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空门(空門)
(1).泛指佛法。大乘以观空为入门,故称。大智度论·释初品:“空门者,生空、法空。” 唐 王维 《叹白发》诗:“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宋 陆游 《醉题》诗:“不学空门不学仙,清樽随处且陶然。” 清 钱谦益 《〈梅村先生诗集〉序》:“余老归空门,不復染指声律。”
(2).指佛寺。 明 华察 《游善卷碧仙岩》诗:“落日下空门,斋钟出林莽。” 郁达夫 《西游日录·游西天目》:“我们都有点儿乐而忘返,想学学这 天目山 传说中最古的那位 昭明太子 的父亲,预备着把身体舍给了空门。”
(3).佛教天台宗谓通达真性和实相的四门教法之一,以悟空入道。 隋 智顗 《四教仪》卷四:“最寻其正要,不出四门入道。其四门者,一者有门,二者空门,三者亦有亦空门,四者非有非空门。”
(4).冷落的门庭。 唐 陶翰 《燕歌行》:“雄剑委尘匣,空门唯雀罗。”
(5).体育术语。足球、手球、冰球等球类比赛中临时出现的无人防守的球门。
《漢語大詞典》:无相(無相)
(1).无人扶助。左传·僖公十五年:“《归妹》《睽》,犹无相也。” 杜预 注:“《归妹》,女嫁之卦;《睽》,乖离之象,故曰无相。相,助也。” 陆德明 释文:“相,息亮反。”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 孔颖达 疏:“相,谓扶相。”
(2).佛教语。与“有相”相对。指摆脱世俗之有相认识所得之真如实相。 南朝 梁 萧统 《和梁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诗》:“神心鉴无相,仁化育有为。” 唐 姚合 《过钦上人院》诗:“有相无相身,惟师説始真。”
(3).没有福相。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九:“父母无相,惟生六女,无有一男。”
《漢語大詞典》:无住(無住)
佛教语。实相之异名。谓法无自性,无所住着,随缘而起。佛教称“无住”为万有之本。 唐 张说 《杂诗》之四:“悟灭心非尽,求虚见后生。应将无住法,修到不成名。” 唐 谢剧 《游烂柯山》诗:“惟将无住理,转与信人説。月影清江中,可观不可得。”
《漢語大詞典》:真实(真實)
(1).跟客观事实相符合;不假。 汉 荀悦 申鉴·政体:“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诗复次其韵》之一:“那知非真实,造化聊戏尔。” 清 吴伟业 《赠愿云师》:“世法梦幻,惟出世大事,乃为真实。” 杨朔 《海市》:“这真实的海市并非别处,就是 长山列岛 。”
(2).真心实意。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十:“ 玄德 将死之言,乃真实语也。” 明 李贽 《复杨定见书》:“盖真实下问,欲以求益,非借此以要名,如世人之为也。”
(3).确切清楚。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二折:“且是眼花花的怎生去看的真实。”《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
《漢語大詞典》:真相
(1).佛教语。犹言本相,实相。后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 北魏 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修梵寺:“ 修梵寺 有金刚,鳩鸽不入,鸟雀不栖, 菩提达摩 云:‘得其真相也。’” 唐 李贺 《听颖师弹琴歌》:“ 竺 僧前立当吾门,梵宫真相眉棱尊。” 鲁迅 《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答问》:“不过他们可以装作懂得的样子,来胡说八道欺骗不明真相的人。”
(2).谓实任宰相。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今岁便当登第,十餘年间可为侍从,又十年为执政,然决不为真相,晚年当以使相终。”
(3).犹宝相。即神、佛的画像或塑像。 唐 白居易 《画大罗天尊赞文》:“爰命国工,俾陈绘事,真相儼若,玄风穆如。” 唐 慧能 《坛经·机缘品》:“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漢語大詞典》:实相(實相)
(1).佛教语。指宇宙事物的真相或本然状态。《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支遁:“追踪 马鸣 ,躡影 龙树 ;义应法本,不违实相。” 宋 王安石 《寄国清处谦》诗:“我欲相期谈实相, 东林 何必谢 刘 雷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话説人生荣华富贵,眼前的多是空花,不可认为实相。” 清 龚自珍 《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佛不坏假名而説实相。” 吕澄 《中国佛教源流略讲》第五讲:“实相是佛教的宇宙真理观。”
(2).真相。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此正 满洲 行政之实相也。”
《漢語大詞典》:念佛
(1).佛教修行方法的一类,约分称名念佛、观想念佛与实相念佛三种。一般指前一种,即口诵“阿弥陀佛”或“南无(nāmó)阿弥陀佛”。 五代 齐己 《赠念法华经僧》诗:“念经念佛能一般,爱河竭处生波澜。” 明 沈德符 野获编·词林·黄慎轩之逐:“近来縉绅士大夫,亦有捧呪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你以为你父亲吃斋念佛就有人心吗?”
(2).用以表示感谢佛的保佑。红楼梦第九十回:“不説 黛玉 病渐减退,且説 雪雁 、 紫鹃 背地里都念佛。” 老舍 《茶馆》第二幕:“可是呀,这兵荒马乱的年月,能有个事儿作,也就得念佛!”
《漢語大詞典》:实际(實際)
(1).佛教语。指“真如”、“法性”境界。犹言实相。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一:“实际之性,无有戏论,惟独 如来 证实际法戏论永断,名为涅槃。” 晋 王羲之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实际以无际可示,无生以不生相传。”《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证不可説之实际,解不可説之法门。” 宋 陆游 《周元吉蟠室》诗:“实际正如此,切忌错商量。”
(2).客观存在的事物与情况;事实。 清 李渔 《比目鱼·寇发》:“虽不知他实际如何,却使俺这赫赫军威也被他虚声所夺。”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六:“她只耽于一些幻想的美梦里,她不愿接触实际。” 邓小平 《设顾问委员会是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的过渡办法》:“顾问委员会是个过渡,这个过渡是必要的,我们选择了史无前例的这种形式,切合我党的实际。”
(3).真实不虚的;合乎事实的。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三:“实际的情形并不是这样。” 徐怀中 《西线轶事》三:“你到前方去,打在腿上,这才是实际的纪念哩。”如:这种想法不实际;计划订得很实际。
(4).实有的;具体的。 鲁迅 《书信集·致内山嘉吉》:“在 中国 ,版画虽略有实际应用,但所谓创作版画尚无所知。”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想过这些,他开始想些实际的:先和 曹先生 支一月的工钱,给她买件棉袍,齐理齐理鞋脚,然后再带她去见 曹太太 。”
(5).实效;实在的利益。《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是贤夫新亡求荐,家中必然设立孝堂,此须在孝堂内设籙行持,方有专功实际。” 清 李渔 《蜃中楼·点差》:“我想宰相倒是个虚名,不如吏部反有些实际。”
《漢語大詞典》:左计(左計)
(1).与事实相背的打算。引申为失策。 宋 文天祥 《保州道中》诗:“厉阶起 玉环 ,左计由 石郎 。” 续范亭 《夜宿潼关》诗:“老凤西游悲左计, 中条 北望忆前场。”
(2).邪恶的计谋。 清 侯方域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3). 宋 代管理财政的官署名。辖京东各道。宋史·职官志二:“又分天下为十道……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置使二员分掌。”
《漢語大詞典》:悟入
(1).佛教语。谓觉知并证入实相之理。语本《法华经·方便品》:“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於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於世。”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下之一:“就人有教授方便之顿渐,根性悟入之顿渐。” 元 德异 《〈坛经〉序》:“有 可大师 者,首於言下悟入,未上三拜得髓。”
(2).泛指领会。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舟中读 张载人 儒门事亲一书,觉耳目一新,颇有悟入处。”
《漢語大詞典》:实信(實信)
(1).确实的消息。《水浒传》第四一回:“俺听知哥哥在 江州 为事吃官司,我们弟兄商议定了,正要来劫牢,只是不得个实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出身传》:“爷不须烦恼,交(教)人出去庄前见个实信。” 赵树理 《邪不压正》四:“我说到这年边了,不得个实信,过着年也心不安,不如来打听打听!”
(2).确实相信。 姚雪垠 《长夜》二七:“那些半懂事不懂事的孩子们实信了他的允诺,快活得乱蹦乱跳。”
(3).真实可靠。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五章:“採访极广,务求实信。”
《漢語大詞典》:拟出
一般是指无形的东西,常强调形成或造出与预想的设计、原来的目的或某些不可避免的事实相适合的东西。例如:拟出一项财政报告。
《漢語大詞典》:倒是
(1).副词。表示同一般情理相反,犹言反而,反倒。 张天翼 《谭九先生的工作》:“ 王老师 为什么不来找他呢?难道倒是应该由他到他们那里去报到么?”如:没吃药,这病倒是好了。
(2).副词。表示想的、说的同事实相反。如:你想得倒是容易,可事情哪有那么好办!3.副词。表示出乎意料。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大家想不到他会说这句话,倒是愕然。”如:你一说,我倒是想起来了。
(4).副词。表示转折。如:房间不大,陈设倒是挺讲究。
(5).副词。表示让步。如:质量倒是不错,就是价钱贵了些。
(6).副词。用以舒缓语气。 顾笑言 《你在想什么》四:“如果需要矿上来解决,我倒是愿意出把力的。”
(7).副词。表示追问或责备。 韦君宜 《夕阳赋》:“我到底还有多少天活头呀?你们倒是给我问问大夫。”如:大伙儿早走了,你倒是去不去呀?
《漢語大詞典》:验真(驗真)
谓经过证验与事实相符合。《东周列国志》第三回:“昔童謡所云:‘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箙,实亡 周 国。’…… 驪山 一笑 犬戎 嗔,弧失童謡已验真。”
《漢語大詞典》:印证(印證)
亦作“ 印正 ”。亦作“ 印政 ”。
(1).谓通过对照比较,证明与事实相符。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庄岳委谈下:“復数十年,无原本印证,此书(《水滸传》)将永废矣。”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 尧 、 舜 、 子之 之禪让, 汤 、 武 、 楚项 之放伐, 周公 、 莽 、 操 之摄辅,谩无印正,又焉适从。” 清 李渔 《闲情偶寄·颐养·行乐》:“然则汝意云何?试言之,不妨互为印政。”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而惟 钱籜石 ……五君,先后从事最久,遂开 乾隆 已后诸儒以金石之学印证经史一派。” 胡适 《〈水浒传〉后考》:“这个结论也和我的《〈水浒传〉考证》的结论相同。这种不约而同的印证使我非常高兴。”
(2).谓认可。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五:“其大剌麻学道能转世者,则 达赖 、 班禪 印证之,得为胡土克图。”
(3).指印花税票。 鲁迅 《书信集·致唐弢》:“有书出版,最好是两面订立合同,再由作者付给印证,帖在每本书上。”参见“ 印花 ”。
《漢語大詞典》:印花
(1).旧时一种用于缄封公文的凭证。《清会典事例·吏部·漏用印信》:“﹝ 乾隆 ﹞三十七年奏准,各省督抚等拜发奏摺,俱於夹板之外用棉榜纸封固,接缝处黏贴印花。其奉差出京官员,照例领取兵部印花备用。如有遗漏黏贴印花者,照遗漏用印例,罚俸一年。”
(2).谓将花纹或图案印到纺织品等物上。 郑观应 《盛世危言·纺织》:“三曰织布工,分六层:曰络经……曰印花。” 郑观应 《盛世危言·铸银》:“ 美国 铸银钱之法,由鎔化而鼓铸、范围、淘洗、印花、鏨印。”
(3).谓印有图案或花纹。《老残游记》第三回:“贴西墙靠北一张大牀,牀上悬着印花夏布帐子。” 王汶石 《大木匠》二:“连绵不断的花布卷,女人们的白色印花头巾。”
(4).指印花税。 孙中山 《建国方略》附录一:“此之价格,因包含债券发行於各国所需用之印花,故比其原定价格略低。”
(5).指印花税票。由政府出售,贴在契约、凭证等上面,作为税款的一种特制印刷品。 鲁迅 《书信集·致韦丛芜》:“因为我所要求者,是还我版税和此后书上要贴印花两条。” 巴金 《绝不会忘记》:“这种印花比普通的邮票稍微大一点,当中一颗红心,两边各四个字:‘万众一心’和‘勿忘国耻’。”参见“ 印花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