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挑剔
(1).拨动;拨弄。 唐 姚合 《天竺寺殿前立石》诗:“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元 萨都剌 《灯草》诗:“但勤挑剔不惮劳,万炬金莲红药院。” 沙汀 《龚老法团》:“他照例抽来一根香签,挑剔着烟哨里的烟粪。” 鲁迅 《彷徨·孤独者》:“那地方的几个绅士所办的《学理周报》上,竟开始攻击我了,自然是决不指名的,但措辞很巧妙,使人一见就觉得我是在挑剔学潮。”
(2).过分指摘细微差错。 明 朱国桢 《高先生墓志铭》:“有冷语挑剔者,余等皆偁疾不出。”《官场现形记》第三五回:“现在开了这个大门,以后尽多尽用,部里头还能再来挑剔我们吗?” 何为 《第二次考试》:“这些考试委员和旁听者在评选时几乎都带着苛刻的挑剔神气。”
(3).指点。朱子语类卷七八:“某尝欲作説,竟不曾成,如制度之属,祗以疏文为本,若其他未稳处,更与挑剔,令分明,便得。”五灯会元·黄山轮禅师法嗣·郢州桐泉禅师:“‘请师挑剔。’师曰:‘攂鼓转船头,棹穿波里月。’”景德传灯录·郢州桐泉山和尚作“挑揥”。
(4).书法中由下而上的一种笔划。 宋 姜夔 续书谱·真:“挑剔者,字之步履,欲其沉实。 晋 人挑剔,或带斜拂,或横引向外,至 颜 柳 始正锋为之。”
《漢語大詞典》:挑动(挑動)
(1).撩拨逗引;拨动。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以琴心挑之” 唐 颜师古 注:“寄心於琴声,以挑动之也。”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谁知人心不同,到挑动了家长的一个机括,险些儿送了 秀童 的性命。”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二一:“他跨进家里的门槛以前,早打定主意设法和她离婚,提不出啥理由来,就有意挑动她的感情。”
(2).开挖,疏浚。元史·河渠志三:“先是岁庚寅, 河 南北童謡云:‘石人一隻眼,挑动 黄河 天下反。’”
(3).挑拨煽动。如:挑动武斗。
(4).指向上掀扬的动作。 赵树理 《三里湾·三个场上》:“他有点不服劲,挥着桑杈增加了挑动的次数, 黄大牛 挑一下他便挑两下。”
《漢語大詞典》:摆弄(擺弄)
(1).摇动。 唐 韩愈 《镇州初归》诗:“别来杨柳街头树,摆弄春风只欲飞。”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关大妈》:“可四周静悄悄地,不见个人影,风仍在摆弄那一片野草。”
(2).拨动;把玩。红楼梦第六七回:“将那些东西一件一件拿起来,摆弄着细瞧。” 杨朔 《前进,钢铁的大军》:“有些工人学生像摆弄母亲给他们的玩具似的,抱着炮颈坐在上边。”
(3).装弄。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张生 心迷,着色事破了八关戒。佛名也不执,旧时敦厚性都改,抖搜风狂,摆弄九伯,作怪!作怪!”
(4).处置;捉弄。红楼梦第八十回:“﹝ 金桂 ﹞一面隐忍,一面设计摆弄 秋菱 。” 杨朔 《红花草》:“谁像你,总是羞羞答答的,由着人摆弄。”
(5).修理;对付。 滕鸿涛 《小城忆旧》:“东边的远方信号灯灭了,我算计你摆弄不了它。” 陈登科 《风雷》第一部第十二章:“ 赵建春 在区里是最难摆弄的一个人。”
(6).卖弄,炫耀。 王统照 《鬼影》:“他倒似乎是熟人一般,不住声口地叙说他的事业,摆弄着他在洋场中替外国人办事的阔绰。”
《漢語大詞典》:枨拨(棖撥)
触动;拨动。文选·谢惠连〈祭古冢文〉:“刻木为人,长三尺,可有二十餘头,初开见,悉是人形,以物棖拨之,应手灰灭。” 李善 注:“南人以物触物为棖也。” 唐 陈子昂 《窅冥君古坟记铭序》:“初开时文彩可见,及棖拨之,应手灰灭。”
分類:触动拨动
《漢語大詞典》:剔拨(剔撥)
(1).犹点拨,开导。朱子语类卷十六:“才剔拨得有些通透处,便须急急躡踪趲乡前去。”《醒世姻缘传》第二三回:“这两个学生将来是两个大器,正该请一个极好的明师剔拨他方好。”
(2).拨动。 萧军 《羊·货船》:“大个子翻扬着铁锨;一刻又用长长的钢钩在两张贪婪的嘴里剔拨着,搅动着。”
《漢語大詞典》:掁拨(掁撥)
碰撞;拨动。 唐 杜甫 《四松》诗:“所插小藩篱,本亦有隄防;终然振拨损,得愧千叶黄?” 唐 寒山 《诗》之一四三:“塚破压黄肠,棺穿露白骨。欹斜有瓮瓶,掁拨无簪笏。”
分類:碰撞拨动
《漢語大詞典》:拨拉(撥拉)
(1).拨动。 浩然 《石山柏》:“ 吴士先 不再吱声了,弯腰蹲在地下,一劲用铁钩子拨拉炉子里的火炭。” 峻青 《海啸》第二章:“ 老宫 拨拉开迎春藤,身子往里一钻就不见了。”
(2).抚摸。 郭澄清 《大刀记》第六章:“‘呀!你这学生真糟糕!’ 永生 拨拉着 小勇 那粉红油亮的小脸蛋儿说。” 王命夫 冯不异 《离婚前奏曲》:“身后头有人拨拉我的脖梗子。”
(3).琢磨。 童边 《新来的小石柱》:“真的没事儿吗?你心里再拨拉拨拉。”
(4).打发;拉扯。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四章:“他把盯着他的 宁二子 拨拉开,说:‘ 二子 ,你要求入党?好事,好事!你可向支部提了没有?’” 浩然 《机灵鬼》:“他把队里养的三四头老八口的驴,从群里拨拉出来。”
(5).指手脚拍打着的动作。 梁斌 《播火记》二九:“他躺在屋顶上乱滚,鼻涕眼泪顺着鼻梁流下来,手脚四肢在地上打着拨拉,说:‘不,不走。’”
《漢語大詞典》:撩拂
拨动。 沙汀 《祖父的故事》:“他伸手向衰黄的草丛撩拂着,但还没有揪住。”
分類:拨动
《漢語大詞典》:挑灯(挑燈)
拨动灯火,点灯。亦指在灯下。 唐 岑参 《邯郸客舍歌》:“ 邯郸 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 宋 秦观 《次韵公闢闻角有感》:“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 许武 日则躬率童僕,耕田种圃,夜则挑灯读书。” 秦牧 《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如果我们在夜里挑灯闲谈,是可以谈它整个晚上的。”
分類:拨动灯火
《漢語大詞典》:鸣弦(鳴弦,鳴絃)
亦作“ 鸣絃 ”。
(1).论语·阳货:“子在 武城 ,闻弦歌之声。”原谓 子游 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后以“鸣弦”泛指官吏治政有道,百姓生活安乐。后汉书·循吏传赞:“一夫得情,千室鸣弦。” 李贤 注:“一夫谓守长也。千室谓黎庶。言上得化下之情,则其下鸣弦而安乐也。” 宋 曾巩 《送韩玉汝使两浙》诗:“使传东驰下九天,此邦曾屈试鸣弦。”
(2).拨动琴弦,使之作响。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援琴鸣弦发清音,短歌微吟不能长。”
(3).指琴瑟琵琶等弦乐器。 晋 陶潜 《闲情赋》:“仰睇天路,俯促鸣絃。” 南朝 梁简文帝 《戏赠丽人》诗:“但歌聊一曲,鸣弦未息张。” 唐 杨炯 《和郑校仇内省眺瞩思乡怀友》:“頽风暌酌羽,流水旷鸣絃。” 清 褚人穫 《坚瓠秘集·李近楼琵琶》:“《耳谭》载京师瞽者 李近楼 ,籍锦衣千户,善琵琶,能左右手。弹新声古曲,无不絶妙,平生羈愁哀怨,及人己胸中事,皆於鸣弦铁拨发之,令人髮上指,泪交下。”
(4).指弓弦。 唐 李白 《秋猎孟诸夜归》诗:“骏发跨名驹,雕弓控鸣弦。”
《漢語大詞典》:发机(發機)
(1).拨动弩弓的发矢机。孙子·势:“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彍弩,节如发机。” 张预 注:“如弩之张,势不可缓;如机之发,节不可远。”《淮南子·原道训》:“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 高诱 注:“机,弩机关。” 唐 孟迟 《寄浙右旧幕僚》诗:“巨拳岂为鸡挥肋,强弩那因鼠发机。” 宋 梅尧臣 《蔡君谟示古大弩牙》诗:“发机高下在分刻,今人妄射功仍赊。” 清 梅曾亮 《上某公书》:“ 太史公 曰:‘人能弘道,无如命何。’……其操之也若发机,其纵之也若委衣,此则命无如人何耳。”
(2).指供发动的机关;也指发动机关。后汉书·张衡传:“﹝候风地动仪﹞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3).开始行动的时机。隋书·梁士彦传:“自恃元功,甚怀怨望,遂与 宇文忻 、 刘昉 等谋作乱。将率僮僕,於享庙之际,因车驾出,图以发机。”
(4).启发机杼。多指诗文的构思和布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半山老人三》:“《雪浪斋日记》云: 陆龟蒙 以‘二酋’对‘六丁’, 荆公 以‘三甲’对‘六丁’,发机自 陆子 也。”
(5).施展机谋。 元 李文蔚《圯桥进履》第二折:“豪俊之才,发机用智,逆者难从,顺者易晓。”
(6).显示机微的迹象。 清 戴名世 《儿易序》:“举凡天地之闔闢,日月之晦明,世运之升降,人事之数,古今之变皆具:而发机於筮焉。”
《漢語大詞典》:清弦(清絃)
指琴瑟一类的弦乐器。拨动其弦,则发出清亮的乐音。 晋 郭璞 《游仙》诗之三:“中有冥寂士,静啸抚清絃。” 南朝 宋 鲍照 《代朗月行》:“靚粧坐帐里,当户弄清絃。” 唐 陈子昂 《薛大夫山亭宴序》:“斟緑酒,弄清絃。”
《漢語大詞典》:发策(發策)
(1).发出策问。古代考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弘 置 朔方 之便。发十策, 弘 不得一。” 颜师古 注:“言其利害十条, 弘 无以应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主文者侍中 刘霄 ,故 辽 官,降於 金 ,愤 宋 助伐 金 ,发策,问 宋上皇 无道, 少帝 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詆毁。”
(2).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
(3).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軫之域,去而復来, 汉 必再受命,福归有德。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太卜、太祝,共居宫府之中,铸言必坚,发策尤秘,敷陈古往之训,调剂穷变之局,世説有本,取信自徵。”
《漢語大詞典》:拨动
翻动某物微粒或部分的相对位置。例如:用拨火棍拨动壁炉的柴火,使它重新燃烧。
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例如:他用姆指拨动烟斗。
《漢語大詞典》:画灰(畫灰)
(1).用棍在灰中拨动。 宋 苏轼 《寄馏合刷瓶与子由》诗:“寄君东阁闲蒸栗,知我空堂坐画灰。”
(2).作为暗自思考或秘密议事的辅助方式。 前蜀 贯休 《秋寄李频使君》诗之二:“留客朝尝酒,忧民夜画灰。” 宋 陆游 《南唐书·宋齐丘传》:“﹝ 烈祖 ﹞独与 齐丘 议事,率至夜分。又为高堂,不设屏幛,中置灰炉而不设火。两人终日拥炉画灰为字,旋即平之。” 明 张煌言 《癸巳除夕》诗:“无情天地犹擐甲,有意山川独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