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咎悔
(1).灾祸;灾患。 汉 班固 《奕旨》:“隐居放言远咎悔,行象 虞仲 信可喜。” 三国 魏 嵇康 《幽愤》诗:“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衡 ( 禰衡 )恃才倜儻,肆狂狷於无妄之世,保身不足,遇非其死,可谓咎悔之深矣。”
(2).指悔过,追悔自责。 清 陈梦雷 《绝交书》:“年兄不自咎悔,对人反责不孝以十四年纪纲到省,不与回书。”
《漢語大詞典》:灾故(災故)
灾患。后汉书·邓训邓骘传论:“非徒豪横盈极,自取灾故。”
分類:灾患
《漢語大詞典》:灾患(災患)
亦作“灾患”。 灾难;祸害。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禁淫慝,薄赋敛。” 汉 王充 论衡·讥日:“世俗既信岁时,而又信日;举事若病死灾患,大则谓之犯触岁月,小则谓之不避日禁。” 清 朱茂晖 《崇祯戊辰湖上观毁逆奄祠纪事》诗:“或捍大灾患,勤事丧厥身。” 邹韬奋 《死路一条》:“国家多难,灾患洊臻。”
《漢語大詞典》:彻乐(徹樂)
(1).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或卿大夫撤除乐器,以示忧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杞孝公 卒, 晋悼夫人 丧之, 平公 不彻乐,非礼也。”新唐书·高宗纪:“﹝ 总章 元年四月﹞丙辰,有彗星出于五车,避正殿,减膳,彻乐。”
(2).借指逝世。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虽享禄不薄,屡膺蕃庶之赏,彻乐之日,门中索然。”参见“ 彻县 ”。
《漢語大詞典》:彻县(徹縣)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漢語大詞典》:彻县(徹縣)
亦作“ 彻悬 ”。 古代君王或卿大夫遇有灾患疾病,即撤去悬挂的钟磬之类乐器,表示不敢贪图逸乐。礼记·丧大记:“疾病,外内皆埽。君大夫彻县,士去琴瑟。”礼记·曲礼下:“大夫无故不彻县。”墨子·七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五,大夫彻县。”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已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 胡三省 注:“悬,乐悬也,天子宫悬,诸侯轩悬。大荒,大札,天地有烖,国有大故,则减膳彻乐。”清史稿·高宗纪二:“戊子,詔以五月朔日食,行在彻悬,斋戒。”参见“ 彻乐 ”。
《漢語大詞典》:彻乐(徹樂)
(1).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或卿大夫撤除乐器,以示忧戚。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杞孝公 卒, 晋悼夫人 丧之, 平公 不彻乐,非礼也。”新唐书·高宗纪:“﹝ 总章 元年四月﹞丙辰,有彗星出于五车,避正殿,减膳,彻乐。”
(2).借指逝世。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虽享禄不薄,屡膺蕃庶之赏,彻乐之日,门中索然。”参见“ 彻县 ”。
《漢語大詞典》:降物
古代遇有灾患病故或天象变异时,帝王及大臣皆脱下盛装换上素服,谓之“降物”。左传·昭公十七年:“在此月也,日过分而未至,三辰有灾。於是乎百官降物。” 杜预 注:“降物,素服。” 孔颖达 疏:“降物谓减其物采也。《昏义》曰:‘日食则天子素服。’知百官降物,亦素服也。”晋书·礼志上:“灾祥之发,所以谴告人君,王者之所重诫,故素服废乐,退避正寝,百官降物,用币伐鼓,躬亲而救之。”
《漢語大詞典》:消慝
消除灾患。 唐 陆贽 《李建徽杨惠元两节度兵马状》:“太上消慝於未萌,其次救失於始兆。”
分類:消除灾患
《漢語大詞典》:苛殃
疾病和灾患。《亢仓子·农道》:“庶穀尽宜,从而食之,使人四衞变强,耳目聪明,凶气不入,身无苛殃。”
分類:疾病灾患
《漢語大詞典》:救灾恤患(救災恤患)
谓救济抚恤灾患中的人。 明 李贽 《寒灯小话》三:“今得人钱财,视同粪土,岂为谋王图霸,用之以结客乎?抑救灾恤患,而激於义之不能以已也?”《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今 楚 戍 穀 伐 宋 ,生事中原,此天授我以救灾恤患之名也。”
《漢語大詞典》:彻膳(徹膳)
古代遇有灾患变异时,帝王撤减膳食,以示自责。《诗·大雅·云汉》“膳夫左右” 毛 传:“膳夫彻膳,左右布而脩。” 孔颖达 疏:“膳夫之官,减撤王之膳食。”后汉书·伏湛传:“夫一穀不登,国君彻膳;今民皆飢,柰何独饱?”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艺文二:“ 熙寧 六年,有司言日当蚀四月朔。上为彻膳,避正殿。”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二》:“天子争臣七人而止,诸侯争臣五人而止。至於彻膳之宰,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敢諫之鼓……于以明目达聪,而元首良焉,股肱康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