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故国(故國)  拼音:gù guó
1.历史悠久的国家。《孟子。梁惠王下》:「所谓故国者,非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王无亲臣矣。」
2.祖国。《史记。卷一一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 :「臣闻微子过故国而悲,于是作麦秀之歌。」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
3.故乡。如:「离家在外打拼十几年后,终于在今年返回故国。」唐。杜甫〈上白帝城〉诗二首之一:「取醉他乡客,相逢故国人。」唐。张祜 何满子诗:「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4.已经灭亡的国家;前代王朝。宋。苏轼 念奴娇。大江东去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五代十国。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旧都;古城。《史记。卷七二。穰侯列传》:「攻卫,拔故国,杀子良。」唐。刘禹锡〈石头城〉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漢語大詞典》:汉月(漢月)
(1). 汉 家或 汉 时的明月。 南朝 陈 张正见 《明君词》:“寒树暗胡尘,霜栖明 汉 月。”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空将 汉 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2).借指祖国或故乡。 唐 杜甫 《前出塞》诗之七:“已去 汉 月远,何时筑城还?”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万里隔关山,一心思 汉 月。”
《國語辭典》:故土  拼音:gù tǔ
故乡、故国。唐。柳宗元〈钴鉧潭记〉:「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
《國語辭典》:宗国(宗國)  拼音:zōng guó
1.同姓之国。《孟子。滕文公上》:「吾宗国,鲁先君莫之行。」《魏书。卷九六。列传。司马睿》:「清选文学臣僚,吏兵一同宗国。」
2.祖国。也指国家。如:「系心宗国」、「不忘宗国」。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一:「宗国乱离,僖宗幸蜀。宗生避地,亦到锦江,然畏颖川知之,遂旅游资中郡,销声敛迹,惟恐人知。」
《國語辭典》:母国(母國)  拼音:mǔ guó
本国、祖国。如:「侨胞莫不效忠母国。」
分類:祖国
《漢語大詞典》:父国(父國)
犹祖国。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如上所言报復之事,盖皆隐藏,出于不意,其旨在凡窘于天人之民,得用诸术,拯其父国,为圣法也。”
分類:祖国
《國語辭典》:父母国(父母國)  拼音:fù mǔ guó
祖国,己身所属之国。《孟子。万章下》:「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道也。』」金。雷琯〈商歌十章。序〉:「噫!秦,余父母国也。」
分類:祖国
《漢語大詞典》:祖邦
祖国。 李大钊 《青春》:“春日载阳,东风解冻,远从 瀛岛 ,反顾祖邦,肃杀鬱塞之象,一变而为清和明媚之象矣。”
分類:祖国
《國語辭典》:父母之邦  拼音:fù mǔ zhī bāng
祖国,己身所属之国。《论语。微子》:「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唐。韩愈 后廿九日复上书:「今天下一君,四海一国,舍乎此则夷狄矣,去父母之邦矣。」
分類:祖国
《國語辭典》:白华(白華)  拼音:bái huá
1.野生的菅草。《诗经。小雅。白华》:「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汉。毛亨。传:「白华,野菅也。」
2.《诗经。小雅》的篇名,共八章,根据〈诗序〉:「白华,周人刺幽后也。」或以为男子弃家远游,妇人思念之诗。首章二句为:「白华菅兮,白茅束兮。」
《國語辭典》:归国(歸國)  拼音:guī guó
返回自己的国家。如:「学成归国」。
《漢語大詞典》:唐山
(1).复姓。汉书·礼乐志:“又有房中祠乐, 高祖 唐山 夫人所作也。” 颜师古 注引 韦昭 曰:“ 唐山 ,姓也。”
(2).华侨对祖国的习称。 许地山 《商人妇》:“我想你瞧我底装束像 印度 妇女,所以猜疑我不是 唐山 人。” 秦牧 《黄金海岸·五十年的沧桑》:“南军北军总在打仗, 唐山 总没有个安宁的日子。”
《國語辭典》:圣地(聖地)  拼音:shèng dì
教徒对其创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称。如耶路撒冷、麦加等。
《國語辭典》:叛国(叛國)  拼音:pàn guó
背叛国家。如:「通敌叛国者,罪处极刑。」
《國語辭典》:叛徒  拼音:pàn tú
对国家或团体有背叛行为的人。如:「叛徒不可饶恕。」《孽海花》第六回:「走到半路来了一枝兵,是冯督办部将叫潘瀛,一阵乱杀把叛徒来杀尽,倒救了我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