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气苦(氣苦)
(1).生气苦恼。《水浒传》第二五回:“你却不要气苦,我自帮你打捉。”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很气苦:因为这很像是带孝,而带孝是晦气的。”
(2).犹委屈。红楼梦第八十回:“ 秋菱 虽未受过这气苦,既到此时,也説不得了,只好自悲自怨。”
《漢語大詞典》:曲纡(曲紆)
委屈。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能察幽测冥者, 周生 是也。今者既曲紆真降,愿各为其述一文。”
分類:委屈
《漢語大詞典》:俛诎(俛詘)
委屈;冤屈。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抚情効志兮,俛詘以自抑。”
分類:委屈冤屈
《漢語大詞典》:问天(問天)
谓心有委屈而诉问于天。 汉 王逸 《〈楚辞·天问〉序》:“《天问》者, 屈原 之所作也。何不言问天?天尊不可问,故曰天问也。” 唐 王维 《偶然作》诗之一:“未尝肯问天,何事须击壤。”
分類:委屈
《漢語大詞典》:硉矹
亦作“ 硉兀 ”。
(1).高耸;突出。 唐 李白 《明堂赋》:“挐金龙之蟠蜿,挂天珠之硉矹。” 宋 陆游 《燕堂独坐意象殊愦愦起登子城作此诗》:“梦中涉 黄河 , 太行 高硉矹。” 明 李东阳 《次韵答方石先生》之二:“ 霞城 硉矹高千仞,衹恐胸中尚易平。” 清 钱谦益 《彭达生晦农草序》:“当此之时,余如东郊之老马,骨骼硉兀。”
(2).引申为委屈不平。 唐 韩愈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低头受侮笑,隐忍硉兀寃。” 清 王先谦 《告大兄墓文》:“彼 杨 马 之硉兀,等含悲於逝水。”
(3).严峻。 唐 韩愈 《雪后寄崔二十六丞公》:“几欲犯严出荐口,气象硉兀未可攀。” 明 李东阳 《明故中宪大夫云南按察司副使致仕石公墓志铭》:“公性质直,意气硉兀,不能下物,虽居官久,家无赢貲,亦以俭自律。”
(4).豪放;高亢。 唐 韩愈 《咏雪赠张籍》:“狂教诗硉矹,兴与酒陪鳃。” 宋 范成大 《次韵温伯夜坐》:“平生烟霞兴,硉兀上南斗。” 元 汪炎昶 逸句:“椎金锻铁作硬语,意气硉兀真丈夫。”
《漢語大詞典》:屈身
(1).降低身份;委屈自身。史记·乐毅列传:“ 燕国 小,辟远,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礼 郭隗 以招贤者。” 宋 秦观 《王俭论》:“ 宋 初受命, 陶潜 自以祖 侃晋 世宰辅,耻復屈身,投劾而归,躬耕於 潯阳 之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 玄德 曰:‘屈身守分,以待天时,不可与命争也。’”
(2).弯腰(行礼)。《金瓶梅词话》第三回:“这 西门庆 连忙向前,屈身道唱诺。”《前汉演义》第二六回:“﹝ 英布 ﹞只得向前通名,屈身行礼。”
《漢語大詞典》:屈蠖
指屈身的尺蠖。亦比喻委屈不得志。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檇李》诗:“蹇予屈蠖归 南都 ,君亦蟠龙卧 东海 。” 清 曹寅 《咏次山藏剑》:“琉璃匣内泊无形,屈蠖龙身自杳冥。”
《漢語大詞典》:屈人
(1).使人屈服。孙子·谋攻:“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汉 扬雄 《法言·重黎》:“屈人者克,自屈者负。”《前汉演义》第三六回:“欲要 匈奴 臣服,只有和亲一策……这乃是不战屈人的长策呢。”
(2).受委屈的人。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 苗绅 贬 南中 , 崔相国 彦昭 其故人也,见而悯焉,呼 绅 至第而慰勉之曰:‘ 苗十 大是屈人!’”
(3).蒺藜的别名。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五·蒺藜
《漢語大詞典》:自屈
(1).委屈自己。汉书·王莽传上:“忠臣之节,亦宜自屈,而信主上之义。”三国志·蜀志·杜微传:“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絶,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宋书·刘穆之传:“ 高祖 笑曰:‘卿能自屈,吾事济矣。’” 宋 真德秀 《送徐元杰子祥序》:“至其所守,则寧见枉於有司,不肯自屈以求合。”
(2).谓用尽自己的力量。 汉 扬雄 《法言·重黎》:“ 楚 憞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自屈者负。”
《漢語大詞典》:久屈
(1).谓久居人下。三国志·吴志·周瑜传:“ 刘备 以梟雄之姿,而有 关羽 、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2).长期的委屈。魏书·刘休宾传:“求见圣明,申宣久屈。”
《漢語大詞典》:纡轸(紆軫)
(1).委屈而隐痛。《楚辞·九章·惜诵》:“背膺牉以交痛兮,心鬱结而紆軫。” 王逸 注:“紆,曲也;軫,隐也。” 洪兴祖 补注:“紆,縈也;軫,痛也。” 晋 潘岳 《悼亡》诗之三:“驾言陟东岸,望坟思紆軫。”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2).迂曲。后汉书·冯衍传下:“驰中夏而升降兮,路紆軫而多艰。” 张继煦 《叙论》:“吾见今之专门名家亦蹈斯蔽,耻为浅近易解之书,而述其高深不可企及之学,甚至以浅近易解之理而亦紆軫其词,故作廋语,使閲者如对大海而嘆汪洋。”
(3).犹枉驾。轸,车的代称。晋书·隐逸传·陶潜:“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 王公 紆軫为荣耶!”
(4).回避。 宋 刘昌诗 《〈芦浦笔记〉叙》:“凡先儒之训传,歷代之故实,文字之讹舛,地理之迁变,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苟未愜其心,则紆軫而勿敢释。”
《漢語大詞典》:屈辱
(1).屈节辱命。史记·滑稽列传:“﹝ 淳于髠 ﹞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2).蒙受委屈和耻辱。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驱骤於蛮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门。”张子语录卷中:“ 郑 介於大国之间,其时得以不屈辱。”《东周列国志》第九五回:“太史 敫 有女,年及笄,偶游园中,见 法章 之貌,大惊曰:‘此非常人,何以屈辱於此?’”
(3).指委屈和耻辱。 宋 司马光 《田横墓》诗:“忍死祗能添屈辱,偷生不足爱须臾。”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二:“三更后车马甚众,来至肉所,问太岁何故受此屈辱,不讐报之。” 清 吴伟业 《吾谷行》诗:“一株偃蹇踞阴崖,半死半生遭屈辱。” 沙汀 《呼嚎》:“而且,她还额外碰到过多少的纠纷和屈辱啊!”
(4).使蒙受委屈和耻辱。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 张延赏 为 河南 尹,官人有过,未尝屈辱。” 唐 牛僧孺 《齐推女传》:“彼必大怒,乃至詬駡屈辱。”
《漢語大詞典》:小屈
(1).稍受委屈。南史·张岱传:“今欲用卿为 子鸞 别驾,总刺史之任,无谓小屈,终当大申也。” 宋 陈亮 《三部乐·送丘宗卿使虏》词:“小屈穹庐,但二满三平,共劳均佚。”参见“ 小屈大申 ”。
(2).稍稍理亏。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刘真长 与 殷渊源 谈。 刘 理如小屈。”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 林公 理每欲小屈。 孙兴公 曰:‘法师今日如著敝絮在荆棘中,触地挂阂。’”
《漢語大詞典》:小屈大申
犹言先稍受委屈而后大有作为。三国志·蜀志·郤正传:“小屈大申,存公忽私,难尺枉而寻直,终扬光以发挥也。”
《漢語大詞典》:下贱(下賤)
(1).卑贱。 汉 贾谊 新书·孽产子:“贾妇优倡下贱产子,得为后饰,然而天下不屈者,殆未有也。” 南朝 梁 陶弘景 《冥通记》卷二:“ 子良 曰:凡庸下贱,少乐正法,幸藉缘会,得在山宅,何期真圣曲垂啟降。”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我看这妇人生的千娇百媚,也不是个下贱的人。”《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二回:“可知那娼妓比我们还要下贱,可知那州县老爷们比娼妓还要下贱。”
(2).指落到卑贱的地位。《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 裴氏 女虽然贵家出身,却是落难之中,得相公救援他的。若流落了他方,不知如何下贱去了。”
(3).卑劣;下流。 瞿秋白 《乱弹·老虎皮》:“那些主张‘文人政治’的政客,自己勾结着真正的军阀,却来散布这种厌恶痛恨小丘八的情绪--这是多么无耻和下贱呵!” 巴金 《家》三四:“你们自己要干这样下贱的事情,我为什么要把你们抬高呢!”
(4).屈尊以礼遇地位低微的人。易·屯:“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夫 周公 大圣,以贵下贱,吐哺握髮,惧於失人。”
(5).犹委屈,屈辱。 明 邵璨 《香囊记·辞婚》:“我做月老的须索喫些下贱,没奈何,只得再把好言一劝化。” 清 李渔 《凰求凤·堕计》:“如今没奈何,还做我不着,拚得赔些下贱,走去哀告他。”
《漢語大詞典》:受屈
受委屈。后汉书·党锢传序:“彊者以决胜为雄,弱者以诈劣受屈。”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先生受屈未曾语,忽此来告良有以。” 鲁迅 《而已集·略谈香港》:“他自述曾因受屈,向 英 官申辩, 英 官无话可说了,但他还是输。”
分類:委屈受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