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燕息
安息。语出《诗·小雅·北山》:“或燕燕居息。” 毛 传:“燕燕,安息貌。” 唐 白居易 《偶作》诗之二:“日午脱巾簪,燕息窗下牀。” 金 王若虚 《恒山堂记》:“日思所以奉二亲之欢,谓可以备燕息而资观览者,莫若堂也。” 清 方苞 《记梦》:“忽觉已归土街草堂,先君指画,将营西偏为燕息之斋。” 陶曾佑 《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吾人於晨宵燕息之餘,忽获睹二三小册,数纸奇文,顿觉光风霽日。”
分類:安息
《漢語大詞典》:燕闲(燕閒)
见“ 燕閒 ”。
亦作“ 燕间 ”。亦作“ 燕闲 ”。 1.安宁;安闲。 宋 曾巩 《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制》:“今宇内嘉靖,朝廷燕閒。”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勿云当燕间,可以快志意。一暴而十寒,细行终为累。”清史稿·世祖纪二:“宫庭邃密,深居燕閒。”
(2).公余之时;闲暇。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朱汉章本末:“﹝ 朱倬 ﹞将陛辞,刺知上燕闲所观史传,於奏疏中道之,大称旨,留为郎。”明史·金声传:“政事得失,军民利病,庙堂举错,边塞情形,皆与臣工考究於燕閒之间。” 清 恽敬 《与王广信书》:“今先生所筑之 西园 , 敬 未获于燕间之日与先生衔盃酒,弹琴赋诗,逶迤游处其閒。”
(3).安息;休息。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觐圣》:“﹝朕﹞嗣登鸿寳,未敢燕閒。” 清 恽敬 《重修瑞金县署记》:“ 华厅 之前曰 前华厅 ,为楹三,以上皆燕閒之地也。” 严复 夏曾佑 《国闻报馆附印说部缘起》:“非常之原,俟其一决……而枢机之发,常在於袵席之间、燕閒之地,无古今中外一也。”
《漢語大詞典》:晏息
休息;安息。 南朝 梁 沈约 《郊居赋》:“肇胥宇於朱方,掩閒庭而晏息。” 唐 陈子昂 《昭夷子赵氏碑》:“请尔灵龟,永晏息乎浩初。”红楼梦第五八回:“太妃少妃每日晏息,见 贾母 等在东院,彼此同出同入,都有照应。”
分類:休息安息
《漢語大詞典》:安休
(1).安宁。 汉 焦赣 《易林·谦之大壮》:“防患备灾,凶恶不来,虽困无忧,未获安休。”
(2).犹安息。长眠。 清 曾国藩 《祭韩公祠文》:“冀先生之神安休于此。”
《漢語大詞典》:靖寐
安眠;安息。 晋 陆机 《吊魏武帝文》:“违率土以靖寐,戢弥天乎一棺。”
分類:安眠安息
《漢語大詞典》:波斯
(1).国名。即 伊朗 。我国历史上亦称 安息 。位于 西南亚 ,南临 波斯湾 和 阿曼湾 。早在公元前二世纪就和我国有友好往来,并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经济、文化交流。
(2).国名。即 苏木都剌国 。史书上亦称 八昔 。在今 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 北部。参阅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纪
(3).古代 中国 人认为 波斯 是海外出产珍宝的地方,因以借指宝贝。《三宝太监西洋记》第四回:“手儿里一傍把个包来拆开,只见包儿里面端正有两件波斯。”
(4).指识宝的外国商人。 宋 乐史 《杨太真外传》卷下:“ 交趾 贡龙脑香,有蝉蚕之状,五十枚。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宝》:“望风便生降,好似波斯样。”
(5).戏称长髯者。因 波斯 人每多须,故云。 元 关汉卿 《绯衣梦》第三折:“为因老夫满面虬鬚,貌类色目人,满朝人皆呼老夫为 波斯 钱大尹 。”
《漢語大詞典》:栖神(棲神)
亦作“栖神”。
(1).凝神专一。为道家保其根本,养其元神之术。《淮南子·泰族训》:“今夫道者,藏精於内,栖神於心,静漠恬淡,讼繆胸中。”晋书·阮籍传:“ 籍 尝於 苏门山 遇 孙登 ,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术。”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诰·运象二:“为道者常渊澹以独处,每栖神以游闲。” 唐 吴筠 《游仙》诗之三:“百关弥调畅,方寸益清越。栖神合虚无,洞览周恍惚。”
(2).谓死后安息。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汝水:“左右深松列植,筠柏交荫, 尹公度 之所栖神处也。” 宋 赞宁 宋高僧传·习禅·太毓:“九月合朔,色相不动而示灭于山之院,享年八十,僧腊五十八……十月,栖神于院之庭,从其宜也。”
(3).指止息,安居。 明 汪道昆 《高唐梦》:“神女请坐。闻神女栖神 高唐 之上,那 高唐 风景若何?”
(4).犹入定。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习禅·帛僧光:“ 光 於南山见石室,乃止其中,安禪合掌,以为栖神之处。”
《漢語大詞典》:燕处(燕處)
(1).退朝而处;闲居。礼记·经解:“天子者,与天地参……其在朝廷,则道仁圣礼义之序;燕处,则听雅颂之音。” 宋 苏辙 《谢翰林学士宣召状》之一:“临朝访道,有元老之在前;燕处清心,援众正而自助。”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不改常度:“ 仁皇 临御六十餘年,凡一切起居饮食,自有常度,未尝更改。虽酷暑燕处,从未免冠。”
(2).谓相处;居处。 宋 沈遘 《诫励贡士敦尚行实诏》:“比岁以来,士之进於有司者益不及于前时……羣居燕处,则不闻仁义之谈;杂进并趍,则不闻礼让之节。”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冷生:“忽有狐来,与之燕处。每闻其终夜语,即兄弟詰之,亦不肯洩。”
安息的处所。 汉 无名氏 《杂事秘辛》:“ 商 女 女莹 ,从中閤细步到寝…… 姁 以詔书如 莹 燕处,屏斥接侍,闭中閤子。”
《漢語大詞典》:安息
(1).安逸。《诗·小雅·小明》:“嗟尔君子,无恒安息。”汉书·翟义传:“予承明詔,奉社稷之任,持大宗之重,养六尺之託,受天下之寄,战战兢兢,不敢安息。”
(2).安居生息。孟子·滕文公下:“ 尧 舜 既没,圣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坏宫室以为污池,民无所安息。”三国志·魏志·锺会传:“ 蜀 为天下作患,使民不得安息。”明史·太祖纪二:“天下始定,民财力俱困,要在休养安息,惟廉者能约己而利人,勉之。”
(3).安宁,平静。汉书·沟洫志:“百餘里间, 河 再西三东,迫阸如此,不得安息。”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之一:“郡县渔猎,朝伺暮窥,蓄牧树艺之所入,先以赂吏,自享乃其餘耳,尚虑不得安息,以是愈无完书。” 清 陈金城 《平夷论》:“幸某等能刺毙夷人,逆夷随即窜逸,渐次安息。” 萧红 《生死场》十五:“ 二里半 的 麻婆子 被杀, 罗圈腿 被杀,死了两个人,村中安息了两天。第三天又是要死人的日子。”
(4).指停息。 巴金 《灭亡》第十九章:“他把死当作自己底义务,想拿死来安息他一生中的长久不息的苦斗。”
(5).安抚,抚慰。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及 三思 、 延秀 构逆,诸 武 多坐诛戮,唯 攸绪 不预其祸, 睿宗 即位,又令人安息之。”
(6).休息,多指睡眠。《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父子上床安息。”《英烈传》第四三回:“ 德柔 大喜,就请 友定 暂回本营,解甲安息,待众军解到 胡深 ,方请公堂筵宴庆贺。”《三侠五义》第三二回:“ 颜生 劝老母安息,自己把卷独对青灯。” 老舍 《骆驼祥子》二二:“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
(7).死的婉辞。多用于对死者的悼慰。 巴金 《探索集·访问广岛》:“我不由自主地低声念起了慰灵碑上那一句碑文:‘安息吧,过去的错误不会再犯了。’” 韩希梁 《阿妈妮,别撵火车》:“战士们相信你的话,你不会让安息在 朝鲜 人民怀抱里的烈士坟墓上长出一根杂草来的。”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总理呵,请你安息合上眼,四个现代化我们一定要实现!”
(8). 伊朗高原 古国名。 汉武帝 时开始派使者到 安息 ,以后遂互有往来。 东汉 时来 中国 的僧人 安清 即是 安息国 人。参阅汉书·西域传上·安息国、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上
《漢語大詞典》:息偃
亦作“ 息宴 ”。 安息,休息。《诗·小雅·北山》:“或息偃在牀,或不已於行。” 汉 班固 《西都赋》:“乘茵步輦,惟所息宴。” 唐玄宗 《鹡鸰颂》:“桂宫兰殿,唯所息宴。” 宋 曾巩 《金君墓志铭》:“啸歌息偃,以忘其年。” 清 刘大櫆 《与高督盐书》:“王事劬劳,不遑息偃。”
分類:安息休息
《漢語大詞典》:安养(安養)
(1).佛教语。即极乐世界。谓众生生此世界,可以安心养身,闻法修道,故名。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安养有寄,阎浮无希。”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义解·释僧叡:“ 叡 善摄威仪,宏讚经法,常迴此诸业,愿生安养,每行住坐卧,不敢正背西方。”
(2).安息休养。 宋 陈师道 《贺本州刘大夫书》:“仓库既倾,饥寒并解;鲸鯢就戮,金鼓不鸣。方兹安养之秋,乐得循良之吏。”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天下府州县官来朝,帝諭之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在安养生息之而已。’”
(3).犹长养,滋养。云笈七籤卷二六:“天气安和,芝草常生。地无寒暑,安养万物。”
《漢語大詞典》:安石榴
即石榴。因产自古 安息国 ,故称。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六:“ 张騫 使西域还,得大蒜、安石榴、胡桃、蒲桃。” 宋 张孝祥 《蝶恋花·送刘恭父》词:“安石榴花,影落红栏小。”参见“ 石榴 ”。
分類:石榴安息
《漢語大詞典》:石榴
亦作“ 石留 ”。 树木名。亦指所开的花和所结的实。宋书·张畅传:“石留出自 鄴下 ,亦当非彼所乏。”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木篇:“石榴,一名丹若。 梁大同 中 东州 后堂石榴皆生双子。 南詔 石榴子大,皮薄如藤纸,味絶於 洛中 。” 宋 苏舜钦 《夏意》诗:“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清 陈维嵩 《浣溪沙·咏桔》词:“髣髴轻躯十八娘,生憎柑子道家粧,石榴裂齿也寻常。”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石榴》:“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
《漢語大詞典》:偃然
(1).安息貌。庄子·至乐:“人且偃然寝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随而哭之,自以为不通乎命,故止也。” 唐 孙樵 《乞巧对》:“予方高枕,偃然就寝。” 清 龙启瑞 《病说》:“见其兀然而坐,偃然而息。”
(2).骄傲自得貌。新唐书·突厥传上:“至则 车鼻 偃然无入朝意, 华 谋与 葛逻禄 共劫之。”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国 ( 武国 )至 山阳 ,偃然自大,受 全 ( 李全 )庭参, 全 军忿怒,囚而杀之。”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一:“意气扬扬,偃然自得。”
(3).倒卧状。 宋 洪迈 《夷坚甲志·海大鱼》:“得一鱼,长二丈餘,重数千斤。剖及腹,一人偃然横其间,皮肤如生,盖新为所吞也。” 清 姚鼐 《萧孝子祠堂碑文》:“亲偃然死,子欲无生。”
(4).犹巍然。 唐 韩愈 《南山》诗:“或靡然东注,或偃然北首。”
(5).犹公然。新五代史·前蜀世家·王建:“龙之为物,以不见为神,以升云行天为得志,今偃然暴露其形,是不神也。”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四》:“﹝娼妓﹞至今日而偃然与衣冠宴会之列,不亦辱法纪而羞当世之士哉!”
(6).犹俨然。新唐书·王鉷传赞:“於时天子见海内完治,偃然有攘却四夷之心。”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二:“﹝ 张瑴 ﹞以诗酒自放,偃然为 西州 豪侠魁。” 金松岑 《文学观》:“若夫标一义,创一例,下笔放眼,偃然若有古人之在我眼前,则閎识孤怀,窃叹古今人不数覯矣。”
《漢語大詞典》:五香
(1).木名。即青木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木香﹝释名﹞引 唐 王悬河 三洞珠囊:“五香者,即青木香也。一株五根,一茎五枝,一枝五叶,叶间五节,故名五香,烧之能上彻九天也。”
(2).指茴香、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等五种调味香料。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小东门街食肆,多糊炒田鷄……五香野鸭、鷄鸭杂、火腿片之属。”如:五香豆、五香豆腐干。
(3).指都梁、郁金、丘隆、附子、安息五种香料。阴历四月八日 释迦 诞辰用以溶水浴佛。 唐 韩鄂 《岁华纪丽·四月八日》:“八字之佛爰来,五香之水乃浴。”原注:“高僧传:靡歌利头四月八日浴佛,以都梁香为青色水,鬱金香为赤色水,丘隆香为白色水,附子香为黄色水,安息香为黑色水,以灌佛顶。”
《漢語大詞典》:宴寂
佛教语。安息,寂灭。《法华经·化城喻品》:“於佛宴寂后,宣扬助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