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对仗(對仗)
(1).谓当廷奏事。古时皇帝坐朝听政,必设仪仗,百官当廷言事,无所隐秘,故称。旧唐书·萧至忠传:“旧制,大臣有被御史对仗劾弹者,即俯僂趋出,立於朝堂待罪。” 宋 王溥 唐会要·百官奏事:“百官及奏事,皆合对仗公言,比日以来,多仗下独奏。宜申明旧制,告语令知,如缘曹司细务及有秘密不可对仗奏者,听仗下奏。”
(2).左右分设、相对而立的仗卫。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一引 万柘坡 《金鳌玉蝀桥》诗:“晓来浓翠东西映,也算蛾眉对仗班。”
(3).指旧体诗文的词句相对偶。 清 沈德潜 说诗晬语卷下:“对仗固须工整,而亦有一联中本句自为对偶者。” 蔡元培 《国文之将来》:“旧式的五七言律诗与骈文,音调铿锵,合乎调适的原则;对仗工整,合乎均齐的原则,在美术上不能说毫无价值。” 王力 《龙虫并雕斋文集·语言与文字》:“对仗,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虚词对虚词。”
(4).交战。《太平天囯资料·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北伐回禀》:“有妖数千在 归德 城边东门,分作三路,忽然而来对仗。” 蔡东藩 《清史通俗演义》第四二回:“巧值 王囊仙 韦七綹鬚 ,至 南笼 与 清 军对仗,两路夹攻,把 勒保 围住。”
《漢語大詞典》:前韵(前韻)
先后作旧体诗二首以上,用韵皆同,第一首对以后各首来说,其所用之韵称“前韵”。常在题中指明。如 宋 苏轼 《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酒遗之仍用前韵》诗即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香玉:“揽衣更起,挑灯復踵前韵曰:‘山院黄昏雨,垂帘坐小窗。’”
《漢語大詞典》:旧体
旧体裁。例如:旧体诗。
分類:旧体体裁
《漢語大詞典》:下联(下聯)
(1).指对联的下半联。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又看方窗两旁那副小对联……写着:‘屋小於舟,春深似海。’却是新郎自己的手笔。 何小姐 心里道:‘这屋小於舟,不过道其实耳;下联的意思,就有些不大老成。’” 蔡元培 《我在教育界的经验》:“对课与现在的造句法相近。大约由一字到四字,先生出上联,学生想出下联来。”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后的一联。
《漢語大詞典》:上联(上聯)
(1).指楹联的前半联。《孽海花》第五回:“掛在正中屏门上一副八尺来长白綾长联…… 唐卿 看完,摇着头説:‘上联还好,下联太夸大了,不妥,很不妥!’” 夏丐尊 叶圣陶 《文心》十六:“上联‘不好诣人贪客过’,下联‘惯迟作答爱书来’。把每条七个字结合起来看,上下互相呼应,不偏不倚,距离也正好。”
(2).指旧体诗中相对地居先的一联。如首联为颌联的上联,而颌联又为颈联的上联。诗林广记卷九引 宋 《蔡宽夫诗话》:“ 和靖 《梅诗》‘疏影’、‘暗香’一联,诚为警絶,然其下‘霜禽’、‘粉蝶’一联,则与上联气格全不相类,若出两人。” 清 张岱 西湖梦寻·韬光寺:“ 之问 在长廊索句,吟曰:‘ 鷲岭 鬱岧嶤,龙宫锁寂寥。’后句未属,思索良苦。有老僧点长明灯问曰:‘少年夜不寐而吟讽甚苦,何耶?’ 之问 曰:‘适欲题此寺,得上联而下句不属。’”
《漢語大詞典》:打油诗(打油詩)
旧体诗的一种。内容和词句通俗诙谐、不拘于平仄韵律。相传为 唐 代 张打油 所创。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笑柄·打油诗》:“按打油诗始见于南部新书,其无关於人之名节者,原未尝不可以为游戯。” 胡适 《读沈尹默的旧诗词》:“我常说那些转弯子的感事诗,与我们平常做的打油诗有同样的性质。”
《漢語大詞典》:互体(互體)
(1).卦上下两体相互交错取象而成之新卦,又叫“互卦”。如《观》《坤》《巽》上,取其二至四爻则为《艮》,三至五爻则为《坤》。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隐秀:“辞生互体有似变爻。” 清 王鸣盛 蛾术编·说录二·南北学尚不同:“若无互体,六十四卦只説六十四事,何以弥纶天地、经纬万端乎?”
(2).旧体诗修辞手法之一。谓一联上下两句文意互相映衬补充。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七:“ 杜少陵 诗云:‘风含翠篠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上句风中有雨,下句雨中有风,谓之互体。”
《漢語大詞典》:寄调(寄調)
旧体词曲必须依照一定的调式进行写作,称寄调。亦借指写作上模仿其他作品的形式。 李广田 《马凡陀的山歌》:“《公共汽车抒情诗》是寄调 西蒙诺夫 的《等待着我罢》。”
《漢語大詞典》:文丐
指思想陈腐,只会套用旧体写作来讨好世俗,借以谋生的文人。 鲁迅 《准风月谈·文床秋梦》:“五四时候,曾经在出版界上发现了‘文丐’,接着又发现了‘文氓’。”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如果‘白话’这个名词已经被五四式的新士大夫和章回体的市侩文丐垄断了去,那么,我们可以把这个新的文字革命叫做‘俗话文学革命运动’。”
《漢語大詞典》:就句对(就句對)
旧体诗文句法名。谓在一句中自成对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就句对。”原注:“又曰当句有对。如 少陵 ‘小院回廊春寂寂,浴鳧飞鷺晚悠悠’……前辈於文亦多此体,如 王勃 ‘龙光射牛斗之墟, 徐孺 下 陈蕃 之榻’乃就句对也。”
《漢語大詞典》:扇面对(扇面對)
亦称“ 扇对 ”。 旧体诗对偶格式之一。即隔句对: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四》:“律诗有扇对格,第一与第三句对,第二与第四对。如 少陵 《哭台州郑司户苏少监诗》云:‘得罪 台州 去,时危弃硕儒,移官 蓬阁 后,穀贵殁潜夫。’” 明 王世贞 《曲藻》:“对偶:有扇面对、重叠对、救尾对。”
《漢語大詞典》:哑韵(啞韻)
旧体诗中称声韵低沉或冷僻字多的韵部。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凡诗,押哑韵而能响者,其人必贵;押险韵而能稳者,其人必安。”
《漢語大詞典》:仄韵诗(仄韻詩)
指韵脚用仄声字的旧体诗。古体诗不限平仄韵,故仄韵诗较多;近体诗用仄韵者很少。
《漢語大詞典》:四对(四對)
指旧体诗文中的四种对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辞之体,凡有四对;言对为易,事对为难,反对为优,正对为劣。”
《漢語大詞典》:倒押韵(倒押韻)
作旧体诗词时为了押韵的需要而将组成复音词的两个字颠倒使用,称为倒押韵。如 唐 韩愈 《答张彻诗》“碧流滴瓏玲”、《孟生诗》“应对多差参”,即因押韵而倒用“玲瓏”为“瓏玲”、“参差”为“差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