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漢語大詞典》:游动(游動)
(1).游行;浮动。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南汉刘龑康陵之侈》:“砚池中有玉鱼,能游动。” 杨朔 《海市》:“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
(2).移动;走动。 萧红 《夜风》一:“在浩荡的天空下,南山坡口,游动着马队,蛇般地爬来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二章:“牛圈门外,有个敌人哨兵端着刺刀,来回游动。” 徐怀中 《西线轶事》八:“你们就绕着总机附近游动,不要乱走,以免和其它单位的巡逻哨发生误会。”
《國語辭典》:题名(題名)  拼音:tí míng
1.题记姓名。如:「题名留念」。
2.唐代举人及第后有曲江会题名席,进士张莒亦有雁塔题名的故事,因此以题名为应考录取之意。如:「金榜题名」。
3.文体名。为留下纪念或表扬人事而作的文字。清。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题名〉:「按题名者,纪识登览寻访之岁月与其同游之人也,其叙事欲简而赡,其秉笔欲健而严,独昌黎集有之,亦文之一体也。」
4.作品的命名。如:「有新作出版,请长辈题名。」
5.说出来。《警世通言。卷三六。皂角林大王假形》:「莫怪,不知道是真的。若得回东京,切莫题名!」
《國語辭典》:上行  拼音:shàng háng
1.尊位。《汉书。卷六八。霍光传》:「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
2.上市货卖。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一三。团行》:「更有儿童戏耍物件,亦有上行之所,每日街市,不知货几何也。」《喻世明言。卷一五。史弘肇龙虎君臣会》:「那里去偷只狗子,把来打杀了,煮熟去卖,却不须去上行。」
《國語辭典》:游泳  拼音:yóu yǒng
1.在水中游动。《晏子春秋。内篇。问下》:「臣闻君子如美渊泽,容之,众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
2.一种体育运动项目。人在水中以各种不同姿势划水前进。
《國語辭典》:下行  拼音:xià xíng
1.文字的书写及排列方式由上往下称为「下行」。
2.公文书自上级机关传送至下级机关。
3.船由上游行驶至下游。如:「乘坐豪华客轮沿著长江一路下行,两岸景色十分迷人。」
4.车辆由北向南行驶。如:「帮我看看下行列车的时刻。」
《國語辭典》:巡行  拼音:xún xíng
往来视察。《礼记。月令》:「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汉书。卷七十四。魏相传》:「遣谏大夫博士巡行天下,察风俗、举贤良、平冤狱,冠盖交道。」
《國語辭典》:巡游(巡遊)  拼音:xún yóu
到处閒逛。《文选。郭璞。江赋》:「海童之所巡游,琴高之所灵矫。」
《國語辭典》:仪仗(儀仗)  拼音:yí zhàng
1.仪卫用的器具。古时帝王、官员外出时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库部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戎器、卤簿仪仗。」《三国演义》第八回:「自此愈加骄横,自号为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也称为「执事」、「䌽杖」。
2.担任仪卫的军队。《新唐书。卷二三。仪卫志上》:「朔望受朝及蕃客辞见,加纛、槊队,仪仗减半。」
《國語辭典》:游乡(遊鄉)  拼音:yóu xiāng
在乡村中押著罪犯游行,以示惩戒,称为「游乡」。也称为「游团」、「游垄」。
《漢語大詞典》:彩旗
(1).彩色的旗子。古用作仪仗。 唐 李商隐 《行次西郊作一百韵》:“彩旗转初旭,玉座当祥烟。”《清会典图·舆卫·彩旗》:“皇贵妃仪仗彩旗,云缎,硃红、黑二色,俱斜幅,不绣。餘如凤旗之制。”
(2).现用于会场布置以及游行、庆祝等活动。
《國語辭典》:比目鱼(比目魚)  拼音:bǐ mù yú
1.动物名。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体扁平而阔,两目比连于头部的一侧,平卧在海底。《尔雅。释地》:「东方有比目鱼焉,不比不行,其名谓之鲽。」晋。郭璞。注:「状似牛脾,鳞细,紫黑色,一眼,两片相合,乃得行。」也称为「板鱼」、「版鱼」、「扁鱼」、「偏口鱼」、「王馀鱼」。
2.比喻恩爱夫妻。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短桑科长不出连枝树,沤麻坑养活比目鱼。」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你不肯开翠沼,甃瑶池,栽嫩芹,种新荷,引活水温存著比目鱼。」
《漢語大詞典》:游雾(遊霧)
(1).游行雾中。庄子·大宗师:“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 成玄英 疏:“遨游云雾,表不滞其中。”韩非子·难势:“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云罢雾霽,而龙蛇与螾螘同矣。”
(2).指浮动的雾。 唐 李峤 《谢赐飞白表》:“眇乎若游雾之拂春林,靄乎似轻云之上秋汉。” 唐 李约 《萧子云飞白萧字赞》:“崩云委地,游雾縈空。” 唐 武三思 《大周无上孝明高皇后碑铭》序:“揔游雾於毫端,穷偃波於笔杪。”
《國語辭典》:提灯(提燈)  拼音:tí dēng
1.提著灯笼。
2.特指于灯节时,提著花灯游行的活动。
《國語辭典》:游街(遊街)  拼音:yóu jiē
许多人在街上游行,如押解罪犯以示惩戒或簇拥英雄人物以为表扬。如:「游街示众」、「披红游街」。
《漢語大詞典》:走街
(1).犹言走百病。 明 清 时 北京 一带的风俗。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 金 与 元 国俗,正月十六谓之放偷。是日各家皆严备,遇偷至,则笑而遣之。虽妻女、车马、寳货为人所窃,皆不加罪。闻今 扬州 尚然。而 燕 地正月十六夜之走街,恐亦遗俗也。”参见“ 走百病 ”。
(2).指上街游行。 老舍 《牛天赐传》二十:“学生们开会,学生们走街,学生们演说,学生们男女混杂。”
《國語辭典》:走百病  拼音:zǒu bó bìng
古代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夜出游,避灾求福的活动,称为「走百病」。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燕城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其前一人持香辟人,凡有桥处,相率以过,名『走百病』。」清。徐釚《南州草堂词话。卷上》:「京师旧俗,妇女多以元宵一夜出游,名『走桥』,摸正阳门钉,以祓除不祥,亦名『走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