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已 → 巳已”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先后(先後)  拼音:xiān hòu
1.前后。《礼记。大学》:「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2.前后相继。《红楼梦》第六三回:「便命翠墨同了小燕也再三的请了李纨和宝琴二人会齐,先后都到了怡红院中。」
《國語辭典》:先后(先後)  拼音:xiàn hòu
1.妯娌。《汉书。卷二五。郊祀志上》:「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明。宋濂〈楼母娄氏墓版文〉:「处先后唯以柔胜,有恃强压之者,夫人俛首避去。」
2.辅佐。《周礼。秋官。士师》:「以五戒先后刑罚,毋使罪丽于民。」《后汉书。卷二六。伏湛传》:「实足以先后王室,名足以光示远人。」
《國語辭典》:先儒  拼音:xiān rú
称已故的前代儒者。《文选。杜预。春秋左氏传序》:「或曰春秋以错文见义,若如所论,则经当有事同文异而无其义也,先儒所传,皆不其然。」
《漢語大詞典》:前资(前資)
(1).古代称已去职的官员。 元 李翀 日闻录:“前资本 唐 人仕宦者已去官之称。”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三·指摘科场:“酉子二科副考,初係陪推,俱越前资数人,久不奉旨,比入闈之夕始下,则已不及辞矣。”参见“ 前资官 ”。
(2).佛教寺院称曾任副寺以下东序之职而退休者。
《漢語大詞典》:前资官(前資官)
(1).古称已去职之官。 唐 常衮 《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内外文武官及前资官六品以下,并草泽中有硕学专门,茂才异等,智谋经武,讽諫主文者,仰所在州府观察牧宰,精求表荐。”
(2).指曾在前朝任职的官员。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国初尚多前资官,今《閤门仪制》尚有见任、前任节度、防御、团练使。”
《漢語大詞典》:先君子
旧时称自己或他人的已去世的祖父。礼记·檀弓上:“门人问诸 子思 曰:‘昔者子之先君子丧出母乎?’” 孔颖达 疏:“子之先君子,谓 孔子 也。”荀子·非十二子:“案饰其辞而祇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 子思 唱之, 孟軻 和之。”亦以自称已去世的父亲。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序》:“ 伯温 蚤以先君子之故,亲接前辈。” 清 方苞 《左忠毅公逸事》:“先君子尝言,乡先辈 左忠毅公 视学京畿。”
《國語辭典》:死鬼  拼音:sǐ guǐ
1.死去的人。《晋书。卷一二一。李寿载记》:「省诗知意。若今人所作,贤哲之话言也。古人所作,死鬼之常辞耳。」《西湖二集》卷一三:「王立方才省得彭七娘已死了六七年,如何还活在,有女儿嫁我,都是一群死鬼,捉身不住抖将起来,连三十二个牙齿都捉对儿厮打,就像发疟疾病的一般,话也格格的说不出。」
2.鬼。多用于骂人或开玩笑的昵称。《金瓶梅》第八五回:「死鬼把他当心肝肺肠儿一般看待,说一句听十句。」《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我们死鬼当家儿的姓王,他们哥儿八个,我们当家儿的是第八的。」
《国语辞典》:敕赠(敕赠)  拼音:chì zèng
清代凡六品以下的官,其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子已去世而受朝廷封赠者,称为「敕赠」。
《漢語大詞典》:例赠(例贈)
循例赠予官爵。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已去世的父祖辈。详“ 例授 ”。
《漢語大詞典》:例授
循例授官。 清 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参阅《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
《国语辞典》:先祖考  拼音:xiān zǔ kǎo
称谓。称自己已去世的祖父。也称为「先王考」。
《国语辞典》:先祖妣  拼音:xiān zǔ bǐ
称谓。称自己已去世的祖母。也称为「先王妣」。
《国语辞典》:凤去台空(凤去台空)  拼音:fèng qù tái kōng
凤凰已去空留凤凰台。比喻人去楼空。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也作「凤去楼空」。
分类:凤凰已去
《国语辞典》:半熟茶  拼音:bàn shú chá
指焙火介于生茶与熟茶之间,已去除制茶过程中产生的菁味及其他不良气味的茶叶。
《国语辞典》:显祖考(显祖考)  拼音:xiǎn zǔ kǎo
称谓。对已去世的祖父的敬称。
《国语辞典》:显祖妣(显祖妣)  拼音:xiǎn zǔ bǐ
称谓。对已去世的祖母的敬称。
《漢語大詞典》:前资官(前資官)
(1).古称已去职之官。 唐 常衮 《大历五年大赦天下制》:“内外文武官及前资官六品以下,并草泽中有硕学专门,茂才异等,智谋经武,讽諫主文者,仰所在州府观察牧宰,精求表荐。”
(2).指曾在前朝任职的官员。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国初尚多前资官,今《閤门仪制》尚有见任、前任节度、防御、团练使。”
《漢語大詞典》:久归道山(久歸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不想今日之下,他老人家久归道山,还来默佑这个小子,叫人怎的不感极而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