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辰纬(辰緯)
星座。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同昧其本而竞谈其末,犹未识辰纬而意断南北。” 南朝 梁 沈约 《为齐竟陵王解讲疏》:“驻彩辰纬,停华日月。”
分類:星座
《漢語大詞典》:南宫
(1).南方星宿的宫,指朱鸟星座。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书·洪范“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唐 孔颖达 疏:“推此则南宫好暘,北宫好燠,中宫四季好寒。” 唐 李频 《感怀献门下相公》诗:“日望南宫看列宿,迢迢婺女与乡比。”
(2).南面的住室或宫殿。仪礼·丧服:“子不私其父,则不成为子。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 北周 庾信 《道士步虚词》之八:“北闕临玄水,南宫生絳云。”明史·英宗后纪:“ 武清侯 石亨 ……以兵迎帝於南宫。”
(3). 秦 、 汉 宫殿名。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置酒 雒阳 南宫 。”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 南宫 在 雒州 雒阳县 东北二十六里 洛阳 故城中。”后汉书·冯鲂传:“明年,东巡郡国,留 鲂 宿卫 南宫 。”
(4).皇室及王侯子弟的学宫。史记·儒林列传:“ 高祖 过 鲁 , 申公 以弟子从师入见 高祖 於 鲁 南宫。” 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云:“泮宫在 兗州 曲阜县 西南二百里 鲁城 内宫之内。 郑 云泮之言半也。言其制半於天子之璧雍。” 南朝 梁简文帝 《相宫寺碑》:“五明盛士,并宣北门之教;四姓小臣,稍罢南宫之学。”宋史·真宗纪二:“詔南宫北宅大将军以下,各勤讲肄,诸子十岁以上并受经学书,勿令废惰。”宋史·职官志五:“ 咸平 初,遂命诸王府官分兼南、北宅教授。南宫者, 太祖 、 太宗 诸王之子孙处之,所谓睦亲宅也。”
(5).尚书省的别称。谓尚书省象列宿之南宫,故称。后汉书·郑弘传:“ 建初 ,为尚书令…… 弘 前后所陈有补益王政者,皆著之南宫,以为故事。” 南朝 梁 丘仲孚 著《南宫故事》百卷,亦以南宫称尚书省。 唐 及以后,尚书省六部统称南宫。 唐 韦应物 《和张舍人夜直中书寄吏部刘员外》诗:“西垣草詔罢,南宫忆上才。” 唐 韩愈 《袁州刺史谢上表》:“臣以愚陋无堪,累蒙朝廷奬用,掌誥西掖,司刑南宫。” 清 宋琬 《拜梁少司农墓》诗:“尚思东阁开筵日,无復南宫曳履声。”又因进士考试多在礼部举行,故又专指六部中的礼部为南宫。 唐 韦承贻 《策试夜潜纪长句於都堂西南隅》:“才唱第三条烛尽,南宫风月画难成。” 宋 郭彖 《暌车志》卷五:“ 朱藻 字 元章 , 徽 人,某年南宫奏名,方待廷试。” 清 黄宗羲 《户部次公董公墓志铭》:“七试南宫不第,然达官高第,海内庸有不知,而无不知 次公 者。”
(6).指礼部会试,即进士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一折:“去年乡闈领解,南宫未利。” 明 阮大铖 《燕子笺·入闱》:“山岳君恩隆重,主南宫大典,滥及愚蒙。”儒林外史第七回:“贤契绩学有素,虽然耽迟几年,这次南宫一定入选。” 清 吴廷华 《沈孝子行》:“居身洁白守庭训,循陔乃厄南宫离。”
(7).借指 北宋 书画家 米芾 。 米芾 曾官礼部员外郎,世称 米南宫 。 清 周亮工 《广金石韵府序》:“虽然 安石 《中郎》之帖, 清臣 《争坐》之书,皆足冠絶古今,而 南宫 评其有篆籀气。” 清 王士禛 《开先瀑布》诗:“伟矣 南宫 书,破壁鑱崔巍。”原注:“壁上有 米元章 大字。” 清 纳兰性德 《题米元章方圆菴碑》:“书至 南宫 而书之能事毕矣,然 南宫 书从 钟 、 王 来。”
(8).复姓。 春秋 有 南宫适 。见论语·宪问。适,一作“括”。
《漢語大詞典》:牵牛(牽牛)
(1).即河鼓。星座名。俗称牛郎星。亦指 牛郎织女 神话传说故事中的人物。《诗·小雅·大东》:“睆彼牵牛,不以服箱。” 毛 传:“河鼓谓之牵牛。”《文选·曹植〈洛神赋〉》:“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 李善 注引 曹植 《九咏》注:“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唐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天孙莫悵阻银河,汝尚有牵牛相忆。” 郭沫若 《星空·广寒宫》:“在银河上架了一道桥儿,因此织女和牵牛,便得在桥头相会。”参见“ 牛郎织女 ”。
(2).即牛宿。星宿名。晋书·天文志上:“牵牛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参见“ 牛宿 ”。
(3).指牵牛花。 宋 陆游 《夜雨》诗:“籓篱处处蔓牵牛,薏苡丛深稗穗抽。”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杂记二·因物得名》:“世有所出所嗜所作因冠名者多矣……人牵牛来易药,而名其药曰牵牛。”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牵牛子﹝集解﹞引 陶弘景 曰:“牵牛作藤生花,状如扁豆,黄色。”
《漢語大詞典》:牛郎织女(牛郎織女)
(1).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 南朝 梁殷芸《小说》、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明 汪廷讷 《种玉记·赴约》:“牛郎织女图欢会,蜂喧蝶嚷须迴避。”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尝笑 唐 人七夕诗,咏牛郎织女,皆作会别可怜之语,殊失命名本旨。”
(2).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文汇报》1984.12.27:“为本市高级技术干部飞架鹊桥,牛郎与织女明年可团圆。”
《漢語大詞典》:牛宿
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玄武七宿的第二宿。有星六颗。又称牵牛。宋史·天文志三:“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 郑文光 席泽宗 《中国历史上的宇宙理论》第四章:“牵牛即牛宿……每年八九月黄昏时经过中天,而毕宿和昴宿要到二月才于黄昏时经过中天。两组恒星恰好处于遥遥相对的位置。”按,一说,牛宿非指牵牛。参阅尔雅·释天 清 郝懿行 义疏。
《漢語大詞典》:酒旗
(1).星座名。在轩辕星南。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盖闻昊天表酒旗之宿,坤灵挺空桑之化。”晋书·天文志上:“轩辕右角南三星曰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饗饮食。五星守酒旗,天下大餔。”
(2).即酒帘。酒店的标帜。 唐 刘长卿 《春望寄王涔阳》诗:“依微水戍闻鉦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宋 周邦彦 《蓦山溪》词:“十载却归来,倦追寻酒旗戏鼓。” 清 唐孙华 《春日漫成》诗:“平桥浅水通村笠,草市斜阳颭酒旗。”
《漢語大詞典》:黄龙(黄龍)
(1).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名。谶讳家以为是帝王之瑞征。吕氏春秋·知分:“ 禹 南省,方济乎 江 ,黄龙负舟。” 唐 杜甫 《秋日荆南述怀三十韵》:“赤雀翻然至,黄龙岂假媒。” 仇兆鳌 注:“《尚书中候》:‘ 舜 沉璧於河,荣光休至,黄龙负卷舒图,出入坛畔。’”
(2).指真命天子。 唐 吕岩 《参黄龙机悟后呈偈》诗:“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3).黄铜铸成的龙,以为盟约的信物。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板楯蛮夷:“ 秦昭襄王 时有一白虎,常从羣虎数游 秦 、 蜀 、 巴 、 汉 之境,伤害千餘人。 昭王 乃重募国中有能杀虎者,赏邑万家,金百鎰。时有 巴郡 閬中 夷 人,能作白竹之弩,乃登楼射杀白虎。 昭王 嘉之,而以其 夷 人,不欲加封,乃刻石盟要……盟曰:‘ 秦 犯 夷 ,输黄龙一双; 夷 犯 秦 ,输清酒一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及 秦昭 盟 夷 ,设黄龙之诅。”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道破逆贼诺没弄杨虔柳露布》:“於是广布朝恩,恭宣帝泽,申之以安抚,晓之以存亡。信重蛮陬,无负黄龙之约。” 唐 杨炯 《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南州旧俗,滛其白兽之祠;西棘餘甿,背我黄龙之约。”
(4).星座名。 唐 杨炯 《浑天赋》:“南宫则黄龙赋象,朱鸟成形。五帝之座,三光之庭。”
(5).指此星座所在之分野--南方。 清 谭莹 《重有感》诗之五:“青雀黄龙賸劫灰,拖罾应募却环来。”
(6).舰船名。隋书·杨素传:“ 素 居 永安 ,造大舰,名曰五牙……次曰黄龙,置兵百人。自餘平乘、舴艋等各有差。”
(7).指长枪。 明沈采《千金记·游说》:“白羽一挥同发矢,黄龙三转倒拖鎗。”
(8).古城名。即 龙城 。 唐 沈佺期 《杂诗》之三:“闻道 黄龙 戍,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 汉 家营。” 明 谢榛 《中秋宴集》诗:“ 黄龙 塞上征夫泪, 丹凤 城中少妇愁。”
(9).府名。 契丹 天显 元年(公元926年)置。治所在今 吉林省 农安县 。 保宁 七年(公元975年)废, 开泰 九年(公元1020年)复置。 金 天眷 三年(公元1140年)改为 济州 。宋史·岳飞传:“ 飞 大喜,语其下曰:‘直抵 黄龙府 ,与诸君痛饮尔!’” 明 无名氏《精忠记·伏阙》:“约诸军痛饮在 黄龙 ,鑾舆指日当迎奉。” 清 赵翼 《岳忠武墓》诗:“生平誓踏 贺兰山 ,未饮 黄龙 一杯酒。”后借指敌方的都城、巢穴。 明 史可法 《请进取疏》:“始矜壮志於上马,谓 黄龙 之直抵有期;终耗雄心於跨驴,谓 西湖 之行乐可老。” 清 黄遵宪 《新嘉坡杂诗》之十一:“会饮 黄龙 去,驮经白马来。” 陈毅 《哭彭雪枫同志》诗:“知君无限恨,未得饮 黄龙 。”
(10). 端溪 砚石品名。 宋 范纂 端溪砚谱:“石之病者……曰黄龙,灰黄色,如龙蛇横斜布石上。” 清 钮琇 觚賸·石言:“东洞西侧深处曰 飞鼠巖 ,其石有纹曰黄龙,斜亘石面,工指为瑕。”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 汉 军 董元镜 在京师市上买端砚,中有黄气一缕,即砚谱中所谓‘黄龙’也。”
(11).借指 黄河 。 郭沫若 《豫秦晋纪游·访花园口》诗:“ 东风渠 上舒长望,已伏黄龙护我华。”《人民文学》1978年第5期:“惊看倒转乾坤手,腰斩黄龙利万年。”
(12).比喻成条成片的黄色烟尘或沙漠。《文汇报》1982.6.23:“从此, 吴淞 上空肆虐二十多年的七条黄龙被真正制服了。”《文汇报》1983.12.6:“ 辽宁省 西北部, 科尔沁 沙地东南端,有一个叫 章古台 的地方,原是黄沙漠漠八百里瀚海伸向 辽西 内陆的黄龙之首。”
《漢語大詞典》:轩辕(軒轅)
(1).传说中的古代帝王 黄帝 的名字。传说姓 公孙 ,居于 轩辕之丘 ,故名曰 轩辕 。曾战胜 炎帝 于 阪泉 ,战胜 蚩尤 于 涿鹿 ,诸侯尊为天子。后人以之为 中华 民族的始祖。《楚辞·远游》:“ 轩辕 不可攀援兮,吾将从 王乔 而娱戏!”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者, 少典 之子,姓 公孙 ,名曰 轩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 轩辕 之世,史有 仓頡 ,主文之职,其来久矣。” 明 王世贞 《登岱》诗:“ 轩辕皇帝 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2).借指中华民族。 鲁迅 《集外集拾遗·〈自题小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 。”
(3).指车輈。战国策·赵策二:“前有轩辕,后有长庭,美人巧笑,卒有 秦 患而不与其忧。”史记·苏秦列传:“前有楼闕轩辕,后有长姣美人。”说文·车部“輈,辕也” 清 朱骏声 通训:“大车左右两木直而平者谓之辕;小车居中一木曲而上者谓之輈,故亦曰轩辕,谓其穹隆而高也。”
(4).星座名。在星宿北。共十七星,蜿蜒如龙,故称。其第十四星为一等大星,因在五帝座之旁,故为女主象。后多借指皇后。史记·天官书:“权,轩辕。轩辕,黄龙体。前大星,女主象;旁小星,御者后宫属。” 张守节 正义:“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黄龙之体,主雷雨之神,后宫之象也……二十四变,皆轩辕主之。其大星,女主也;次北一星,夫人也;次北一星,妃也;其次诸星皆次妃之属。” 清 钱谦益 《皇后册文》:“上应张星,主太庙明堂之位;下临角亢,叶后宫 轩辕 之占。”
(5).运行。 清 龚自珍 《尊隐》:“夫日胎於溟涬,浴於东海,徘徊於华林,轩辕於高閎,照耀人之新沐濯。”
(6).传说中的国名。 汉 张衡 《思玄赋》:“超 轩辕 於 西海 兮,跨 汪氏 之龙鱼,此国之千岁兮,曾焉足以娱余。”
(7).复姓。 唐 有 轩辕集 。见全唐文卷九二八。
《漢語大詞典》:少微
(1).星座名。共四星,在太微垣西南。史记·天官书:“廷藩西有隋星五,曰少微,士大夫。” 张守节 正义:“少微四星,在太微西,南北列:第一星,处士也;第二星,议士也;第三星,博士也;第四星,士大夫也。占以明大黄润,则贤士举;不明,反是;月、五星犯守,处士忧,宰相易也。”按,五,当从汉书·天文志作“四”。晋书·隐逸传·谢敷:“初,月犯少微。少微一名处士星,占者以隐士当之。”
(2).称处士。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况乃少微真人,天山逸民。” 唐 牟融 《送沈翔》诗:“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清 龚自珍 《夜坐》诗:“塞上似腾奇女气, 江 东久霣少微星。”
《漢語大詞典》:文昌
(1).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2).指星神。《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3).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参见“ 文曲星 ”、“ 文星 ”。
(4).即 文昌帝君 。 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 清 黄遵宪 《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参见“ 文昌帝君 ”。
(5).指文昌省。 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参见“文昌省”。
(6).宫殿名。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 文昌 ,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沈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 ,昼武帐兮夕 文昌 。”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
《漢語大詞典》:文昌帝君
亦称“ 文昌帝 ”。亦称“ 文昌君 ”。 即 梓潼帝君 。明史·礼志四:“ 梓潼帝君 者,记云:‘神姓 张 名 亚子 ,居 蜀 七曲山 ,仕 晋 战没,人为立庙。 唐 宋 屡封至 英显王 。道家谓帝命 梓潼 掌文昌府事及人间禄籍,故 元 加号为帝君,而天下学校亦有祠祀者。’”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馀韵》:“热如火,福德君,庸人父母;冷如冰, 文昌帝 ,秀士宗师。” 清 袁枚 新齐谐·七盗索命:“今年除夕,渠之姓名将被 文昌君 送上天榜。” 清 恽敬 《文昌宫碑阴录》:“ 文昌帝君 之祀,不知其所始。”参见“ 梓潼帝君 ”。
《漢語大詞典》:文昌省
尚书省的别称。 宋 陆游 《寄杨济伯》诗:“昔日文昌省,频年 灧澦堆 。”参见“ 文昌臺 ”。
分類:尚书省
《漢語大詞典》:泰阶(泰階)
(1).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两两并排而斜上,如阶梯,故名。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以观天变。” 颜师古 注:“ 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 应劭 曰:‘《黄帝泰阶六符经》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三阶平则阴阳和,风雨时,社稷神祇咸获其宜,天下大安,是为太平。’”晋书·天文志上:“三台六星,两两而居,起文昌,列抵太微……一曰泰阶。” 明 张居正 《黄马》诗:“从此 华阳 休骏足,山河重整泰阶平。” 清 张锡作 《月蚀诗》:“吾闻皇天无私泰阶平,二纪五纬谁相争。”
(2).借指朝廷。 唐 贾至 《闲居秋怀寄阳翟陆赞府封丘高少府》诗:“信矣草创时,泰阶速贤良。” 唐 刘禹锡 《山南西道节度使厅壁记》:“去年夏四月,今丞相 赵郡公 徵还泰阶,遂命左僕射 燉煌公 往践其武。”
《漢語大詞典》:水宿
(1).谓栖息于水。 晋 左思 《蜀都赋》:“云飞水宿,哢吭清渠。” 南朝 梁简文帝 《七励》:“文鱼水宿,锦鸟云翔。” 唐 杜甫 《倦夜》诗:“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2).指在舟中或水边过夜。《文选·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诗》:“水宿淹晨暮,阴霞屡兴没。” 吕延济 注:“水宿,宿於舟中也。” 南朝 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栈石星饭,结荷水宿。” 唐 李白 《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诗:“水宿 五溪 月,霜啼 三峡 猿。” 明 高明 《琵琶记·路途劳顿》:“奴家为欲赴京寻夫,於路风餐水宿,履险登高,受了多少狼狈。”
(3).白菖蒲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白昌
星座名。古代天文学家对北方列星七宿的总称。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藏。” 李贤 注:“水宿谓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也。”国语·周语下“及析木者有建星及牵牛焉” 三国 吴 韦昭 注:“析木之分歷建星及牵牛皆水宿,言得水类。”
《漢語大詞典》:紫垣
星座名。常借指皇宫。 唐 令狐楚 《发潭州日寄李宁常侍》诗:“君今侍紫垣,我已堕青天。” 宋 杨亿 《梁舍人奉使巴中》诗:“紫垣遣使非常例,应有星文动九霄。”
分類:星座皇宫
《漢語大詞典》:东瓯(東甌)
(1).古族名。越族的一支。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 、 灵江 流域。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 ,受封为 东海王 ,因都 东瓯 (今 浙江省 温州市 ),俗称 东瓯王 。参阅史记·东越列传
(2). 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 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 , 隋 废, 唐 时曾复置。 晋 葛洪 抱朴子·钧世:“ 东甌 之木, 长洲 之林,梓豫虽多,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华屋之弘丽也。” 唐 杨炯 《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境接 东甌 ,地邻 南越 。” 唐 顾况 《永嘉》诗:“ 东甌 传旧俗,风日江边好。”
(3).古星座名。宋史·天文志四:“东甌五星在翼南,蛮夷星也。”甌,亦作“ 区 ”。参阅晋书·天文志上
《漢語大詞典》:三宫
(1).古代诸侯夫人之宫。礼记·祭义:“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积,卜三宫之夫人、世妇之吉者,使入蚕于蚕室。” 郑玄 注:“诸侯夫人三宫,半王后也。”《穀梁传·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纳之三宫。” 范宁 注:“三宫,三夫人也。” 杨士勋 疏:“礼,王后六宫,诸侯夫人三宫也。故知三宫是三夫人宫也。”
(2).指后妃之宫。 唐 李憕 《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应制》诗:“别馆春还淑气催,三宫路转凤凰臺。”
(3).谓天子、太后、皇后。汉书·王嘉传:“自贡献宗庙三宫,犹不至此。” 颜师古 注:“三宫,天子、太后、皇后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汪大有》:“三宫既北迁,侍卫同驱驰。”
(4).谓明堂、辟雍、灵台。文选·张衡〈东京赋〉:“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薛综 注:“三宫,明堂、辟雍、灵臺。” 汉 李尤 《辟雍赋》:“太学既崇,三宫既章,灵臺司天,群曜弥光。” 唐 武则天 《明堂乐章·迎送王公》:“载延百辟,爰集三宫。”参见“ 三雍 ”。
(5).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 汉 王逸 注:“天有三宫,谓紫宫、太微、文昌也。” 唐 杨炯 《送刘校书从军》诗:“天将下三宫,星门召五戎。”
(6).道教谓双目为絳宫、两耳为玉堂宫,鼻口为明堂宫。合称“三宫”。 唐 吕岩 《别诗》之二:“三宫自有迴流法,万物那无运用方。”云笈七籤卷八二:“远世弃欲,息役沉光,涤清三宫,凝定九府。”
(7).道教指 西玄山 清灵宫 、 葛衍山 紫阳宫 、 郁绝根山 极真宫 。云笈七籤卷一○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宫。 西玄山 为 清灵宫 , 葛衍山 为 紫阳宫 , 鬱絶根山 为 极真宫 。”
《漢語大詞典》:三雍
亦称“ 三雍宫 ”。 汉 时对辟雍、明堂、灵台的总称。汉书·河间献王传:“ 武帝 时, 献王 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詔策所问三十餘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辟雍、明堂、灵臺也。雍,和也,言天地君臣人民皆和也。”后汉书·儒林传上:“ 中元 元年,初建三雍。 明帝 即位,亲行其礼。” 唐 张继 《河间献王墓》诗:“频求千古书连帙,独对三雍策几篇。” 清 唐孙华 《国学进士题名碑》诗:“肇建三雍陈礼乐,宫悬考击闻鸣鼉。”
《漢語大詞典》:王良
(1). 春秋 时之善驭马者。孟子·滕文公下:“昔者 赵简子 使 王良 与 嬖奚 乘,终日而不获一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 王良 , 良 曰:‘请復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 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王良 登车,马不罢駑; 尧 舜 为政,民无狂愚。” 清 吴伟业 《又咏古》:“ 王良 御奔车,势逼 崦嵫 景。”
(2).喻识才者。 唐 曹唐 《病马五首呈郑校书》诗之五:“ 王良 若要相抬举,千里追风也不难。”
(3). 东汉 人,一次受朝廷征召,行至 荥阳 ,因病不能前进,乃往访其友,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遂拒之。事见《后汉书·王良传》。后用为因汲汲于仕宦而受友人讥笑的典实。 宋 刘克庄 《水调歌头·喜归》词:“客难 扬雄 拓落,友笑 王良 来往,面汗背芒寒。” 宋 刘克庄 《泌园春·三和林卿韵》词:“休休也,免 王良 友笑,屑往来忙。”
(4).星座名。史记·天官书:“汉中四星,曰天駟,旁一星,曰王良。” 张守节 正义:“王良五星,在奎北河中,天子奉御官也。”晋书·天文志上:“王良五星,在奎北,居河中。”
《漢語大詞典》:西宫
(1).位于西方的宫室。仪礼·丧服:“故有东宫、有西宫、有南宫、有北宫,异居而同财,有餘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
(2).离宫,别宫。左传·僖公二十年:“五月乙巳西宫灾。” 杜预 注:“西宫,公别宫也。” 清 钮琇 觚賸续编·芙蓉阁:“时 世宗 斋居西宫,建设醮坛,勅大臣製青词一联,悬於坛门。”一说小寝内室,帝王妾媵所居。《公羊传·僖公二十年》:“西宫者何?小寝也。” 何休 注:“西宫者,小寝内室, 楚 女所居也。礼,诸侯娶三国女……夫人居中宫,少在前;右媵居西宫,左媵居东宫,少在后。” 唐 王昌龄 《西宫春怨》诗:“西宫夜静百花香,欲捲珠帘春恨长。”
(3).即西内。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 李辅国 迁太上皇居西宫,公首率百官请问起居,又輒斥。”参见“ 西内 ”。
(4).西方的星座。包括奎、娄、胃、昴、毕、觜、参七宿,总称白虎。史记·天官书:“西宫咸池,曰天五潢。” 司马贞 索隐:“《文耀鉤》云:‘西宫白帝,其精白虎。’” 唐 杨炯 《浑天赋》:“西宫则天潢咸池,五车三柱,奎为封豕,参为北虎。”
《漢語大詞典》:西内
皇宫西部。旧唐书·玄宗纪下:“ 乾元 三年七月丁未,移幸西内之 甘露殿 。时阉宦 李辅国 离间 肃宗 ,故移居西内。”宋史·徽宗纪三:“﹝ 政和 六年九月﹞以西内成,曲赦 京西 。” 清 谷应泰 明史纪事本末·世宗崇道教:“﹝ 嘉靖 四十四年正月﹞上虽修玄西内,而权纲总揽,夜分至五鼓,犹览决章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