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来书(來書)
来信。 唐 杜甫 《别常徵君》诗:“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宋 朱熹 《答汪子卿书》:“窃味来书所引论语数条,言仁甚悉,而所论反復亦不为不详。”
分類:来信来书
《漢語大詞典》:走书(走書)
去信;来信。 宋 叶适 《中奉大夫林公墓志铭》:“ 朱公 元晦 既謫,士讳其学,公执弟子礼不变,未殁数月,犹走书问疑义云。” 明 高启 《送刘侯序》:“其同列走书来徵文,以道其美。” 清 钮琇 觚賸·石经:“走书 频阳 ,询 李子德 内翰。”
分類:来信
《漢語大詞典》:来札(來札)
来信。 唐 杜甫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诗:“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檣。” 清 尹会一 《答苏仁三书》:“来札过奬,弥增颜汗耳。” 鲁迅 《书信集·致郑振铎》:“大约刻工是不专属于某一纸店的,正如来札所测。”
分類:来信
《漢語大詞典》:来函(來函)
来信。多用于书面语。 鲁迅 《书信集·致韦素园》:“日前得来函,在匆忙中,未即复。”
《漢語大詞典》:旨遣
来信;函告。 晋 王羲之 《殊遇帖》:“音问转復难通,情既深矣,故旨遣承问,还愿具告。” 晋 王羲之 《问慰诸帖》上:“唯愿足下保爱为上,以俟后期,故旨遣此信,期取足下过 江 问。”《淳化阁帖》卷八引《宋给事丹阳薄绍之书》:“知弟定欲迴换住止周旋, 江参军 甚须一宅。今旨遣问之,若必未得居宇,多当成交关也。”
分類:来信
《漢語大詞典》:芳信
(1).花开的讯息。春日百花盛开,因亦以指春的消息。 宋 苏轼 《谢关景仁送红梅栽》诗之一:“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宋 尤袤 《入春半月未有梅花》诗:“几度杖藜贪看早,一年芳信恨开迟。” 明 陆采 《怀香记·承明雪宴》:“ 建章 宫闕积琼瑶,尽道梅花芳信到。”
(2).敬称他人来信。 唐 白居易 《祇役骆口驿喜萧侍御书至》诗:“忽惊芳信至,復与新诗并。”
(3).指闺中人的书信。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词:“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
(4).犹佳音。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管取门楣得俊才,为传芳信仗良媒。”
《漢語大詞典》:赐书(賜書)
(1).称人来信的敬辞。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於接物,推贤进士为务。” 宋 王安石 《答马太傅启》之二:“未皇修好,先辱赐书。” 鲁迅 《华盖集·忽然想到(九)》:“记得一年或两年之前,蒙你赐书,指摘我在《阿Q正传》中写捉拿一个无聊的 阿Q 而用机关枪,是太远于事理。”
(2).指皇帝给臣下写信。 宋 王安石 《赠司空兼侍中文元贾魏公神道碑》:“命以故官,不起。赐书宠慰,从之。”明史·常遇春传:“ 天瑞 力尽乃降, 遇春 果不杀。 太祖 大喜,赐书褒勉。”
(3).君王赐给的书籍。汉书·叙传上:“ 彪 字 叔皮 ,幼与从兄 嗣 共游学,家有赐书,内足於财。” 北周 庾信 《小园赋》:“门有通德,家承赐书。”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家有赐书三千卷,尚在 善和里 旧宅,宅今已三易主,书存亡未可知。”
《漢語大詞典》:来信(來信)
(1).派来的使者。《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2).寄来或送来的信件。 晋 陆云 《南衡》诗之三:“我之怀矣,有客来信。”梁书·张缅传:“羡还丹其何术,佇一丸於来信。” 宋 徐铉 《送王四十五归东都》诗:“想忆看来信,相宽指后期。” 鲁迅 《书信集·致胡今虚》:“二日来信收到。《毁灭》已托内山书店寄上,想已到。”
(3).寄信来或送信来。如:有空请来信。
《漢語大詞典》:竟尔(竟爾)
犹竟然。 邹韬奋 《枪口馀生》引读者来信:“此番经过 东三省 ,竟尔把这种信条推翻了。”
《漢語大詞典》:华笺(華箋)
亦作“ 华牋 ”。
(1).质好而色美的纸。常用来写信、题诗等。 前蜀 韦庄 《立春》诗:“殷勤为作宜春曲,题向华牋帖綉楣。”《剪灯馀话·武平灵怪录》:“华笺法帖长为侣,圆镜方琴巧制形。”
(2).对他人来信的敬称。 宋 王安石 《谢夏噩察推启》:“敢图高明,不自重贵,亲存弊馆,申貺华笺,切观以思,惧恐且愧。” 宋 陆游 《畣勾简州启》:“忽奉华笺之貺,岂胜末路之荣。” 清 钮琇 《〈觚賸〉自序》:“粲花宾至,快雄辩之当筵;话雨人归,喜华牋之在篋。”
《漢語大詞典》:烹鲤(烹鯉)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以“烹鲤”借指收到亲友来信。 唐 杜甫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分類:亲友来信
《漢語大詞典》:来教(來教)
(1).来相教益。《诗·小雅·车舝》:“辰彼硕女,令德来教。”
(2).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多用于书面。 清 尹会一 《答王孟恭书》:“顷接来教,知力学不倦,可谓勤矣。”
《漢語大詞典》:上报(上報)
(1).谓报答主上的恩德。 晋 陆机 《谢平原内史表》:“岂臣蒙垢含吝所宜忝窃,非臣毁宗夷族所能上报。”隋书·列女传·钟士雄母:“今逢圣化,母子聚集,没身不能上报,焉得为逆哉。” 宋 宋庠 《谢加职移知郓州表》:“顶踵捐生,未知夫上报。”
(2).犹上复。复人来信的敬语。 宋 王安石 《答司马谏议书》:“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復一一再辩。”
(3).向上级汇报。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第二节:“为了核算钱粮,军需等款项,必需府报布政司,布政司报部,一层层上报。”如:将情况上报中央。
谓将文章、新闻等刊载在报纸上。《文明小史》第二十回:“当由会中书记员,把他们的议论,另外用一张纸恭楷誊了出来,説是要送到一家报馆里去上报。”
《漢語大詞典》:惠音
(1).敬称友人来信。 晋 陆机 《赠冯文罴》诗:“夫子茂远猷,款诚寄惠音。” 宋 苏轼 《贺列郡知通贺冬启》:“未遑驰问,先辱惠音。”
(2).清扬和畅之音。 晋 陆机 《拟古诗》之九:“闲夜抚鸣琴,惠音清且悲。”
《漢語大詞典》:来命(來命)
(1).对人来信的敬称。 汉 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来命陈彼妖惑之罪,叙王师旷荡之德,岂不信然。”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重获来命,援引古今,纷紜六纸,虽欲不言,焉得已哉!”南史·褚玠传:“若谓其不能自润脂膏,则如来命,以为不达从政,吾未服也。”
(2).敬辞。指来人传达的要求。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则见他欢天喜地,谨依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