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深酷
(1).苛刻严酷。汉书·谷永传:“ 秦 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新五代史·杂传·赵延义:“ 汉 法深酷,刑罚枉滥,天下称寃,此其所以亡也!”资治通鉴·唐则天后长寿元年:“法官之任,宜加简择,有用法宽平,为百姓所称者,愿亲而任之;有处事深酷,不允人望者,愿疏而退之。”
(2).犹尖刻。 宋 沈作喆 寓简卷十:“大抵讥誚之语,先发者未必切害,而报復者往往奇险深酷。”
《漢語大詞典》:刻切
苛刻严厉;尖刻。资治通鉴·汉哀帝建平四年:“ 宣 语虽刻切,上以 宣 名儒,优容之。” 宋 王安石 《张刑部诗序》:“刑部 张君 诗若干篇,明而不华,喜讽道而不刻切。”
《漢語大詞典》:狠刻
犹尖刻。 清 龚自珍 《与人笺》之二:“居亭主獷獷嗜利,论事则好为狠刻以取胜,中实无主。”
分類:尖刻狠刻
《漢語大詞典》:兑利
尖刻。管子·小匡:“ 公子开方 为人巧转而兑利,请使游於 卫 以结交焉。”
分類:尖刻
《漢語大詞典》:洒落(灑落)
(1).散落。 晋 潘岳 《秋兴赋》:“庭树槭以洒落兮,劲风戾而吹帷。” 唐 张九龄 《湖口望庐山瀑布泉》诗:“奔飞流杂树,洒落出重云。”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一片淡淡的夕阳透过窗子微弱地洒落在桌子上的菊花瓣上。”
(2).亦作“ 洒乐 ”。洒脱飘逸,不拘束。南史·萧子显传:“ 子显 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 元 周德清 《一枝花·遗张伯元》套曲:“洒落襟怀,一笑乾坤大,高谈云雾开。” 明 汪廷讷 《广陵月》第一出:“况復襟怀洒乐,怕容易霜凋 潘 鬓。”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归至中途,遇一少年,跨蹇从油碧车,丰姿洒落。” 茅盾 《虹》六:“正是这新发生的你的神经过敏,使得你近来变了,变成不像从前那样的伉爽洒落。”
(3).指东西雅致不俗。 宋 司马光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居八咏·竹轩》:“兹轩最洒落,歷歷种琅玕。”
(4).融洽无拘谨。 唐 杜甫 《公安县怀古》诗:“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仇兆鳌 注引 胡夏客 曰:“ 先主 之待 关 张 ,谊同兄弟,其得 孔明 ,欢如鱼水,所谓‘洒落君臣契’也。” 金 元好问 《蜀昭烈庙》诗:“君臣洒落知无恨,庸 蜀 崎嶇亦可怜。”
(5).亦作“ 洒乐 ”。纵情欢乐。《西游记》第二六回:“那些老儿,正然洒乐。” 清 洪升 《长生殿·合围》:“打的鸟兽,散给众军。就此高坡上,把人马歇息片时。大家炙肉煖酒,番姬每歌的歌,舞的舞,洒落一回者。” 清 洪升 《长生殿·骂赋》:“今日聚集百官,在 凝碧池 上做个太平筵宴,洒乐一回。”
(6).放浪,不受拘束。红楼梦第六五回:“ 三姐 自己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村俗流言,洒落一阵,由着性儿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
(7).奚落。数说别人过失或短处。红楼梦第九八回:“ 紫鹃 本来深恨 宝玉 ,见如此,心里已回过来些,又有 贾母 、 王夫人 都在这里,不敢洒落 宝玉 。”
(1).分散地落下。 宋 王安石 《纯甫出释惠崇画要予作诗》:“方诸承水调幻药,洒落生綃变寒暑。” 宋 晁冲之 《以承宴墨赠僧法一》诗:“银钩洒落桃花牋,牙床磨试红丝研。”
(2).潇洒;飘逸;豁达。 南朝 梁 江淹 《齐司徒右长史檀超墓铭》:“高志洒落,逸气寂寥。” 宋 洪迈 《夷坚丁志·刘道昌》:“﹝ 刘道昌 ﹞梦道士持一卷书置其袖……既寤,书在袖间,顿觉神思洒落,视其文,盖符咒之术。”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卷上:“ 敬中 为人襟度洒落,刻意翰词,有所作,人争传之。” 清 魏之琇 《台城路·云溪自湖墅移居东郊》词:“白石风流,清松洒落,又向如今重见。”
(3).爽快利落。《水浒传》第十五回:“ 阮 家三弟兄见 晁盖 人物轩昂,语言洒落……好生欢喜。” 明 祁麟佳 《错转轮》第一出:“好洒落也,今日閒暇且把千劫模糊的事情与先生勘辨一番。” 黄中黄 《孙逸仙》:“直情者, 孙 党也。洒落者,三合会派也。”
(4).爽朗。 宋 陈亮 《乙巳秋与朱元晦书》:“使 孔子 在时,必持出其光明以附於长长开眼者之后,则其利欲一时涴世界者,如浮翳尽洗而去之,天地清明,赫日长在,不亦恢廓洒落,閎大而端正乎。” 金 周昂 《水南晚眺》诗:“洒落高秋气,飞腾志士心。”
(5).用尖刻的语言数说他人的不是,令其难堪。红楼梦第七回:“那 焦大 又恃 贾珍 不在家,即在家亦不好怎样他,更可以任意洒落洒落。”
《漢語大詞典》:唇齿(唇齒,脣齿)
(1).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双方。 唐 高适 《酬河南节度使贺兰大夫》诗:“股肱瞻列岳,唇齿赖长城。”《三国志平话》卷下:“ 孙亮 对天説誓: 荆州 与 吴 地唇齿之邦,世不相顾。” 清 黄遵宪 《哭威海》诗:“ 臺 南北,若唇齿。” 陈毅 《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寿祝辞》诗:“ 中 越 相依如唇齿,后方前綫互支援。”
(2).议论;说闲话。《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惹的人动的唇齿。”《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我﹞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来撞去的,交人家唇齿。”
脣齿:1.唇与齿。 晋 陆机 《文赋》:“思风发於胸臆,言泉流於脣齿。”晋书·王濬传:“以累卵之身,处雷霆之衝;茧栗之质,当豺狼之路,其见吞噬,岂抗脣齿?”
(2).借喻互相接近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卿更相拔举,迭为脣齿,有不合者,见则排斥,其意如何?”晋书·温峤传:“僕与仁公当如 常山 之蛇,首尾相卫,又脣齿之喻也。”新唐书·李吉甫传:“及 元济 擅立, 吉甫 以内地无脣齿援,因时可取,不当用 河朔 故事,与帝意合。”明史·四川土司传一·乌蒙:“ 乌蒙 、 乌撒 、 东川 诸土官,故与 芒部 为脣齿。” 清 昭槤 啸亭杂录·赵勇略:“坝为 川江 上流,与 昭化 脣齿,俗号 铁门槛 。”参见“ 脣齿相依 ”、“ 脣亡齿寒 ”。
(3).比喻尖刻、讽刺的言词。太平广记卷四四四引 唐 张读 宣室志·陈岩:“ 刘君 无行,又娶一 卢氏 者, 濮上 人,性极悍戾,每以脣齿相及,妾不胜其愤,故遁而至此。”
(4).谓议论。《金瓶梅词话》第七八回:“怀着个临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来撞去的,交人家脣齿。”
《漢語大詞典》:芒刺
(1).草木茎叶、果壳上的小刺。 唐 杜甫 《除草》诗:“芒刺在我眼,焉能待高秋。” 唐 陆龟蒙 《蔷薇》诗:“外布芳菲虽笑日,中含芒刺欲伤人。” 清 吴振兰 《和孟东野〈审交诗〉》:“滋养待成林,芒刺伤我手。”
(2).比喻隐患。周书·闵帝纪论:“政由 寧氏 ,主怀芒刺之疑。”周书·文闵明武宣诸子传论:“ 高祖 克翦芒刺,思弘政术,惩专朝之为患,忘维城之远图。”参见“ 芒刺在背 ”。
(3).比喻言词尖刻。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法 晋 宋 者,知其病徵,宜思有以相过,而专务温藉,词无芒刺。” 鲁迅 《书信集·致黎烈文》:“一涉笔,总不免含有芒刺,真是如何是好。”
《漢語大詞典》:芒刺在背
形容极度不安。汉书·霍光传:“ 宣帝 始立,謁见高庙,大将军 光 从驂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新唐书·崔日用传:“吾平生所事……每一反思,若芒刺在背。”亦作“ 芒刺在躬 ”。 前蜀 杜光庭 《杨鼎校书本命醮词》:“常怀再造之恩,未答自天之泽,兢忧度日,芒刺在躬。”亦省作“ 芒背 ”。 宋 苏轼 《与温公书》:“某以愚暗获罪,咎自己招,无足言者;但波及左右,为恨殊深。虽高风伟度,非此细故所能尘垢;然某思之,不啻芒背尔。”
分類:不安
《漢語大詞典》:损人(損人)
(1).自我损害的人。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见成事而疑惑,动失计而多悔者,闇人也;背训典而自任,耻请问於胜己者,损人也。”
(2).使人丧生。 宋 钱愐 钱氏私志:“ 绍兴 间 吴山 下有大井,每年多落水死者。 董德之 太尉率众作大方石板盖井口,止能下水桶,遂无损人之患。”
(3).损害别人。参见“ 损人利己 ”。
(4).以尖刻言语挖苦人。如:你别随便损人。
《漢語大詞典》:损人利己(損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利。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一折:“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古今小说·裴晋公义还原配:“此乃他人遗失之物,我岂可损人利己,坏了心术。” 清 李渔 《蜃中楼·辞婚》:“念生平守义方,怎肯损人利己将心抗。”《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不论 凤姐 后期的性格起了多大变化,仍然是要损人利己。”
《漢語大詞典》:讥讽(譏諷)
用旁敲侧击或尖刻的话指摘或嘲笑对方的错误、缺点。 唐 韩愈 《石鼎联句》序:“ 刘 与 侯 皆已赋十餘韵, 弥明 应之如响,皆颖脱含讥讽。” 明 无名氏 《女真观》第二折:“它将那情词数闋相讥讽,引的我一点芳心动。”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章:“ 郭祥 刚要举步,它又讥讽地叫:‘ 郭祥 ,今天是你胜利了,还是我胜利了?’”
《漢語大詞典》:巉刻
(1).险峻陡峭。 宋 苏洵 《忆山送人》诗:“大抵 蜀 山峭,巉刻气不温。” 朱自清 《潭柘寺戒檀寺》:“这儿的山势,虽然说不上险,可是突兀、丑怪、巉刻的地方有的是。”
(2).形容言词尖刻。 宋 苏洵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孟子之文,语约而意尽,不为巉刻斩絶之言,而其锋不可犯。”
(3).形容诗文风格清峭瘦硬。 清 王士禛 渔洋诗话十七:“诗学 陶 韦 ,巉刻处似 孟东野 。”
《漢語大詞典》:冷嘲
尖刻的嘲笑。 清 黄景仁 《迈陂塘·蝙蝠》词:“羞他鸡犬相共,寄人簷下须臾事,且耐冷嘲闲讽。”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什么是“讽刺”?》:“如果貌似讽刺的作品,而毫无善意,也毫无热情,只使读者觉得一切世事,一无足取,也一无可为,那就并非讽刺了,这便是所谓‘冷嘲’。” 阿英 《〈明朝的笑话〉小序》:“在方法上,有的采用着一种辛辣的讽刺,有的用了刻毒的冷嘲。”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他仔细地推敲着一种不屑的口吻,他觉得应该好好地给那个俗物一顿冷嘲。”
分類:尖刻嘲笑
《漢語大詞典》:绵里针(綿裏針,綿裏鍼)
亦作“ 绵里鍼 ”。
(1).比喻外柔和而内尖刻。 元 石德玉 《曲江池》第二折:“笑里刀剐皮割肉,绵里针剐髓挑觔。”《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原来知人知面不知心,那里看人去,乾净是个绵里针肉里刺的货。”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三幕:“ 严 虽老练,什么都见过,但当着客人面前,这样的绵里针也有点受不住。”
(2).比喻书法柔中有刚。 清 焦循 《忆书》卷一:“前侍御南海 吴荷屋 出 顾氏 玉泓馆 所藏 宋 庆历 间 范氏 书楼原石拓本见示,丰腴悦泽,緜里藏鍼,凡得六百八字,为平生仅见。”参见“ 绵里铁 ”。
《漢語大詞典》:绵里铁(綿裏鐵)
比喻书法柔中有刚。 元 赵孟俯 《题东坡书〈醉翁亭记〉》:“公( 苏軾 )又云:‘余书如緜里铁。’余观此帖瀟洒纵横,虽肥而无墨猪之状;外柔内刚,真所谓绵里铁也。”
分類:书法
《漢語大詞典》:巉崄(巉嶮)
亦作“ 巉险 ”。
(1).高峻;险峻。文选·张衡〈西京赋〉:“坻崿鳞眴,栈齴巉嶮。” 吕向 注:“皆殿阶高峻之貌。” 晋 左思 《吴都赋》:“陵絶嶛嶕,聿越巉险。”
(2).凶险,尖刻。明史·黄道周传:“上急催科,则下急贿赂;上乐鍥覈,则下乐巉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国语:“数语巉险可怖,而文则曲折纵横,峭削奇特。”
《漢語大詞典》:尖刻
(1).犹深刻。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九·月泉吟社:“诗传者六十人,清新尖刻,别自一家。”
(2).尖利;刻薄。 鲁迅 《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我自己知道,在 中国 ,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有时也不留情面。” 赵树理 《“锻炼锻炼”》:“ 王盈海 说话要比 王聚海 、 王镇海 都尖刻。” 宗璞 《红豆》:“‘再见,我的 玫 !我的女诗人!我的女革命家!’他最后几句话,语气非常尖刻。”
《漢語大詞典》:徯落
(1).冷落。 元 吴昌龄《张天师》楔子:“天色明了也,枉着我扶病等了这一夜。仙子,则被你徯落杀小生也。”
(2).用尖刻的话讥讽嘲笑人。《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怪臭肉们,干你那营生去,只顾徯落他怎的。”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公冶长五:“后人只为 宣公 篡弑一事,徯落得 文子 不值一钱。”参见“ 奚落 ”。
《漢語大詞典》:奚落
(1).冷落;怠慢。 宋 黄庭坚 《好事近》词:“终待共伊相见,与佯佯奚落。” 元 无名氏 《小孙屠》戏文第九出:“这冤家莫竟信刁唆,把奴家,恩和爱,尽奚落。”《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那 白长吉 昔日把 遐叔 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清 李渔 《慎鸾交·品花》:“好生看待我如夫人,不要把他奚落坏了。”
(2).讥诮。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赵文 的老婆听得爹妈为小姑上埋怨了丈夫,好生不喜,强作相劝,将冷语来奚落 京娘 。”红楼梦第八回:“ 寳玉 听这话,知是 黛玉 借此奚落他。” 赵树理 《老定额》:“ 李大亨 这样个爱脸面的人物,让 蛹蛹 这个毛孩子当面奚落一句,说什么也得再回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