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磨灭(磨滅)  拼音:mó miè
1.消灭。如:「他对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也作「摩灭」。
2.折磨。《刘知远诸宫调。第一》:「乐极悲来也凋厥,这好事果然磨灭。」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罢!罢!罢!也是俺这百姓的命该受这般磨灭。」也作「磨勒」。
《漢語大詞典》:磨砻(磨礱)
亦作“ 磨礲 ”。亦作“磨垄”。
(1).磨石。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杂记下:“ 枚乘 有之:磨礱不见其损,有时而尽。” 唐 黄滔 《书怀寄友人》诗:“此生如孤灯,素心挑易尽,不及如顽石,非与磨礱近。” 清 钱谦益 《保砚斋记》:“以磨礲比德焉,以介石比贞焉。”参见“ 磨礱砥礪 ”。
(2).磨治。 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一夜天生神木一双,大二十围,长五十寻,阳为文梓,阴为楩柟,巧工施校,制以规绳,雕治圆转,刻削磨礱。”太平广记卷三九八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赵州 石桥甚工,磨壠密致,如削焉。”一本作“ 磨礲 ”。 宋 黄庭坚 《谢王仲至惠洮州砺石黄玉印材》诗:“磨礲顽钝印此心,佳人持赠意坚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七·沧溟见梦:“ 愚山 适将往南山购石,见墓道间有石仆地,磨礱如新,遂刻己文。” 郭沫若 《赠朝鲜同志》诗:“江山锦绣三千里,寳剑磨礱十万横。”
(3).磨练;切磋。 唐 刘禹锡 《酬湖州崔郎中见寄》诗:“磨礱老益智,吟咏閒弥精。” 宋 陆游 《示友》诗:“学问更当穷广大,友朋谁与共磨礱。” 明 方孝孺 《先府君行状》:“先君日以师道磨礲学者,昼夜辨析,谆谆不懈。”
(4).折磨。 明 陆采 《明珠记·别母》:“薄命合遭逢,自古佳人,偏受磨礱。” 明 张凤翼 《红拂记·奇逢旧侣》:“数载飘零似转蓬,为恩情多少磨礱。”
《國語辭典》:磨砻砥砺(磨礱砥礪)  拼音:mó lóng dǐ lì
砻,磨。砥砺,磨刀石。磨砻砥砺喻指严加磨练。汉。枚乘 上书谏吴王:「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明史。卷一六四。范济传》:「择民间子弟性行端谨者为生徒,……磨砻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举而用之,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
《國語辭典》:砥砺(砥礪)  拼音:dǐ lì
砥、砺都是磨刀石。砥砺引申为磨鍊。《淮南子。脩务》:「有时而脩,砥砺磨坚,莫见其损。」
《漢語大詞典》:磨盾
(1).见“ 磨盾鼻 ”。
(2).犹磨练。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半月之中,凡是下场的最好过也最不好过,好过的是磨盾三年,算完了一桩大事,且得消閒几日。”
分類:磨练
《漢語大詞典》:磨盾鼻
在盾牌把手上磨墨草檄。典出《北史·荀济传》。后因以称在军队里做文书工作为“磨盾鼻”。 宋 刘克庄 《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词:“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亦省作“ 磨盾 ”。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或可执鞭,愿供磨盾。” 清 曹寅 《一日休沐歌》:“ 程君 磨盾亦奇才,一挥万汇驱风埃。”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王昶》:“先生从征九年,虽羽书旁午,然磨盾之暇,马上吟咏,穹庐诵读,无一日废也。”
《漢語大詞典》:磨揉
(1).磨练。 宋 欧阳修 《吉州学记》:“然予闻教学之法,本於人性,磨揉迁革,使趋於善。” 宋 苏轼 《答参寥书》:“当更磨揉以追配 彭泽 。” 明 唐顺之 《重修宜兴县学记》:“盖其磨揉之久,而其势不得不至此也。” 清 刘大櫆 《程氏宗祠碑记》:“相习以让,相勉以仁,磨揉盥溉,其德维新。”
(2).研磨。
分類:磨练研磨
《國語辭典》:折肱  拼音:zhé gōng
1.肱,手臂。折肱指接受法律制裁。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奏启》:「然后踰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
2.曲臂为礼。比喻来往结交。唐。韩愈 送孟秀才序:「京师之进士以千数,其人靡所不有,吾常折肱焉。其要在详择而固交之。」
3.比喻经过磨鍊而经验丰富。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医经折肱,方能察人病理。」
《國語辭典》:三折肱  拼音:sān zhé gōng
比喻阅历深,取得丰富的经验,自然造诣精深。参见「三折肱为良医」条。宋。张侃〈岁时书事〉诗:「年来三折肱,逢人漫称好。」
分類:挫折良医
《國語辭典》:折节(折節)  拼音:zhé jié
1.屈己从人。《管子。霸言》:「折节事彊以避罪,小国之形也。」《史记。卷七○。张仪传》:「乃使勇士至宋,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下秦。」
2.屈己礼贤。如:「折节下交」。《后汉书。卷七四上。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爱士养名。……加倾心折节,莫不争赴其庭。」《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此人乃公平日所折节敬礼者,何故忘之?」
3.佩服。《汉书。卷六五。东方朔传》:「驰骛于唐虞,折节于三代。」
4.改变旧有的志向或作为。如:「折节向学」。《后汉书。卷六五。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后来家事忽然好了,尽改前非,折节读书。」也称为「变节」。
《漢語大詞典》:苦志
(1).苦其心志。谓磨练自己的意志。孔丛子·记问:“ 太公 勤身苦志,八十而遇 文王 ,孰与 许由 贤?” 唐 白居易 《效陶潜体》诗之十三:“醒者多苦志,醉者多欢情。欢情信独善,苦志竟何成?”
(2).犹苦心。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 嵇永仁 ﹞遇害时, 文敏 方七岁,母太夫人苦志抚教,以有成立。”参见“ 苦心 ”。
《國語辭典》:苦心  拼音:kǔ xīn
1.刻意的用心。《文选。古诗十九首。东城高且长》:「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红楼梦》第三○回:「宝玉这番苦心,能领会我这番苦意,又令我可喜。」
2.劳苦忧心。
《國語辭典》:磨砺(磨礪)  拼音:mó lì
磨物使其锐利。引申为磨鍊。北齐。颜之推〈勉学〉:「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漢語大詞典》:厉志(厲志)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汉书·梅福传:“ 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可胜数。”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世人始入仕途便思肥家,吾友厉志清脩,非义不取。” 清 姚鼐 《宁化三贤象赞》:“闻三君子,厉志海滨。口诵 朱 训,志践以身。”
《國語辭典》:矫厉(矯厲)  拼音:jiǎo lì
为求树立高尚的名声,言行乃超越常情。《晋书。卷九八。王敦传》:「敦务自矫厉,雅尚清谈,口不言财色。」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序〉:「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漢語大詞典》:砥励(砥勵)
磨练,激励劝勉。 明 归有光 《六音六蔽》:“故夫求至于中者,莫如学也。疏之则通,拭之则明,矫之则直,砥励之则精密,培养之则成遂。” 清 侯方域 《送何子归金陵序》:“天下之士亦莫不砥励节行,唱和声气,相聚於 丰镐 旧京之地,以文学为贄而修同人之业。”
《漢語大詞典》:砥磨
(1).在磨石上磨。 唐 郑亚 《太尉卫公〈会昌一品制集〉序》:“砥磨 周 鉞,水淬 郑 刀。”
(2).砥砺,磨练。 唐 司空图 《容城侯传》:“会郡中 卢生 、 范生 皆传修炼之术,委质相资,因砥磨以致用。”
《漢語大詞典》:镞砺(鏃礪)
磨砺箭头。比喻刻苦磨练,力求精进。 唐 柳宗元 《送崔子符罢举诗序》:“居草野八年,丽泽之益,鏃礪之事,空於耳而荒於心。”明史·李邦华传:“父子自相鏃礪,布衣徒步赴公车。” 清 钱谦益 《送瞿起田令永丰序》:“虽然,诚欲作而任大臣之事,则学问鏃礪之道,乌可焉而已乎?”参见“ 鏃礪括羽 ”。
《漢語大詞典》:镞砺括羽(鏃礪括羽)
比喻人刻苦磨练,力求精进。括羽,用羽毛装束箭尾。语本《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子路 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孔子 曰:‘括而羽之,鏃而礪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唐 柳宗元 《送豆卢膺秀才南游序》:“於是有切磋琢磨鏃礪括羽之道,圣人以为重。”
《國語辭典》:洗练(洗練)  拼音:xǐ liàn
1.清洗磨练,指修身养性。《宋书。卷八一。列传。顾觊之》:「岂若澡雪灵府,洗练神宅,据道为心,依德为虑,使迹穷则义斯畅,身泰则理兼通,岂不美哉!」
2.形容语言、文字、技艺等,运用得非常简练俐落。如:「这篇小说的文字精简洗练,人物描摹生动。」
《國語辭典》:洗鍊  拼音:xǐ liàn
形容人讲话或文章简洁精确。如:「经过长时间的揣摩与学习,他的文章果然洗鍊许多。」
《國語辭典》:打磨  拼音:dǎ mó
1.制造器物时,在其表面磨擦,使光滑精致。
2.揩拭。《醒世恒言。卷二○。张廷秀逃生救父》:「陈氏打磨泪眼,观看道:『我的亲儿,你们一向在那里不回?险些想杀了我!』相抱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