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非意
(1).犹言出乎意外。 唐 陈玄祐 《离魂记》:“ 宙 非意所望,欣跃特甚。”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吕玉 道:‘我若贪了这二百两非意之财,怎勾父子相见。’”明史·列女传二·杨玉英:“﹝ 杨玉英 ﹞许字 官时中 。 时中 有非意之狱,父母改受他聘。”
(2).恶意。 宋 司马光 《叙清河郡君》:“君性和柔敦实……人虽以非意侵加,默而受之,终不与之辨曲直。”参见“ 非意相干 ”。
分類:恶意
《漢語大詞典》:非意相干
恶意相犯;无故寻衅。晋书·卫玠传:“ 玠 尝以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故终身不见喜愠之容。”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壶史:“将午,当有匠饼者负囊而至。囊中有钱二千餘,而必非意相干也。可闭门,戒妻孥勿轻应对。”
《漢語大詞典》:他肠(他腸)
异心;恶意。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卫綰 ﹞有功,常让他将。上以为廉,忠实无他肠,乃拜 綰 为 河间王 太傅。”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上:“ 安禄山 恩宠寖深,上前应对,杂以谐謔,而贵妃常在坐……虽 林甫 养有之,而 国忠 激怒之,然其他肠有所自也。” 清 戴名世 《先大人诗序》:“先君为人醇厚忠谨,无他肠,顾内自忧思刻苦,竟以终其身。”
分類:异心恶意
《漢語大詞典》:无恶(無惡)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
《漢語大詞典》:善良
和善,心地好。亦指和善而不怀恶意的人。礼记·学记:“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 孔颖达 疏:“良亦善也。又能招求善良之士。” 唐 韩愈 《争臣论》:“ 晋 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 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駑,来为是州,除其姦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 匈奴 底层的既聪明又善良的人。”
《漢語大詞典》:异心(異心)
亦作“异心”。
(1).二心;叛离的意图。左传·昭公三十一年:“若得从君而归,则固臣之愿也,敢有异心?”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今诸侯无异心,百姓无怨气。”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盖 準 为人忠亮自信,固无异心。”《说岳全传》第十三回:“ 王善 兵强将勇,久蓄异心。”
(2).特指歹心,坏念头。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二篇三:“﹝偷营﹞这是在夜半更深乘着别人睡熟了要想去亵渎他的一种勾当……就是 吴尚之 咧,在当时也有人向他起过异心的。”
(3).想法不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晋 葛洪 抱朴子·交际:“或憎爱异心,或盛合衰离。” 唐 韩愈 《与崔群书》:“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
(4).坏心,恶意。荀子·大略:“ 曾子 食鱼,有餘,曰:‘泔之。’门人曰:‘泔之伤人,不若奥之。’ 曾子 泣涕曰:‘有异心乎哉!’伤其闻之晚也。” 杨倞 注:“ 曾子 自伤不知以食餘之伤人,故泣涕深自引过,谢门人曰:‘吾岂有异心故欲伤人哉!’”
《漢語大詞典》:恶意(惡意)
不良的居心;不好的用意。汉书·王莽传下:“﹝ 王莽 ﹞疑 临 有恶意,不令得会丧。”三国志·魏志·张鲁传:“ 鲁 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鋭锋,非有恶意。寳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儿女英雄传第五回:“呔!我将酒敬人,并无恶意,怎么你酒也泼了?”
《漢語大詞典》:攻击(攻擊)
(1).进攻打击。史记·秦始皇本纪:“ 周 文武 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讎。” 唐 武元衡 《塞下曲》:“白露溼铁衣,半夜待攻击。”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十章:“师决定派出一个团到敌人侧后方协同兄弟部队一部份进行攻击。”
(2).恶意指摘。后汉书·贾逵传:“诸儒内怀不服,相与排之……从是攻击《左氏》,遂为重讎。”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三:“不待 章蔡 復用,诸贤固已自相攻击而去矣。” 巴金 《寒夜》十八:“为什么这两个他所爱而又爱他的女人必须像仇敌似地永远互相攻击呢?”
(3).犹碰击。 前蜀 贯休 《冬末病中作》诗之二:“胸中有一物,旅拒復攻击,向下还上来,唯疑是肺石。”
《漢語大詞典》:眼毒
(1).眼尖;眼力强。 宋 杨万里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诗之一:“诗人眼毒已先见,却旋褰云作翠幃。” 元 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二折:“兄弟,你好眼毒也!你怎生便认的出来?”
(2).方言。恶意的目光。如:你在这里也要惹人厌,招人的眼毒。
《漢語大詞典》:无慝(無慝)
无恶意;不变心。左传·闵公二年:“偏躬无慝……又何患焉?”左传·襄公十一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诸侯无慝,君之灵也,二三子之劳也,臣何力之有焉?”
分類:恶意变心
《漢語大詞典》:歹意
恶意,坏心眼。 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二折:“如今把 尉迟恭 下在牢中也,诬言 敬德 有二心,生歹意。” 清 李渔 《巧团圆·迭骇》:“他纵有歹意,将奈我何,郎君不必多心。” 巴金 《雨》七:“别人听见也许会加一番恶意的解释,反倒把我的好心变成歹意了。”
分類:恶意心眼
《漢語大詞典》:险肤(險膚)
谓恶意中伤的谣传之言。书·盘庚上:“今汝聒聒,起信险肤,予弗知乃所讼。” 孔颖达 疏:“起信险肤者,言发起所行,专信此险伪肤受浅近之言,信此浮言,妄有争讼。” 孙星衍 疏:“起者, 高诱 注吕氏春秋云:‘兴也。’险者,广雅·释詁云:‘衺也。’説文有‘憸’,云:‘詖也。’险声近憸。肤者,广雅·释詁云:‘传也。’讼者,説文云:‘争也。’言羣臣讙言拒善,而兴信邪险肤传之语。” 宋 李纲 《与张子公舍人书》:“且如来书所諭数事,皆是以无为有,唱为险肤之説。”
《漢語大詞典》:侮蔑
见“ 侮蔑 ”。
《漢語大詞典》:硬撅撅
很硬的样子(含厌恶意)
分類:厌恶恶意
《漢語大詞典》:灰不溜丢
形容灰色(含厌恶意)
形容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难堪,情绪低落。例如:他挨了顿批,灰不溜丢地回来了。
《漢語大詞典》:为好成歉(爲好成歉)
做好事反被当作恶意。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贤姪千里相送小娘子,虽则美意,出于义气,傍人怎知就里,见你少男少女一路同行,嫌疑之际,被人谈论,可不为好成歉,反为一世英雄之玷?”《醒世恒言·陈多寿生死夫妻》:“有心好到底了,休得为好成歉,从长计较,不如把媳妇庚帖送还他家,任他别缔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