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微暧(微曖)
幽隐。 宋 朱熹 《理欲义利君子小人之辩》:“然非有以立乎其本,则二者之几,微曖万变,夫孰能别之!”
分類:幽隐
《漢語大詞典》:幽曶
犹幽隐。指隐居的人。 明 张居正 《答藩参高廉泉亲家》:“今运属休明,众贤汇进,淹抑幽曶,咸得耀乎阳春,可使驊騮久困櫪下乎?”
分類:幽隐隐居
《漢語大詞典》:微昧
幽隐;不明;模糊不清。 汉 张衡 《归田赋》:“感 蔡子 之慷慨,从 唐生 以决疑;谅天道之微昧,追渔父以同嬉。”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图画:“ 元宗 时,以图画岁久,恐渐微昧,使 曹霸 重摹饰之。”
《漢語大詞典》:幽人
(1).幽隐之人;隐士。易·履:“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孔颖达 疏:“幽人贞吉者,既无险难,故在幽隐之人守正得吉。”后汉书·逸民传序:“ 光武 侧席幽人,求之若不及。” 清 顾炎武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2).指幽居之士。 宋 苏轼 《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诗:“幽人无事不出门,偶逐东风转良夜。”
《漢語大詞典》:幽僻
(1).幽隐,潜藏。 汉 张衡 《应间》:“及津者风攄,失涂者幽僻,遭遇难要,趋偶为幸。”
(2).幽静而偏僻。北齐书·陆法和传:“此寺幽僻,可以免难。”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此鼓或埋於土中,或沦於水滨,或隐蔽於幽僻之地。” 元 无名氏 《杀狗劝夫》第四折:“我将这个死尸埋在这幽僻去处。” 朱自清 《荷塘月色》:“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漢語大詞典》:幽隐(幽隱)
(1).隐晦;隐蔽。荀子·非十二子:“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説,闭约而无解。” 汉 蔡邕 《述行赋》:“想 宓妃 之灵光兮,神幽隐以潜翳。” 叶圣陶 《一个青年》:“这一回必须吐出细微幽隐的心情,如实表达,不稍移易。”
(2).指隐蔽之处。韩非子·六反:“夫陈轻货於幽隐,虽 曾 史 可疑也;悬百金於市,虽大盗不取也。”
(3).隐居;潜藏。 汉 严忌 《哀时命》:“寧幽隐以远祸兮,孰侵辱之可为。”礼记·表记“君子隐而显” 唐 孔颖达 疏:“君子身虽幽隐,而道德潜通,声名显著,故云隐而显也。”
(4).指隐居未仕的人。后汉书·郎顗传:“改元更始,招求幽隐,举方正,徵有道,博采异谋,开不讳之路。”明史·于谦传:“且 亨 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微贱,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於公议得乎?”
《漢語大詞典》:托幽(託幽)
谓寄身于深邃幽隐之境。管子·形势解:“故曰,虎豹託幽,而威可载也。” 唐 陈昌言 《赋得玉水记方流》:“明媚如怀玉,奇姿自託幽。”
《漢語大詞典》:托荫(託蔭)
亦作“ 託阴 ”。
(1).置身幽隐之处。 汉 严遵 《座右铭》:“夫疾行不能遁影,大音不能掩响,默然託荫,则影响无因;常体卑弱,则祸患无萌。”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崔琦 《七蠲》:“爰有梧桐,产乎玄谿,傅根朽壤,託阴生危。”艺文类聚卷三九引 晋 张华 《朽社赋》:“朱夏当阳,蓊蔼萧森,征夫云会,行旅归心,輶轩停盖,轻舆託阴。”
(2).托庇。 宋 张舜民 《梁才甫自湖南移使广西》诗:“回想託荫无多日,早至 瀟 湘 欲重陪。”
(3).引申指托胎、投生。《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上从 兜率 降人间,託荫王宫为生相。”《敦煌变文集·八相变》:“时当七月中旬,託荫 摩耶 腹内。”《敦煌变文集·目连缘起》:“盖缘恶增深,未得於人道,託阴王城内,化为女狗之身。”
《漢語大詞典》:贞幽(貞幽)
易·履:“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王弼 注:“在幽而贞,宜其吉。”后以“贞幽”指处幽隐而能贞静自守。 唐 柳宗元 《酬贾鹏山人郡内新栽松寓兴见赠》之一:“贞幽夙有慕,持以延清风。” 元 虞集 《赋卫节妇王夫人》:“汎汎 淇 右,有堂孔阜,娟娟贞幽,肃肃眉寿。”
《漢語大詞典》:奥僻
(1).幽隐偏僻。 明 袁宏道 《由渌罗山至桃源县记》:“宫甚敞,道士迓於门,指数奥僻处曰:某 丹臺 ,某 瀹鼎池 。”
(2).古奥冷僻。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一:“近时贵重 子长 ,不求大体,专蒐奥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朱淑贞璇玑图记:“家 考功 兄辑《然脂集》三百餘卷,多徵奥僻,因録一通归之。”
《漢語大詞典》:回隐(迴隱)
回避,隐藏。南史·颜延之传:“ 延之 性既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回隐。”后汉书·任隗传:“﹝ 隗 ﹞独与司徒 袁安 同心毕力,持重处正,鯁言直议,无所回隐。” 宋 曾巩 《抚州颜鲁公祠堂记》:“夫既自比於古之任者矣,乃欲睠顾回隐,以市於世,其可乎?”
迂远幽隐。 唐 柳宗元 《愚溪对》:“今汝之託也,远王都三千餘里,侧僻迴隐。”
《漢語大詞典》:六微
(1).指臣下六种微妙幽隐之事。韩非子·内储说下:“六微:一曰权借在下,二曰利异外借,三曰託於似类,四曰利害有反,五曰参疑内争,六曰敌国废置。此六者,主之所察也。” 陈奇猷 集释:“老子十五章云:‘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 韩子 会其意,以为为臣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故以下所云皆人臣微妙之事,为人主者不可忽视也。故特举六者以告人主,而总其名曰六微。”
(2).古代研究人体病变原理的术语。《素问》《六微旨大论篇》, 姚止庵 题解云:“天有六气,人有三阴三阳,上下相应,变化於是乎生,疾病於是乎起;其旨甚微,故曰六微旨大论也。”因以“六微”指医道。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 玉 少师事 高 ( 程高 ),学方诊六微之技,阴阳隐侧之术。 和帝 时,为太医丞,多有效应。” 宋 曾巩 《送刘医博》:“ 临汀 刘君 落落者,六微絶伟如天资。”
《漢語大詞典》:赜隐(賾隱)
深奥幽隐。 晋 葛洪 抱朴子·勖学:“若乃下帷高枕,游神九典,精义賾隐,味道居静。” 清 孙致弥 《〈坚瓠集〉总序》:“余伏而读之,恍乎见所未见,又别有意致可风,不独以賾隐见奇也。”
分類:深奥幽隐
《漢語大詞典》:僻隐(僻隱)
谓冷僻幽隐而不易见。 明 胡应麟 诗薮·闰馀上:“近 杨用修 诗话,旁蒐僻隐,不遗餘力。”
《漢語大詞典》:玄遁
犹幽隐,潜藏。 明 许时泉 《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
分類:幽隐潜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