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含恨  拼音:hán hèn
心中怀著怨恨。《红楼梦》第一五回:「那秦钟与智能百般不忍分离,背地里多少幽期密约,俱不用细述,只得含恨而别。」
分類:含恨怀恨
《國語辭典》:衔恨(銜恨)  拼音:xián hèn
含恨。《三国志。卷四六。吴书。孙策传》:「策昔曾诣康,康不见,使主簿接之。策尝衔恨。」《儒林外史》第一二回:「这仇人已衔恨十年,无从下手。」
分類:含恨怀恨
《漢語大詞典》:衔愤(啣憤)
见“ 衔忿 ”。
怀恨。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邢子仪:“曾有邻妇夜奔,拒不纳。妇啣愤去,譖诸其夫,诬以挑引。”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衔忿(銜忿)
亦作“ 衔愤 ”。 心怀愤恨。晋书·潘岳传:“ 岳 恶其为人,数挞辱之, 秀 常衔忿。”北史·甄琛传:“ 琛 曾拜官,诸宾悉集, 峦 乃晚至, 琛 谓 峦 :‘何处放蛆来,今晚始顾?’虽以言戏, 峦 变色衔忿。” 唐 权德舆 《答左司崔员外书》:“衔愤结怀,惄然终日。”
《漢語大詞典》:怀忿(懷忿)
怀恨。后汉书·滕抚传:“﹝ 抚 ﹞性方直,不交权埶,宦官怀忿。” 明 叶盛 水东日记·陈祭酒至诚:“国子祭酒 四明 陈先生 ,遇僚属诸生极严,有怀忿而讼之者。”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心衔(心銜)
怀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刑部·手刃逆奴:“ 王令 有妾父亦在署中,备悉其事,比 仰 归告之,心衔未发,而诸奴已觉之。”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挟怨(挾怨)
犹怀恨。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二月:“进士 黄时偁 、 段光远 遗 金 人书,言 忻 等皆前日倖滥渠魁,今挟怨生事,罪不可赦,宜斩首以徇。”《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侯》:“按院也将 汪公 为县令时,挟怨诬人始末,细细详辩一本。”《四库全书总目·别集二四·归田稿》:“ 迁 当归里以后,正 刘瑾 、 焦芳 等挟怨修郤,日在危疑震撼之中。”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困学记闻〉参注:“后以干进不遂,挟怨罗织。”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挟忿(挾忿)
犹怀恨。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补遗·台省·台疏讥谑:“ 房 乃再疏攻之,以鄙臣挟忿妄辨,大肆鴟张为名。”清史稿·世祖纪二:“诸臣毋歧方隅,毋立门户,毋挟忿肆诬,毋摭嫌苛訐,庶还荡平之治。”
分類:怀恨
《漢語大詞典》:相衔(相銜)
(1).前后连接。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序《乾》四德,则句句相衔。”资治通鉴·魏邵陵厉公嘉平五年:“詔召相衔,徐乃旋师。” 清 曾国藩 《勇毅公神道碑铭》:“朝廷鉴其至诚,所请未尝不许,而以 淮南 事棘,又未尝不敦促上道,詔召相衔。”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本来对面是虽然受了三枝箭,应该都聚在一处的,因为箭箭相衔,不差丝发。”
(2).相互怀恨。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姚崇》:“ 姚崇 与 张説 同为相,而相衔颇深。”
(3).相含。 清 侯方域 《九日雨花台》诗之五:“搔首逸情应不尽, 龙山 夕照正相衔。”
《國語辭典》:宿怨  拼音:sù yuàn
1.蓄旧恨。《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2.长久累积下来的怨恨。《管子。轻重乙》:「发民,则下疾怨上,边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也作「夙怨」。
分類:宿怨怀恨
《漢語大詞典》:私恨
(1).私下怀恨或结怨。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日本和亲:“ 于文定 与 石司马 私恨,遂记之笔麈以为信。”
(2).指私人的仇恨。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僉事道:‘这是家人怀挟私恨诬首的,怎麼听得!’”
《國語辭典》:藏怒  拼音:cáng nù
怀怒于心。《孟子。万章》:「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國語辭典》:记恨(記恨)  拼音:jì hèn
记著仇恨。如:「这事过去那么久,我怎还会记恨?」
分類:怀恨心里
《漢語大詞典》:密衔(密銜)
暗自怀恨。梁书·沈浚传:“ 浚 正色责 景 曰:‘明公亲是人臣,举兵向闕,圣主申恩赦过,已共结盟,口血未乾,而有翻背。 沈浚 六十之年,且天子之使,死生有命,岂畏逆臣之刀乎!’不顾而出。 景 曰:‘是真司直也。’然密衔之。”
分類:暗自怀恨
《国语辞典》:中怀怨恨(中怀怨恨)  拼音:zhōng huái yuàn hèn
内心怀恨。如:「你纵使对她中怀怨恨,也不该暗箭伤人啊!」
《漢語大詞典》:记恚(記恚)
怀恨,心中怨恨。 梁斌 《播火记》二八:“这时,他已经忘记是在战阵中,只记恚着 冯老兰 就在前面,他要去活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