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虚无(虚無)
亦作“虚无”。
(1).道家用以指“道”的本体。谓道体虚无,故能包容万物;性合于道,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庄子·刻意:“夫恬惔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文子·十守:“故静漠者神明之宅,虚无者道之所居。”《淮南子·俶真训》:“是故虚无者道之舍,平易者道之素。”
(2).谓清静无欲,无所爱恶。《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吕氏春秋·知度:“君服性命之情,去爱恶之心,用虚无为本。” 高诱 注:“虚无,无所爱恶也。” 宋 王禹偁 《贺册尊号表》:“尚以为法天之义,可以体刚健而奉高明;崇道之名,可以守虚无而务清浄。” 清 唐甄 潜书·破祟:“ 庄周 伤道丧世乱,由于利慾,而矫之以虚无。虚无非差也,无之所以求其有也。”
(3).天空;清虚之境。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然后扬节而上浮,凌惊风,歷骇猋,乘虚无,与神俱。” 唐 杜甫 《白帝楼》诗:“漠漠虚无里,连连睥睨侵。” 仇兆鳌 注:“太虚之际,城堞上侵,极言城之高峻。”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七:“ 桂林 石山怪伟,东南所无。 韩退之 谓‘山如碧玉簪。’……近时 刘叔治 云:‘环城五里皆奇石,疑是虚无海上山。’皆极其形容。” 明 何景明 《自武陵至沅陵道中杂诗》之九:“青壁结烟靄,縹緲凌虚无。”
(4).谓荒诞无稽。 汉 王符 潜夫论·务本:“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虚无譎诡,此乱道之根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世人以 刘向 作金不成,便谓索隐行怪,好传虚无,所撰《列仙》,皆復妄作。”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老氏说》:“ 老子 为书,比其餘诸子以为简要也……其言虽若虚无,而于治人之术至矣。”
(5).空无所有。 唐 杜甫 《热》诗之一:“雷霆空霹靂,云雨竟虚无。” 清 金农 《憩王屋山后十方院》诗之一:“斗室虚无隘九州,萧条还作采真游。” 鲁迅 《野草·求乞者》:“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
(6).指想象或理想。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
(7).盲目地否定一切或排斥一切。 巴金 《谈〈灭亡〉》:“这八句关于‘最先起来反抗压迫的人’的诗绝非表现‘革命也灭亡不革命也灭亡’的虚无悲观的思想。”参见“ 虚无主义 ”。
《漢語大詞典》:虚无主义(虚無主義)
德国 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 尼采 等人把对历史传统和道德原则的否定叫做“虚无主义”。十九世纪 俄国 一部分民主派知识分子用“虚无主义”一词表示他们对农奴制度和封建思想的批判态度。现在,“虚无主义”通常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文化遗产,否定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态度或思想倾向,有时也指没落阶级悲观厌世的颓废思想。
《漢語大詞典》:冥行
(1).夜间行路。 明 许潮 《赤壁游》:“舳艫烧尽欲黄昏,一望芦花万骑奔。莫道冥行无可畏,阴陵还有未招魂。”参见“ 冥行擿埴 ”。
(2).盲目行事。 元 揭傒斯 《大元敕赐修堰碑》:“为政不本於农,不先於水,是为不知务。不知务,是谓冥行之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箇冥行妄作。”
《漢語大詞典》:冥行擿埴
汉 扬雄 《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 李轨 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虽用白日,无异夜行。”后以“冥行擿埴”比喻研求学问不识门径,暗中摸索。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五章:“若愚者乎,既不能考大地万物之理,又不能收今古诸圣之华,擿埴自喜,冥行自夸。”如:几十年来,我冥行擿埴,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却也小有所获。
《漢語大詞典》:武断(武斷)
(1).以威势妄断是非。史记·平準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於乡曲。” 司马贞 索隐:“谓乡曲豪富无官位,而以威势主断曲直,故曰武断也。”
(2).谓妄以权势独断独行。 唐 元稹 《授刘悟昭义军节度使制》:“州里行信让之风,乡曲除武断之患。”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仇大娘:“邑人 赵阎罗 ,原漏网之巨盗,武断一乡。”
(3).只凭主观作判断。 唐 刘禹锡 《祭虢州杨庶子文》:“ 比阳 布和,战地尽闢; 寿春 武断,姦吏夺魄。”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那著书的既不曾秉笔直书,我説书的便无从悬空武断。” 李大钊 《战后之妇人问题》:“我们 中国 的女界,对于这世界的妇人问题,有点兴趣没有,我可不敢武断。”
(4).主观,盲目自信。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吾以古文称尔雅,鲜不疑吾为武断,为狂诞;吾岂无以自信哉?”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名字》:“有时也自己想:这实在太武断,太刚愎自用了。” 洪深 《这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第三幕第一场:“非常傲慢和武断,是不是?”
《漢語大詞典》:虚骄(虚驕)
亦作“虚乔”。 无相应的才能或力量而盲目地自傲。列子·黄帝:“ 纪渻子 为 周宣王 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庄子·达生作“方虚憍而恃气”。 汉 刘向 列女传·齐相御妻:“寧荣於义而贱,不虚骄以贵。” 清 李渔 《意中缘·卷帘》:“我笑你在铜钱眼里逞虚乔,不过是财旺致官高。”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有种青年容易犯一种毛病,即知识稍有进步,即虚骄之气逼人,实际上由此阻碍了自己的再进一步。”
《漢語大詞典》:偶像
(1).用土木等雕塑的神像。 太平天囯 杨秀清 萧朝贵 《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魔鬼者何?就是尔等所拜祭各菩萨偶像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我当然不是提倡迷信;偶像崇拜和小孩子扮演神仙故事,截然是两件事!”
(2).比喻盲目崇拜的对象。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一○五》:“我好象也已经成了偶像了。” 续范亭 《国难严重中纪念国庆》:“当时国民党认为造成一种 希特勒 式的偶像领袖,就可以统一全国,镇压一切。”
《漢語大詞典》:盲目
(1).双目失明。 王统照 《号声》:“每逢与 C君 一同由盲目的 冈田 先生家出来的时候……一定听见一阵悠扬、激切的军号声。”
(2).比喻无见识、无目的。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盲目把大旆,处此京西藩。”《隋唐演义》第五一回:“据我之见,还该趁主公未归,大家携一尊到那里去,与 秦王 、 文静 叙一叙,也见我们不是盲目之人。”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三章:“不错,大多数战士情绪确实很高,可是你不要因此而盲目地高兴。”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三章:“敌机在附近盲目地扫射了一阵飞走了。”
(3).使目失明。 郭沫若 《甲骨文字研究·释臣宰》:“ 秦始皇帝 喜听 高渐离 之击筑而霍其目,恐即古人盲目为民之遗意也。”
《漢語大詞典》:迷信
(1).信仰神仙鬼怪。 清 潮声 《记栗主杀贼事》:“迷信者云:‘命中犯披麻,杀人不用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我不是迷信了那因果报应的话。”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二章:“照他们迷信的习惯说来,当动土木的期间内,只有用合群的呼啸声才可以把周围的鬼怪吓散开去的。” 峻青 《海啸》序幕:“他很迷信,每当有什么重大行动和委决不下之事,总要用龟板占上一卦。”
(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新华文摘》1982年第5期:“善疑,就是不迷信旧说,坚持独立思考。”
《漢語大詞典》:吠形
狗见形影而吠。喻不辨是非而盲目附和。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 武清侯 石亨 等诬大学士 王文 、大司马 于谦 等迎代之罪,都给事中 王镇 等,亦皆吠形,至有‘誓不同朝’之语。”参见“ 吠形吠声 ”。
《漢語大詞典》:吠形吠声(吠形吠聲)
亦作“ 吠影吠声 ”。
(1).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后遂以“吠形吠声”或“吠影吠声”比喻不察真伪,盲目附和。 梁启超 《管子传》第一章:“ 孟子 当时或亦有为而发,为此过激之言。而后之陋儒,并 孟子 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摭至迂极腐之末论,以詆謷 管子 。”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头吃,便吠影吠声了。”
(2).形容仅据似是而非的迹象进行渲染。 黄远庸 《最近之政局》:“在我不过一时风影,而人则已吠影吠声。”
《漢語大詞典》:盲从(盲從)
盲目跟随;不分是非地附和。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宣统三年九月二十六日朱益藩奏折》:“当时倡乱者不过数百人,盲从者不过数千人。” 王朝闻 《捆绑不成夫妻》:“他不盲从别人的论点,也不隐晦自己的观点。” 冰心 《南归》:“旧式的种种规矩,我都不懂。而且我看也没有盲从的必要。”
《漢語大詞典》:效颦学步(效顰學步)
喻指盲目模仿而弄巧成拙。 明 李贽 《答耿司寇书》:“且 克明 何如人也,筋骨如铁,而肯效顰学步从人脚跟走乎!”参见“ 东施效顰 ”、“ 邯郸学步 ”。
《漢語大詞典》:瞎子摸鱼(瞎子摸魚)
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二:“‘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漢語大詞典》:瞎七瞎八
谓做事、说话等胡乱盲目。《荡寇志》第九七回:“每日, 高世德 也要落签押房一次,瞎七瞎八的并不晓得甚么案件,胡乱画个‘行’字,也算看稿。” 茅盾 《大鼻子的故事》三:“最初,他也曾把爸娘叫他的名字告诉了要好的伙伴,不料伙伴们都说‘不顺口’,还是瞎七瞎八乱叫一阵。后来他就连自己也忘记了他的本名。”亦作“ 瞎七搭八 ”。锡剧《红色的种子》第一场:“扯篷也要看看风,你瞎七搭八缠点啥。”
《漢語大詞典》:瞎天盲地
方言。形容不辨方向,行动盲目。《何典》第十回:“近地里又弄得断絶人烟,无处访问,心里着急,只得瞎天盲地各处去追寻。”
《漢語大詞典》:吠形吠声(吠形吠聲)
亦作“ 吠影吠声 ”。
(1).汉王符潜夫论·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世之疾此,固久矣哉!吾伤世之不察真伪之情也。”后遂以“吠形吠声”或“吠影吠声”比喻不察真伪,盲目附和。 梁启超 《管子传》第一章:“ 孟子 当时或亦有为而发,为此过激之言。而后之陋儒,并 孟子 之所以自信者而亦无之,乃反吠影吠声。摭至迂极腐之末论,以詆謷 管子 。” 鲁迅 《书信集·致杨霁云》:“叭儿们何尝知道什么是民族主义,又何尝想到民族,只要一吠有骨头吃,便吠影吠声了。”
(2).形容仅据似是而非的迹象进行渲染。 黄远庸 《最近之政局》:“在我不过一时风影,而人则已吠影吠声。”
《漢語大詞典》:闭塞眼睛捉麻雀(閉塞眼睛捉麻雀)
比喻盲目地工作。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六:“熟悉情况,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业,是我们共产党的一切事业的成功的基础之一。‘闭塞眼睛捉麻雀’,结果往往家雀捉不到,还要碰破头。”
分類:盲目地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