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失色
(1).容貌不庄重。礼记·表记:“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郑玄 注:“失,谓失其容止之节也。《玉藻》曰:‘足容重,色容庄,口容止。’” 明 刘元卿 《贤奕编·间钞上》:“宴或以家姬作乐,谈笑竟日,未尝一目之,常以拇指搯中指自持,翊旦眎其指,甲痕犹在,盖恐失色於人也。”
(2).因羞愧、吃惊或发怒而改变神色。庄子·天地:“ 子贡 卑陬失色,頊頊然不自得,行三十里而后愈。” 成玄英 疏:“卑陬,惭怍之貌。頊頊,自失之貌。既被詆訶,颜色自失,行三十里方得復常。”汉书·霍光传:“羣臣皆惊鄂失色,莫敢发言,但唯唯而已。”明史·毛忠传:“贼来益众,军中皆失色。” 曹禺 《雷雨》第一幕:“ 周萍 (更惊恐):‘爸,没有的事,没有。’ 周朴园 :‘一个人敢作就要敢当。’ 周萍 (失色):‘爸!’”
(3).泛指改变颜色。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紫草:“其棚下,勿使驴马粪及人溺,又忌烟,皆令草失色。”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病久了,她进门有些颤抖,嘴唇惨白失色,头发微乱。”
(4).犹言丢脸。《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带累佛面无光,山门失色。”
(5).指不顾脸面。
《漢語大詞典》:沮丧(沮喪)
(1).灰心失望;伤心失意。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岂识向之夸慢,祇足以成今之沮丧邪?”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八:“是时, 李嗣源 已入於 汴 ,帝闻诸军离散,精神沮丧,至 万胜镇 即命旋师。”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仙人岛:“ 王 初以才名自詡,目中实无千古;至此,神气沮丧,徒有汗淫。” 茅盾 《子夜》十七:“ 孙吉人 这话刚出口, 王和甫 就很沮丧地摇头, 吴荪甫 摸着下巴叹气。”
(2).形容震惊失色。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漢語大詞典》:适适(適適)
分明,清楚。适,通“ 的 ”。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天明,母重启 济 :‘虽云梦不足怪,此何太适适?亦何惜不一验之?’” 宋 陈造 《闲适》诗:“槁木山麓正适适,从来里舍议家丘。”
惊恐失色貌。庄子·秋水:“於是埳井之鼃闻之,适适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陆德明 释文:“适适、规规,皆惊视自失貌。” 成玄英 疏:“适适,惊怖之容。”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云翠仙:“一日,博党款门访 才 ,窥见女,适适惊。” 何垠 注:“适音惕,惊貌。” 清 潮声 《记栗主杀贼事》:“偷儿听之,适适然惊,以为彼暗伏多人,戒勿为声响,将致余之死命。”
《漢語大詞典》:黯尔(黯爾)
失色惨淡貌。 晋 陶潜 《形影神·影答形》诗:“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分類:失色惨淡
《漢語大詞典》:阻丧(阻喪)
沮丧失色。 唐 杜甫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观者如山色阻丧,天地为之久低昂。”一本作“ 沮丧 ”。 清 黄景仁 《舟发西安至东岩夜泊》诗:“舟行苦相持,帆势忽阻丧。”
《漢語大詞典》:无颜落色(無顔落色)
失色,面无人色。 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諕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分類:失色
《漢語大詞典》:脱色
(1).由于受惊或害怕而失色。《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平脉法〉》:“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集注引 方有执 曰:“脱色犹言失色也。”
(2).用化学方法去掉物质原来的色素。
(3).物品退色。
《漢語大詞典》:魂惭色褫
惶愧失色,惊恐不安。 唐 司空图 《释怨》:“二子魂慙色褫,跼听玉音。”