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傅陈(傅陳)
布阵。汉书·陈汤传:“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 颜师古 注:“傅读曰敷。敷,布也。”
分類:布阵
《漢語大詞典》:行阵(行陣)
亦作“ 行陈 ”。
(1).行伍。旧指军队。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好显巖穴之士而朝之,则战士怠於行阵。”后汉书·公孙述传:“ 汉祖 无前人之迹,立锥之地,起於行阵之中,躬自奋击,兵破身困者数矣。”
(2).指军队的行列。吕氏春秋·简选:“离散係絫,可以胜人之行陈整齐。” 唐 于鹄 《出塞》诗:“山川引行阵, 蕃 汉 列旌旗。” 宋 王禹偁 《刻石为丘行恭赞》序:“御马中于流矢, 行恭 乃下马拔箭,徒行格人,力卫乘舆,直出行阵,大呼雷吼,长刄雪飞。”
(3).指挥军队,布阵势。南史·梁邵陵携王纶传:“帝诫曰:‘ 侯景 小竖,颇习行阵,未可一战即殄,当以岁月图之。’”金史·完颜合达传:“ 合达 熟知敌情,习于行阵。” 清 唐甄 潜书·尊孟:“当是之时,人皆习兵而熟战,以甲胄为袵席,以行阵为博奕。”
(4).犹行列。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瓜:“使行阵整直,两行微相近;两行外相远,中间通步道,道外还两行相近。”
《漢語大詞典》:兵势(兵勢)
(1).兵力情况。韩非子·十过:“ 秦穆公 迎而拜之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形。”
(2).指用兵布阵。南史·曹武传:“ 世宗 性严明,颇识兵势,末遂封侯富显。”
(3).犹兵力。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一:“ 陕西 四路,自来只为城寨太多,分却兵势。”清史稿·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传:“兵势单弱,不能长驱。”
《漢語大詞典》:布阵(布陣)
布列阵势。 唐 骆宾王 《兵部奏姚州破贼设蒙俭等露布》:“连营布阵,踞险扬兵。”宋史·吴璘传:“布阵之法,则以步军为阵心、左右翼,以马军为左右肋,拒马布两肋之间。”《三国演义》第九九回:“吾却引军在前布阵,只待 蜀 兵势乱,吾大驱士马攻杀进去。”
《漢語大詞典》:营阵(營陣)
亦作“ 营陈 ”。 指军队的结营布阵。史记·李将军列传:“ 程不识 正部曲行伍营陈,击刀斗,士吏治军簿至明,军不得休息。”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闻 孟获 者,为夷 汉 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观於营陈之间。”明史·兵志四:“五曰练营阵,详布阵起行、结营及交锋之正变。” 清 魏源 《荆溪周君保绪传》:“至是益交 江 淮 豪士,互较所长,尽通其术,并详训练营阵之制。”
分類:军队布阵
《漢語大詞典》:示形
古代兵家战术用语。指行军布阵表面所显示的意图。语出孙子·计:“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杜牧 注:“《传》曰:‘鷙鸟将击,必藏其形。’如 匈奴 示羸弱於 汉 使之义也…… 韩信 盛兵 临晋 而渡於 夏阳 ,此乃示以近形而远袭敌也。”通典·兵六:“示形在彼,而攻於此。 春秋 时 越 伐 吴 , 吴子 御於 笠泽 ,夹水而陈。 越 为左右句卒,使夜或左或右鼓譟而进。 吴 师分以御之。 越 以三军潜涉,当 吴 中军而鼓之。 吴 师大乱,遂败之。” 清 曾国藩 《罗忠节公神道碑铭》:“公军渡 湖 汉 而西。至则示形 杭口 而暗进 鼇岭 。” 刘伯承 《回顾长征》:“这次, 毛主席 又成功地运用了声东击西的灵活战术,示形于 贵阳 之东,造成敌人的过失,我军得以争取时机突然西去。”
《漢語大詞典》:列卒
(1).犹军队。 汉 司马相如 《子虚赋》:“列卒满泽,罘网弥山。” 汉 班固 《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2).陈兵布阵。 唐 李白 《出自蓟北门行》:“列卒赤山下,开营紫塞傍。”
《漢語大詞典》:擂鼓鸣锣(擂鼓鳴鑼)
形容作战布阵的声势。《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两边擂鼓鸣锣,各人布阵。”
《漢語大詞典》:塞井夷灶(塞井夷竈)
填井平灶。谓作好布阵的准备。亦表示决心战斗,义无反顾。左传·成公十六年:“ 楚 晨压 晋 军而陈。军吏患之。 范匄 趋进,曰:‘塞井夷灶,陈於军中,而疏行首。’”左传·襄公十四年:“ 荀偃 令曰:‘鷄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杜预 注:“示不反。”
《漢語大詞典》:行垣
古代防御战具,用以布阵阻塞。尉缭子·分塞令:“中军、左、右、前、后军,皆有分地,方之以行垣,而无通其交往。”
《漢語大詞典》:兵埶
指用兵布阵。后汉书·皇甫规传:“土地山谷,臣所晓习;兵埶巧便,臣已更之。”后汉书·皇甫规传:“﹝臣﹞以所习地形兵埶,佐助诸军。”
分類:用兵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