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头钱(頭錢)
(1). 汉 代人口税的一种。 汉 制:从七岁至十四岁的儿童,每人每年交二十三钱。 汉 王充 论衡·谢短:“年二十三傅,十五赋,七岁头钱二十三,何缘?”
(2).犹一钱,极少之钱。北史·高昂传:“头钱价 汉 ,随之死。”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唐 小説载 李紓 侍郎駡负贩者云:‘头钱价奴兵。’‘头钱’犹言‘一钱’也。故都俗语云:‘千钱精神头钱卖’,亦此意云。”
(3).一种博具。共用钱六枚。博者掷下去,看“字”(正面)和“鏝”(背面)的多少,决定胜负。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桥上两边,用瓦盆内掷头钱,关扑钱物、衣服、动使。”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正末云]这箇是头钱。[ 燕大 云]这钱昏,字鏝不好。”《水浒传》第三八回:“﹝ 李逵 ﹞便去场上将这十两银子撇在地下,叫道:‘把头钱过来我博。’”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四:“宣教( 吴宣教 )接将头钱过来,往下就扑。”
(4).赌博场所主人或供役使的人从赢者所得的钱中所提取的一小部分。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教小廝另取一两银子,送与 汉老 ,作为头钱。”《官场现形记》第二一回:“纵然不能赢钱,弄他们两个头钱,贴补贴补候补之用也是好的。”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九:“他常邀些人来赌钱,抽头钱给她,有时他把头钱也拿了。”
(5).指地痞流氓向个体劳动者敲诈所得的钱。 罗广斌 杨益言 《红岩》第六章:“就是在我的茶铺里吃……吃茶,评……评理,在码头上收……收点头钱。”
(6).本钱。 沙汀 《淘金记》九:“一百多换一两,啥劲仗呀!头钱又不要多,卖五石米就尽够了。”
《漢語大詞典》:梢儿(梢兒)
指赌博的本钱。《水浒传》第一○四回:“前日 范全 哥哥把与我买柴薪的一锭银在此,将来做个稍儿,与那廝掷几掷,赢几贯钱回去,买果儿吃。”
分類:赌博本钱
《漢語大詞典》:财本(財本)
本钱。《绿窗新话·郭华买脂慕粉郎》:“经半年,脂粉堆积房内,财本空竭。”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 乔俊 ﹞住了两年,财本使得一空。”
分類:本钱
《漢語大詞典》:起本
(1).犹言伏笔。左传·哀公元年“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晋 杜预 注:“谓 吴 宫室废坏,当为污池。为二十二年 越 入 吴 起本。”
(2).起因;由来。 金 元好问 《学东坡移居》诗之六:“稗官杂家流,《国风》贱妇诗。成书有作者,起本良在此。” 元 王祯 农书·农桑通诀一《农事起本》《牛耕起本》《蚕事起本》等篇。
(3).本钱;基础。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十三:“他盘算着,分进的五亩水田,加上他原有一亩山土,一共是六亩田土,可以作他发财的起本了。”
(4).上奏本。《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 山东 巡按 金御史 因失了 青州府 ,杀了 温知府 ,起本到朝廷。”
《漢語大詞典》:钱本(錢本)
犹本钱。 宋 苏轼 《相度准备赈济第二状》:“欲乞圣慈,过为防虑,特勑发运司相度擘画钱本,於 江 淮 近便丰熟州军,差官置场,和糴白米五十万石。”宋史·食货志下八:“终日营营,而钱本俱成乾没,商旅不行,衣食路絶。”
分類:本钱
《漢語大詞典》:农本(農本)
(1).谓以农业为立国之本。语本韩非子·诡使:“仓廩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 洪诚 等校注:“本务,本业。法家以农业为本,以工商业为末。” 吴寄窗 《中国经济思想史》第十三章六:“自 韩非 始,方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形成农本工商末的简明口号。”
(2).指生产农产品所用的本钱。如:旱地育秧便于管理,省农本。
《漢語大詞典》:底本
(1).底稿。 清 恽敬 《与黄香石》:“谨将原稿送呈,希飭贵高足钞録后即见掷,并无底本也。”
(2).校刊、翻译、刊印书籍时作为依据的本子。亦指抄本或刊印本所依据的原本。 清 段玉裁 《与诸同志书》:“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譌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説之是非。” 鲁迅 《书信集·致许寿裳》:“ 蟫隐庐 有石印本,然其底本甚劣。”
(3).犹本钱。比喻可以凭借、依靠的钱物。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三折楔子:“积儹下十两白银,又有新做下一套绵衣,都是我身后的底本儿。”
《漢語大詞典》:本钿(本鈿)
方言。本钱。指用以营利生息的母金。甬剧《两兄弟》第一场:“刚刚我到西村去,本钿已经弄端正,粜谷铜钱六十万, 老九 家我又四十万钞票借进门。”
《漢語大詞典》:本头钱(本頭錢)
本钱。湘剧《醉打山门》:“我的本头钱乃是 五台山 长老借与我的。”亦省作“ 本头 ”。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有两家中农虽然买得起,但也常常说自己穷,打量他们也不敢动这大本头。”
分類:本钱湘剧
《漢語大詞典》:母钱(母錢)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南方有虫,……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復飞归,轮转无已。”后因以“母钱”指用来增殖的本钱。宋史·杜衍传:“ 仁宗 特召为御史中丞,议常平法曰:‘州郡闕母钱,愿出官帑助之。’”
分類:增殖本钱
《漢語大詞典》:资本(資本)
(1).经营工商业的本钱。 宋 何薳 春渚纪闻·苏刘互谑:“吾之隣人,有一子稍长,因使之代掌小解。不逾岁,偶误质盗物,资本耗折殆尽。” 叶圣陶 《多收了三五斗》:“由各大银行钱庄筹集资本,向各地收买粮米。”
(2).经济学用语。指资本家占有、并用作剥削手段的生产资料和货币。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十一:“宗 马氏 的说,入十六世纪初期,才有了资本。因为他所谓资本,含有一种新意义,就是指那些能够生出使用费的东西。”
(3).从事工作的条件。 徐特立 《韬奋的事业与精神》:“他在一年中收到读者两万多封信,其反映的社会情况和政治情况给他以最丰富的具体材料,经过分析就成了他指导群众的资本或科学。”
(4).指牟取利益的凭借。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十五章:“我看人活一辈子,不能像小家雀似地,给自己造一个小窝窝就算了事;更不是积累点资本,好爬上去出人头地。”
(5).犹言守本分。《醒世姻缘传》第四一回:“媒婆来往提説,这 魏才 因 侯小槐 为人资本,家事也好,主意定了许他。” 黄肃秋 校注:“资本,这里作篤实、朴厚、诚恳解。”
《漢語大詞典》:本利
(1).根本利益。管子·轻重甲:“ 桓公 忧北郭民之贫,召 管子 而问曰:‘北郭者尽屨缕之甿也,以唐园为本利,为此有道乎?’”荀子·富国:“人之生不能无羣,羣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穷矣。故无分者,人之大害也;有分者,天下之本利也。”
(2).本钱和利息。《敦煌资料·西夏天庆十年典麦契残卷十五件》之四:“加四利,共本利大麦四斗二升。”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一折:“自从 李府尹 借了我十个银子,今经一年光景,不见回来,算本利该二十个银子还我。”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七:“将了有用的银子,置这样无用的东西,虽然买得贱,这偌多几时脱得手去,讨得本利到手?”儒林外史第五二回:“ 毛二鬍子 自认不是,情愿把这一笔帐本利清还,只求 凤四老爹 不要动手。”
《漢語大詞典》:子母钱(子母錢)
(1).即青蚨钱。传说青蚨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见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三。 唐 许浑 《赠王山人》诗:“君臣药在寧忧病,子母钱成岂患贫。”
(2).利钱和本钱。亦专指利钱。 清 惜秋 旅生 《维新梦·建路》:“犀牙运费贵,螺贝邮资贱。多收子母钱,多收子母钱。”
《漢語大詞典》:正本
(1).端正其本源、根本。《淮南子·主术训》:“不正本而反自然,则人主逾劳,人臣逾逸。”汉书·董仲舒传:“元者辞之所谓大也,谓一为元者,视大始而欲正本也。”《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方纔説的是男人粧女人败坏风俗的,如今説个女人粧男、节孝兼全的来正本。”
(2).谓书籍的正本。别于副本而言。唐六典·秘书监“皆率其属而修其职” 唐 李林甫 注:“凡四部之书,必立三本,曰正、副本、贮本,以供进内及赐人。” 宋 郭若虚 《图书见闻志》卷一:“点检供御图书,选三馆正本书万卷,实之祕监以进御。”
(3).作为正式依据的文书或文件。
(4).犹言偿本,够本。本,谓本钱。 元 关汉卿 《调风月》第一折:“这一交直是哏,亏折了难正本。”《前汉书平话》卷上:“我王何忧,虽折军五万,须要正本。”
(5).谓正题。 李文元 《婚事》:“ 莲妞 一看娘要开正本了,忽然挺直了身子,霎时间脸上烘烘起来。”
《漢語大詞典》:拔本
(1).拔除根本。国语·晋语二:“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既不忠信,而留外寇,寇知其衅而归图焉。已自拔其本矣,何以能久?吾不去,惧及焉。”参见“ 拔本塞原 ”。
(2).逐步拔还本钱。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时事·轮船招商局:“俟 光绪 六年起,缓息拔本,匀分五期,每年缴还一期。”
《漢語大詞典》:拔本塞原
亦作“ 拔本塞源 ”。
(1).比喻背弃根本。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民人之有谋主也。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原,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晋书·慕容垂载记:“大夫死王事,国君死社稷,将军欲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者,自可任将军兵势,何復多云。”北齐书·段韶传:“ 尒朱 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邙山 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期,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2).铲除事物发生的根源。多用于坏事。旧唐书·李绅传:“ 张又新 等谋逐 绅 ……众问计於 遇 。 遇 曰:‘上听政后,当开 延英 ,必有次对官,欲拔本塞源,先以次对为虑,餘不足恃。’羣党深然之。” 明 王廷相 《与彭宪长论学书》:“﹝ 董子 ﹞惜非命世之才、之识,亦不能拔本塞源,使 仲尼 之道独昭日星之天也。” 清 林则徐 《致沈鼎甫函》:“窃念 则徐 自戌冬被命以来,明知入於坎窞,但既辞不获免,惟有竭其愚悃,冀为中原除此巨患,拔本塞源。” 郭沫若 《盲肠炎·为“五卅”惨案怒吼》:“‘五卅’的诸位烈士,给了我们一声警钟,使我们翻然醒悟了起来。我们现在的要求,难道不应该从拔本塞源做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