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私意  拼音:sī yì
个人的想法、私心。《文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亡从善服义之公心。」《三国演义》第三回:「何进怒曰:『孟德亦怀私意耶?』」
分類:私意私心
《国语辞典》:偏闪(偏闪)  拼音:piān shǎn
私心。《野叟曝言》第四七回:「他说咱们有口无心,欺硬怕软,知高识低,有分豁,没偏闪,一片热心肠,高人相敬,小人不足。」
分类:私心
《國語辭典》:无我(無我)  拼音:wú wǒ
佛教用语。没有私见的意思。谓所有的存在现象,都没有一个恒常不变、自我主宰的实体。《大智度论》卷一:「一切有为法无常、苦、无我。」
《國語辭典》:有私  拼音:yǒu sī
有私情、私心。《史记。卷七。项羽本纪》:「使者归报项王,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后汉书。卷四一。第五伦传》:「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
《漢語大詞典》:忘私
不关心自己的得失,无私心。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夫以 宣尼 叡哲, 子云 参圣,在於著述,不能忘私。”
《漢語大詞典》:行私
怀着私心行事。管子·君臣下:“为人君者,倍道弃法,而好行私,谓之乱。”吕氏春秋·贵公:“ 桓公 行公去私恶,用 管子 而为五伯长;行私阿所爱,用 竖刁 而虫出於户。” 清 侯方域 《朋党论上》:“彼清流相标榜者,皆罔上行私者耳。”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但我又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
《漢語大詞典》:多私
(1).谓凡事多从私心出发。旧题 汉 黄石公 《素书》第四章:“幽莫幽於贪鄙,孤莫孤於自恃,危莫危於任疑,败莫败於多私。”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盖植党者多私,争名者相轧。”
(2).多嬖臣。国语·鲁语上:“其君骄而多私,胜敌而归,必立新家。” 韦昭 注:“君谓 厉公 也。多私,多嬖臣也。”
《漢語大詞典》:逞私
放纵私心。元史·仁宗纪三:“内外监察御史四十餘人,劾其逞私蠹政。”清史稿·博洛传:“十六年,追论 博洛 分 多尔衮 遗财,又掌户部时尚书 谭泰 逞私揽权,不力阻,夺爵、諡。”
分類:放纵私心
《漢語大詞典》:私虑(私慮)
谓只从私心出发去思考问题。《吕氏春秋·序意》:“夫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智不公,则福日衰,灾日隆。”
《漢語大詞典》:私听(私聽)
怀着私心听人说话。《吕氏春秋·序意》:“私视使目盲,私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
分類:私心听人
《漢語大詞典》:赞私(贊私)
满足其私心。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单刘 赞私立少,以间先王。”
分類:满足私心
《漢語大詞典》:除闇
去除不可告人之心;去除私心。国语·晋语二:“除闇以应外谓之忠,定身以行事谓之信。” 韦昭 注:“去己闇昧之心以应外谓之忠。”
《漢語大詞典》:无私有意(無私有意)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水浒传》第四八回:“ 李应 道:‘他是 梁山泊 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説我卧病在牀,动止不得,难以相见。’”
《國語辭典》:袒护(袒護)  拼音:tǎn hù
偏袒庇护。如:「父母教养儿女,不可过分袒护。」
《漢語大詞典》:私贼(私賊)
用私心残害人民。汉书·五行志中之下:“佞人依刑,兹谓私贼,其霜在草根土隙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