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气(文氣)
(1).文风;文章的气势。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墓志铭:“然西京杂记所记制度,多 班固 书所无,又其文气嫵媚,不能古劲,疑即 葛洪 为之。”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六·越绝当作越纽跋:“其云 更始 之元,当是 西京 之末,而此书文气,全不类其时。” 清 方东树 《书〈望溪先生集〉后》:“先生则袭於 程 朱 道学已明之后,力求充其知,而务周防焉不敢肆,故议论愈密,而措语矜慎,文气转拘束,不能宏放也。”
(2).指文脉。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古书传述亦有异同例:“此文‘是殆见吾衡几也’,下乃罗列九渊,不特全无意义,且於文气亦隔絶矣。”
(3).写文章的风气。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 上海 不但天气不佳,文气也不像样。”
(4).文雅安静,不粗暴。如:这孩子很文气。
《漢語大詞典》:轻绮(輕綺)
(1).薄而有纹彩的丝织品。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鐘鼓俱振,簫管齐鸣,然后姣人乃被文縠之华袿,振轻綺之飘颻。”
(2).喻轻靡绮丽的文风。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 晋 世羣才,稍入轻綺, 张 、 潘 、 左 、 陆 ,比肩诗衢,采縟於 正始 ,力柔於 建安 。” 刘师培 《南北文学不同论》:“三 张 二 陆 ,文虽遒劲,亦稍入轻綺矣。”
《漢語大詞典》:靡习(靡習)
指浮靡的文风。 王闿运 《湘绮楼论唐诗》:“三 唐 风尚,人工篇什,各思自见,故不復模古。 陈 隋 靡习, 太宗 已以清丽振之矣。”
分類:浮靡文风
《漢語大詞典》:古风(古風)
(1).古人之风。指质朴淳古的习尚、气度和文风。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仰羡古风,为君改卜。” 吕延济 注:“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掩骼埋胔。’此为古风也,谓卜改葬也。” 唐 韩愈 《王公神道碑铭》:“天子曰: 王某 之文可思,最宜为誥,有古风。” 宋 陆游 《游山西村》诗:“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金 元好问 《论诗》诗之二七:“百年纔觉古风迴, 元祐 诸人次第来。” 鲁迅 《呐喊·明天》:“原来 鲁镇 是僻静地方,还有些古风:不上一更,大家便都关门睡觉。”
(2).诗体的一种。即古体诗。 唐 李白 有《古风》五十七首。 宋 魏庆之 诗人玉屑·草堂·画山水诗:“ 少陵 题画山水数诗,其间古风二篇,尤为超絶。”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当下 娇鸞 写就古风一首。”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五七言则体有古今, 齐 梁 始兆, 唐 畅厥风,律诗崛起,谓之近体,其由旧者,则曰古风。”参见“ 古体诗 ”。
《漢語大詞典》:古体诗(古體詩)
诗体名。对近体诗而言。形式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不要求对仗,平仄与用韵比较自由。后世使用五言、七言者较多。 唐 杜甫 《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诗:“早作诸侯客,兼工古体诗。” 清 赵翼 瓯北诗话·陆放翁诗:“试观 唐 以来古体诗,多有至千餘言四五百言者; 放翁 古诗,从未有至三百言以外。”参见“ 古风 ”、“ 古诗 ”。
《漢語大詞典》:巉岩(巉巖)
亦作“ 巉巗 ”。
(1).险峻的山岩。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登巉巖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水。” 唐 李白 《北上行》:“磴道盘且峻,巉巖凌穹苍。” 元 汤式《小梁州·上巳日登姚江龙泉寺》曲:“天风送我上巉巖,正值春三,残红飞絮点松杉。”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十二时颂》:“康衢只在能知止,莫就巉巗仄径行。” 刘白羽 《昆仑上的太阳》:“只见巉岩壁立,万仞摩天。”
(2).险峻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庙渚攒石巉巖,乱峙中川。” 唐 李白 《金陵歌送别范宣》诗:“ 石头 巉巖如虎踞,凌波欲过沧 江 去。” 清 张岱 西湖梦寻·一片云:“莫莽间有石洞,堆砌工緻巉巖。” 李健吾 《雨中登泰山》:“野花野草,什么形状也有,什么颜色也有,挨挨挤挤,芊芊莽莽,要把巉岩的山石装扮起来。”
(3).形容诗文风格雄健奇崛。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中:“七言律 开元 之后,便到 嘉靖 。虽圭角巉巖,鋩颖峭厉,视 唐 人性情风致,尚不自侔。”
《漢語大詞典》:高洁(高潔)
亦作“ 高絜 ”。
(1).高尚纯洁。汉书·马宫传:“ 师丹 荐 宫 行能高絜。” 唐 赵璘 因话录·角:“有僧甚高洁,好事因説其先师。” 陈毅 《冬夜杂咏·青松》:“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2).指高洁之士。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下:“简练高洁,斥退佞邪。”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有道之世而臻此者,犹不得復厕高洁之条贯。”
(3).指诗文风格高古洗炼。 南朝 梁 钟嵘 诗品卷上:“譬犹青松之拔灌木,白玉之映尘沙,未足贬其高洁也。” 明 唐顺之 《书黄山谷诗后》:“ 黄豫章 诗真有凭虚欲仙之意…… 唐 人盖絶未见到此者也。虽 韦苏州 之高洁,亦须让出一头地耳。”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钱唐 陈文水 孝廉设帐於 香亭 家,性爱苦吟,诗境高洁。”
(4).谓风力劲急而霜色皓洁。 宋 欧阳修 《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漢語大詞典》:华风(華風)
(1).指 汉 族或中原的风俗。宋书·鲁爽传:“﹝ 鲁爽 ﹞幼染殊俗,无復华风。” 宋 苏辙 《移岳州谢状》:“臣见具舟前往,自尔稍近华风,遂脱瘴死。” 清 赵翼 《经临途次杂纪以诗》之三:“华风濡染变狉獉,光气将开色色新。”
(2).浮华的文风。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寻 宇文 初习华风,事由 苏绰 。至於军国词令,皆準尚书。”
(3).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唐 李贺 《高轩过》诗:“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漢語大詞典》:老健
(1).年老身健。 宋 苏轼 《送鲜于都曹归蜀灌口旧居》诗:“莫嘆倦游无駟马,要将老健敌千钟。” 清 曾国藩 《复彭丽生书》:“而贪饕退缩者,果驤首而上腾,而富贵,而名誉,而老健不死。” 洪深 《五奎桥》:“托 周先生 的福,我还算是老健;饭也吃得落,田也种得动。”
(2).指诗文风格老练有力。 宋 朱熹 《跋病翁先生诗》:“逮其晚岁,笔力老健,出入众作,自成一家,则已稍变此体矣。”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张子野》:“ 东坡 云:‘ 子野 诗笔老健,歌词乃其餘波耳。’”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 子美 和 裴迪 早梅相忆之作,两联用二十二虚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长,非巨笔不能到。”
《漢語大詞典》:文风(文風)
(1).文章的风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风骨:“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宋 韩琦 《欧阳修墓志铭》:“ 景祐 初,公与 尹师鲁 以古文相尚……於是文风一变,时人竞为模范。” 清 冯桂芬 《重儒官仪》:“数年文风不日上,士习不丕变者,未之闻也。”
(2).使用语言文字的作风。 毛泽东 《整顿党的作风》:“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
(3).学文的风气。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关于“舒愤懑”》:“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颇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
(4).文德教化之风。 唐 王勃 《上武侍极启》:“攀翰苑而思齐,傃文风而立至。” 前蜀 韦庄 《和郑拾遗秋日感事》:“文风销剑楯,礼物换旂裳。”《老残游记》第七回:“我们这 东昌府 ,文风最著名的。所管十县地方,俗名叫做‘十美图’,无一县不是家家富足,人人絃歌。”
《漢語大詞典》:起衰
(1).语出 宋 苏轼 《潮州韩文公庙碑》:“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谓振兴文运衰颓之势,建树富有生命力的新文风。 清 蒋士铨 《一片石·祭碑》:“兄,文能泣鬼,力可起衰。” 清 王文玮 《读书》诗之三:“起衰七百年,此语吾信不?” 郭沫若 《蜩螗集·松崖山市》:“望云与山月,起衰有大志。”
(2).指使病弱者壮健起来。 清 管世铭 《送李云岩大司马赐告还黔》诗:“上药起衰驰凤岭,安舆扶疾到龙楼。”
《漢語大詞典》:新文
(1).新近撰写的文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适见新文,甚可观。” 唐 李白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因有此赠》诗:“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2).体式新颖别致的文章。 唐 杜甫 《哭王彭州抡》诗:“新文生 沉 谢 ,异骨降 松 乔 。”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敬贺新禧》:“过了一夜,又是一年,人既突变为新人,文也突进为新文了。”
(3).指诡异而趋时的文体、文风。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人事一:“会公主文,决意痛惩,凡为新文者,一切弃黜。”
(4).新花样。红楼梦第四五回:“这会子我又兴出新文来,熬什么燕窝粥,老太太、太太、 凤姐姐 ,这三个人便没话,那些底下老婆子丫头们,未免嫌我太多事了。”
(5).犹新闻。红楼梦第四八回:“且説 平儿 见 香菱 去了,就拉 寳釵 悄悄説道:‘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文没有?’”《天雨花》第四回:“众人听了方晓得,哈哈大笑叫新文。”
《漢語大詞典》:豪放
(1).气魄大而无所拘束。指人的感情奔放,不拘细节。北史·张彝传:“ 彝 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明 方孝孺 《赠卢信道序》:“负才气者以豪放为通尚,富侈者以骄佚自纵。”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 魏 晋 人的豪放潇洒的风姿,也仿佛在眼前浮动。”
(2).处理事情果断有魄力。 宋 范百禄 《宋故尚书司封员外郎充秘阁校理新知湖州文公墓志铭》:“调 卭州 军事判官,更摄 蒲江 大邑,绳治豪放。”
(3).诗文风格豪迈,无所拘束。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豪放》:“豪放: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九:“词家綺丽、豪放二派,往往分左右袒。”
《漢語大詞典》:浇漓(澆漓)
亦作“ 浇醨 ”。
(1).浮薄不厚。多用于指社会风气。 南朝 齐 王融 《为竟陵王与刘虯书》:“淳清既辨,浇漓代袭。” 唐 张九龄 《敕岁初处分》:“政犹蹐驳,俗尚浇醨,当是为理之心未返於本耳。”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德济斋夫子:“人心为风俗之本,未有人心浇漓而风俗朴厚者。” 鲁迅 《热风·随感录五十八》:“慷慨激昂的人説:‘世道浇漓,人心不古,国粹将亡,此吾所为仰天扼腕切齿三嘆息者也!’”
(2).文风浮艳不实。旧五代史·周书·冯道传:“ 道 尤长於篇咏,秉笔则成,典丽之外,义含古道,必为远近传写,故渐畏其高深,由是班行肃然,无浇醨之态。”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殷文圭:“ 唐 季,文体浇漓,才调荒秽。”
(3).酒味淡薄。亦借指薄酒。 唐 皮日休 《酒中十咏·酒泉》:“玉液是浇漓,金沙乃糟粕。”
《漢語大詞典》:天骨
(1).星相家谓天庭多奇骨者,人物杰出。多指人的气度、格调而言。艺文类聚卷五十引 汉 蔡邕 《荆州刺史庾侯碑》:“视(或作“朗”)鉴出於自然,英风发乎天骨。” 唐 杨炯 《送并州旻上人诗序》:“ 旻上人 天骨多奇,神情独王。” 明 张煌言 《春心》诗:“天骨原萧散,能消许事侵。”
(2).称美诗文风骨。 宋 王安石 《寄慎伯筠》诗:“多为峭句不姿媚,天骨老硬无皮肤。”
(3).指骏马的躯干。三国志·魏志·管辂传“ 安平 赵孔曜 荐 輅 於 冀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管辂别传》曰:“然见 清河郡 内有一騏驥,拘縶后廐歷年,去 王良 、 伯乐 百八十里,不得骋天骨,起风尘。” 唐 杜甫 《天育骠骑歌》:“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
《漢語大詞典》:香艳(香豔)
亦作“ 香艳 ”。
(1).谓花木芳香艳丽。 唐 许浑 《酬杜补阙》:“柳滴圆波生细浪,梅含香艳吐轻风。”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醒酒花:“ 明皇 与 贵妃 幸 华清宫 ,因宿酒初醒,凭妃子肩同看木芍药。上亲折一枝,与妃子递嗅其艷,帝曰:‘不惟萱草忘忧,此花香艷,尤能醒酒。’”《花月痕》第四一回:“月满清光容易缺,花开香艳总难长。”
(2).旧时指内容涉及闺阁而词藻艳丽的诗文文风。《平山冷燕》第一回:“﹝天子﹞忽欣然拍案道:‘细细观之,风流香艷,果是香奩佳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九回:“这种香艷词句,必要使他流入闺阁方好。”
(3).形容女子打扮得妖媚。《花月痕》第十二回:“ 同秀 见 碧桃 一身香艷,满面春情,便如蚂蚁见羶一般倾慕起来。” 曹禺 《日出》第二幕:“你真是个杰作,又香艳,又美丽,又浪漫,又肉感!” 巴金 《新生·五月二十七日》:“电影院门口挂着香艳肉感的广告牌,摆着风流滑稽的面孔。”
见“ 香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