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斗柄
(1).北斗柄。指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即衡、开泰、摇光。北斗,第一至第四星象斗,第五至第七星象柄。国语·周语下:“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 唐 韦应物 《拟古》诗之六:“天河横未落,斗柄当西南。” 清 纳兰性德 《沁园春》词:“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髩早衰。” 峻青 《海啸》第一章:“他望了望天,斗柄斜垂,天,已经是大半夜了。”
(2).喻权柄;大权。后汉书·崔駰传:“重侯累将,建天枢,执斗柄。”
《漢語大詞典》:太阿
(1).古宝剑名。相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 干将 所铸。战国策·韩策一:“ 韩 卒之剑戟……龙渊、太阿,皆陆断马牛,水击鵠雁,当敌即斩坚。”文选·李斯〈上书秦始皇〉:“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 李善 注:“越絶书曰: 楚王 召 欧冶子 、 干将 作铁劒二枚,二曰太阿。” 唐 卢照邻 《五悲》:“何异夫操太阿以烹小鲜。”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太阿初出匣,光射斗牛寒。”
(2).指 商 伊尹 。因其辅 太甲 为阿衡,故称。文选·潘岳〈杨荆州诔〉:“ 周 赖 尚父 , 殷 凭太阿。” 李善 注:“太阿,阿衡,谓 伊尹 也。” 汉 王莽 以 甄丰 为太阿右拂,即取 伊尹 事。见汉书·王莽传中
(3).喻权柄。明史·阉党传序:“凶竖乘其沸溃,盗弄太阿。” 清 黄遵宪 《纪事》诗:“太阿一到手,其效可计日。”
《漢語大詞典》:斧柯
(1).斧柄。逸周书·和寤:“毫末不掇,将成斧柯。” 汉 贾谊 新书·审微:“焰焰弗灭,炎炎柰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二:“谁见枯城蘖,青青成斧柯。”
(2).喻指权柄。 汉 蔡邕 《琴操·龟山操》:“予欲望 鲁 兮, 龟山 蔽之,手无斧柯,奈 龟山 何?” 清 黄遵宪 《述怀再呈霭人樵野丈》诗:“岂能无斧柯,皇皇行仁义。”《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湖北调查部纪事叙例》:“循春秋之公例,何必手有斧柯;守笔削之微权,聊以尽其责任。”
(3).借称媒人。语本《诗·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 明 朱鼎《玉镜台记·议婚》:“ 润玉 年已及笄,要觅一婿,斧柯之任,相属何如?”《好逑传》第八回:“在臺兄处事,毫不沾滞,固君子之用心;在我学生旁观,若不成全,亦斧柯之大罪。”
(4).山名。在 广东省 高要县 ,以产端砚石著名,因借指砚。 唐 韩偓 《同年前虞部李郎中赋诗代书》:“斧柯新样胜珠璣,堪赞星郎染翰时。”
《漢語大詞典》:璇玑(璇璣)
亦作“琁璣”。亦作“璿璣”。
(1).北斗前四星。也叫魁。《楚辞·王逸〈九思·怨上〉》:“謡吟兮中壄,上察兮璇璣。” 洪兴祖 补注:“北斗魁四星为璇璣。”晋书·天文志上:“魁四星为琁璣,杓三星为玉衡。”
(2).泛指北斗。 汉 扬雄 《甘泉赋》:“攀琁璣而下视兮,行游目乎 三危 。” 三国 魏 曹丕 《让禅表》:“下咨四岳,上观璿璣。”
(3).指北极星。后汉书·天文志上“天地设位,星辰之象备矣” 刘昭 注引《星经》:“琁璣者,谓北极星也。” 唐 李白 《访道安陵遇盖寰为予造真箓临别留赠》诗:“三灾荡璿璣,蛟龙翼微躬。”
(4).喻权柄,帝位。 南朝 梁简文帝 《大法颂》:“自凭玉几握天镜,履璿璣而端拱。”
(5).古代观测天象的仪器中能运转的部分。亦指整个测天仪器。后汉书·张衡传:“﹝ 张衡 ﹞遂乃研覈阴阳,妙尽琁机之正,作浑天仪。”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土圭测影,璿璣审度。” 唐 柳宗元 《乞巧文》:“轇轕璇璣,经纬星辰,能成文章。”
(6).指 前秦 窦滔 妻所织的回文诗图。 元 周巽 《织锦窦家妻》诗:“璇璣初织锦,寄与 竇将军 。” 清 纳兰性德 《四时无题诗》:“璇璣好谱断肠图,却为思君碧作朱。”参见“ 璇璣图 ”。
《漢語大詞典》:璇玑图(璇璣圖)
前秦 窦滔 妻 苏蕙 所织之回文诗图。纵横往复,皆可诵读。此为回文诗体之始。事本晋书·列女传·窦滔妻苏氏:“ 竇滔 妻 苏氏 , 始平 人也,名 蕙 ,字 若兰 ,善属文。 滔 , 苻坚 时为 秦州 刺史,被徙流沙, 苏氏 思之,织锦为迴文旋图诗以赠 滔 。宛转循环以读之,词甚悽惋,凡八百四十字。”后人称之为璇玑图。 唐 武则天 《织锦回文记》:“初, 滔 有宠姬 赵阳臺 …… 滔 置之别所。 苏氏 知之,求而获焉,苦加捶辱, 滔 深以为憾。 阳臺 又专形 苏氏 之短,諂毁交至, 滔 益忿焉, 苏氏 时年二十一。及 滔 将镇 襄阳 ,邀其同往, 苏氏 忿之,不与偕行。 滔 遂携 阳臺 之任,断其音问。 苏氏 悔恨自伤,因织锦迴文,五綵相宣,莹心耀目,其锦纵横八寸,题诗二百餘首,计八百餘言,纵横反復,皆成章句,其文点画无缺,才情之妙,超今迈古,名曰璇璣图。”事与晋书所载略异。亦称“ 璇璣全图 ”。镜花缘第十九回:“只见一面写著 曹大家 七篇《女诫》,一面写著 苏若兰 《璇璣全图》,都是蝇头小楷,絶精细字。”按,镜花缘第四一回附有诗图原文及其读法。
《漢語大詞典》:机括(機括)
亦作“ 机栝 ”。
(1).弩上发矢的机件。庄子·齐物论:“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 成玄英 疏:“机,弩牙也。栝,箭栝也。” 明 何景明 《赠胡君宗器序》:“来之沓沓,畏之惴惴……若矛戟之衝也,机栝之发也。”
(2).喻治事的权柄或事物的关键。 汉 应劭 《风俗通·过誉·司空颍川韩稜》:“ 稜 统机括,知其虚实。”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盖中宫危则皇长子危,长子危则宗庙社稷危,此回天机括,曲突徙薪上策。”
(3).犹机关。机械发动的部分。红楼梦第四一回:“这镜子原是西洋机括,可以开合。” 清 王韬 《〈火器说略〉前序》:“军营杀贼所需,称之为利器者,半购之外国,机括偶坏,修葺无人。”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七:“又给我们看一新式的 意大利 钢琴,可以不按自鸣,谱子从琴背插入,机括开时音调佳妙无比。”
(4).计谋;心思。 明 宋濂 《凝道记·终胥符》:“ 龙门子 生 龙门 大山长谷间,质素浑朴,若蚩人然。机括智譎之事皆不能知。”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 秀童 要取壶酒与阿爹散闷,是一团孝顺之心。谁知人心不同,到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 秀童 的性命。”
《漢語大詞典》:事要
(1).指权柄。韩非子·孤愤:“当途之人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
(2).事情的要领、要旨。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士﹞安困洁志,操清冰霜,而疏迟迂阔,不达事要,见机不作,所为无成。”
(3).重要的事情。后汉书·伏湛传:“又自採集古今,删著事要,号曰《伏侯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凡百事要所当损益,乐闻异计,匡所不逮。”
《漢語大詞典》:阿柄
喻权柄。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八》:“有逐小人之权,而反为小人倒持阿柄,使善治败于垂成,奇勛反为祸首。”《花月痕》第四二回:“气燄生於积威,权势倾於偏重,以此阿柄持自两人, 员 逆转成疣赘。” 梁启超 《萃报叙》:“ 启超 又痛 中国 互市数十载,交涉之策,一误再误,授人阿柄,自陷棘淖。”参见“ 太阿倒持 ”。
分類:权柄
《漢語大詞典》:太阿倒持
汉书·梅福传:“至 秦 则不然,张诽谤之罔,以为 汉 敺除,倒持泰阿,授 楚 其柄。”泰阿即太阿,古剑名。后以“太阿倒持”比喻授人权柄,自受其害。 宋 秦观 《李训论》:“自 德宗 惩北军之变,以左右神策、天威等军,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明 焦竑 《读〈论语〉》:“ 定公 为太阿倒持之君,故欲防之以礼;三家为尾大不掉之臣,故欲教之以忠。” 郭沫若 《十批判书·韩非子的批判》:“权势既设,这是为人主者所‘独擅’的东西,绝对不能够与臣下相共,与臣下相共便是太阿倒持,结果便会为臣下所劫弑。”
《漢語大詞典》:操柄
(1).把持权柄;掌权。《商君书·算地》:“圣人审权以操柄,审数以使民。”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何心隐》:“ 心隐 一见 江陵 ,便知其必能操柄。” 聂绀弩 《从陶潜说到蔡邕》:“操柄的人,不一定有学。另外一面,有学的人,不一定能操柄。”
(2).权柄。汉书·贾山传:“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新唐书·刘蕡传:“繇不能择贤明而任之,失其操柄也。” 宋 曾巩 《徐孺子祠堂记》:“ 汉 既失其操柄,纪纲大坏。”
《漢語大詞典》:机柄(機柄)
(1).权柄。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奚必使中正干銓衡之机於下,而执机柄者有所委仗於上,上下交侵,以生纷错哉?” 唐 韩愈 《顺宗实录》四:“ 德宗 在位久,益自揽持机柄,亲治细事,失君人大体。”
(2).重任。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王君廓 反覆,不可委以机柄,宜早除去。” 宋 王巩 王氏谈录·性贵平淡:“盖宰制方物等之公平,甄别不差,足任机柄耳。”
(3).掌握事物关键的重要手段。 唐 白居易 《论孙璹张奉国状·张奉国》:“一则明劝忠贞,二则闇销祸乱。圣人机柄,正在於斯。”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以天道为愚民的政策,以德政为操持这个政策的机柄,这的确是 周 人提出来的新的思想。”
(4).指枪栓。《革命民歌集·到处红旗风飘飘》:“赤卫队吹冲锋号,靖卫狗子没处逃,丢下枪枝和子弹,拿着机柄来求饶。”
《漢語大詞典》:旌钺(旌鉞)
(1).旌旗与斧钺。魏书·任城王子澄传:“公在外见旌鉞既张,而有忧色。” 唐 黄滔 《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公厅四间一厦,或备旌鉞之覯止。”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上:“﹝公﹞引旌鉞访旧斋,而门径窗扉及泉池钓游之迹,歷歷如昨。”
(2).喻权柄。 唐 无名氏 《仙传拾遗·唐若山》:“﹝ 李绅 ﹞后果入相,连秉旌鉞。”
《漢語大詞典》:刀把
亦作“ 刀靶 ”。亦作“ 刀欛 ”。
(1).刀的把手。 汉 班固 《与窦宪笺》:“令赐 固 刀把曰:‘此大将军少小时所服。’”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右手四指拢定了刀靶,大拇指按住了刀子的掩心。” 赵树理 《三里湾》十五:“整个的上滩,像一把菜刀,那一带地就像刀把。”
(2).比喻把柄。 清 李渔 《比目鱼·征利》:“见他莫把威严吓,乡民易惊怕。骗得状词来,杀人有刀欛。”红楼梦第六八回:“谁知越使钱,越叫人拿住刀靶儿,越发来讹。”
(3).比喻权柄。参见“ 刀把子 ”。
《漢語大詞典》:刀把子
刀把。多用以比喻兵权或杀生大权。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六章五:“ 黎元洪 身边全是旧人,刀把子操在他手里,到底可靠不可靠?”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四》:“刀把子总有一天会拿在我们手里的。”
《漢語大詞典》:柄令
权柄;命令。 清 徐夔 《苦热诗》:“朅来炎官执柄令,赫赫火繖高嵯峨。”
分類:权柄命令
《漢語大詞典》:权制(權制)
(1).犹权柄。统治的权力。《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而不以私害法则治,权制独断於君则威。”
(2).权宜之制,临时制订的措施。后汉书·崔駰传:“俗人拘文牵古,不达权制,奇伟所闻,简忽所见,乌可与论国家大事哉!”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 晋文帝 之丧,臣民皆从权制,三日除服。”
《漢語大詞典》:国柄(國柄)
国家权柄。管子·立政:“大德不至仁,不可以授国柄。” 三国 魏 曹操 《薤露》诗:“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 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二三:“ 袁世凯 窃去国柄,把 中国 重新投入黑暗的深渊。”
《漢語大詞典》:致政
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礼记·王制:“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郑玄 注:“还君事。”国语·晋语五:“ 范武子 退自朝,曰:‘……余将致政焉。’” 韦昭 注:“致,归也。”《淮南子·氾论训》:“ 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高诱 注:“致,犹归也。”金史·宣宗纪中:“御 登贤门 ,召致政旧臣赐食。”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论》:“余王父与 汤公 同朝为言官,既老致政。”《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 子文 復请致政, 楚王 许之。乃以 得臣 为令尹,掌中军元帅事。”参见“ 致仕 ”。
《漢語大詞典》:致仕
(1).辞去官职。《公羊传·宣公元年》:“退而致仕。” 何休 注:“致仕,还禄位於君。”北史·韦孝宽传:“ 孝宽 每以年迫悬车,屡请致仕。” 唐 白居易 《不致仕》诗:“七十而致仕,礼法有明文。”
(2).致仕官的简称。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五年:“是月, 龙图阁 直学士、致仕 杨时 卒,年八十三。”参见“ 致仕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