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知遇
(1).赏识;优待。晋书·阮裕传:“﹝ 裕 ﹞弱冠辟太宰掾。大将军 王敦 命为主簿,甚被知遇。”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谬承知遇,欣荷实深。”《金瓶梅词话》第六九回:“谁人不吃盐米,等三叔来,教他知遇你们。” 老舍 《四世同堂》三七:“ 大赤包 约他帮忙,他不能不感激知遇之恩。”
(2).相交;相识。 元秦简夫《赵李让肥》第四折:“我只道保奏的是当朝 邓禹 ,却原来是 马武 一力吹嘘。但平生我和他有何知遇,多则是天也有安排我处。”红楼梦第五七回:“那 薛蝌 岫烟 二人,前次途中,曾有一面知遇。”
(3).知心好友。 宋 苏轼 《徐州谢邻郡陈彦升启》:“勉厉自将,或无忝於知遇。”《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七回:“既然被他瞒过了,从此成了知遇,那倒不奇。”
《漢語大詞典》:所识(所識)
相识。亦指相识的人。礼记·檀弓上:“有殯……所识,其兄弟不同居者皆弔。”孟子·告子上:“万钟於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分類:相识
《漢語大詞典》:谋面(謀面)
(1).谓察颜观色。书·立政:“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乃三宅无义民。” 蔡沉 集传:“谋面者,谋人之面貌也。” 孙星衍 疏:“谋面者,周书·官人解有考言观色。”一说见 于省吾 《双剑誃诸子新证》
(2).见面;相识。 清 周亮工 《〈袁周合刻稿〉序》:“吾邑 袁圣衣 太史与 金陵 周子 仍叔 ,素未谋面也。”《官场现形记》第九回:“ 陶子尧 虽久在 山东 ,同 王道臺 却是从未谋面。” 杨沫 《乡情》:“万没有料到,从未谋面的故乡人民,正在阴雨泥泞中,打着雨伞在公社的院里院外等待他们远方游子的归来。”
分類:见面相识
《漢語大詞典》:相识(相識)
(1).彼此认识。荀子·君道:“以为故耶?则未尝相识也。” 唐 顾况 《行路难》诗之一:“一生肝胆向人尽,相识不如不相识。”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 王 谢 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 口曾相识。” 徐怀中 《西线轶事》:“这几位妈妈岗位不同,互不相识。”
(2).指彼此认识的人。礼记·曾子问:“相识有丧服可以与於祭乎?” 唐 杜甫 《复愁》诗之三:“万国尚戎马,故园今若何?昔归相识少,早已战场多。”《水浒传》第十六回:“再有几个相识在里面,一发请进后堂深处相见。” 赵树理 《实干家潘永福·经营之才三》:“ 潘永福 同志在 中村 遇上了个老汉,也是旧相识。”
(3).互相识别。 清 李有棠 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时迁 汴 ,赋敛益横, 两河 遗民羣聚为盗,寇掠州郡,皆衣红衲袄以相识,呼为红袄贼。”
《漢語大詞典》:所知
(1).所知道的;知道。左传·僖公三十年:“许君 焦瑕 ,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汉 王粲 咏史诗:“自古无殉死,达人共所知。”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圣朝赦罪责功,弃瑕録用,推赤心於天下,安反侧於万物,将军之所知,不假僕一二谈也。”
(2).相识的人;要好的人。仪礼·既夕礼:“所知,则賵而不奠。”西京杂记卷三:“余所知有 鞠道龙 ,善为幻术。” 唐 元稹 《莺莺传》:“ 张生 发其书於所知,由是时人多闻之。”
《漢語大詞典》:如新
谓交友情意不投,时间虽久,仍和新相识一样。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司马贞 索隐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头,犹如新也。” 唐 刘禹锡 《苏州白舍人寄新诗有叹早白无儿之句因以赠之》:“幸免如新分非浅,祝君长咏梦熊诗。”参见“ 白头如新 ”。
《漢語大詞典》:白头如新(白頭如新)
谓相交虽久而并不知己,像新知一样。文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李善 注引《汉书音义》:“或初不相识相知,至白头不相知。”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而八年之间,话言不接,吉凶不相问弔,反有白头如新之嫌,退而求之,敢外其责!” 清 胡鸣玉 订讹杂录·白头如新:“今人以白头如新作久而敬之、情好不替解,非……谓不相知者,虽头白如新识;相知者,虽倾盖间如旧识也。”
分類:相交知己
《漢語大詞典》:知识(知識)
(1).相识的人;朋友。墨子·号令:“其有知识兄弟欲见之,为召,勿令入里巷中。” 岑仲勉 注:“知识,友人也。”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 会稽 盛孝章 尚存。” 唐 白居易 《感逝寄远》诗:“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 明 罗贯中 《风云会》楔子:“近奉圣旨,招募智勇之士……兄弟,但有知识,当为国引进咱。”
(2).结识;交游。南史·虞悰传:“ 悰 性敦实,与人知识,必相存访,亲疏皆有终始,世以此称之。”《水浒传》第七九回:“原来这 闻焕章 是有名文士,朝廷大臣多有知识的,俱备酒食迎接。”
(3).了解;辨识。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管妾婧:“人已语君矣,君不知识邪?”魏书·阉官传·贾粲:“ 世宗 末,渐被知识,得充内侍。” 唐 薛用弱 集异记·汪凤:“每面各有朱记七窠,文若谬篆,而又屈曲勾连,不可知识。”《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院主大相敬重,又见他知识事体,凡院中大小事务,悉凭他主张。” 鲁迅 《三闲集·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在文学界也一样,我们知道得太不多,而帮助我们知识的材料也太少。”
(4).指辨识事物的能力。 明 焦竑 焦氏笔乘·读孟子:“孩提之童,则知识生,混沌凿矣。”
(5).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成果或结晶。包括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做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做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哲学则是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朱自清 《论老实话》:“大家在知识上要求真实,他们要知道事实,寻求真理。” 巴金 《〈巴金选集〉后记》:“我从他们那里得到不少的生活知识。”
《漢語大詞典》:陌路
(1).陌生人,不相识的人。 唐 白居易 《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明 孙柚 《琴心记·当炉市中》:“正是区区陌路犹心痛,何况他家骨肉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君先陌路视我,而怪我视君如陌路。” 黄宗英 《大雁情·她》:“人们啊,往往如此,有时在一起工作几十年,却依然形同陌路;有时,才碰头,就好像几辈子之前就相知了。”
(2).指人世间的道路。 清 姚燮 《双鸩篇》:“朝打孔雀夜逐狗,孔雀雌雄狗牝牡,天上所无陌路有,陌路何能避梃杻。”
《漢語大詞典》:途人
(1).路上行人。 明 陶宗仪 辍耕录·丧师衰绖:“吁,圣远言湮,世道不古久矣!朝为师生而暮若途人者,比比皆是。” 曹亚伯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夜》丙:“何至如低徊 易水 ,凭吊 夷门 ,竟足令过客欷歔,途人感泣。”
(2).谓成为不相识的人。《剪灯馀话·贾云华还魂记》:“矧令守制三年,仳离千里,不谐伉儷,从此途人。” 清 冯桂芬 《宗法论》:“国之人大半有四宗,无五宗,渐且涣散,渐且途人。”
《漢語大詞典》:近识(近識)
(1).相识接近的人。 南朝 宋 颜延之 《陶徵士诔》序:“﹝ 陶渊明 ﹞卒於 寻阳县 之某里,近识悲悼,远士伤情。”
(2).识见浅陋。 唐 张九龄 《请御注经内外传授状》:“臣等近识,暗於大道。”
《漢語大詞典》:熟识(熟識)
(1).对某人认识得比较久,或对某种事物了解得比较透彻。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还宫》诗:“生还侍儿少,熟识内家稀。” 宋 叶适 《姚君俞墓志铭》:“ 君俞 曳破鞋出逆,相视恍然,如旧已熟识者。”《英烈传》第二一回:“那 士信 足智多谋,熟识兵法,人号为小 张良 。” 朱自清 《背影》:“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2).指相识的人。 宋 梅尧臣 《哭王几道职方》诗之二:“我今过五十,万事日消磨。熟识世间寡,故交泉下多。” 明 袁宏道 《答陶石篑书》:“又怕死后黑漫漫,无半个熟识也。”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熟识还须再认,至亲也要疑猜。”
《漢語大詞典》:故识(故識)
(1).旧时的相识。 唐 钱起 《春夜宴任六昆季宅》诗:“向偶逢故识,兹夕愿披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八年:“ 孟阳 自以王官教授,与帝有潜龙之旧,而 李受 、 王猎 ,皆非帝故识。”
(2).曾经见过。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立此存照”(一)》:“有一位太学生在试卷上大书:‘ 汉文帝 三字仿佛故识,但不知系 汉高祖 几代贤孙。’”
《漢語大詞典》:尊官
(1).高官。韩非子·奸劫弑臣:“国有无功得赏者,则民……皆欲行货财,事富贵,为私善,立名誉,以取尊官厚俸。” 唐 韩愈 《送陆歙州诗序》:“刺史,尊官也。”
(2).旧时对官员的敬称。有时也用作对不相识者的敬称。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女子先问:‘尊官高姓?’”
《漢語大詞典》:结识(結識)
与人相识并往来。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冰兽赠王公:“ 杨国忠 子弟,以姦媚结识朝士。” 元 马致远 《陈抟高卧》第一折:“因避难远游 关 之东西, 河 之南北,也结识了许多未遇的英雄。”《西游记》第六十回:“这 老牛 不知又结识甚么朋友,往那里去赴会。” 巴金 《奴隶的心》:“我结识他跟结识别的朋友不一样:他是偶然闯进我的生活里来的。”
《漢語大詞典》:识认(識認)
(1).辨识认定。三国志·吴志·锺离牧传:“﹝ 钟离牧 ﹞少爰居 永兴 ,躬自垦田,种稻二十餘亩。临熟,县民有识认之, 牧 曰:‘本以田荒,故垦之耳。’遂以稻与县人。”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始一:“其后 袁州 人 李夷宾 上言,请别加誊録。因著为令,而后识认字画之弊始絶。”儒林外史第八回:“此时潜踪在外,虽这一点物件也恐被人识认,惹起是非。”
(2).认识,相识。 元 李致远 《还牢末》楔子:“与妻子作生辰,更和着这几个弟兄识认,把一杯酒同乐太平春。”《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闻 洛阳 刘元普 仗义疎财,名传天下,不论识认不识认,但是以情相求,无有不应。”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旧闻·沉百五》:“ 洪 往諭降, 百五 故作不识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