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理窟
(1).义理的渊薮。谓富于才学。晋书·张凭传:“帝召与语,叹曰:‘ 张凭 勃窣为理窟。’” 唐 陆龟蒙 《麈尾赋》:“理窟未穷,词源渐吐。”
(2).指义理的奥秘。 元 侯克中 《挽姚左辖雪斋》诗:“深探理窟得心传,洞彻先天与后天。” 清 黄宗羲 《徵君沈耕岩墓志铭》:“为文深入理窟而出之清真。”
《漢語大詞典》:秘藏(祕藏)
亦作“ 祕臧 ”。
(1).指隐藏或珍藏的大宗之物。 汉 王逸 《九思·守志》:“睹祕藏兮寳珍,就 傅説 兮倚龙。”汉书·刘歆传:“﹝ 孝成皇帝 ﹞乃陈发祕臧,校理旧文。”
(2).比喻奥秘。 唐 杨炯 《〈王勃集〉序》:“与夫发天地之祕藏,知鬼神之情状者,合其心矣。”
(3).即秘密藏。佛教语。谓非凡常所可了知的秘密法门。
亦作“ 祕臧 ”。 珍藏;秘密隐藏。 宋 曾巩 《襄州回相州韩侍中状》:“祕藏巾衍,铭鏤肺肝。”
《漢語大詞典》:神秘(神祕)
亦作“ 神秘 ”。
(1).奥秘;神妙莫测。 南朝 宋 颜延之 《白鹦鹉赋》序:“余具职崇贤,预观神祕,有白鸚鵡焉,被素履玄,性温言达,九译絶区,作玩天府。” 唐 李峤 《百寮贺瑞石表》:“或词隐密微,或气藏讖纬;莫究天人之际,罕甄神祕之心。” 元 倪瓒 《送盛道士游浙东》诗:“昔闻阳洞启神秘,中有仙人留玉文。” 闻一多 《静夜》诗:“这神秘的静夜,这浑圆的和平,我喉咙里颤动着感谢的歌声。”
(2).谓使之神妙莫测。史记·苏秦列传“习之於 鬼谷先生 ” 唐 司马贞 索隐:“又 乐壹 注鬼谷子书云:‘ 苏 秦 欲神祕其道,故假名 鬼谷 。’”
见“ 神祕 ”。
《漢語大詞典》:秘奥(祕奥)
犹奥秘。隐密;秘密深奥。释名·释宫室:“室中西南隅曰奥,不见户明,所在祕奥也。”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上:“﹝ 王允 ﹞请曰:‘ 立 学深厚,此圣人祕奥,行之无损。’”文选·潘岳〈闲居赋〉:“闚天文之祕奥,究人事之终始。” 李善 注:“祕奥,字书曰:祕,密也;广雅曰:奥,藏也。”
《漢語大詞典》:深秘(深祕)
亦作“ 深秘 ”。
(1).深邃隐秘。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太史公 之见 张良 ,观 宣室 之画也,阴见默识,用思深祕。”宋史·蹇序辰传:“然踪跡深秘,包藏祸心。”
(2).奥秘。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彼二主徒有好仙之名,而无修道之实。所知浅事,不能悉行;要妙深祕,又不得闻。”
见“ 深祕 ”。
《漢語大詞典》:内机(内機)
(1).指养身的奥秘。文选·江淹〈杂体诗·效许询‘自序’〉:“ 张子 闇内机, 单生 蔽外像。” 吕向 注:“ 张毅 是闇内治之几微, 单豹 是不明外治之法。”
(2).官职名。 宋 代宣抚司的参谋官,内赞机密,外参庶务。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一:“及 隆兴 初, 张魏公 督师, 南轩 以内机入奏,引见於 德寿宫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有以其言密告 赵内机 检 者,宴遂中止。”参阅宋史·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诀奥(訣奥)
诀窍;奥秘。 秦似 《比大和比小》:“上面要小,就来个比小,诀奥也是:愈小愈妙。”
分類:诀窍奥秘
《漢語大詞典》:杳冥
(1).指天空,高远之处。 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凤凰上击九千里,絶云霓,负苍天,翱翔乎杳冥之上。”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直欲裁诗问杳冥,岂教灵化亦浮生。” 清 卓尔堪 《雪窦》诗:“拾级凌千仞,身疑入杳冥。”
(2).阴暗貌。文选·张衡〈西京赋〉:“奇幻儵忽,易貌分形,吞刀吐火,云雾杳冥。” 吕延济 注:“杳冥,阴暗貌。” 三国 魏 曹丕 《感物赋》:“瞻玄云之蓊鬱,仰沉阴之杳冥。”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天台山日记:“下一岭,丛山杳冥中,得村家。”
(3).犹渺茫。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胶水:“北眺巨海,杳冥无际,天际两分,白黑方别,所谓溟海者也。”陈书·高祖纪上:“惟昔上古,厥初生民……杳冥慌忽,故靡得而详焉。”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暗想那 织女 ……阻隔银河信杳冥,经年度岁成孤零。”
(4).谓奥秘莫测。 南朝 梁 沈约 《佛记序》:“事涉杳冥,取验无所,亦皆靡载,同之闕疑。”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事实一:“﹝ 晁伯 ﹞尝作《昭灵夫人祠诗》云:‘杀翁分我一盃羹,龙种由来事杳冥。’”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神人之情不相远,未可以为杳冥而遇之也。”
《漢語大詞典》:灵秘(靈秘)
亦作“ 灵祕 ”。
(1).神奇莫测的奥秘。 南朝 梁 沈约 《桐柏山金庭馆碑》:“降命凡底,仰祈灵祕。” 唐 李峤 《百僚贺瑞石表》:“吐川之灵祕,开神之韞匱。”云笈七籤卷四:“灵祕妙隐,不与世合,幸而见之,卒难详辨。” 明 唐顺之 《永州祭柳子厚文》:“窃惟山川之与人文,同於擅天地之灵祕。”
(2).秘密珍藏。 明 王廷相 《〈何大复先生集〉序》:“ 大復 乃间世精气所钟,造化灵祕之久,一旦勃勃附化,何所不神耶!”
《漢語大詞典》:探赜(探賾)
探索奥秘。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应变知微,探賾赏要。”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尝欲求善笛而问之未暇,当有因余言而探賾者,律庶乎復显矣。”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迨心思稍清,起而裁之,三復探賾,统归於浑成。” 清 顾炎武 《赠萧文学企昭》诗:“晚得逢 萧君 ,探賾穷 鲁 汲 。”参见“ 探賾索隐 ”。
分類:探索奥秘
《漢語大詞典》:探赜索隐(探賾索隱)
探索幽深隐微的事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鉤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探谓窥探求取,賾谓幽深难见。卜筮则能闚探幽昧之理,故云探賾也。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三:“乡人有 董彦兴 者……其探賾索隐,穷神知化,虽 眭孟 、 京房 ,无以过也。” 唐 杨炯 《薛振行状》:“探賾索隐,极深研几。” 刘师培 《论中土文字有益于世》:“惟羣治之进,礼俗之源,探賾索隐,鲜有专家。”
《漢語大詞典》:索隐(索隱)
(1).探求隐微奥秘的道理。易·繫辞上:“探賾索隐,钩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 孔颖达 疏:“索谓求索,隐谓隐藏。” 唐 萧祜 《游石堂观》诗:“ 沈生 为政哀惸嫠,又能索隐探灵奇。” 宋 范仲淹 《乾为金赋》:“索隐而神道可极,取象而物形何遁。”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人部四》:“其上焉者,行本好奇,知足索隐。”
(2).对古籍的注释考证。 唐 司马贞 《〈史记索隐〉序》:“今止探求异闻,採摭典故,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者,释文演注,又为述赞,凡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 郭沫若 《文艺论集·古书今译的问题》:“整理 中国 的古书,如考证真伪,作有系统的研究,加新式标点,作群书索隐,都是必要的事。”
《漢語大詞典》:元机(元機)
(1).玄机。谓微妙之理。 唐 马总 《赠日本僧空海离合诗》:“增学助元机,土人如子稀。”
(2).犹天机。造化的奥秘。 明 张居正 《贺元旦表》之五:“礼乐刑政,体元化备於裁成,国常泰,年屡丰,元机默运。”
《漢語大詞典》:奥秘(奥祕)
亦作“奥密”。
(1).奥妙,隐秘。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挺身取命,干兹奥祕。” 宋 秦观 《曾子固哀词》:“发天人之奥祕兮,约六艺而成章。” 明 宋濂 《礲硿子碣》:“凡圣贤经训及古今成败之籍,皆探究奥密,快擿端绪。”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日从之学,颇得其奥祕。”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渗透了,渗透了,那宇宙的奥秘。”
(2).幽深隐密。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西厢踟蹰以闲宴,东序重深而奥祕。”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 湘 区奥密, 蛮 寇炽彊。”
(3).犹严密。 元 赵孟俯 《题耕织图》诗之十三:“初阳力未胜,早春尚寒气。窗户当奥密,勿使风雨至。”
《漢語大詞典》:素隐(素隱)
探索奥秘。素,通“ 索 ”。 唐 杨炯 《卧读书架赋》:“读则期於素隐,习则防於志悦。”参见“ 素隐行怪 ”。
分類:探索奥秘
《漢語大詞典》:素隐行怪(素隱行怪)
同“ 索隐行怪 ”。 谓探索隐晦的哲理,故作怪异的行为。礼记·中庸:“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 朱熹 集注:“素,按汉书当作‘索’,盖字之误也。索隐行怪,言深求隐僻之理,而过为诡异之行也。”一说,素当见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二。
《漢語大詞典》:玄解
谓对事物奥秘的理解。亦指深奥难解的道理或事理。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閲以穷照,驯致以懌辞,然后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 范文澜 注:“玄解之宰谓心。” 唐 陆龟蒙 《和袭美寄怀南阳润卿》诗:“才情未拟 汤从事 ,玄解犹嫌 竺道人 。” 唐 裴铏 《传奇·郑德璘》:“ 德璘 与语,多及玄解。” 宋 徐铉 《步虚词》之四:“何处求玄解,人间有洞天。”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或务为玄解妙觉,动人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