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烦冤(煩冤)
(1).烦躁愤懑。《楚辞·九章·思美人》:“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王逸 注:“忠谋盘紆,气盈胷也。”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烦冤荒陇侧,肝心尽崩抽。” 唐 杜甫 《兵车行》:“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权智:“尝有病瘖者,为人所苦,烦冤无以自言。” 严复 《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我国暨 突厥 、 印度 、 波斯 诸国之妇女,其烦冤紆抑,不待言矣。”
(2).屈折盘旋。文选·宋玉〈风赋〉:“夫庶人之风,塕然起於穷巷之閒,堀堁扬尘,勃鬱烦冤,衝孔袭门。” 李善 注:“勃鬱烦冤,风迴旋之貌。” 汉 邹阳 《几赋》:“高树凌云,蟠紆烦冤。”
(3).中医谓中气郁结。《素问·示从容论》:“肝虚、肾虚、脾虚,皆令人体重烦冤。”《医宗金鉴·运气要诀·五运客运太过为病歌》:“飱泄食减腹支满,体重烦冤抑气升。”注:“烦冤者,谓中气抑鬱不伸故也。”
《漢語大詞典》:气郁(氣鬱)
心情郁闷。晏子春秋·问上六:“气鬱而疾,志意不通,则 仲由 、 卜商 侍。” 明 高攀龙 《困学记》:“气鬱身拘,大不自在。”
《漢語大詞典》:蕴隆
(1).暑气郁结而隆盛。《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藴隆虫虫。” 朱熹 集传:“藴,蓄;隆,盛也。” 马瑞辰 通释:“藴隆谓暑气鬱积而隆盛。虫虫则热气熏蒸之状也。” 宋 朱淑真 《夏雨生凉》诗:“烈日如焚正藴隆,黑云带雨泻长空。” 清 戴名世 《讨夏二子檄》:“擒捕无方,嘬噆之威已酷;藴隆既去,飞鸣之势何存。”
(2).引申为炽盛;显赫。 清 刘大櫆 《赠大夫闵府君墓志铭》:“尚书累叶,厥声藴隆。”
(3).积累。 清 叶燮 原诗·内篇下:“夫才者,诸法之藴隆发现处也。”
《漢語大詞典》:蒸郁(蒸鬱)
(1).谓热气郁勃上升。 唐 柳宗元 《非〈国语〉上·三川震》:“夫釜鬲而爨者,必涌溢蒸鬱以糜百物。”埤雅·释木:“今 江 、 湘 、二 浙 ,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鬱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
(2).亦作“ 蒸欝 ”。闷热。 宋 苏轼 《次韵孔毅甫久旱已而甚雨》之一:“风从南来非雨候,且为疲人洗蒸鬱。”金史·杨伯雄传:“六月不知蒸欝到,清凉会与万方同。” 清 黄景仁 《大雷雨过太湖》诗:“晓来风日颇蒸鬱,气似盛夏非初冬。” 力扬 《射虎者及其家族》诗:“向日葵低垂着被阳光灼伤的叶子,静止的,蒸郁的园地喷散出牛粪与辣蓼的气息。”
《漢語大詞典》:怨结(怨結)
(1).怨气郁结。墨子·亲士:“怨结於民心,諂諛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后汉书·明帝纪:“今 永平 之政,百姓怨结,而吏人求復,令人愧笑。”
(2).指郁结的怨气。 汉 王符 潜夫论·爱日:“正士怀怨结而不得信,猾吏崇姦宄而不痛坐,郡县所以易侵小民,而天下所以多飢穷也。”
(3).结下怨仇。 清 魏祝亭 《荆南苗俗记》:“出必挟弓弩行,鏃皆附毒,中人立毙,然非怨结者不轻发。”
蕴结。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於是王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即起,歷阶而去。”
《漢語大詞典》:重气(重氣)
(1).重视义气;崇尚气节。 汉 张衡 《西京赋》:“都邑游侠……轻死重气,结党连羣。” 唐 杨炯 《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公丹心白刃,本自轻生;六郡三河,由来重气。” 清 吴伟业 《哭志衍》诗:“重气徇长者,往往捐囊橐。”
(2).谓重视文章气势。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故 魏文 称‘文以气为主’…… 公干 亦云:‘ 孔氏 ( 孔融 )卓卓,信含异气,笔墨之性,殆不可胜。’并重气之旨也。”
(3).谓气郁结阻塞。《水浒传》第七回:“你丈夫教头和 陆谦 吃酒,一时重气,闷倒在楼上。叫娘子快去看哩。”《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回:“这 李瓶儿 一者思念孩儿,二者着了重气,把旧病又发起来。”
《漢語大詞典》:芬烈
(1).香气郁烈。 汉 司马相如 《美人赋》:“臣挑其户而造其室,芳香芬烈,黼帐高张,有女独处。” 王嘉 拾遗记·晋附 南朝 梁 萧绮 录:“故薰兰有质,物性无改,产乖本地,逾见芬烈,譬诸薑桂,岂因地而辛矣。”
(2).喻功业盛美。 宋 薛季宣 《〈东坡诗案〉跋》:“终焉多芬烈。”
《漢語大詞典》:葐蒀
亦作“ 芬蒀 ”。亦作“芬氳”。亦作“芬薀”。 烟霭氤氲或香气郁盛。 晋 左思 《蜀都赋》:“鬱葐蒀以翠微,崛巍巍以峩峩。” 南朝 齐 谢朓 《答刘中书绘》诗:“重树始芬蒀,芳洲转如积。” 唐 郑愔 《采莲曲》:“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 宋 梅尧臣 《山村行》:“深源树蓊郁,曲坞花芬蒀。” 清 黄景仁 《题明陆文裕公书玉蕣诗卷》诗:“袖得餘香归,芬藴美清夜。”
《漢語大詞典》:冤结(冤結)
(1).冤气郁结。《楚辞·九章·悲回风》:“悲回风之摇蕙兮,心冤结而内伤。” 汉 刘向 《九叹·惜贤》:“心懭悢以冤结兮,情舛错以曼忧。” 三国 魏 曹植 《出妇赋》:“嗟冤结而无诉,乃愁苦以长穷。”
(2).犹冤屈。汉书·于定国传:“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於闕廷。”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将残吏未胜,狱多冤结,元元愁恨,感动天气乎?” 宋 司马光 《进五规状·务实》:“姦暴不诛,冤结不理。”
(3).结下的冤仇。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我的第一个师父》:“因为死人在未死之前,总不免开罪于人,存着冤结,所以死后要替他解散。”
《漢語大詞典》:结胸(結胸)
(1).亦作“ 结匈 ”。古代传说中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 结匈国 ﹞其为人结匈。” 郭璞 注:“臆前胅出,如人结喉也。”《淮南子·墬形训》有“ 结胸 民”。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结胸国 有灭蒙鸟。”
(2).中医病症名。指邪气郁结于胸中的病症。《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结胸》:“按之满硬不痛痞,硬而满痛为结胸。大结从心至少腹,小结心下按方痛。”
《漢語大詞典》:愤厥(憤厥)
由于愤气郁结造成的痉挛昏厥。列子·汤问:“ 吴 楚 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碧树而冬生,实丹而味酸,食其皮汁,已愤厥之疾。”
《漢語大詞典》:虫气(蟲氣)
中医病名。旧谓人体寄生虫可由寒湿气郁结化成,故称。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蟯得之於寒溼,寒溼气宛篤不发,化为虫。臣 意 所以知 薄吾 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麤,而毛美奉髮,是虫气也。”
《漢語大詞典》:服臆
犹服膺。 汉 王充 论衡·别通:“父兄在千里之外,且死,遗教戒之书,子弟贤者求索观读,服臆不舍,重先敬长,谨慎之也。”
心气郁结,悲愤貌。服,通“ 腷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言未卒,因嘘唏服臆……悲不能自止,容貌变更。”
《漢語大詞典》:怫忾(怫愾)
气郁满貌。灵枢经·寿夭刚柔:“卫之生病也,气痛时来时去,怫愾賁响,风寒客於肠胃之中。” 杨上善 注:“怫愾,气盛满貌。”
分類:气郁
《漢語大詞典》:愊臆
亦作“ 愊亿 ”。亦作“ 愊忆 ”。亦作“ 愊抑 ”。
(1).愤怒、悲伤、忧愁之气郁结胸中。《方言》第十三“臆,满也” 晋 郭璞 注:“愊臆,气满之也。”汉书·陈汤传:“﹝ 陈汤 ﹞策虑愊亿,义勇奋发。” 颜师古 注:“愊亿,愤怒之貌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讲圣哲之通论兮,心愊忆而纷紜。” 李贤 注:“愊忆,犹鬱结也。”文选·潘岳〈夏侯常侍诔〉:“望子旧车,览尔遗衣,愊抑失声,迸涕交挥。” 李周翰 注:“愊抑,哀愤也。”
(2).形容声音的悲哀。 明 张煌言 《闻孤鸟有作》诗:“孤鸟孤鸟声愊忆,风雨中宵我心惻。”
(3).忠诚。 宋 叶适 《陈秀伯墓志铭》:“ 徐乐 、 严安 ,愊臆见收;有嘉 秀伯 ,良亦其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