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早朝
(1).早晨;早上。 南朝 梁 任昉 《奏弹曹景宗》:“早朝永嘆,载怀矜惻。” 潘漠华 《雨点》:“阳光射到院中枣树的梢头的第二天的早朝,C公寓前有三辆人力车停下了。”
(2).指早饭。 陈残云 《山谷风烟》第一章:“子母俩吃完早朝, 二柱 准备出门,一个人缓缓地走了进来。”
早上朝会或朝参。 唐 白居易 《长恨歌》:“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明代皇太子日课》:“每日早朝退后,皇太子出阁陞座。”
《漢語大詞典》:朝见(朝見)
臣下上朝参见君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高 恐 二世 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宋 曾巩 《授沧州乞朝见状》:“今将至京师,伏望圣慈,许臣朝见。”儒林外史第三五回:“ 庄尚志 着于十一日便殿朝见,特赐禁中乘马。” 吴晗 《朱元璋传》第七章三:“恰好一个 徽州 人姓 朱 的典史来朝见,他打算拉本家,就问:‘你是 朱文公 的后人吗?’”
《漢語大詞典》:晨趋(晨趨)
清早趋行。谓朝参。 唐 杜甫 《八哀诗·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晨趋閶闔内,足踏宿昔趼。” 唐 刘禹锡 《奉和吏部杨尚书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后即事述怀赠答》:“九天开内殿,百辟看晨趋。”宋史·世家传三·吴越钱氏:“ 俶 小心谨恪,每晨趋行闕,人未有至者, 俶 必先至。”
分類:清早朝参
《漢語大詞典》:朝参(朝參)
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百丈清规》卷八引 宋 杨亿 《〈古清规〉序》:“闔院大众,朝参夕聚。”
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 唐 杜甫 《重过何氏》诗之四:“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 政和 以后,增以喏。” 明 薛蕙 《送周子贤按贵州》诗:“安危廷諍地,迟子促朝参。”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煨芋梦》:“朝参倒持手版, 蕙香 顾之一笑, 王母 谓其情动於中,故罚至此,俾执贱役。”
《漢語大詞典》:閤门(閤門)
1.古代宫殿的侧门。 唐 韩愈 《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诗:“拜疏移閤门,为忠寧自谋?” 沈钦韩 注:“《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东上閤 ,右曰 西上閤 。’《事文类聚》:‘《续通典》:“ 天祐 二年勅: 东上 西上 閤门,制置各别。至于常事,则以 东上 居先。或大忌进名,遂用 西閤 为便。”知常日章奏於 东閤 门进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 会昌 中, 回 为刑部侍郎, 謩 为御史中丞,尝与次对,官三数人候对於閤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学士初拜,自 东华门 入,至 左承天门 下马;待詔、院吏自 左承天门 双引至閤门。此亦用 唐 故事也。” 清 唐孙华 《戏咏古事》:“閤门驱出后房空,一事无情事事同。”
2. 宋 代负责官员朝参、宴饮、礼仪等事宜的机关。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閤职:“閤门,在和 寧门外 ,掌朝参、朝贺、上殿、到班、上官等仪范。有知閤、簿书、宣赞及閤门祗候、寄班等官。”一本作“阁门”。 宋 陈亮 《与徐彦才大谏书》:“伏见朝廷繇一閤门之官而迁一执政,公论沸腾。” 清 吴伟业 《吾谷行》:“便殿含毫题詔溼,閤门走马报花开。”
3.指閤门使。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百官入殿门,閤门輒促之曰:‘那行。’”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刘贡父谑王汾:“ 王 使人询之閤门,乃是有旨。”参见“ 閤门使 ”。
《漢語大詞典》:閤门使(閤門使)
官名。 唐 末、 五代 有閤门使,掌供奉乘舆,朝会游幸,大宴引赞,引接亲王宰相百僚藩国朝见,纠弹失仪。 五代 以来,多以处武臣。 宋 置东、西上閤门使各三人,副使各二人,多以处外戚勋贵。 绍兴 五年,诏右武大夫以上并称知閤门事,官未至者称同知閤门事,在知閤门之下。参阅宋史·职官志六文献通考·职官十二
《漢語大詞典》:放朝
(1).凡盛暑、雨雪、泥潦,酌免群臣朝参,谓之“放朝”。本 唐 制,后朝因之。 唐 白居易 《雨雪放朝因怀微之》诗:“归骑纷纷下九衢,放朝三日为泥涂。”旧唐书·文宗纪论:“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 明 李东阳 《早朝遇雨途中即事》诗:“纵道君恩屡放朝,端居未敢忘巾櫛。”参阅 宋 王溥 唐会要·朔望朝参
(2).谓群臣朝参毕退朝。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於礼,羣臣无一日不朝者,故正衙虽不坐,常参官犹立班,俟放朝乃退。”
(3).谓让群臣入朝朝参。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臣闻朝廷之仪,进止有度。伏见常参文武官每日趋朝,并早赴待漏院,候开内门齐入,今以辰漏上始放朝,故多后时乃入。” 明 高启 《早至阙下候朝》诗:“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放朝。”
《漢語大詞典》:两参(兩參)
封建时代某些官员在初一、十五两日朝参,称为“两参”。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三:“寺监丞大理评事已上为为两参官。”
《漢語大詞典》:合门(合門,閤門)
全家;全家族。后汉书·陈蕃传:“﹝ 朱震 ﹞收葬 蕃 尸,匿其子 逸 於 甘陵 界中。事觉繫狱,合门桎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九:“后人白 喜 谋叛,合门被诛。”魏书·高祖纪上:“一人为恶,殃及合门。”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俄而其家人见室内坐一翁……合门大扰。”
閤門:1.古代宫殿的侧门。 唐 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拜疏移閤门,为忠寧自谋?” 沈钦韩 注:“《六典》:‘ 宣政殿 之左曰 东上閤 ,右曰 西上閤 。’《事文类聚》:‘《续通典》:“ 天祐 二年勅: 东上 西上 閤门,制置各别。至于常事,则以 东上 居先。或大忌进名,遂用 西閤 为便。”知常日章奏於 东閤 门进也。’”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恚恨:“ 会昌 中, 回 为刑部侍郎, 謩 为御史中丞,尝与次对,官三数人候对於閤门。”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今学士初拜,自 东华门 入,至 左承天门 下马;待詔、院吏自 左承天门 双引至閤门。此亦用 唐 故事也。” 清 唐孙华 《戏咏古事》:“閤门驱出后房空,一事无情事事同。”
(2). 宋 代负责官员朝参、宴饮、礼仪等事宜的机关。 宋 吴自牧 梦粱录·閤职:“閤门,在和 寧门外 ,掌朝参、朝贺、上殿、到班、上官等仪范。有知閤、簿书、宣赞及閤门祗候、寄班等官。”一本作“阁门”。 宋 陈亮 《与徐彦才大谏书》:“伏见朝廷繇一閤门之官而迁一执政,公论沸腾。” 清 吴伟业 《吾谷行》:“便殿含毫题詔溼,閤门走马报花开。”
(3).指閤门使。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百官入殿门,閤门輒促之曰:‘那行。’”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刘贡父谑王汾:“ 王 使人询之閤门,乃是有旨。”参见“ 閤门使 ”。
《漢語大詞典》:外朝
(1). 周 制天子、诸侯处理朝政之所。对内朝而言。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礼记·文王世子:“其在外朝,则以官,司士为之。” 郑玄 注:“外朝,路寝门之外庭。” 孙希旦 集解:“愚谓外朝,治朝也。”国语·鲁语下:“天子及诸侯合民事於外朝,合神事於内朝;自卿以下,合官职於外朝,合家事於内朝。” 韦昭 注:“言与百官考合民事於外朝也。”参见“ 内朝 ”。
(2).指在外朝参政诸官。后泛指朝臣。列子·仲尼:“﹝ 尧 ﹞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歟?不愿戴己歟?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汉书·刘辅传“於是中朝左将军 辛庆忌 ……俱上书”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 南朝 梁 沈约 《立内职诏》:“在 宋 太始 ,位置繁冗,遂设九品,且拟外朝。” 明 王鏊 震泽长语·官制:“其后九卿用事,丞相取充位,给事謁者为左右私人,而丞相为外朝。”
《漢語大詞典》:内朝
(1).古代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和休息的场所。对外朝而言。“内朝”有二:一在路门外,为天子、诸侯处理政事之处,亦谓之“治朝”;一在路门内之路寝,为天子、诸侯处理政事后休息之所,亦谓之“燕朝”。卿、大夫治其邑事之处也称“内朝”。礼记·玉藻:“朝服以日视朝於内朝。” 郑玄 注:“此内朝,路寝门外之正朝也。”又,周礼·秋官·朝士 郑玄 注:“ 周 天子、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内朝二。内朝之在路门内者,或谓之燕朝。” 宋 叶绍翁 四朝闻见录·赐宴涤爵:“ 孝宗 锡宴内朝,丞相 王淮 涕流於酒。”国语·鲁语下:“自卿以下,合官职於外朝,合家事於内朝。” 韦昭 注:“家,大夫。内朝,家朝也。”
(2).指中宫。皇后住处。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伏维皇太后膺大圣之姿,体乾坤之德……正位内朝,流化四海。” 李贤 注:“易·家人卦曰:‘女正位乎内,正家而天下定矣。’” 宋 岳珂 愧郯录·孝明后制:“貽谋百世,正位六宫,可立为皇后。尔其佐佑兴运,恢张内朝。”
(3).指中原朝廷。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一:“己酉春,虏移文境上曰:‘皇帝生日,本是七月。今为内朝使人冒暑不便,已权改作九月一日。’”
《漢語大詞典》:早参(早參)
(1).早晨朝参。宋史·礼志十九:“ 乾德 六年九月,始以旬假日御 讲武殿 ,近臣但赴早参。”
(2).佛教语。早晨升堂参禅。 宋 睦庵 祖庭事苑·杂志·小参:“禪门詰旦升堂,谓之早参;日晡念诵,谓之晚参。”
《漢語大詞典》:日参(日參)
每天上朝参拜。新唐书·百官志三:“文官五品以上及两省供奉官、监察御史、员外郎、太常博士日参,号常参官。”宋史·礼志十九:“ 元丰 官制,朝参班序有日参、六参、望参、朔参,已著为令。”
《漢語大詞典》:参朝(參朝)
入朝参见帝王。旧唐书·太宗纪上:“内外文武羣官年高致仕、抗表去职者,参朝之日,宜在本品见任之上。”
《漢語大詞典》:六参(六參)
谓一月朝参六次。新唐书·百官志三:“﹝武官﹞五品以上及折衝当番者,五日一朝,号六参官。” 唐 张说 《郑国夫人神道碑》:“每至四时令节,六参嘉会,鱼轩照门,龟艾交室。”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大内:“如六参起居,百官听麻,改殿牌为 文德 殿。” 宋 时又名“望参”。参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班朝·六参
分類:朝参初一
《漢語大詞典》:散参(散參)
无固定职务而预朝参的散官。隋书·李德林传:“因出为 湖州 刺史, 德林 拜谢曰:‘臣不敢復望内史令,请预散参。’”
《漢語大詞典》:九参(九參)
(1).一月朝参九次。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文官隔假三日以上,并以横行参假,其武班每月先配九参六参。”
(2).指九参官。 唐 李庾 《西都赋》:“佩印分鱼,九参六佐,肃威仪於行盖,指戒途於前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