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好辞(好辭)
(1).动听的言辞。战国策·韩策一:“诸侯不料兵之弱,食之寡,而听从人之甘言好辞,比周以相饰也。”汉书·匈奴传上:“单于用 赵信 计,遣使好辞请和亲。”
(2).佳句;妙语。参见“ 絶妙好辞 ”。
喜爱写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屈原 既死之后, 楚 有 宋玉 、 唐勒 、 景差 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漢語大詞典》:绝妙好辞(絶妙好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捷悟:“ 魏武 尝过 曹娥 碑下, 杨脩 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韲臼’八字。 魏武 谓 脩 曰:‘解不?’答曰:‘解。’ 魏武 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 魏武 乃曰:‘吾已得。’令 脩 别记所知。 脩 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絶。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韲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唐 苏颋 《刑部尚书韦抗神道碑》:“衔悽固託,抚疾何成,愧不得絶妙好辞,披文而相质耳。”亦作“ 絶妙好词 ”。 元 张雨 《满江红·玉簪》词:“待使君絶妙好词成,须弹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凡读传奇而有令人费解,或初閲不见其佳,深思而后得其意之所在者,便非絶妙好词。”
分類:美妙文辞
《漢語大詞典》:佳语(佳語)
(1).好话。赞颂的话。三国志·魏志·崔琰传:“谚言‘生女耳’,‘耳’非佳语。”
(2).好话。吉祥的话。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九:“ 徽宗 尝乘轻舟泛 曲江 ,有宫嬪持寳扇乞书者。上揽笔亟作草书一联……俄復取笔涂去‘犯钩陈’三字,曰:此非佳语。”
(3).指妙语,意味隽永的言语。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笔记》卷中:“‘杨柳依依,雨雪霏霏’,写物态,慰人情也。 谢玄 爱之。‘远猷辰告’, 谢安 以为佳语。”
《漢語大詞典》:慧语(慧語)
犹妙语。 明 程羽文 《鸳鸯牒》:“ 步非烟 慧语谁聆,娇花不赏,飘香坠粉,亦復何疑。”
分類:妙语
《漢語大詞典》:姿语(姿語)
犹妙语。 唐 孟郊 《寄崔纯亮》诗:“羣辩有姿语,众欢无行歌。”
分類:妙语
《漢語大詞典》:珠玉
(1).珍珠和玉。泛指珠宝。庄子·让王:“事之以珠玉而不受。” 唐 李白 《大猎赋》:“六宫斥其珠玉。”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尝有閎宇崇楼,珠玉犬马,尊显胜於凡人。”
(2).小粒圆形的玉。周礼·天官·玉府:“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 孙诒让 正义:“此珠则当是小玉圆好如珠者,或亦琢玉为之,非蚌珠也。”
(3).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晋书·夏侯湛传:“﹝ 湛 ﹞作《抵疑》以自广,其辞曰‘……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 唐 杜甫 《和贾至早朝》:“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一折:“妾身与相公成此亲事,或诗或词,求一首珠玉,以为后会张本。” 林伯渠 《赠续范亭》诗之一:“偶凭杯酒耀珠玉,尽有嘉言貽子孙。”
(4).比喻丰姿俊秀的人。晋书·卫玠传:“驃骑将军 王济 , 玠 之舅也,每见 玠 輒叹曰:‘珠玉在侧,觉我形秽。’”
(5).喻俊杰,英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有人诣 王太尉 ,遇 安丰 、大将军、丞相在坐,往别屋见 季胤 、 平子 ,还,语人曰:‘今日之行,触目见琳琅珠玉。’” 清 周亮工 《郝敏公初度》诗:“ 郝公 舒啸处,嘉树晚能香……十载吾何事,犹堪珠玉旁。”
《漢語大詞典》:妙语(妙語)
词美意深而富于情趣的言语。 宋 苏轼 《酒子赋》:“顾无以酢二子之勤兮,山妙语为琼瑰。”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同游王舍人园》:“扫花坐晚吹,妙语益难忘。”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此等妙语,止可作文字观,不得作传奇观。” 徐迟 《地质之光》:“他尤擅长的是天衣无缝的妙语双关。”
《漢語大詞典》:禅机(禪機)
(1).佛教禅宗和尚谈禅说法时,用含有机要秘诀的言辞、动作或事物来暗示教义,使人得以触机领悟,故名。 金 王若虚 《议论辨惑》:“近世之士参之以禪机元(玄)学,而圣贤之实益隐矣。”《水浒传》第九十回:“此乃禪机隐语,汝宜自参,不可明説。”
(2).用以称能发人深省富有意味的妙语。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事部四》:“云:‘善戏謔兮,不为虐兮。’古今载籍,有可以资解颐者多矣,苟悟其趣,皆禪机也。”红楼梦第九二回:“我们有我们的禪机,别人是插不下嘴去的。”
(3).禅法机要。 唐 清江 《春游司直城西鸬鹚溪别业》诗:“禪机空寂寞,雅趣赖招携。” 宋 陈岩肖 《庚溪诗话》卷下:“遥想上人清太甚,水精宫里説禪机。” 清 昭梿 啸亭杂录·世祖善禅机:“﹝ 章皇帝 ﹞机务之暇,时相过访,与二师谈论禪机,皆彻通大乘。”
《漢語大詞典》:俊语(俊語)
高明的言辞,妙语。 宋 朱熹 《游昼寒分韵得竹字》:“后生更亹亹,俊语非碌碌。” 明 杨慎 《郭象注〈庄子〉》:“今观其著,时出俊语,与 郑玄 之注《檀弓》亦同而异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某句是务头,可施俊语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