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英烈
(1).丰伟的功业。 唐 张说 《姚文贞神道碑》:“有詔掌文之官,记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之二:“英烈貽厥孙,百代神犹王。” 清 赵翼 《古诗》之十三:“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2).刚烈;勇猛。 宋 苏轼 《次韵章传道喜雨》:“ 常山 山神信英烈,撝驾雷公訶雷母。”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二:“ 太宗 有骏马曰‘师子驄’,极猛悍, 太宗 亲控驭之,不能驯。 则天 时侍侧,曰:‘惟妾能制之。’……由此观之,其英烈猛厉之气,亦自发露,特 太宗 不之觉耳。” 清 赵翼 《古诗》之四:“五行性各殊,惟火最英烈。”
(3).犹壮烈。勇敢而有气节。 清 刘大櫆 《乡饮宾金君传》:“ 长洪 字 师林 ,少从塾师读书,闻先生述古孝义长者英烈之事,窃听常罔倦。” 董必武 《武昌东湖九女墩》诗:“羣众最怜英烈女,口碑传出足千秋。” 欧阳山 《三家巷》三十:“ 仁哥 死得英烈,你们就是大家的亲娘,亲嫂子,生活不用担忧!”
(4).指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国家利益而献身的烈士。《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两周年对时局宣言》:“中共中央谨向我民族英烈致沉痛的哀悼!” 刘白羽 《歌唱李仁杰》诗:“革命英烈 李仁杰 ,虽死如生笑盈盈。”
《漢語大詞典》:先烈
(1).祖先的功业。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 传:“使能继先王之功业。” 南朝 梁 沈约 《南郊恩诏》之三:“仰寻先烈,思致升平。”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 魏 晋 以来,逮相师法,用以叙先烈,述祖德。”
(2).建有功业的先人。 唐 杜牧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崔公行状》:“易名定謚,为国常典,敢书先烈,达于执事,附于史氏云尔。” 宋 司马光 《进古文孝经指解表》:“伏惟尊号皇帝陛下,纯孝之性发於自然,动静云为,必咨训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钱谦益 《户部广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尔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岿然;尔尚佽我多艰,无忘先烈。”
(3).对烈士的尊称。 徐特立 《论国民公德》:“爱国不要成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爱国的思想推动行动,并且不要忘记百年来为祖国流血的先烈。”
《漢語大詞典》:列士
(1).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 清 方苞 《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
(2).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 子赣 、 季路 ,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
(3).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 要离 古列士, 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 鲁迅 《〈朝花夕拾〉后记》:“ 汉 朝人……多喜欢绘画或雕刻古来的帝王、 孔子 弟子、列士、列女、孝子之类的图。”
《漢語大詞典》:烈士
(1).有节气有壮志的人。韩非子·诡使:“而好名义不仕进者,世谓之烈士。” 三国 魏 曹操 《步出夏门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晋 陆机 《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 唐 杨炯 《上骑都尉高则神道碑》:“然后达人知足,徒兴白髮之歌;烈士徇名,不受黄金之赏。”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陈烈妇传诔:“一死甘心殉所天,女中烈士瘞江边。”
(2).今指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人。 李国文 《月食》:“ 伊汝 的父母都是烈士,是红军东渡 黄河 时牺牲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二:“﹝‘新升隆号’轮船﹞离开 武汉 之后,在当天便遇难,而使好些朋友成了烈士。”
《漢語大詞典》:碧血
(1).庄子·外物:“ 萇弘 死於 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后因以“碧血”称忠臣烈士所流之血。 元 郑元佑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明 边贡 《谒文山祠》诗:“黄冠日月胡云断,碧血山河龙驭遥。” 清 魏麟徵 《于忠肃祠》诗:“丹心纵死还如铁,碧血长埋未化燐。”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三章:“今后自当努力报国,洒碧血于疆场,为国家民族尽孝。”
(2).指为国牺牲的精神。 清 陈维嵩 《减字木兰花·题山阴何奕美小像》词:“传家碧血,怕听子规啼夜月。” 清 陈梦雷 《拟古十九首序》:“歌以当哭,留碧血於他年;古直作今,续骚魂於后代。”
《漢語大詞典》:烈属(烈屬)
烈士的家属。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他想先到烈属 赵大嫂子 家里去瞧瞧。”
分類:烈士家属
《漢語大詞典》:雍门刎首(雍門刎首)
相传 越 军至 齐 境,烈士 雍门子狄 闻之,刎颈而死。 越 军知之,曰:“ 齐王 有臣钧如 雍门子狄 ,拟使 越 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 齐王 葬 雍门 以上卿之礼。见 汉 刘向 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车右伏剑於鸣轂, 雍门 刎首於 齐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