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准算  拼音:zhǔn suàn
抵价、折算。《警世通言。卷三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既写之后,这产业就不许你卖与他人。及至准算与他,他又要减你的价钱。」也作「准折」。
分類:折算
《國語辭典》:逆折  拼音:nì zhé
倒折回旋。汉。司马相如〈子虚上林赋〉:「横流逆折,转腾潎洌。」唐。李白〈蜀道难〉:「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國語辭典》:折价(折價)  拼音:zhé jià
1.把实物折算成现金。如:「折价变卖」。
2.以折扣、减价等方式销售。如:「债券折价发行」、「凭此截角至本店消费,可折价五十元。」
《國語辭典》:折兑(折兌)  拼音:zhé duì
按甲物的成色分量折算兑换乙物或现金。《宋史。卷一八一。食货志下三》:「中书议陕西盐钞,出多虚钞,而盐益轻,以钞折兑粮草,有虚抬边籴之患。」
分類:折算调换
《漢語大詞典》:配钱(配錢)
指实物租税折算为钱征收。新唐书·食货志二:“量土地沃瘠,物产多少为二等,州等下者配钱少,高者配钱多。”新唐书·食货志二:“百姓本出布帛,而税反配钱,至输时復取布帛,更为三估计折,州县升降成姦。”
《漢語大詞典》:算银(算銀)
谓折算银两。
分類:折算银两
《漢語大詞典》:扣算
按一定数额折算或结算。《元典章·户部一·官吏添支俸给》:“其餘内外官吏俸一十两以下人员,依 大德 三年添支小吏俸米例,每一两与米一斗,十两以上至二十五两每员支米一石,餘上之数每俸一两与米一升扣算给付。”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 王定 讨帐,不觉三月有餘,三万银帐,都收完了。公子把底帐扣算,分釐不歉。” 瞿秋白 《饿乡纪程》九:“外交部一定要在公费内扣算的。”
《漢語大詞典》:丁折
清 代把人丁税折算银钱匀入田赋中一并收取的制度。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书河南府施志后:“ 安溪 李光坡 《皋文编》《答邑侯书》云:‘通计丁额折银,匀田亩之内,万一行之既久,大农方牧忘併丁於粮之制,谓未有丁折,而復丁折之条,则万世之害,实由於此。’”
《漢語大詞典》:标准煤耗率
简称“标准煤耗”。将不同发热量的各种煤统一折算成发热量为29308千焦/千克的“标准煤”后算得的煤耗率。主要用于在燃用不同煤种的各个发电厂之间进行热经济性比较。
《漢語大詞典》:入价(入價)
谓将应缴纳的粮米、军马以现银平价折算,而缴纳官库。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马之入价也,漕之改折也,虽一时之便,而非立法之初意也。太僕之马价,原为江南有不宜马之地而入价,於北地市之也。漕粮之改折,亦为一时凶荒之极,米价腾涌而入价,以俟丰年之补糴也。”
《漢語大詞典》:廪银(廩銀)
指在学生员向官府领取的折算成银两的膳食津贴。《六部成语·户部》有廪银目,原注曰:“诸生应领廪米,折银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