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春台(春臺)
(1).春日登眺览胜之处。老子:“荒兮其未央,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 唐 贾岛 《送刘式洛中觐省》诗:“晴峯三十六,侍立上春臺。” 郭沫若 《水调歌头·喜雪》词:“驱旱魃,除虫害,登春臺。”
(2).饭桌。《水浒传》第六回:“只见灶边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尘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饭,鸡、鱼、鸭、肉,堆满春臺。”
(3).礼部的别称。
《漢語大詞典》:南省
(1).尚书省的别称。 唐 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均在大内之南,而尚书省更在中书、门下二省之南,故称南省。 唐 韩愈 《论孙戣致仕状》:“右臣与 孔戣 ,同在南省为官,数得相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六:“ 唐 人本以尚书省在 大明宫 之南,故谓之南省。”
(2).特指隶属尚书省的礼部。警世通言·李谪仙醉草吓蛮书:“今春南省试官,正是 杨贵妃 兄 杨国忠 太师。”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宫室·官廨:“《事文类聚》:礼部称‘南省’,又曰‘礼闈’,又曰‘容臺’,又曰‘春臺’。”
(3).指南方。 唐 欧阳詹 《将归赋》:“南省之兰,东山之薇,一芳一菲,何是何非?”儿女英雄传第三八回:“还説他老如今不到南省去了。”
《漢語大詞典》:春曹
礼部的别称。 明 李东阳 《青溪闻体斋古潭之说有诗见嘲次韵以解》:“春曹不许书名籍,别付诗坛掌故收。” 明 唐顺之 《祭白洛原文》:“歷春曹与青官,惟才艺之堪授。”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公主·公主下殇特恩:“虽礼乐自天子出,而春曹所司何事,此时容悦具臣,自隳职掌者多矣。”
分類:礼部
《漢語大詞典》:左省
(1). 唐 中央官署名,门下省的别称。门下省在殿庑之左,故称。 唐 杜甫 有《春宿左省》诗。 唐 罗隐 《酬寄右司李员外》诗:“左省望高推健笔,右曹官重得名人。”
(2).礼部。 宋 范祖禹 《谢礼部侍郎表》:“备员左省,久尘夕拜之詔。”
《漢語大詞典》:青官
即春官。礼部的代称。 明 唐顺之 《祭白洛原文》:“歷春曹与青官,唯才艺之堪授。”参见“ 春官 ”。
分類:春官礼部
《漢語大詞典》:春官
(1).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左传·昭公十七年 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漢語大詞典》:春官氏
礼部的别称。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春官氏每岁选升进士三十人,以备将相之任。”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春官氏选士,得其人止供职业耳。”
分類:礼部
《漢語大詞典》:南宫
(1).南方星宿的宫,指朱鸟星座。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唐 孔颖达 疏:“推此则南宫好暘,北宫好燠,中宫四季好寒。” 唐 李频 《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2).南面的住室或宫殿。仪礼·丧服:“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明史·英宗后纪:“ 武清侯 石亨 ……以兵迎帝於南宫。”
(3). 秦 、 汉 宫殿名。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置酒 雒阳 南宫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南宫 在 雒州 雒阳县 东北二十六里 洛阳 故城中。”后汉书·冯鲂传:“明年,东巡郡国,留 鲂 宿卫 南宫 。”
(4).皇室及王侯子弟的学宫。史记·儒林列传:“ 高祖 过 鲁 , 申公 以弟子从师入见 高祖 於 鲁 南宫。”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泮宫在 兗州 曲阜县 西南二百里 鲁城 内宫之内。 郑 云泮之言半也。言其制半於天子之璧雍。”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五明盛士,并宣北门之教;四姓小臣,稍罢南宫之学。”宋史·真宗纪二:“詔南宫北宅大将军以下,各勤讲肄,诸子十岁以上并受经学书,勿令废惰。”宋史·职官志五:“ 咸平 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宫者, 太祖 、 太宗 诸王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
(5).尚书省的别称。谓尚书省象列宿之南宫,故称。后汉书·郑弘传:“ 建初 ,为尚书令…… 弘 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 南朝 梁 丘仲孚 著《南宫故事》百卷,亦以南宫称尚书省。 唐 及以后,尚书省六部统称南宫。 唐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诗:“西垣草詔罢,南宫忆上才。”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臣以愚陋无堪,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 清 宋琬 《拜梁少司农墓》诗:“尚思东阁开筵日,无復南宫曳履声。”又因进士考试多在礼部举行,故又专指六部中的礼部为南宫。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南隅》:“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宋 郭彖 《暌车志》卷五:“ 朱藻 字 元章 , 徽 人,某年南宫奏名,方待廷试。” 清 黄宗羲 《户部次公董公墓志铭》:“七试南宫不第,然达官高第,海内庸有不知,而无不知 次公 者。”
(6).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一折:“去年乡闈领解,南宫未利。”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闱》:“山岳君恩隆重,主南宫大典,滥及愚蒙。”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清 吴廷华 《沈孝子行》:“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7).借指 北宋 书画家 米芾 。 米芾 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 米南宫 。 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虽然 安石 《中郎》之帖, 清臣 《争坐》之书,皆足冠絶古今,而 南宫 评其有篆籀气。” 清 王士禛 《开先瀑布》诗:“伟矣 南宫 书,破壁鑱崔巍。”原注:“壁上有 米元章 大字。” 清 纳兰性德 《题米元章方圆菴碑》:“书至 南宫 而书之能事毕矣,然 南宫 书从 钟 、 王 来。”
(8).复姓。 春秋 有 南宫适 。见论语·宪问。适,一作“括”。
《漢語大詞典》:九转(九轉)
(1).九次提炼。道教谓丹的炼制有一至九转之别,而以九转为贵。 晋 葛洪 抱朴子·金丹:“九转之丹服之,三日得仙。” 元 无名氏 《货郎担》第四折:“恰便似九转飞芒, 老君 炼丹。”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九:“盖仙人以万斛朱沙,十年伏火,九转成此渥丹耳。”
(2).指九转丹或其炼制秘诀。 南朝 梁 何逊 《七召·神仙》:“寻玉尘於万里,守金灶於千年。三尸可度,九转难传。” 宋 苏辙 《唐修撰义问挽词》之一:“九转今犹在,参同岂妄传。”镜花缘第六回:“此草生於开闢之初,歷年既深,故功有九转之妙,洵为希世希珍。”
(3).指官秩相当于从三品。南史·刘亨之传:“ 亨之 出为 南郡 太守,帝谓尚书令 何敬容 曰:‘ 荆州 长史、 南郡 太守,皆是僕射出入。今者 亨之 便是九转。’”旧唐书·职官志二:“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
(4).九次迁官。宋史·王安石传:“ 慈圣 、 宣仁 二太后流涕谓帝曰:‘ 安石 乱天下。’帝亦疑之,遂罢为 观文殿 大学士知 江寧府 ,自礼部侍郎超九转为吏部尚书。”按 宋 制,礼部侍郎须九次转官始至吏部尚书。 王安石 由礼部侍郎迳转吏部尚书,故云“超九转”。参阅宋史·职官志九
(5).反复诵读。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一折:“我和他十载习兵书,九转能成诵。”
(6).反复翻转。《平山冷燕》第八回:“一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 蔡东藩 许廑父 《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四回:“ 元洪 数月以来,踌躇再四,受功忧乱,五内交萦,回肠九转,忧心百结。”
《漢語大詞典》:春官
(1).古官名。 颛顼氏 时五官之一,为木正。见 贾公彦 《〈周礼正义〉序》左传·昭公十七年 汉 服虔 注。又为周礼六官之一,掌礼法、祭祀。见周礼·天官·小宰。 唐 、 宋 、 明 、 清 司天官属有春官正、夏官正等五官。 明太祖 立春夏秋冬官,谓之四辅。见旧唐书·职官志二宋史·律历志明史·安然传
(2). 唐 光宅 年间曾改礼部为春官,后“春官”遂为礼部的别称。 唐 杜甫 《奉留赠集贤院崔于二学士》:“天老书题目,春官验讨论。” 唐 皎然 《兵后送姚太祝赴选》诗:“名动春官籍,翩翩才少儔。” 明 归有光 《亡友方思曾墓表》:“既一再试春官不利,则自叱而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拒媒》:“俺若不去呵,又怕他新錚錚春官匣印,硬选入秋宫院门。”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五:“九上春官不第,键户箸书,足不入城市。”
(3).旧俗在迎春仪式中扮演导牛者的角色。 清 俞樾 茶香室丛钞·迎春社火:“次日打春,官给身钱二十七文,赏春官通书十本。” 清 李声振 《百戏竹枝词·春官序》:“﹝春官﹞以秃人扮之,冠带而倒骑牛背,亦笑观也。”
《漢語大詞典》:春闱(春闈)
(1). 唐 宋 礼部试士和 明 清 京城会试,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犹春试。 唐 李中 《送相里秀才之匡山国子监》诗:“业成早赴春闈约,要使嘉名海内闻。”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平日春闈较才艺,策名屡获科甲。”红楼梦第一回:“且喜明岁正当大比,兄宜作速入都,春闈一捷,方不负兄之所学。”
(2).犹春宫。太子居所。又称东宫。亦指代太子。 唐 王勃 《释迦佛赋》:“宝殿之龙颜大悦,春闈之凤德何虞。” 唐 白居易 《除赵昌检校吏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制》:“夫望优四皓,然后然调护春闈;才冠六卿,然后能纪纲会府。”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謏,叨侍春闈,职居献替,岂敢缄默。”
(3).犹春闺。 唐 杨炯 《幽兰赋》:“及夫东山月出,西轩日晚,授 燕 女於春闈,降 陈 王於秋坂。”
《漢語大詞典》:容台(容臺)
(1).行礼之台。《淮南子·览冥训》:“容臺振而掩覆。” 高诱 注:“容臺,行礼容之臺。” 俞樾 群经平议·礼记三:“礼以容仪为主,故行礼之臺谓之容臺。”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
(2).礼署、礼部的别称。史记·殷本纪“表 商容 之閭”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郑玄 云:“ 商 家典乐之官,知礼容,所以礼署称容臺。” 宋 洪迈 容斋随笔·京师老吏:“容臺之职,唯当秉礼。” 明 阮大铖 《燕子笺·授画》:“下官 酈安道 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 清 方文 《送姜如农明府擢仪部》诗:“容臺备礼乐,万古生辉光。”
分類:行礼礼部
《漢語大詞典》:礼闱(禮闈)
(1). 汉 代尚书省在 建礼门 内,又近禁闱,故称之为礼闱。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出入礼闈,朝夕旧馆。” 李善 注引十洲记:“ 崇礼闈 ,即尚书上省门; 崇礼 东 建礼门 ,即尚书下舍门,然尚书省二门名礼,故曰‘礼闈’也。” 张铣 注:“礼闈,尚书省也。” 唐 王维 《工部杨尚书夫人京兆王氏墓志铭》:“朝含香兮礼闈,夕青琐兮黄扉。”
(2).指古代科举考试之会试,因其为礼部主办,故称礼闱。 唐 杜甫 《哭长孙侍郎》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唐 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续和》:“礼闈新榜动 长安 ,九陌人人走马看。” 清 袁枚 随园随笔·礼闱:“ 开元 七年考功员外郎 李昂 为举人詆呵,帝以员外郎望轻,乃移贡举於礼部,以侍郎主之,礼部选士自此始。见新唐书·选举志。”
《漢語大詞典》:仪曹(儀曹)
(1).官名。掌礼乐制度。始置于 三国 魏 , 晋 沿之。 南朝 时为祠部属官。 北魏 为仪曹尚书, 北齐 仪曹属殿中尚书。 隋 置礼部,兼代前代祠部、仪曹之职。 炀帝 时改礼部员外郎为仪曹郎, 唐 初又改仪曹郎为礼部员外郎。参阅宋书·百官志上通典·职官五
(2). 唐 以后礼部郎官的别称。 唐 韩愈 《除崔群户部侍郎制》:“比参密命,弘益既多,乃贰仪曹,升擢惟允。” 宋 陆游 《跋〈出疆行程〉》:“予在仪曹,与之同廊。” 明 李东阳 《和侍郎尹公留别韵》之三:“ 瀛洲 无地不登仙,吏省仪曹次第迁。”
(3).用以泛称地方上掌管礼仪的属官。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四:“ 高公轩 者, 宣仁 之疎族也。 政和 末,为 沧州 仪曹。”
《漢語大詞典》:春卿
(1). 周 春官为六卿之一,掌邦礼。后因称礼部长官为春卿。 唐 耿湋 《奉送蒋尚书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诗:“副相威名重,春卿礼乐崇。” 唐 柳宗元 《送元秀才下第东归序》:“献艺春卿,当三黜之辱,可谓屈抑矣。” 宋 王禹偁 《送进士郝太冲序》:“洎予受知春卿,荐以甲科,喧喧我名,雷奋人耳。”
(2).指 南朝 梁 太常、宗正、司农三卿。隋书·百官志上:“诸卿, 梁 初犹依 宋 齐 ,皆无卿名。 天监 七年,以太常为太常卿,加置宗正卿,以大司农为司农卿,三卿是为春卿。”
《漢語大詞典》:名郎
宋 代礼部郎中的别称。 宋 元丰 官制,礼部郎中谓之名表郎官,故称。 宋 王安石 《寄题思轩》诗:“名郎此地昔徘徊,天诱良孙接踵来。” 宋 秦观 《代贺运使启》:“肆輟名郎,出为肤使。符檄未加於一道,威名已肃於列城。”参阅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爵位·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