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祖祀
祭祖。 清 卓尔堪 《螺髻庵》诗序:“今 金陵 贤士大夫,襄復祖祀。”
分類:祭祖
《漢語大詞典》:烟火(煙火)
亦作“烟火”。
(1).火和烟。庄子·徐无鬼:“﹝豕蝨﹞自以为安室利处,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后汉书·吴汉传:“饗士秣马,闭营三日不出,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絶。”北史·魏陇西公崙传:“今日大风既劲,若今推草车方轨竝进,乘风纵烟火,以精兵自后乘之,破之必矣。”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十三章:“祖国的亲人们天天站在无名山上看你们的阵地,烟火腾腾地什么也看不见。”
(2).指炊烟。亦泛指人烟。史记·律书:“天下殷富,粟至十餘钱,鸣鷄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 宋 陆游 《詹仲信以山水二轴为寿固辞不可乃各作一绝句谢之·雪山》:“雪崦梅村一径斜,茆檐烟火两三家。”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 衡山 之大堡,烟火一百八处,行盐之市井也。”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七章:“像这乱月日,我们穷人家就要断烟火了呵!”
(3).指熟食。 明 杨慎 升庵诗话卷三:“此诗出尘絶俗,信非食烟火人语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一·啖石:“予家佣人 王嘉禄 者,少居 劳山 中,独坐数年,遂絶烟火,惟啖石为饭。”
(4).指引火的材料。孙子·火攻:“行人必有因,烟火必素具。” 曹操 注:“烟火,烧具也。” 杜牧 注:“艾蒿、荻苇、薪蒭、膏油之属,先须修事以备用。”
(5).烽火;战火。汉书·匈奴传下:“北边自 宣帝 以来,数世不见烟火之警,人民炽盛,牛羊布野。” 金 元好问 《杂著》诗之八:“昨日 东周 今日 秦 , 咸阳 烟火 洛阳 尘。”
(6).火灾;火警。 宋 吴自牧 梦粱录·禁城九厢坊巷:“在城九厢界,各厢一员小使臣注授,任其烟火、盗贼,收解所属。”宋史·职官志七:“有逐路兵马都监、兵马监,押掌烟火公事,捉捕盗贼。”
(7).指供佛、敬神、祭祖的香火。 唐 李绅 《忆登栖霞寺峰》诗:“香印烟火息,法堂鐘磬餘。” 王统照 《银龙集·银龙的翻身》:“只有那快要变成殉道者的道士与聋子伙夫,死守着轻易连烟火不见的偶象。”
(8).指后嗣。金石萃编·汉严道君曾孙孟广宗残碑:“四时祭祀,烟火连延。” 艾芜 《手》:“若不是作母亲的哭着拖着,哀求不要断了 杨 家后代的烟火,他真会把儿子打死。”
(9).焰火;烟花。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今正腊旦门前作烟火、桃神、绞索……逐疫礼也。”《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前面是我那旧主人 张员外 宅里,每年到元宵夜,歇浪綫舖,添许多烟火。”《老残游记》第二回:“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 东洋 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 巴金 《家》十七:“烟火的确带来了很多的快乐,像彩虹一样,点缀了这年长的一代人的生活。”
(10).指烟草制品。 萧红 《生死场》十七:“他感到满意,离开 青山 家,在小道不断的抽他的烟火。” 李广田 《银狐集·老渡船》:“他不一定是睡,他只是躺着,反正有人为他满茶、点烟火。”
《漢語大詞典》:颂椒(頌椒)
古代农历正月初一用椒柏酒祭祖或献之于家长以示祝寿拜贺,谓之“颂椒”。 唐 杜甫 《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诗:“颂椒添讽咏,禁火卜欢娱。” 仇兆鳌 注:“颂椒,属正月。”
《漢語大詞典》:孝孙(孝孫)
祭祖时对祖先的自称。《诗·小雅·楚茨》:“孝孙有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朱熹 集传:“孝孙,主祭之人也。”礼记·郊特牲:“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 晋 傅玄 《晋宗庙歌·夕牲歌》:“祖考降饗,以虞孝孙之心。”《宋史·乐志八》:“开基握符,正位凝命,於万斯年,孝孙有庆。”
《漢語大詞典》:郊庙(郊廟)
(1).古代天子祭天地与祖先。书·舜典“汝作秩宗” 孔 传:“秩,序;宗,尊也。主郊庙之官。” 孔颖达 疏:“郊谓祭天南郊,祭地北郊;庙谓祭先祖,即周礼所谓天神人鬼地祇之礼是也。”清史稿·礼志十一:“ 高宗 母 崇庆皇太后 钮祜禄氏 ,四十二年正月崩……礼臣上丧仪,援 雍正 九年例,二十七日内遇郊庙大事,素服致祭,乐设不作。”
(2).古帝王祭天地的郊宫和祭祖先的宗庙。 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使从事中郎 徐勛 ,就发遣 操 ,使缮脩郊庙,翊卫幼主。” 章炳麟 《訄书·述图》:“ 汉 建昭 四年春正月,以诛 郅支 单于告祠郊庙,羣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
(3).古代祭祀天地和祖庙的音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暨 后汉 《郊庙》,惟杂雅章,辞虽典文,而律非 夔 旷 。” 周振甫 注:“郊庙:郊,祭天乐;庙,祭祖庙乐。”
(4).借指国家政权。 汉 蔡邕 《玄文先生李子材铭》:“ 王莽 窃位, 汉 祚中移。考翼佐 世祖 ,匡復郊庙,锡封茅土。”
《漢語大詞典》:上供
(1). 唐 宋 时所征赋税中解交朝廷的部分。新唐书·食货志三:“﹝ 宪宗 ﹞分天下之赋以为三,一曰上供,二曰送使(节度使),三曰留州。”宋史·高宗纪三:“ 绍兴 元年春正月己亥朔……蠲 两浙 夏税、和买紬绢丝绵,减 闽中 上供银三分之一。”《西湖佳话·六桥才迹》:“ 东坡 料明年民必然大飢,因又奏请朝廷,免上供米一半。”
(2).旧时用物品祭祖或敬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此时人人都饱的要涨了,一样一样的菜拿上来,只摆一摆,便撤了下去,就和上供的一般,谁还吃得下。”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曾思懿 :快穿好袍子马褂,给祖先上供去。”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劳动的开端》:“窑主害怕工人不下窑,在洞口摆了个泥菩萨,挂上一块写着‘确保平安’的木牌,天天烧香上供,迷糊工人。”
《漢語大詞典》:不祀
(1).不祭祖先。孟子·滕文公下:“ 葛伯 放而不祀。” 赵岐 注:“放纵无道,不祀祖先。”史记·周本纪:“於是有刑不祭,伐不祀,征不享,让不贡,告不王。”
(2).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左传·文公五年:“ 臧文仲 闻 六 与 蓼 灭,曰:‘ 皋陶 、 庭坚 不祀忽诸。’” 晋 卢谌 《赠刘琨》诗:“ 夫差 不祀,衅在胜 齐 。” 清 戴名世 《徐节妇传》:“ 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漢語大詞典》:祠祀
祭祀;立祠祭神或祭祖。史记·孝文本纪:“﹝今崩﹞毋禁取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新唐书·王缙传:“初, 代宗 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 明 刘基 《再和倒用前韵》:“房帷瓜果纷祠祀,霄汉云霓隔晦冥。” 刘师培 《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古代祠祀之官,惟祝及巫。”
《漢語大詞典》:神宝
(1).神圣的宝物。史记·龟策列传:“今 高庙 中有龟室,藏内以为神寳。” 王嘉 拾遗记·魏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窃观 明帝 践中区之沃盛,威灵所慑,比强列代,禎祥神寳,史不絶书。”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赞曰:神寳藏用,理隐文贵。”
(2).指天子之位。即帝位。后汉书·皇后纪序:“而赴蹈不息,燋烂为期,终于陵夷大运,沦亡神寳。” 李贤 注:“神寳,帝位也。”
(3).同“ 神保 ”。古代祭祖时用以代表祖先的人。管子·禁藏:“民之承教重於神寳。” 郭沫若 等集校:“‘神寳’者,神保也。《小雅·楚茨》:‘鼓鐘送尸,神保聿归。’”
《漢語大詞典》:岁腊(歲臘)
(1).年终祭祖。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拜坛》:“是当年旧家,孤臣哭拜天涯,似村翁岁腊。”
(2).年终。 鲁迅 《书信集·致邵文熔》:“弟从去年出 京 ,由 闽 而 粤 ,由 粤 而 沪 ,由 沪 更无处可往,尚拟暂住,岁腊必仍在此也。”
分類:年终祭祖
《漢語大詞典》:年饭(年飯)
(1).指除夕及新年所吃的饭。旧俗阴历正月初五才得以生米为炊,称为破五。除夕煮较多的饭,供破五之前食用谓之年饭。除夕全家团聚吃的饭称为年夜饭,也叫年饭。 巴金 《家》十二:“除夕的前一天是 高 家规定吃年饭的日子。”
(2).专指新年供祭祖用的饭。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年饭》:“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始去之。”今 浙江 龙游 亦有此习俗。
《漢語大詞典》:裂纸(裂紙)
谓烧化纸钱或纸马。旧俗祭祖祈禳时,以此表示敬诚。 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也在爷娘坟上烧钱裂纸,浇茶奠酒。”
《漢語大詞典》:反古
(1).追祭祖先。礼记·祭义:“教民反古復始,不忘其所由生也。” 孔颖达 疏:“古谓先祖。追而祭之,是反古也。”
(2).复古。 明 张居正 《答楚学道金省吾论学政书》:“生今反古,深用为戒。” 明 李贽 《又答京友书》:“近世稍知反古者,至或同儕相与呼字,以为不俗。” 清 刘大櫆 《〈方晞原时文〉序》:“ 晞原 志在反古,独从余相为劘切,遵 唐 归 之遗轨,而不惑於世俗之趋尚。”
(3).违反古制。《商君书·更法》:“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
《高级汉语词典》:祭祖  拼音:jì zǔ
为避灾得福而对亡祖灵魂之敬拜与祭奠仪式
分类:祭祖
《漢語大詞典》:郊饯(郊餞)
在郊外饯行。文选·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郊饯有坛,君举有礼。” 李善 注:“ 薛君 《韩诗章句》曰:‘送行饮酒曰饯。’”一说,为祭祖。 张铣 注:“郊饯,谓祭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