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结发(結髮)
(1).束发。古代男子自成童开始束发,因以指初成年。史记·李将军列传:“且臣结髮而与 匈奴 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三四:“自言 幽 燕 客,结髮事远游。” 宋 辛弃疾 《满江红》词:“想 王郎 ,结髮赋从戎,传遗业。” 清 姚鼐 《连日清斋写佛经偶作数句》诗:“结髮慕胜因,而復役人事。”
(2).成婚。古礼。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故称。 汉 苏武 之三:“结髮为夫妇,恩爱两不疑。” 唐 孟云卿 《古别离》诗:“结髮年已迟,征行去何早。” 清 陈梦雷 《青青河畔草》诗:“结髮与君知,相要以终老。”
(3).指妻子。后亦指元配。隶释·汉国三老袁良碑:“羣司以君父子,俱列三臺,夫人结髮,上为三老。”北史·后妃传下·齐冯翊太妃郑氏:“妃是王结髮妇,常以父母家财奉王。”《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冯公 又问:‘令孺人何姓?是结髮还是再娶?’”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一章:“他知道他哥是婆娘当家,自己做不得主。这不是他哥的结发妻子。”
《漢語大詞典》:有亲(有親)
成婚;结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那 韩子文 虽是满腹文章,却当不过家道消乏,在人家处馆勉强糊口,所以年过二九,尚未有亲。”《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外甥女如此长成了,不知曾受聘否?本不该如此説,但犬子尚未有亲,姊夫若不弃,做个中表夫妻也好。”
《漢語大詞典》:成姻
成婚。 宋 曾巩 《与王深甫书》:“去年第二妹嫁 王补之 者,不幸疾不起,以二女甥失其所依,而 补之 欲继旧好,遂以娣妹归之,此月初亦已成婣。”
分類:成婚成姻
《漢語大詞典》:一昏
(1).犹言一晚。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六四:“一日復一朝,一昏復一晨。”
(2).犹成婚。昏,“ 婚 ”的古字。《诗·召南·草虫》“亦既见之,亦既覯止,我心则降” 唐 孔颖达 疏:“言既覯谓已昏者,谓已经一昏,得君子遇接之故也。”
分類:成婚
《漢語大詞典》:合室
犹成婚。国语·鲁语下:“今以诗合室,歌以咏之,度於法矣。” 韦昭 注:“合,成也。” 汉 焦赣 《易林·涣之泰》:“男女合室,二姓同食。婚姻孔云,宜室我家。”
分類:成婚
《漢語大詞典》:成房
犹成婚。《金瓶梅词话》第八五回:“死鬼把他当心肝肺肠儿一般看待,説一句听十句,要一奉十,正经成房立纪,老婆且打靠后。”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五:“ 湖广 又有 承天府 景陵县 一个人家,有姑嫂两人。姑未嫁出,嫂也未成房。”
分類:成婚
《漢語大詞典》:结帨(結帨)
(1).古代嫁女仪式之一。仪礼·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宫事。’” 郑玄 注:“帨,佩巾。” 晋 皇甫谧 《女怨》诗:“施衿结帨,三命丁寧。”
(2).指成婚。 唐 独孤及 《唐故虢州宏农县令天水赵府君墓志》:“夫人 河南 独孤氏 ……结帨宜室四十有四载。” 明 朱鼎《玉镜台记·下镜》:“结帨未堪承母命,觉含羞。”参见“ 结縭 ”。
分類:成婚仪式
《漢語大詞典》:结缡(結縭)
亦作“ 结褵 ”。
(1).古代嫁女的一种仪式。女子临嫁,母为之系结佩巾,以示至男家后奉事舅姑,操持家务。诗·豳风·东山:“亲结其縭,九十其仪。” 毛 传:“母戒女,施衿结帨。”后汉书·马援传:“施衿结褵,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俟长成,求偶嫁之,止请夫人亲结褵,以主其婚。”
(2).指男女结婚。 唐 乔知之 《杂曲歌辞·定情篇》:“由来共结褵,几人同匪石。” 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三折:“现如今 桃源 好结縭,问甚么瓜田不纳履。”红楼梦第一○九回:“可怜一位如花似月之女,结褵年餘,不料被 孙 家揉搓,以致身亡。” 庞树柏 《鹣鹣行为邑中贞烈严毛氏作》诗:“佳期正三五,催粧可结褵。”
《漢語大詞典》:交欢(交歡,交懽)
亦作“ 交驩 ”。亦作“ 交懽 ”。
(1).谓与人结交而取得对方的欢心。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君何不交驩太尉,深相结?”
(2).泛指结好。 南朝 陈 徐陵 《为陈主答周主论和亲书》:“二境交欢,俱饗多福。” 郭沫若 《蔡文姬》第一幕:“ 羌 胡 蹈舞呵共讴歌,两国交欢呵罢兵戈。”
(3).一齐欢乐。《孔子家语·好生》:“君子之狎,足以交欢;其庄,足以成礼。” 三国 魏 嵇康 《赠秀才入军》诗之五:“旨酒盈樽,莫与交欢。” 明 陈所闻 《懒画眉·王明府云池命歌者携酒桃花下》曲:“溪边杖履驀相逢,交懽旋剖床头瓮,歌尽桃花扇底风。”
(4).指男女成婚或欢合。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见一女子,云号 金枝公主 ,年可十四五,儼若神仙,交欢之礼,颇亦明显。”《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晚间, 吴氏 出来,道士进来,只把孝堂魂床为交欢之处,一发亲密了。”《金瓶梅词话》第八二回:“二人就在院内櫈上,赤身露体,席枕交欢,不胜繾綣。”
《漢語大詞典》:偶成
配成婚姻。 元 白朴 《东墙记》第二折:“你待教媒人偶成……俺姐姐念旧盟,想旧情,何须媒证?”
(1).偶然成功。 宋 韩琦 《别录》:“某平生仗孤忠以进,每遇大事,即以死自处,幸而不死,事皆偶成,实天扶持,非某所能也。”
(2).偶然写成。多用于诗词题中。如 唐 白居易 有《分司洛中多暇数与诸客宴游醉后狂吟偶成十韵》诗, 宋 曾觌 有《木兰花慢·长乐台晚望偶成》词。
《漢語大詞典》:束刍(束芻)
(1).捆草成束。《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芻,三星在隅。”新唐书·忠义传中·张巡:“明日贼攻城,设百楼, 巡 栅城上,束芻灌膏以焚焉。”一说,喻男女成婚。参见“ 束薪 ”。
(2).成束的草。宋史·荆罕儒传:“ 罕儒 令人负束芻径趋 太原 城,焚其东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潍水狐:“驴之为物庞然也……倘执束芻而诱之,则帖耳辑首,喜受羈勒矣。”
(3).后汉书·徐穉传:“及 林宗 有母忧, 穉 往弔之,置生芻一束於庐前而去。”后因以“束芻”称祭品。 明 李东阳 《望狄梁公祠用前韵》:“寄远束芻谁与致,衝寒瘦马不胜骑。” 明 袁宏道 《哭江进之》诗序:“乙巳秋,闻 进之 兄卒于 蜀 ……欲躬致束芻,值有邑乘之役,素车白马,未卜何日。”
《漢語大詞典》:束薪
(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 清 朱鹤龄 《广志》诗:“兰艾同荣,望秋则槁。虽在束薪,终是芳草。”
(2).比喻男女成婚。《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马瑞辰 通释:“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此‘束薪’、‘束芻’、‘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3).捆柴。 唐 皮日休 《樵子》诗:“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 陆游 《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糴米续晨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
《漢語大詞典》:束薪
(1).捆扎起来的柴木,一捆薪柴。《诗·王风·扬之水》:“扬之水,不流束薪。”汉书·朱买臣传:“﹝ 买臣 ﹞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 明 刘基 《郁离子·天地之盗》:“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 清 朱鹤龄 《广志》诗:“兰艾同荣,望秋则槁。虽在束薪,终是芳草。”
(2).比喻男女成婚。《诗·唐风·绸缪》:“绸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马瑞辰 通释:“诗人多以薪喻婚姻……此‘束薪’、‘束芻’、‘束楚’,《传》谓‘以喻男女待礼而成’是也。”
(3).捆柴。 唐 皮日休 《樵子》诗:“束薪白云湿,负担春日暮。” 宋 陆游 《园中晚饭示儿子》诗:“涧底束薪供晚爨,街头糴米续晨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甄后:“乃束薪爇火,抛阶下。瞬息烟蔽房屋,对面相失。”
《漢語大詞典》:嫁娶
亦作“ 嫁取 ”。
(1).谓嫁女与娶妇。《韩诗外传》卷四:“有无相贷,饮食相招,嫁娶相谋,渔猎分得。”汉书·地理志下:“ 太原 、 上党 又多 晋 公族子孙……嫁取送死者奢靡。” 颜师古 注:“取,读曰娶。”
(2).泛指男女成婚。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治家:“近世嫁娶,遂有卖女纳财,买妇输绢,比量父祖,计较錙銖,责多还少,市井无异。”又指出嫁。《玉台新咏·古乐府〈皑如山上雪〉》:“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漢語大詞典》:造舟
周文王 成婚时,曾并船为桥,纳聘于 渭水 。《诗·大雅·大明》:“大邦有子,俔天之妹。文定厥祥,亲迎于 渭 。造舟为梁,不显其光。” 朱熹 集传:“文,礼;祥,吉也。言卜得吉而以纳币之礼,定其祥也。造,作;梁,桥也。作船於水,比之而加版於其上,以通行者,即今之浮桥也。传曰: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 张子 曰:造舟为梁, 文王 所制,而 周 世遂以为天子之礼也。”后因以指以顺序并列舟船。文选·张衡〈东京赋〉:“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薛综 注:“造舟,以舟相比次为桥也。” 唐 王邱 《法藏禅师塔铭序》:“有 随信行禪师 与在世造舟为梁,大开普敬认恶之宗,将药破病之説。”一说,为聚集舟船。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诗造舟为梁解》:“注家説造舟为比舟,其义诚是,然造训为比,古书训詁未见。余谓造当读为聚,造舟谓聚合其舟也。古音聚在侯部,造在幽部,二部音近,故造聚可通作。”亦特指帝王迎婚。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诗造舟为梁解》:“注家説造舟为比舟,其义诚是,然造训为比,古书训詁未见。余谓造当读为聚,造舟谓聚合其舟也。古音聚在侯部,造在幽部,二部音近,故造聚可通作。”亦特指帝王迎婚。晋书·后妃传序:“是以哲王垂宪,尤重造舟之礼;诗人立言,先奬《葛覃》之训。”
《漢語大詞典》:两姓(兩姓)
结成婚姻关系的两家。南齐书·礼志上:“夫人伦之始,莫重冠婚,所以尊表成德,结欢两姓。”《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元来 唐 时衣冠人家,婚礼极重。合卺之夕,凡属两姓亲朋,无有不来的。” 清 余怀 《〈板桥杂记〉小引》:“五伦之外,无妨别缔良缘;两姓之餘,到处可逢佳偶。”
《漢語大詞典》:成婚
亦作“ 成昏 ”。
(1).结婚。左传·桓公三年:“会于 嬴 ,成昏于 齐 也。”《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 宋 陆游 《岳池农家》诗:“买花西舍喜成婚,持酒东邻贺生子。” 清 冯桂芬 《孝妇单孺人家传》:“﹝孺人﹞遂养於妇家,年十有六成昏。”
(2).指结成姻亲。三国志·魏志·张邈传:“ 沛 相 陈珪 恐 术 布 成婚,则 徐 扬 合从,将为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