜国称臣的亡国之君。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君王亡臣 句践 ,使陪臣 种 敢告下执事: 句践 请为臣,妻为妾。”
《國語辭典》:入臣  拼音:rù chén
归顺称臣,指投降。《战国策。燕策三》:「赵不支秦,必入臣,入臣则祸至燕。」
分類:归顺称臣
《漢語大詞典》:暖殿
旧时称臣下备礼贺帝王住进新殿。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下:“﹝ 同光 元年﹞夏四月己巳,皇帝即位,大赦,改元,国号 唐 ……二年春正月, 河南 尹 张全义 及诸镇进暖殿物。”
《漢語大詞典》:委面
指归顺称臣。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故委面霸朝,豫议世事。” 张铣 注:“委质北面,以事 魏 朝。”
分類:归顺称臣
《國語辭典》:天理难容(天理難容)  拼音:tiān lǐ nán róng
天理无法原谅。指作恶多端,必遭惩罚。《西游记》第七○回:「那时我等占了他的城池,大王称帝,我等称臣,──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天理难容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四:「自道神鬼莫测,岂知天理难容?」也作「天理不容」。
《國語辭典》:天理不容  拼音:tiān lǐ bù róng
天意不能原諒。指壞事做盡,必遭天譴。《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天理不容,自然敗露。」《東周列國志》第四二回:「如此冤情,若不誅衛鄭,天理不容,人心不服。」也作「天理難容」。
《国语辞典》:会稽之耻(会稽之耻)  拼音:guì jī zhī chǐ
春秋时吴王夫差发兵围越都会稽,越王句践称臣请和,夫差乃罢兵而归,是为「会稽之耻」。见《史记。卷四一。越王句践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