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缀旒(綴旒)  拼音:zhuì liú
1.旌旗的垂饰。引申有表率、归依之意。《诗经。商颂。长发》:「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
2.旗旒为臣下所执持,故比喻国君为臣下所挟持,大权旁落或处境危殆。《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君若缀旒,人无所丽。」《文选。刘琨。劝进表》:「国家之危,有若缀旒。」也作「赘旒」。
《國語辭典》:架空  拼音:jià kōng
1.房屋、栈、桥等下面用柱子支撑而离开地面。唐。太宗置酒坐飞阁诗:「高轩临碧渚,飞檐迥架空。」宋。陆游 明州诗:「村步有船衔尾泊,江桥无柱架空横。」
2.比喻凭空捏造,没有事实根据。《西游记》第四○回:「那泼物,有认得你的在这里哩!莫要只管架空捣鬼,说谎哄人。」
3.比喻暗中受到排挤而失去实权。如:「这次人事的变动,好多明升暗降的主管都被架空了。」
《漢語大詞典》:空衔(空銜)
没有实权的官职。 清 李玉 《一捧雪·搜杯》:“一箇太常空衔,何劳致谢?”
分類:实权官职
《國語辭典》:太上皇  拼音:tài shàng huáng
1.皇帝的父亲。《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初刻拍案惊奇》卷七:「玄宗自疑不能归长安,肃宗以太上皇奉迎,然后自蜀还京。」
2.比喻于幕后掌权之人。如:「他名义上是老闆,但他老婆却是太上皇,大大小小的事都要管。」
3.道教神话中,远古帝王之一。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太上老君开天经》:「元皇之后,次有太上皇。」
《漢語大詞典》:权寄(權寄)
谓掌握的实权。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三年:“ 王俭 常曰:‘我虽有大位,权寄岂及 茹公 邪!’”
分類:掌握实权
《國語辭典》:赘旒(贅旒)  拼音:zhuì liú
国君为臣下所挟持,大权旁落。《公羊传。襄公十六年》:「曷为遍刺天下之大夫,君若赘旒然。」也作「缀旒」。
《漢語大詞典》:素官
无实权的清闲官职。世说新语·任诞“ 桓南郡 被召作太子洗马” 刘孝标 注引《桓玄别传》:“ 玄 初拜太子洗马,时朝廷以 温 ( 桓温 , 玄 父)有不臣之迹,故抑 玄 为素官。”
《漢語大詞典》:寄坐
谓居客位。比喻地位不稳且无实权。《三国志·魏志·曹爽传》:“天下汹汹,人怀危惧,陛下但为寄坐,岂得久安!”北史·魏纪五论:“自兹之后, 魏 室土崩,始则制屈强胡,终乃权归霸政。主祭祀者不殊於寄坐,遇黜辱者有甚於弈棊。”资治通鉴·晋怀帝永嘉四年:“大司马拥十万众屯於近郊,陛下便为寄坐耳。” 胡三省 注:“言大权非己出,託位於臣民之上,势同寄寓也。” 宋 洪迈 容斋随笔·小贞大贞:“人君居尊位,倒持太阿,政令有所不行,德泽有所不下,身为寄坐,受人指麾,危亡之形,且立至矣。”
《國語辭典》:寄主  拼音:jì zhǔ
1.没有实权的君主。《两晋演义》第二二回:「陛下不过做了一个寄主,将来祸难,恐不可测,不如早为设法,先发制人。」
2.寄存物品的人。《二刻拍案惊奇》卷一三:「寄主今在此,可还了他,果然盗情与你无干,赶出去罢!」
3.寄生生物所寄生的生物或细胞。如人是蛔虫的寄主。也称为「宿主」。
《漢語大詞典》:势素(勢素)
指身居要职的权臣和无实权的闲官。梁书·文学传下·伏挺:“ 挺 少有盛名,又善处当世,朝中势素,多与交游,故不能久事隐静。”
《国语辞典》:捏过印把子的(捏过印把子的)  拼音:niē guò yìn bǎ zi de
指做过主管,掌过实权的人。如:「他父亲有权有势,是捏过印把子的。」
《國語辭典》:八王之乱(八王之亂)  拼音:bā wáng zhī luàn
西晋时,汝南王亮、楚王玮、赵王伦、齐王囧、长沙王乂、成都王颖、河间王颙、东海王越互相争杀,遂成大乱,史称为「八王之乱」。
《國語辭典》:大权独揽(大權獨攬)  拼音:dà quán dú lǎn
处理重大事务的权力,都由一人掌握、把持著。《孽海花》第六回:「船厂大臣又给他面和心不和,将领既不熟悉,兵士又没感情,他却志其所以,大权独揽,祇弄些小聪明,闹些空意气。」
《國語辭典》:拿印把儿(拿印把兒)  拼音:ná yìn bǎ ér
掌握权柄。如:「这事由上头拿印把儿,我无权决定。」
分類:做官实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