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收拾
(1).收聚;收集。东观汉记·淳于恭传:“﹝ 恭 ﹞家有山田橡树,人有盗取之者, 恭 助为收拾,载之归。” 五代 齐己 《送泰禅师归南岳》诗:“有兴寄题红叶上,不妨收拾别为编。”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 张氏 姑妇同刈麦,甫收拾成聚,有大旋风从西来,吹之四散。”
(2).整理;整顿。后汉书·徐防传:“收拾缺遗,建立明经。”北史·高车传:“ 蠕蠕 社崘 破败之后,收拾部落,转徙广漠之北。” 曹禺 《雷雨》第二幕:“ 四凤 ,收拾收拾零碎的东西,我们先走吧。”
(3).招纳;收容。 唐 刘禹锡 《苏州谢上表》:“收拾耆旧,尘忝班行。” 宋 王明清 《春娘传》:“吾至亲骨肉,流落失所,理当收拾。”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官政》:“后世既收拾强悍无赖者,养之以为兵。良民虽税歛略厚,而终身保骨肉相聚之乐。”
(4).收藏;收敛。 宋 王安石 《东阳道中》诗:“强将诗咏物,收拾济时心。”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九:“﹝ 嬾龙 ﹞恐怕终久有人算他,此后收拾起手段,再不试用。” 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十三章:“ 剑平 收拾起笑容说:‘我的看法正跟你相反。’”
(5).收埋。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吏人死亡,或在坏垣毁屋之下,而家羸弱不能收拾者,其以见钱穀取佣,为寻求之。”资治通鉴·汉灵帝光和元年:“ 宋后 家属并以无辜委骸横尸,不得敛葬,宜敕收拾,以安游魂。”
(6).收拢;收揽。清史稿·尚善传:“躬蹈四罪,而犹逞志角力,谬欲收拾人心,是厝薪於火而云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 尔丰 受事之初,已窥其隐患,故思潜移默运,收拾人心。” 沙汀 《退佃》:“这是个老毛病,所以药方也还是那张开过无数次的药方:收拾民心!”
(7).指烹调。《说岳全传》第二四回:“ 张保 道:‘为何把这样的菜来与我吃?’家人道:‘今日却是为了 张爷 ,特地收拾起来的。’” 老舍 《女店员》第五场:“我今天太忙,青菜还收拾得不够理想。”
(8).收割;收获。太平广记卷一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王安国:“ 安国 有麦半顷,方收拾,晨有二牛来,蹊践狼籍。” 唐 韩愈 《送张道士》诗:“霜天熟柿栗,收拾不可迟。”
(9).拘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过不多时,兵道行个牌到府来,説是奉旨犯人,把 闻参将 收拾在府狱中去了。”
(10).折磨;惩治。 元 曾瑞 《留鞋记》第一折:“又不是老亲多事把我紧收拾。” 鲁迅 《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便是‘孝’‘烈’这类道德,也都是旁人毫不负责,一味收拾幼者弱者的方法。” 老舍 《樱海集·月牙儿》:“及至我认识了警官,才一个个的收拾他们。”
(11).解脱;排除。 金 王若虚 滹南诗话卷三:“此词过处,既有‘离索餘香,收拾新愁’之语,岂復有妇人在乎?” 金 蔡伯坚 《石州慢·高丽使还日作》词:“却灧灧金尊,收拾新愁重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毕罢了牵挂,收拾了忧愁。”
(12).犹领略。 宋 文天祥 《〈孙容庵甲稿〉序》:“求其领略江山,收拾风月。” 元 钟嗣成 《凌波仙·吊施君美》曲:“ 吴 山风月收拾尽,一篇篇字字新。” 明 祝允明 《金落索·纪别》曲:“不如收拾閒风月,再休惹 朱雀桥 边野草花。”
《漢語大詞典》:肃清(肅清)
(1).犹清平。多指国家、社会安定太平,法纪严明。汉书·韦贤传:“王朝肃清,唯俊之庭,顾瞻余躬,惧秽此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二州肃清,四邦咸举。” 唐 柳宗元 《故叔父殿中侍御史府君墓版》:“初公元兄以纯深之行,端直之德,名闻於天下,官至侍御史;持斧登朝,宪章肃清。” 明 宋濂 《邹氏复姓孙氏序》:“ 大明 受命,四海肃清。”
(2).谓完全削平。 晋 孙楚 《为石仲容与孙晧书》:“师不踰时, 梁 益 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顙降闕。”北齐书·王紘传:“天下皆当肃清,岂直伪 陈 而已。” 元 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若不是 汉 三杰尽力扶持,怎能彀展封疆肃清海内?”
(3).犹整顿。通典·职官十五:“ 开元 元年,改 雍州 为 京兆府 ,置牧如故,掌宣风导俗,肃清所部。”《元典章·礼部四·儒学》:“吏民往往不循礼法,轻犯宪章,深不副朝廷肃清风俗,宣明教化之意。”
(4).指清扫。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皇都品汇》:“迓一元之来復,庆万物以更新,洒扫庭除,肃清家庙。” 徐迟 《精神分析》:“马路是这样被打扫更是这样被肃清的。”
(5).谓彻底清除坏人、坏事、坏思想等。 宋 曾巩 《襄州到任表》:“臣昨治 济南 ,最为烦剧,野有羣行之盗,里多武断之豪,驯致肃清,始熄凶残之害。”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大名 素称逋藪,民情强悍,与 内黄 毘连,凡盗案出,恒彼此为窜逃。年终两省会剿一次,为肃清之计。” 毛泽东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八:“我们应当在自己内部肃清一切软弱无能的思想。”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八章:“ 郑小蔫 告诉 小钢炮 ,后续部队已经进来,正在肃清残敌。”
(6).形容天气明朗高爽。 汉 班固 《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唐 刘禹锡 《始闻秋风》诗:“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臺。”
(7).犹冷静;冷清。 三国 魏 嵇康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之十六:“闲夜肃清,朗月照轩。” 晋 潘岳 《寡妇赋》:“奉灵坐兮肃清,愬空宇兮旷朗。”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潘岳〈述哀〉》:“殯宫已肃清,松柏转萧瑟。”
《漢語大詞典》:爬搔
(1).用爪甲轻抓。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稍醒而觉体痒,爬搔隐疹,因尔成癩。” 宋 苏轼 《贺韩丞相启》:“譬之疥癣,岂足爬搔。”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道士:“道士乃曳长者共寝,命少者立牀下为之爬搔。” 鲁迅 《朝花夕拾·〈狗·猫·鼠〉》:“桂树上沙沙地有趾爪的爬搔声。”
(2).喻整顿。 明 袁宗道 《明吏部尚书汪公墓志铭》:“ 晋公 户部尚书,总督仓场。仓场,利孔也。而主宰者率蘧庐其官,而脂泽其家,乃弊竇百如窜穴矣。公咄嗟间,爬搔殆尽,即胥隶无所庸姦。”
分類:整顿爬搔
《漢語大詞典》:组织(組織)
(1).经纬相交,织作布帛。吕氏春秋·先己曰:‘执轡如组’” 汉 高诱 注:“组读组织之组。夫组织之匠,成文於手,犹良御执轡於手而调马口,以致万里也。” 宋 欧阳修 《酬学诗僧惟晤》诗:“又如古衣裳,组织烂成文。”辽史·仪卫志二:“ 太祖 仲父 述澜 ……始置城邑,为树艺、桑麻、组织之教,有 辽 王业之隆,其亦肇迹於此乎!”
(2).织成的织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丽词雅义,符采相胜,如组织之品朱紫,画绘之著玄黄。”隋书·何稠传:“ 波斯 尝献金緜锦袍,组织殊丽,上命 稠 为之。”
(3).指诗文的造句构辞。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唐 孟郊 《出东门》诗:“一生自组织,千首大雅言。” 宋 陆游 《答邢司户书》:“退而组织古语,剽裂奇字,大书深刻,以眩世俗。” 清 黄遵宪 《陈葵献偶刻诗文序》:“ 周元公 曰:‘文所以载道也。’今人无道可载,徒欲激昂於篇章字句之间,组织纫缀以求胜,是空无一物而饰其舟车也。”
(4).安排;整顿。 元 姜个翁 《霓裳中序第一·春晚旅寓》词:“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今大夫天干琅琅,地支气昌,帝组织我阴阳,庸詎知我非符。” 清 丘逢甲 《梦中》诗:“奔驰日月无停轨,组织 河 山未就功。”
(5).构陷。犹罗织。 唐 李白 《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邀遮相组织,呵吓来煎熬。”
(6).机体中构成器官的单位,是由形态和功能相同的细胞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的。如: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7).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系统加以结合。也指所结合的集体。 毛泽东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人民靠我们去组织。 中国 的反动分子靠我们组织起人民去把他打倒。” 瞿秋白 《论大众文艺、普洛大众文艺的现实问题》:“这个俗话革命的任务,是一般文化革命的任务,一切革命的文化组织应当担负起来,而尤其是文学的革命组织。”
(8).特指中国共产党组织。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二章:“抗战以后咱的军队上来,这才又恢复起地方组织,我续上关系工作到如今。” 西戎 《女婿》:“ 青枝 对着爹的耳朵,严肃地说:‘爹,你不知道吗, 锁柱 是组织里的人,他能不积极带头吗?’”
《漢語大詞典》:整肃(整肅)
(1).整顿。 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叶令祠》:“ 白公 奔山而逝,生烹 石乞 ,迎反 惠王 ,整肃官司,退而老於 叶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 陆逊 整肃部伍,张扬声势,望 襄阳 进发。”
(2).严肃;端庄。 晋 葛洪 抱朴子·酒诫:“迟重者蓬转而波扰,整肃者鹿踊而鱼跃。”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阿耆尼国:“国无纲纪,法不整肃。”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长亭:“夜分,有少年入,衣冠整肃。” 陈毅 《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诗:“解放 寧 沪 吾道东,大军整肃胜薰风。”
(3).惩治。 周恩来 《关于美英对日和约草案及旧金山会议的声明》:“﹝ 美国 占领当局﹞释放 日本 战犯,开脱大批被整肃分子。”
《漢語大詞典》:齐整(齊整)
(1).整齐;井井有条。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 魏 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新五代史·梁书·谢彦章传:“ 晋 人望其行阵齐整,相谓曰:‘ 谢彦章 必在此也。’”《官场现形记》第六回:“金鼓齐鸣,好不齐整,好不威武。”
(2).齐全;完备。朱子语类卷一一二:“唐六典, 明皇 时所撰,虽有是书,然其建官却依此。其书却是齐整。”《金瓶梅词话》第六回:“另安排一席齐整酒肴预备。”儒林外史第十二回:“船家见他行李齐整,人物雅致,请在中舱里坐。”
(3).端正;漂亮。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据相貌容颜齐整,论文学海宇传名。”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这 胡美 生得齐整,多有人戏调他。” 清 李渔 《比目鱼·村卺》:“好新人,好新人,果然标致,真个齐整,怪不得有人看相他。”
(4).整顿;整治。后汉书·独行传·缪肜:“ 肜 深怀愤叹,乃掩户自挝曰:‘ 繆肜 ,汝脩身谨行,学圣人之法,将以齐整风俗,柰何不能正其家乎!’” 宋 苏轼 《与滕达道书》之二十:“承郡事颇烦齐整,想亦期月之劳尔。”
《漢語大詞典》:修理
(1).治理。管子·九守:“圣人因之,故能掌之。因之修理,故能长久。”
(2).谓治理得好,处理政务合宜。尹文子·大道下:“农桑以时,仓廪充实,兵甲劲利,封疆修理,强国也。”汉书·薛宣传:“为左冯翊,崇教养善,威德并行,众职修理,姦轨絶息。”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大小详要,莫不有叙,分职率属,而万事修理。”
(3).操持;料理。百喻经·观作瓶喻:“愚人亦尔,修理家务,不觉非常。”
(4).特指烹调,整治饮食。太平广记卷三八五引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崔绍》:“ 绍 问:‘此是何鱼?’家人曰:‘本买充厨膳,以郎君疾殛,不及修理。’”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酒食:“每説物无不堪喫,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尝取败障泥胡禄,修理食之,其味极佳。”
(5).处置。《敦煌变文集·舜子变文》:“缘人命致重,如何但修理他?有计但知説来,一任与娘子鞭耻。”
(6).整治,使损坏的东西恢复原来的形状、结构或功能等。东观汉记·任延传:“ 延 乃为置水官吏,修理沟渠,皆蒙其利益。”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琵琶:“ 郑 尝弹小忽雷,偶以匙头脱,送 崇仁坊 赵 家修理。” 宋 苏轼 《表忠观碑》:“昔 竇融 以 河西 归 汉 , 光武 詔右扶风修理其父祖坟塋,祠以太牢。” 曹禺 《日出》第二幕:“上次修理房子的工钱,你扣下了么?”
(7).整顿。孙子·形篇:“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三国 魏 曹操 注:“自修理以待敌之虚懈也。”
(8).训练;演习。后汉书·皇甫嵩传:“詔勑州郡修理攻守,简练器械。”
(9).撰写。 清 王韬 瓮牖馀谈·贼中悍酋记:“其姪曰 釗扬 ,奇丑,而性奸刻,识之无,为 洪 逆修理伪詔书。”
(10).修剪梳理。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一:“头上没有一根白发,修理得很整齐,油光发亮。”
《漢語大詞典》:振举(振舉)
振作;整顿。 唐 元稹 《唐故万州刺史刘君墓志铭》:“是时,贼始盛, 陈许怀汝 之众怯怯未振举。”旧唐书·裴度传:“若罢 度 官,是姦计得行,朝纲何以振举?” 明 张居正 《答苏松巡按曾公士楚言抚按职掌不同书》:“振举纲维,察举姦弊……巡按之职也。” 清 薛福成 《代曾侯相丹阳束氏族谱序》:“邇者郡邑修辑谱系,比姓相望,盖亦鳩召亡散,振举先绪之一端。”
分類:振作整顿
《漢語大詞典》:搜辑(搜輯,蒐輯)
搜求辑录。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二·莲花诗:“ 杜祁公 以厚德称,而絶句精工乃尔。诗藪·杂编搜辑殆无餘力,復遗此,因録之。”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五四:“本朝七十九科矣,搜辑科名意在斯。”自注:“八岁得旧《登科録》读之,是搜辑二百年科名掌故之始。” 刘师培 《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逸书之中,其首应搜辑者,为 晋 人、 宋 人、 齐 梁 人所撰各文章志。”
蒐輯:1.搜集。 明 吴承恩 《〈诸史将略〉序》:“尝欲蒐辑往牒汇为一书,以考昔人经武之略。”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三姑》:“余案头《东坡集》,乃 蜀 中新刻本,蒐辑虽富,恐不尽可信也。”
(2).整顿。新唐书·王绍传:“自 张愔 后,兵骄难治, 绍 蒐辑军政,推诚示人。”
《漢語大詞典》:申饬(申飭)
(1).整饬;整顿。 汉 刘向 说苑·修文:“脩德束躬,以自申飭,所以检其邪心,守其正意也。”
(2).告诫。宋史·田锡传:“伏愿申飭将帅,慎固封守,勿尚小功。” 清 曾灿 《将立夏戒仆子亟治所田》诗:“岂敢自暇豫,徒以烦申飭。”
(3).饬令;指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二年:“请申飭监司、郡守,自今所属闕官,以次摄事,勿得差非见任官。”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 籜石 请釐正 尧陵 两疏,最为迂宂。奉旨申飭,可不録。”
(4).斥责。《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元普 ﹞遂将众管事人一一申飭,并妻姪 王文用 也受了一番呵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三回:“学院恼了,传了 弥轩 去,当堂核对笔迹,对明白了,把他当面痛痛的申飭一番。” 郭沫若 《断断集·〈资本论〉中的王茂荫》:“ 王茂荫 在严受申饬之后的第四天被调为兵部右侍郎。”
《漢語大詞典》:振肃(振肅)
(1).受震动而敬慎。晋书·温峤传:“散骑常侍 庾敳 有重名,而颇聚敛, 嶠 举奏之,京都振肃。”北齐书·文襄帝纪:“时人虽闻器识,犹以少年期之,而机略严明,事无凝滞,於是朝野振肃。”旧唐书·韦虚心传:“所在官吏振肃,威令甚举,中外以为标準。”
(2).犹整顿。 宋 王禹偁 《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制》:“门下坐霜臺而司臺宪,振肃王纲;践黄阁以持衡,缉熙帝载。”
(3).整齐严肃。 明 刘基 《御史中丞诰》:“纪纲振肃,立标準於百司。”
《漢語大詞典》:振顿(振頓)
(1).振作。 明 张三光 《蒋石原先生传》:“虽仓卒倥傯,一遇该博方闻之士,必振顿精神,从容叩答。”
(2).整顿。 清 王韬 《平贼议》:“今欲收治民之效,莫如汰冗员,澄官方仕途之肃,即所以振顿纪纲也。”
分類:整顿振作
《漢語大詞典》:振饬(振飭)
整顿。 明 归有光 《三途并用议》:“故欲振飭吏治,莫若清其源而无壅之。”明史·李邦华传:“军府新立,庶务草创, 邦华 至,极力振飭, 津门 军遂为诸镇冠。”
分類:整顿
《漢語大詞典》:修敕
亦作“ 修勅 ”。
(1).整饬;整齐。 汉 张衡 《东京赋》:“西登 少华 ,亭候修勑。” 晋 傅玄 《辟雍乡饮酒赋》:“宾主百拜,贵贱修勅。”
(2).整顿。后汉书·冯异传:“诸将非不健鬭,然好虏掠。卿本能御吏士,念自修勑,无为郡县所苦。”
《漢語大詞典》:申敕
亦作“ 申勅 ”。
(1).告诫。汉书·成帝纪:“公卿申敕百寮,深思天诫,有可省减便安百姓者,条奏。”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臣﹞欲遵 伊 周 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驛申勑,不得迫近輦舆,而 济 遽入陈间,以致大变。”晋书·李憙传:“其申敕羣僚,各慎所司,宽宥之恩,不可数遇也。” 清 黄宗羲 《馀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当事每每以空言申勑,安得如 汪守 者而与之讲济世之事乎?”
(2).敕命;宣示诏令。 汉 蔡邕 《陈留太守胡公碑》:“灵柩将窆,申敕脩仪。”一本作“ 申勑 ”。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申敕郡国,贡士以经学为先。” 南朝 梁武帝 《申敕诸州讯狱诏》:“可申勅诸州,月一临讯,博询择善,务在确实。” 宋 苏辙 《再催行役法札子》:“伏乞更加申敕,速令详议,立成定法,以时行下取进止。”
(3).整饬;整顿。 宋 王安石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兵士杂於疲老,而未尝申勑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